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心經》:累了就默念「三句話」,境隨心轉,時運也會徹底改變

四祖道信禪師曾說:「百千法門, 同歸方寸;河沙妙德, 總在心源。 」

世間之事, 皆在于心。

相傳, 釋迦牟尼花21天, 講了80卷《華嚴經》;花12年, 講了180萬字的《阿含經》。

但僅有260字的《心經》, 他卻足足講了22年!

當你讀懂了《心經》里的這三句話, 就有了改變人生的神秘力量, 必將福氣盈門。

心, 是一切痛苦的根源

有位哲人曾說:「世上沒有跨越不了的事, 只有無法逾越的心。 」

很多時候, 我們覺得是苦難重了、事情大了, 走不出來。

其實, 是我們的心還困在過去。

有這樣一個故事。

曾經有個人, 年輕時遭人陷害, 后來冤案雖被平反, 但他已經坐了八年牢。

出獄后, 他終日不開心, 總是罵罵咧咧:「我真倒霉, 人生最好的年華, 都在大牢里荒廢了。 我吃了那麼多苦, 那個陷害我的家伙, 就算把他千刀萬剮, 也難泄心頭之恨!」

一直生活在痛苦中的他, 六十五歲時, 生命也快要走到盡頭。

慧通禪師前來看望:「都過去那麼多年了,

何苦耿耿于懷呢?」

他氣若游絲, 仍喃喃道:「大師, 我是被冤枉的, 如何釋懷, 那個人把我的人生都毀了。 」

禪師搖搖頭:「你在里面坐了八年牢, 在外面又坐了整整三十年牢。 真正毀掉你的不是那個人, 而是你自己的心啊!」

是啊, 一個人一直放不下過往, 總是在委屈、怨恨、痛苦中度日, 哪怕身體自由了, 心卻始終困于囚籠。

《心經》有云:「觀自在菩薩, 行深般若波羅蜜多時。 照見五蘊皆空, 度一切苦厄。 」

萬物有生有滅, 皆是夢幻泡影, 所有的痛苦, 并不在于外物, 而是源自內心。

心不住在往事的牢籠, 就能走出挫折、困難的迷霧, 真正獲得自由。

而生活中, 因名利斤斤計較, 為得失耿耿于懷, 看似是被生活折騰, 其實都是自我折磨。

人生不長,

快樂本就不多, 何不放開懷抱, 放下痛苦的過往, 擁抱幸福的新生。

你的世界, 就是你內心的映射

有這樣一則故事。

曾經有兩個書生學業相當, 都有望考取進士, 于是他們結伴上京趕考。

路過一片樹林時, 突然一只小鳥摔下來, 死在他們腳邊。

高個子書生沒當回事,

繼續往前走。

矮個子書生心里咯噔一下「鳥落在地上, 豈不是‘落第’嗎?」

他看著鳥沉默許久, 而后才追上高個子。

到了京城, 他越來越郁悶, 滿腦子想的都是考不中的悲哀。

結果, 考試那天, 他心中被「落第」糾纏, 答題毫無思路, 最終名落孫山。

而高個子書生, 一心高中, 答題行云流水, 果然金榜題名。

不相干的事, 一個沒當回事, 一個瞎想事, 最終結果天差地別。

《心經》有云:「諸法空相, 不生不滅, 不垢不凈, 不增不減。 」

外在的環境, 遇到的事情, 都是虛幻的, 并無好壞之分, 真正定義它的是我們的內心。

心就是一面鏡子, 會照出世界的樣子。

一旦有了妄念, 心鏡就扭曲變形了, 成了哈哈鏡, 讓世界失了真。

這便是《心經》中所說的無明心, 也就是不明白的心。

我們每天都在遇事, 若是內心無明, 則看不清世界, 更看不清自己, 最終就會搬起莫須有的石頭, 砸疼自己的腳。

相反, 遇事少想些, 多專注于起初要做的, 則能安然以對, 過好小日子, 收獲大幸福。

心越清凈, 人越自在

佛曰:「一念一清凈, 心是蓮花開。 」

很多時候,我們內心不清凈,旁人的一句話、一個動作,都攪得我們不得安寧。

星云大師曾講過一個故事。

古時候,有個人給他的母親過八十大壽,請唐伯虎為他母親題詩。

唐伯虎提筆便寫:「這個女子不是人。」

這個人很生氣,心想「這個唐伯虎居然罵我媽,早知道不叫他題了。」

過了一會兒,唐伯虎慢悠悠地,邊喝茶邊寫下第二句:「九天仙女下凡塵。」

這個人,一下子又開心起來:「寫得太好了,夸我母親是仙女。」

唐伯虎接著又寫:「養個兒子會做賊。」

這個人又難受了:「竟罵我是賊。」

最后,唐伯虎寫了句:「偷得仙桃供母親。」

這個人的心情又雨過天晴:「寫得好!說我到天宮偷桃供母,孝心可嘉。」

不過一盞茶的功夫,短短四行字,就能讓一個人,有這麼大的情緒起伏。

故事雖然夸張,卻是我們日常的真實寫照。

話還沒說完,事情還在發生,我們就坐不住了,情緒就上來了。

落在紙上三兩語,聽在耳中一席話,輕易就能攪擾內心,弄丟自在。

在乎他人眼里的樣子,糾結他人給的選擇,完全忘記自己是誰、究竟要什麼,被人牽著鼻子走,最終一事無成。

想來,這歸根結底,還是欲望太多,心不清凈。

《心經》有云:「心無掛礙,無掛礙故,無有恐怖,遠離顛倒夢想,究竟涅槃。」

情緒不受凡俗影響,行事不因變化波動,堅守內心的清凈,才能成為更好的自己。

人生無常,凡事先放一放,置身事外想一想,于喧囂處不慌張,擁擠處不迷茫,福氣也就來了。

心若清凈了,萬事就簡單了。

佛說:「心包太虛,量周沙界。」

心境廣闊的人,不論外界是晴是雨,內心都是天高云闊,總能放空自己,不生苦難。

這便是般若心,能裝下世間無窮美好,收獲人生旅途珍寶。

正所謂「心大則福大,心無量則福無量」。

讀懂了《心經》,就能在一花一世界中,快意生活,在一葉一菩提中,綻放人生。

愿你我都能讀懂《心經》,一生平安順遂!

很多時候,我們內心不清凈,旁人的一句話、一個動作,都攪得我們不得安寧。

星云大師曾講過一個故事。

古時候,有個人給他的母親過八十大壽,請唐伯虎為他母親題詩。

唐伯虎提筆便寫:「這個女子不是人。」

這個人很生氣,心想「這個唐伯虎居然罵我媽,早知道不叫他題了。」

過了一會兒,唐伯虎慢悠悠地,邊喝茶邊寫下第二句:「九天仙女下凡塵。」

這個人,一下子又開心起來:「寫得太好了,夸我母親是仙女。」

唐伯虎接著又寫:「養個兒子會做賊。」

這個人又難受了:「竟罵我是賊。」

最后,唐伯虎寫了句:「偷得仙桃供母親。」

這個人的心情又雨過天晴:「寫得好!說我到天宮偷桃供母,孝心可嘉。」

不過一盞茶的功夫,短短四行字,就能讓一個人,有這麼大的情緒起伏。

故事雖然夸張,卻是我們日常的真實寫照。

話還沒說完,事情還在發生,我們就坐不住了,情緒就上來了。

落在紙上三兩語,聽在耳中一席話,輕易就能攪擾內心,弄丟自在。

在乎他人眼里的樣子,糾結他人給的選擇,完全忘記自己是誰、究竟要什麼,被人牽著鼻子走,最終一事無成。

想來,這歸根結底,還是欲望太多,心不清凈。

《心經》有云:「心無掛礙,無掛礙故,無有恐怖,遠離顛倒夢想,究竟涅槃。」

情緒不受凡俗影響,行事不因變化波動,堅守內心的清凈,才能成為更好的自己。

人生無常,凡事先放一放,置身事外想一想,于喧囂處不慌張,擁擠處不迷茫,福氣也就來了。

心若清凈了,萬事就簡單了。

佛說:「心包太虛,量周沙界。」

心境廣闊的人,不論外界是晴是雨,內心都是天高云闊,總能放空自己,不生苦難。

這便是般若心,能裝下世間無窮美好,收獲人生旅途珍寶。

正所謂「心大則福大,心無量則福無量」。

讀懂了《心經》,就能在一花一世界中,快意生活,在一葉一菩提中,綻放人生。

愿你我都能讀懂《心經》,一生平安順遂!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