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國際新聞»正文

看看新馬兩地人民,如何看待“為什么馬來西亞華人更親中國”?

小編注:因為是原汁原味的翻譯, 因此出現詆毀中國的說法, 只為傳遞更多信息, 絕對不代表小編的立場。

為什么馬來西亞華人如此親中國, 而新加坡華人卻對中國無動于衷?

Why do the Malaysian Chinese seem to be so pro PRC while the Singaporean Chinese are indifferent to it?

1. John Chin

研究馬來西亞經濟;顧問、投資者、地緣政治觀察家;曾在倫敦大學學習Study Malaysia economy; Consultant, investor, geopolitics observer; Studied at University of London這個問題有誤導性。

700萬馬來西亞華裔并不是一個單一的群體。 舉一個例子, 在2018年的大選中, 馬來西亞前政府試圖通過展示一帶一路倡議下的大型項目來打中國牌, 但未能打動馬來西亞華人選民。 馬來西亞華人壓倒性地將票投給了當時以敦馬哈蒂爾-穆罕默德為首的反對派, 他一上臺就暫停了東海岸鐵路連接線(ECRL)項目, 后來又與中國重新談判, 將項目成本從660億林吉特削減到440億林吉特。

另一方面, 雖然有很多新加坡華人認同政府對中國和西方集團的平等立場, 但也有少數人堅決支持中國。 事實上,

你可以在網絡上找到他們, 從臺灣統一、****、華為、貿易戰, 到最近的疫情等問題。

那么, 哪國的華人更有親中國的傾向呢?說實話, 很難說。 大部分人都只是在偏見的條件下進行的猜測。

有些人把 “對馬來西亞華人的歧視政策”作為馬來西亞華人“缺乏忠誠度”的原因。

馬來西亞實行的基于種族的平權政策, 確實是具有分裂性和爭議性的。 這是一個復雜的問題, 有著植根于歷史和人口的政治現實。

雖然馬來西亞華人有怨氣, 但接下來的例子將駁斥馬來西亞華人因歧視而傾向于中國的說法。

在馬來西亞的華人人口中, 有一個叫Peranakan的群體(更多的是被稱為Baba和Nyonya), 他們已經在今天被稱為馬來西亞的土地上生活了幾個世紀。

Peranakan華人已經融入了當地的馬來文化——說著流利的馬來語, 穿著傳統的馬來服飾。 盡管他們在文化上被同化, 但他們并沒有像馬來人那樣被當作Bumiputra(土壤之子)對待。 所以Peranakan華人和其他華人一樣, “遭受”同樣的 “歧視”。

但盡管有這種所謂的歧視, 一般來說, Peranakan華人對中國或中國人都不太關心。

在受教育程度較高的Peranakan華人中, 他們的世界觀與西方比較一致。 其實他們更像典型的新加坡人。 事實上, 如果你知道新加坡的創始人李光耀有部分Peranakan人的血緣, 并在英語家庭長大, 你會本能地知道我的意思。

現在, 既然Peranakan人和非Peranakan人的馬來西亞華人都 “遭受”同樣的 “歧視”, 那么 “歧視”又如何解釋為什么前者對中國基本無動于衷, 而后者卻對中國情有獨鐘(或按問題說是 “親中”)?

教育和文化認同提供了一個較好的解釋, 為什么一般馬來西亞華人會被中國發生的事情所吸引(注意這不等于親中國)?

在馬來西亞華人小學生使用的五年級中文課本中節選一段, 涉及三個不同的方面。

中國傳統價值觀-課文是中國哲學家墨子阻止戰亂、拯救宋國的歷史記載,

說明墨子的兼愛理想。

馬來西亞多種族文化-課文介紹了 “teh tarik ”和 “roti canai ”的起源, 這是所有種族都喜歡的當地美食。

普世價值-課文倡導世界和平, 靈感來自于聯合國大廈前的一座名為 “我們要把劍打成犁鏵 ”的雕塑。

從馬來西亞五年級華文課本中可以得出兩個結論。 第一, 經過當地華文教育的馬來西亞學生, 應該已經掌握了很好的華文知識(注:學生包括馬來族和印度族)。 學生所學的華文水平在大中華區是首屈一指的。

其次, 有相當多的機會接觸到中國傳統的價值體系和歷史。 事實上, 在中學學習華文的學生, 都會學習中國的古典文言文和文學作品, 從而接觸到中國的哲學體系。

由于有這樣的接觸,精通華文的馬來西亞華人自然更容易獲得中國的新聞,也更關注中國的發展。然而,這并不意味著馬來西亞華人就一定會認同中國政府。中國只是一個現代的建構,一個在過去70年中才出現的國家和政府形式,歷史非常悠久。

事實上,這與馬來西亞穆斯林(幾乎完全是馬來人)密切關注他們在世界其他地方的穆斯林兄弟的命運沒有什么不同。一個很好的例子是馬來西亞人,特別是馬來西亞穆斯林,一直同情(大多數穆斯林)巴勒斯坦的斗爭。有一些馬來人不顧生命危險,自愿為巴勒斯坦事業服務。

他們對穆斯林兄弟姐妹的愛并不意味著他們支持其他穆斯林國家的政府。他們的宗教信仰不需要與他們對自己國家的忠誠妥協。

然而,我很同意一小部分馬來西亞華人似乎是堅定地支持中國政府。但他們只是少數人,他們模糊了文化親和力與對外國和外國政府的忠誠之間的界限。

這個群體可以進一步細分為兩類。第一類是由機會主義者組成。他們是來自組織和企業的人,他們從中國政府的優待中獲益。

第二類人是將中國令人印象深刻的現代化與他們自己的文化混為一談的人。一個簡單的測試是,雖然他們中的許多人可能在中國大陸學習、工作和生活過,但他們中很少有人打算在那里永久居住。相比之下,更多的人決定移民到澳大利亞、新西蘭、英國、加拿大和美國等西方國家。在選擇移民的時候,親中國的心態在哪里?

大體上,馬來西亞的華人是務實的。他們既要保留自己的文化身份,又要忠于馬來西亞。兩者并不相互排斥。這樣做也符合他們的最大利益。

事實上,多元文化是必經之路。深深扎根于自己的文化,并善于欣賞其他文化和普遍價值,為在這個聯系日益緊密的世界上茁壯成長奠定了基礎。

2. TH Lim

學習化學工程(大專專業),2001年畢業;2006年至今生活在香港Studied Chemical Engineering (college major) Graduated 2001; Lives in Hong Kong 2006–present

但作為一個生活在香港的馬來西亞華人,我想給你一個我的觀點。所以準備好接受一個長長的答案吧。

在香港,很多香港人認為我是親中國的,他們總是認為我們馬來西亞華人都是親中國的。說實話,這不是真的,我一直批判馬來西亞政府。

為什么會有一種馬來西亞華人是親中國的看法,是因為我們認識到當某些人批評我們整個國家,整個政治制度,或整個種族的時候,我們理所當然地認為這是不公平和沒有根據的。我們不會容忍。即使是這個問題,也在暗示親中國是一件負面的事情。

我們可以清楚地看到,當涉及到中國相關的報道時,媒體的偏見正在發揮作用。我們認識到這一切,因為我們是在這樣的環境中長大的。

在馬來西亞,我們的種族和身份被污名化,不公平的報道,被非人化,主要是出于政治原因。簡而言之,我們的身份,就像二戰期間的猶太人一樣,被當作政治的替罪羊。

我們可以清楚地看到,中國也受到同樣的對待,尤其是西方媒體。我們不會容忍這樣的做法,不管我們是否有相同的政治信仰。

就我個人而言,我一生都在與這種不斷的非人化作斗爭,因為我是中國人。我不肯屈服,因為我很自豪,我的曾祖父母冒著巨大的賭注來到馬來西亞,不知道他們能不能活下來,只為了給未來的我更好的生活。我不會忘記我的來歷,我不會背叛曾祖父母辛苦灌輸給我的遺產。

想象一下,當你像我一樣長大,來到新千年,當你終于認為作為一個中國人也許并不那么糟糕,也許學習中文畢竟是一種資產。你的第一反應是跳起來為他們辯護。因為我們馬來西亞華人以前在我們的校園,或在我們的教育系統,或在我們的馬來報紙上看到過這種小規模的攻擊。

我們以前默默地接受,因為在內心深處,我們認為這總回過去,馬來西亞只是一個小國家,世界會對我們公平。但事實上,這個世界總有人會因為種族、宗教、性取向、膚色等原因,把別人非人化。如果中國人能夠通過發展,把幾十億人帶出貧困,卻不能得到公平的對待,那么其他的弱者還有什么機會呢?所以,這是我的最后一根稻草,我不能再沉默了。

所以,為什么我被認為是親中國?只因為我是反種族主義者,而目前人類文明中有很大一部分人認為反中國等于*******等等,這只是公開排外的幌子。而與新加坡華人不同,我們馬來西亞華人是認識這一點的專家。我們不是親中國,我們只是反排外。

3. Chance Teo

在南洋理工學院(NYP)學習工程;1997年至今住在新加坡Studied Engineering at Nanyang Polytechnic (NYP); Lives in Singapore 1997–present

這很容易解釋。作為一個新加坡華人,在我的一生中,我從來沒有被我的新加坡馬來同胞要求回中國,也從來沒有人叫我 “cina babi ”或 “pendatang”。

而且,在新加坡這里,沒有人有任何種族福利,都是按照優勝劣汰的階梯工作。因此,我有一個我引以為豪的國家,這又使我只把中國看成是我祖先的故鄉,而不是其他。

但對于馬來西亞的華人來說,卻恰恰相反。他們一直被馬來右翼政黨及其激進的支持者所針對。盡管他們對馬來西亞做出了貢獻,但他們卻被視為搖錢樹,就像印尼華人一樣,被當作國家所有問題的替罪羊,并不斷地被人用 “cina babi ”或 “pendatang”等詞語侮辱。最后但并非最不重要的是,由于馬來西亞的種族政策,他們絕對不能與馬來人平起平坐。

你在馬來西亞會發現一個現象,它非常活躍。一些老家伙聲稱馬來西亞有5000年的歷史,馬來西亞只屬于馬來人。但實際上,馬來西亞從英國獨立的條件是它成為一個多種族的國家,所有的馬來人、華人和印度人都是馬來西亞人。

我的意思是,當人們不把你當做同胞,要求你回到你祖先的地方時,你還會對那個國家有一絲忠誠嗎?

當然我并不是說所有的馬來西亞華人對馬來西亞的忠誠度都萎縮了。我想說的是,馬來西亞政府越是試圖按照種族和宗教的界限來分裂馬來西亞,少數裔對馬來西亞的忠誠度就越減弱,對中國或他們的祖先來自哪個地方的親情在增加。

4. Bill Chen

新加坡兒子;新加坡國立大學工程學學士;住在新加坡Singapore son; B. Engineering from National University of Singapore; Lives in Singapore

我想用我最近與一位馬來西亞朋友的對話來補充另一個方面。

讓我們叫他Meng吧。

Meng來自吉打州的一個小鎮。他讀的是國立學校系統,而不是只服務于20%的華文學校。

他指出,像他這樣的人的選擇是有限的,因為公立高等院校對非馬來學生有嚴格的配額。有些學校,如Uitm,是專門為馬來人服務的。

由于供不應求,很多人的選擇是私立學院或海外學校。

不幸的是,疲軟的林吉特和低工資使得包括澳大利亞在內的西方國家的選擇對于普通馬來西亞人來說是非常昂貴的。這就是為什么有源源不斷的臺灣、香港以及近年來大陸培養的馬來西亞華人的原因。掌握華語為他們打開了教育和經濟的遠景。

實際上,華人傾向于聚居,以緩沖歧視的影響。這就是為什么檳城、吉隆坡看起來是華人占多數的原因。對華人來說,馬來語所打開的機會比華語少得多。

在新加坡,當涉及到教育和大多數工作時,英語打開了所有的大門。唯一的配額是外國人對住房、教育和福利的限制。掌握華文與北方的表兄妹相比,遠沒有那么有用。

我給大家留下一句意味深長的Meng的話:

“對于像我這樣窮困潦倒的華人來說,把中國當成主國是完全有意義的,因為我們每天都在提醒自己,馬來西亞是馬來人的。”

5. John Sittes

2011年至今私人控股投資公司董事;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工商管理(大專專業)及會計與金融專業MBA;2012年至今住在舊金山Director at Privately Held Investment Company 2011–present; MBA in Business Administration (college major) & Accounting and Finance,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Berkeley; Lives in San Francisco 2012–present

是的,馬來西亞的華人受到歧視,而新加坡的華人沒有。這本身并不能解釋為什么馬來西亞華人親中國而新加坡華人不親中國。

真正的原因是這樣的,新加坡華人太西化了。他們用英語閱讀思考和寫作。不要忘了,新加坡曾是英國的殖民地,所以人們雖然不會承認,但他們會更多地仰慕西方文化而不是中國文化。

一個典型的新加坡人會看英文節目,而不是中文節目。不言而喻的事實是,受過英語教育的新加坡人會看不起受過華文教育的新加坡人。然而有趣的是,受過英語教育的人將會用中式英語嘰嘰喳喳,這是一種可怕的英語衍生,新加坡以外的人都聽不懂。盡管如此,他們認為自己比馬來西亞人更成熟。

然而,來自中國的人們會看不起新加坡人,正是因為他們太西化了。真正的中國人對新加坡人如此親美感到不快,認為他們失去了文化的精髓。有的人認為新加坡人是香蕉,外表黃而內心白。

6. Maulana Oraf

1992年至今,Hind National Exports公司老板;住在印度拉賈斯坦邦齋浦爾Proprietor at Hind National Exports 1992–present; Lives in Jaipur, Rajasthan, India

因為新加坡華人從來沒有受到bhumiputrobadi的影響。馬來西亞華人則定期面臨這種情況,所以他們自然會尋找 “萬一 ”的保險。所以他們自然會尋找一種 “以防萬一 ”的保險。

Bhumiputrobadi是一種原始的多數派學說,它認為生活在 “土地”上6000年左右的鄉親們不知怎么就生出來了,而我們剩下的人,比如200年左右之前移民的人,只是二等人而已。唯才是舉,只是次要考慮。

馬來華人在他們自己的國家接受這種學說。所以他們會尋找第二本 “以防萬一 ”的護照。

這并不意味著馬來西亞華人對馬來西亞的愛比新加坡華人少。他們只是表現出強烈的生存本能。這在馬來西亞真的很不幸。

這在馬來西亞或任何地方都是非常不幸的,因為新加坡華人將百分之百的精力投入到確保他們在新加坡的投資和財富的增加上。

而馬來西亞華人則必須在新加坡和中國之間分配時間。而且還必須投入時間和資源來進行 “以防萬一 ”的演習,這就失去了他的財富增殖和投資選擇。與其說馬來西亞能得到他100%的努力,不如說馬來西亞能得到60%的努力,因為他想把他的努力分散到中國、澳大利亞等地。

7. Hu Shi Xiong

在Ultracrepidarian學習,1999年畢業;住在新加坡Studied at Ultracrepidarian Graduated 1999; Lives in Singapore

新加坡出于各種考慮,在政策上試圖與 “中國國家”保持距離。親中國在某種程度上被認為是種族主義者,至少會被用來攻擊你,或者你 “不忠誠”。

多年的這樣的政策一定要有一定的效果。

另外也不是所有的新加坡華人都不親中國。有些人公開并愉快地宣布現在是中國或亞洲世紀的時代。

馬來西亞華人表達親中國的感情是出于歧視。我從來沒有遇到過真正喜歡中國而不是馬來西亞的人,他們甚至不喜歡新加坡,仍然認為馬來西亞是家。

他們在海外定居,一般是因為他們已經習慣了海外的生活。很少是因為他們喜歡另一個地方而不是馬來西亞,家仍然是心臟所在的地方。

當當局繼續推行其他有利于馬來人的民族政策時,他們的融合努力不太可能會受到歡迎。在其他國家,少數族裔會得到平權行動......而在馬來西亞,情況恰恰相反。

家就是家。即使對你有種族歧視,就像父母不愛你一樣。有時候,當養父母比親生父母更愛你的時候,確實會影響你。

語言似乎是這類問題的另一個關注點。由于種種原因,我其實也遇到過不會說普通話但仍然保留馬來西亞巴哈薩語的馬來西亞華人。

8. Will Wang

居住在亞洲Lives in Asia

20年前,在中國還沒有變得繁榮之前,情況并非如此。馬來西亞華人(MC)在那個年代往往看不起中國人(PRC),認為他們是落后的。我想,老一輩的人,尤其是上層社會的人還是這樣。

不過,現在中國變得繁榮了,MC們現在用一種新的敬畏之心來看待他們。尤其是資本家,把中國視為蜜汁流淌的地方,所以敬畏。MC們對繁榮的地方總是印象深刻。

與此同時,新加坡也一直在繁榮。新加坡華人有英國教育的背景,又比較向西方靠攏,所以印象不那么深刻。不像MC,過去40年,他們大多是華文教育背景。

9. Marcus Yan

在SAP(公司)工作;早稲田大學留學;住在新加坡Works at SAP (company); Studied at Waseda University; Lives in Singapore

其實很簡單。

當你覺得不能相信你的政府會照顧你自己的利益時,你就會想揮舞另一個國家的旗幟,你認為如果出了大問題,該國家可能會幫助你。

在新加坡,我們的命運掌握在自己的手中,我們不會感到壓力而偏袒任何一方。

由于有這樣的接觸,精通華文的馬來西亞華人自然更容易獲得中國的新聞,也更關注中國的發展。然而,這并不意味著馬來西亞華人就一定會認同中國政府。中國只是一個現代的建構,一個在過去70年中才出現的國家和政府形式,歷史非常悠久。

事實上,這與馬來西亞穆斯林(幾乎完全是馬來人)密切關注他們在世界其他地方的穆斯林兄弟的命運沒有什么不同。一個很好的例子是馬來西亞人,特別是馬來西亞穆斯林,一直同情(大多數穆斯林)巴勒斯坦的斗爭。有一些馬來人不顧生命危險,自愿為巴勒斯坦事業服務。

他們對穆斯林兄弟姐妹的愛并不意味著他們支持其他穆斯林國家的政府。他們的宗教信仰不需要與他們對自己國家的忠誠妥協。

然而,我很同意一小部分馬來西亞華人似乎是堅定地支持中國政府。但他們只是少數人,他們模糊了文化親和力與對外國和外國政府的忠誠之間的界限。

這個群體可以進一步細分為兩類。第一類是由機會主義者組成。他們是來自組織和企業的人,他們從中國政府的優待中獲益。

第二類人是將中國令人印象深刻的現代化與他們自己的文化混為一談的人。一個簡單的測試是,雖然他們中的許多人可能在中國大陸學習、工作和生活過,但他們中很少有人打算在那里永久居住。相比之下,更多的人決定移民到澳大利亞、新西蘭、英國、加拿大和美國等西方國家。在選擇移民的時候,親中國的心態在哪里?

大體上,馬來西亞的華人是務實的。他們既要保留自己的文化身份,又要忠于馬來西亞。兩者并不相互排斥。這樣做也符合他們的最大利益。

事實上,多元文化是必經之路。深深扎根于自己的文化,并善于欣賞其他文化和普遍價值,為在這個聯系日益緊密的世界上茁壯成長奠定了基礎。

2. TH Lim

學習化學工程(大專專業),2001年畢業;2006年至今生活在香港Studied Chemical Engineering (college major) Graduated 2001; Lives in Hong Kong 2006–present

但作為一個生活在香港的馬來西亞華人,我想給你一個我的觀點。所以準備好接受一個長長的答案吧。

在香港,很多香港人認為我是親中國的,他們總是認為我們馬來西亞華人都是親中國的。說實話,這不是真的,我一直批判馬來西亞政府。

為什么會有一種馬來西亞華人是親中國的看法,是因為我們認識到當某些人批評我們整個國家,整個政治制度,或整個種族的時候,我們理所當然地認為這是不公平和沒有根據的。我們不會容忍。即使是這個問題,也在暗示親中國是一件負面的事情。

我們可以清楚地看到,當涉及到中國相關的報道時,媒體的偏見正在發揮作用。我們認識到這一切,因為我們是在這樣的環境中長大的。

在馬來西亞,我們的種族和身份被污名化,不公平的報道,被非人化,主要是出于政治原因。簡而言之,我們的身份,就像二戰期間的猶太人一樣,被當作政治的替罪羊。

我們可以清楚地看到,中國也受到同樣的對待,尤其是西方媒體。我們不會容忍這樣的做法,不管我們是否有相同的政治信仰。

就我個人而言,我一生都在與這種不斷的非人化作斗爭,因為我是中國人。我不肯屈服,因為我很自豪,我的曾祖父母冒著巨大的賭注來到馬來西亞,不知道他們能不能活下來,只為了給未來的我更好的生活。我不會忘記我的來歷,我不會背叛曾祖父母辛苦灌輸給我的遺產。

想象一下,當你像我一樣長大,來到新千年,當你終于認為作為一個中國人也許并不那么糟糕,也許學習中文畢竟是一種資產。你的第一反應是跳起來為他們辯護。因為我們馬來西亞華人以前在我們的校園,或在我們的教育系統,或在我們的馬來報紙上看到過這種小規模的攻擊。

我們以前默默地接受,因為在內心深處,我們認為這總回過去,馬來西亞只是一個小國家,世界會對我們公平。但事實上,這個世界總有人會因為種族、宗教、性取向、膚色等原因,把別人非人化。如果中國人能夠通過發展,把幾十億人帶出貧困,卻不能得到公平的對待,那么其他的弱者還有什么機會呢?所以,這是我的最后一根稻草,我不能再沉默了。

所以,為什么我被認為是親中國?只因為我是反種族主義者,而目前人類文明中有很大一部分人認為反中國等于*******等等,這只是公開排外的幌子。而與新加坡華人不同,我們馬來西亞華人是認識這一點的專家。我們不是親中國,我們只是反排外。

3. Chance Teo

在南洋理工學院(NYP)學習工程;1997年至今住在新加坡Studied Engineering at Nanyang Polytechnic (NYP); Lives in Singapore 1997–present

這很容易解釋。作為一個新加坡華人,在我的一生中,我從來沒有被我的新加坡馬來同胞要求回中國,也從來沒有人叫我 “cina babi ”或 “pendatang”。

而且,在新加坡這里,沒有人有任何種族福利,都是按照優勝劣汰的階梯工作。因此,我有一個我引以為豪的國家,這又使我只把中國看成是我祖先的故鄉,而不是其他。

但對于馬來西亞的華人來說,卻恰恰相反。他們一直被馬來右翼政黨及其激進的支持者所針對。盡管他們對馬來西亞做出了貢獻,但他們卻被視為搖錢樹,就像印尼華人一樣,被當作國家所有問題的替罪羊,并不斷地被人用 “cina babi ”或 “pendatang”等詞語侮辱。最后但并非最不重要的是,由于馬來西亞的種族政策,他們絕對不能與馬來人平起平坐。

你在馬來西亞會發現一個現象,它非常活躍。一些老家伙聲稱馬來西亞有5000年的歷史,馬來西亞只屬于馬來人。但實際上,馬來西亞從英國獨立的條件是它成為一個多種族的國家,所有的馬來人、華人和印度人都是馬來西亞人。

我的意思是,當人們不把你當做同胞,要求你回到你祖先的地方時,你還會對那個國家有一絲忠誠嗎?

當然我并不是說所有的馬來西亞華人對馬來西亞的忠誠度都萎縮了。我想說的是,馬來西亞政府越是試圖按照種族和宗教的界限來分裂馬來西亞,少數裔對馬來西亞的忠誠度就越減弱,對中國或他們的祖先來自哪個地方的親情在增加。

4. Bill Chen

新加坡兒子;新加坡國立大學工程學學士;住在新加坡Singapore son; B. Engineering from National University of Singapore; Lives in Singapore

我想用我最近與一位馬來西亞朋友的對話來補充另一個方面。

讓我們叫他Meng吧。

Meng來自吉打州的一個小鎮。他讀的是國立學校系統,而不是只服務于20%的華文學校。

他指出,像他這樣的人的選擇是有限的,因為公立高等院校對非馬來學生有嚴格的配額。有些學校,如Uitm,是專門為馬來人服務的。

由于供不應求,很多人的選擇是私立學院或海外學校。

不幸的是,疲軟的林吉特和低工資使得包括澳大利亞在內的西方國家的選擇對于普通馬來西亞人來說是非常昂貴的。這就是為什么有源源不斷的臺灣、香港以及近年來大陸培養的馬來西亞華人的原因。掌握華語為他們打開了教育和經濟的遠景。

實際上,華人傾向于聚居,以緩沖歧視的影響。這就是為什么檳城、吉隆坡看起來是華人占多數的原因。對華人來說,馬來語所打開的機會比華語少得多。

在新加坡,當涉及到教育和大多數工作時,英語打開了所有的大門。唯一的配額是外國人對住房、教育和福利的限制。掌握華文與北方的表兄妹相比,遠沒有那么有用。

我給大家留下一句意味深長的Meng的話:

“對于像我這樣窮困潦倒的華人來說,把中國當成主國是完全有意義的,因為我們每天都在提醒自己,馬來西亞是馬來人的。”

5. John Sittes

2011年至今私人控股投資公司董事;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工商管理(大專專業)及會計與金融專業MBA;2012年至今住在舊金山Director at Privately Held Investment Company 2011–present; MBA in Business Administration (college major) & Accounting and Finance,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Berkeley; Lives in San Francisco 2012–present

是的,馬來西亞的華人受到歧視,而新加坡的華人沒有。這本身并不能解釋為什么馬來西亞華人親中國而新加坡華人不親中國。

真正的原因是這樣的,新加坡華人太西化了。他們用英語閱讀思考和寫作。不要忘了,新加坡曾是英國的殖民地,所以人們雖然不會承認,但他們會更多地仰慕西方文化而不是中國文化。

一個典型的新加坡人會看英文節目,而不是中文節目。不言而喻的事實是,受過英語教育的新加坡人會看不起受過華文教育的新加坡人。然而有趣的是,受過英語教育的人將會用中式英語嘰嘰喳喳,這是一種可怕的英語衍生,新加坡以外的人都聽不懂。盡管如此,他們認為自己比馬來西亞人更成熟。

然而,來自中國的人們會看不起新加坡人,正是因為他們太西化了。真正的中國人對新加坡人如此親美感到不快,認為他們失去了文化的精髓。有的人認為新加坡人是香蕉,外表黃而內心白。

6. Maulana Oraf

1992年至今,Hind National Exports公司老板;住在印度拉賈斯坦邦齋浦爾Proprietor at Hind National Exports 1992–present; Lives in Jaipur, Rajasthan, India

因為新加坡華人從來沒有受到bhumiputrobadi的影響。馬來西亞華人則定期面臨這種情況,所以他們自然會尋找 “萬一 ”的保險。所以他們自然會尋找一種 “以防萬一 ”的保險。

Bhumiputrobadi是一種原始的多數派學說,它認為生活在 “土地”上6000年左右的鄉親們不知怎么就生出來了,而我們剩下的人,比如200年左右之前移民的人,只是二等人而已。唯才是舉,只是次要考慮。

馬來華人在他們自己的國家接受這種學說。所以他們會尋找第二本 “以防萬一 ”的護照。

這并不意味著馬來西亞華人對馬來西亞的愛比新加坡華人少。他們只是表現出強烈的生存本能。這在馬來西亞真的很不幸。

這在馬來西亞或任何地方都是非常不幸的,因為新加坡華人將百分之百的精力投入到確保他們在新加坡的投資和財富的增加上。

而馬來西亞華人則必須在新加坡和中國之間分配時間。而且還必須投入時間和資源來進行 “以防萬一 ”的演習,這就失去了他的財富增殖和投資選擇。與其說馬來西亞能得到他100%的努力,不如說馬來西亞能得到60%的努力,因為他想把他的努力分散到中國、澳大利亞等地。

7. Hu Shi Xiong

在Ultracrepidarian學習,1999年畢業;住在新加坡Studied at Ultracrepidarian Graduated 1999; Lives in Singapore

新加坡出于各種考慮,在政策上試圖與 “中國國家”保持距離。親中國在某種程度上被認為是種族主義者,至少會被用來攻擊你,或者你 “不忠誠”。

多年的這樣的政策一定要有一定的效果。

另外也不是所有的新加坡華人都不親中國。有些人公開并愉快地宣布現在是中國或亞洲世紀的時代。

馬來西亞華人表達親中國的感情是出于歧視。我從來沒有遇到過真正喜歡中國而不是馬來西亞的人,他們甚至不喜歡新加坡,仍然認為馬來西亞是家。

他們在海外定居,一般是因為他們已經習慣了海外的生活。很少是因為他們喜歡另一個地方而不是馬來西亞,家仍然是心臟所在的地方。

當當局繼續推行其他有利于馬來人的民族政策時,他們的融合努力不太可能會受到歡迎。在其他國家,少數族裔會得到平權行動......而在馬來西亞,情況恰恰相反。

家就是家。即使對你有種族歧視,就像父母不愛你一樣。有時候,當養父母比親生父母更愛你的時候,確實會影響你。

語言似乎是這類問題的另一個關注點。由于種種原因,我其實也遇到過不會說普通話但仍然保留馬來西亞巴哈薩語的馬來西亞華人。

8. Will Wang

居住在亞洲Lives in Asia

20年前,在中國還沒有變得繁榮之前,情況并非如此。馬來西亞華人(MC)在那個年代往往看不起中國人(PRC),認為他們是落后的。我想,老一輩的人,尤其是上層社會的人還是這樣。

不過,現在中國變得繁榮了,MC們現在用一種新的敬畏之心來看待他們。尤其是資本家,把中國視為蜜汁流淌的地方,所以敬畏。MC們對繁榮的地方總是印象深刻。

與此同時,新加坡也一直在繁榮。新加坡華人有英國教育的背景,又比較向西方靠攏,所以印象不那么深刻。不像MC,過去40年,他們大多是華文教育背景。

9. Marcus Yan

在SAP(公司)工作;早稲田大學留學;住在新加坡Works at SAP (company); Studied at Waseda University; Lives in Singapore

其實很簡單。

當你覺得不能相信你的政府會照顧你自己的利益時,你就會想揮舞另一個國家的旗幟,你認為如果出了大問題,該國家可能會幫助你。

在新加坡,我們的命運掌握在自己的手中,我們不會感到壓力而偏袒任何一方。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