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健身»正文

有一座城市叫蕪湖——狀元坊的前世今生,你知道多少?

“狀元坊在縣西長街, 為狀元張孝祥立。 明知縣侯某重修。 光緒間因街道逼隘, 於巷口懸置橫額以存其舊。 ”

——《蕪湖縣誌》卷十四《建置志·牌坊》

南宋紹興二十四年(1154年), 23歲的張孝祥進京參加廷試, 考官魏師遜初定奸臣秦檜之孫秦塤為第一, 孝祥第二。

而宋高宗親自閱卷後, 發現秦塤“論策”全是其祖父的主張, 而孝祥詞正言爽、立論恢弘, 於是提筆批道:“議論確正, 詞翰爽美, 宜為第一。 ”

同時, 高宗又很欣賞孝祥的文思敏捷, “濡筆答聖問, 立就萬言, 未嘗加點。 上訝其卷紙高軸大, 試取閱之, 讀其卷首, 大加稱讚。 而又字畫遒勁,

卓然顏魯, 上疑為謫仙, 親擢首選。 ”(《四朝聞見錄》

張孝祥之父張祁避戰遷居蕪湖之初(1143年), 構屋於升仙橋(今花津橋)西, 自孝祥中狀元後, 又建狀元府第, 之後二者聯為一體, 是狀元原先的故居改建。 並在通衢的大街(中長街口)建狀元牌坊一座。

狀元府第為白牆黑瓦的徽式建築, 府第前為開闊的空地, 石板路面, 便於車馬通行, 並立有石獅一對, 威嚴肅穆。

狀元府第共分三進, 進入中門便是“張世宗祠”, 供奉孝祥列祖列宗牌位, 中間為其七世祖唐代大詩人張籍的牌位。

祠後有一天井, 植有枝葉繁茂、虯幹盤曲的銀杏樹, 為張祁當年定居後所栽。

天井後是兩排廂房, 為孝祥父親張祁與母親的住室。 孝祥住室在第三進。

其後還有一座不小的園林,

園中佈置按當初設想安排, 植有一片竹林。 正如孝祥在《蝶戀花·懷於湖》一詞中所描述:“恰到杏花紅一樹, 撚指來時, 結子青無數。 漠漠春陰纏柳絮, 一天風雨將春去。 春到家山須小住, 芍藥櫻桃, 更是尋芳處。 繞院碧蓮三百畝, 留春伴我春應許。 ”

狀元府經歷宋、元、明、清, 屢壞屢修, 最後一次大修是明嘉靖二十五年(1546年), 榷使許用中重修, 並立碑記之。

清光緒年間, 狀元服前的空地因蓋了許多房屋, 使巷口顯得分外逼仄, 狀元坊被破壞, 代之以一塊匾額, 表示巷內有狀元府第。

狀元府歷代有人管理。

抗戰前夕, 狀元府成為了湖南會館。

解放後, 張氏宗祠尚在, 祖宗牌位排列有序。

文化大革命時期, 狀元府被砸, 牌坊、譜冊化為烏有。

府第一度成為蕪湖聯合大學的教學樓。

如今, “狀元坊”僅僅成了一條街巷的名稱

多一個

小青工資漲五毛錢

動動手指快來啦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