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娛樂»正文

朱元璋要除掉功臣,功臣掏出免死金牌,朱元璋冷笑:看背面寫的啥

「以丹朱書于鐵券之上, 稱為丹書鐵券」, 史稱免死金牌。 免死金牌最開始是由漢高祖劉邦設計嘉賞給功臣, 券上多寫何罪可以免除刑罰, 基本上除了違逆叛國的死罪外, 大多可以免除一死。

但是事實上, 在漢高祖劉邦賜下免死金牌後, 這免死金牌似乎就成了催命牌, 但凡擁有免死金牌的功臣大多死在了劉邦的刀下。 而明太祖朱元璋也效仿劉邦設立了免死金牌。

而朱元璋的一生所殺的功臣不在少數, 其中有一大臣曾在行刑前拋出一塊免死金牌企圖用這塊金牌保住自己的性命。 但是一看背後就傻眼了, 那麼後面到底寫著什麼呢?

起義和猜忌

說道朱元璋我們就不得不提起他傲人的功勳, 朱元璋本是山裡的一個放牛娃, 因為是8月8日出生便被父親取名為重八。 而朱元璋這個名字也是他在參與紅巾軍後改的名字。

朱元璋的前半生過得極其貧困, 放過牛、住過牛棚、甚至還當過和尚。 當時正值元朝末年, 各地災荒四起, 百姓民不聊生。 朱元璋實在活不下去只得去皇覺寺出家為僧。

而小時候貧困的經歷也極大地激發了朱元璋想要活下去的願望, 也助長了他多疑的內心性格。 朱元璋從皇覺寺還俗後就來到了紅巾軍,

在這裡他不僅身先士卒, 更是體恤下屬, 還結識像藍玉這種名將和李善長這種能臣。

也正是靠著這些老兄弟, 朱元璋一步一步地走上了至高的皇位, 成為了天下的主人。 朱元璋大喜之下特製了諸多免死金牌給予功臣, 這其中就有名相李善長。

但是由于這些功臣大多出身于草莽, 很多都缺少世俗的禮儀, 據傳言朱元璋第一次開朝會, 底下亂哄哄得像是土匪的山頭。 這讓朱元璋十分生氣, 加上朱元璋對權力的嚮往, 他很快就奪去了很多人手上的兵權。

後來的事情大家都知道, 朱元璋的猜忌之心越來越重, 不僅多次試探忠臣之心更是設立錦衣衛這一監察職能, 代替皇帝監察百官。 明代官員的日子可謂是十分淒慘了。

這其中就有許多樂事, 有一次左侍郎在家中設宴, 宴請賓客。 在晚宴上大家高談論闊, 但是對于皇帝都閉口不提。 第二天一大早左侍郎就被朱元璋叫到了皇宮, 當著他的面一句一句地把晚宴的話讀給他聽。

這個侍郎嚇得渾身冷汗, 朱元璋看他如此做派, 才心滿意足地放他回去。 這個故事雖說沒有歷史依據, 但也不難看出, 朱元璋對朝中百官的猜疑之心有多重。

胡惟庸謀反案

胡惟庸本是李善長門生, 經李善長推介任右丞相, 洪武十年又加進左丞相, 是當時的百官之首。 也因此胡惟庸擁權自傲,多次下手剷除和自己相對的官員。

由于朱元璋對胡惟庸的大肆放權讓其更加的囂張跋扈,作為百官之首他多次賣官售爵,將明朝法典視若無睹。人只要站在權力的漩渦之中就必然會無法自拔。

胡惟庸就是如此,他越來越不滿足居于朱元璋之下,後來他竟然勾結倭寇企圖謀反。而和胡惟庸一起謀劃的陰謀的還有當時御史大夫陳甯和中丞塗節。

但是朱元璋作為開國皇帝,他又豈是泛泛之輩。洪武十二年,占城國前來進貢,但是胡惟庸竟敢欺上瞞下不報告朱元璋此事,恰巧當時宦官發現此事,報告給了朱元璋,朱元璋可謂是雷霆震怒。

最終胡惟庸、汪廣洋等人被朱元璋關進了大牢,中丞塗節以為東窗事發,想著戴罪立功便把胡惟庸通倭之事告訴了朱元璋。因此胡惟庸便被朱元璋勒令斬首,最後因為胡惟庸一案牽連而死的人數高達5萬人。

在某些程度上,胡惟庸此人可稱為才華橫溢,但是人心不足蛇吞象。胡惟庸想要獲得更大的權利,想要成為第二個朱元璋,但是僅憑下三濫的官鬥又怎麼鬥得過朱元璋呢?

敵國破,謀臣亡

胡惟庸最後可謂是死不足惜,但是他臨死之前還是坑了自己的恩人李善長一把。胡惟庸通倭之時就曾告訴李善長,讓李善長和他共謀「大事」,當時的李善長已經70歲了。

風風雨雨一輩子的李善長怎麼會不知道胡惟庸這點花花腸子,李善長便以年老體弱之名拒絕了。但是念在師生情誼之上,李善長選擇了隱瞞朱元璋這件事。

而就是這個決定讓自己晚節不保。胡惟庸一案後,朱元璋大肆收權,他再也信不過所謂的忠臣名將,連自己多年的老兄弟他也不再信任。他要把全部權利都放在自己的手上。

隨著朱元璋的疑心越來越重,他對早已退休的李善長也不放心了。人到七十來稀,70歲的李善長本已在家頤養天年,但是李善長在朝中的影響力始終沒有衰減。

當時朝中很多官員都是由李善長一手提拔上來的,這之中多是才華橫溢之輩。更何況李善長是出了名的老好人,在朝中人緣也好,威望也高,這讓朱元璋十分憂慮。

後來李善長因家中僕人告發,說他與胡惟庸早有聯繫,李善長也早知道胡惟庸謀反一事,但隱秘不報。朱元璋于是便下令抄了李善長一家,上至老人,下至孩童都沒有放過。

一代能相李善長最後也沒能逃脫狡兔死走狗烹的悲慘下場。在刑場上,李善長曾拋出朱元璋御賜的免死金牌,但是李善長卻不知道,免死金牌後面刻著一句話。

當朱元璋冷笑著對他說:「看看牌子後面寫的什麼!」李善長才驚奇地發現是「免死除謀逆之罪」七個小字!

實際上李善長的罪名並不致死,當時李善長早已辭官,胡惟庸也並沒有全部告知李善長。僅憑僕人的一句話,李善長就倒在了劊子手的刀下,真可謂是天威難測。

結語

「狡兔死走狗烹,飛鳥盡良弓藏。」這是亙古不變的道理,俗話說伴君如伴虎,很多皇帝都是可以同甘苦但不能同富貴的,歷史上很多能臣將相都沒有一個善終。

李善長雖是一代名相,但是他還是逃不過朱元璋的手掌心。就連劉伯溫這當時大才都被朱元璋玩弄于鼓掌之間,更何況是一個區區的李善長。而這件事也給了後人一個深刻的警示。

也因此胡惟庸擁權自傲,多次下手剷除和自己相對的官員。

由于朱元璋對胡惟庸的大肆放權讓其更加的囂張跋扈,作為百官之首他多次賣官售爵,將明朝法典視若無睹。人只要站在權力的漩渦之中就必然會無法自拔。

胡惟庸就是如此,他越來越不滿足居于朱元璋之下,後來他竟然勾結倭寇企圖謀反。而和胡惟庸一起謀劃的陰謀的還有當時御史大夫陳甯和中丞塗節。

但是朱元璋作為開國皇帝,他又豈是泛泛之輩。洪武十二年,占城國前來進貢,但是胡惟庸竟敢欺上瞞下不報告朱元璋此事,恰巧當時宦官發現此事,報告給了朱元璋,朱元璋可謂是雷霆震怒。

最終胡惟庸、汪廣洋等人被朱元璋關進了大牢,中丞塗節以為東窗事發,想著戴罪立功便把胡惟庸通倭之事告訴了朱元璋。因此胡惟庸便被朱元璋勒令斬首,最後因為胡惟庸一案牽連而死的人數高達5萬人。

在某些程度上,胡惟庸此人可稱為才華橫溢,但是人心不足蛇吞象。胡惟庸想要獲得更大的權利,想要成為第二個朱元璋,但是僅憑下三濫的官鬥又怎麼鬥得過朱元璋呢?

敵國破,謀臣亡

胡惟庸最後可謂是死不足惜,但是他臨死之前還是坑了自己的恩人李善長一把。胡惟庸通倭之時就曾告訴李善長,讓李善長和他共謀「大事」,當時的李善長已經70歲了。

風風雨雨一輩子的李善長怎麼會不知道胡惟庸這點花花腸子,李善長便以年老體弱之名拒絕了。但是念在師生情誼之上,李善長選擇了隱瞞朱元璋這件事。

而就是這個決定讓自己晚節不保。胡惟庸一案後,朱元璋大肆收權,他再也信不過所謂的忠臣名將,連自己多年的老兄弟他也不再信任。他要把全部權利都放在自己的手上。

隨著朱元璋的疑心越來越重,他對早已退休的李善長也不放心了。人到七十來稀,70歲的李善長本已在家頤養天年,但是李善長在朝中的影響力始終沒有衰減。

當時朝中很多官員都是由李善長一手提拔上來的,這之中多是才華橫溢之輩。更何況李善長是出了名的老好人,在朝中人緣也好,威望也高,這讓朱元璋十分憂慮。

後來李善長因家中僕人告發,說他與胡惟庸早有聯繫,李善長也早知道胡惟庸謀反一事,但隱秘不報。朱元璋于是便下令抄了李善長一家,上至老人,下至孩童都沒有放過。

一代能相李善長最後也沒能逃脫狡兔死走狗烹的悲慘下場。在刑場上,李善長曾拋出朱元璋御賜的免死金牌,但是李善長卻不知道,免死金牌後面刻著一句話。

當朱元璋冷笑著對他說:「看看牌子後面寫的什麼!」李善長才驚奇地發現是「免死除謀逆之罪」七個小字!

實際上李善長的罪名並不致死,當時李善長早已辭官,胡惟庸也並沒有全部告知李善長。僅憑僕人的一句話,李善長就倒在了劊子手的刀下,真可謂是天威難測。

結語

「狡兔死走狗烹,飛鳥盡良弓藏。」這是亙古不變的道理,俗話說伴君如伴虎,很多皇帝都是可以同甘苦但不能同富貴的,歷史上很多能臣將相都沒有一個善終。

李善長雖是一代名相,但是他還是逃不過朱元璋的手掌心。就連劉伯溫這當時大才都被朱元璋玩弄于鼓掌之間,更何況是一個區區的李善長。而這件事也給了後人一個深刻的警示。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