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情感勵志»正文

父子關系再好,也要「打八折」

《三字經》里說:「養不教, 父之過。 」

父親的言傳身教, 對兒女有多重要, 不言而喻。

可是, 如何經營好父子的關系, 做一個優秀的父親呢?

建議父親們, 模仿經商之道, 凡事「打八折」, 讓利本就是「獲利」。

01

嚴肅教育, 打八折, 輕松相處。

很多家庭, 「嚴父慈母」。 男人顯得很嚴肅, 要麼不教育孩子, 要麼就狠狠地教訓一番。

看過一條信息:深圳的黃先生, 擔心10歲的兒子沉迷看電視。 憤怒之下, 砸電視機, 還說「能改掉他這個壞習慣, 我覺得超值」。

可是, 電視砸了, 有什麼用?兒子真的會理解「用心良苦」嗎?這是不一定的, 兒子只會戰戰兢兢, 從此和父親保持距離。

作家汪曾祺的筆下, 描述了父親的教育方式, 值得我們學習。

「父親是個很隨和的人, 我很少見他發過脾氣, 對待子女, 從無疾言厲色。 他愛孩子, 喜歡孩子, 愛跟孩子玩, 帶著孩子玩。 我的姑媽稱他為‘孩子頭’。 」

當汪曾祺跟在父親身后, 到田野里放風箏的時候,

兩代人的交流一下子就變好了, 歡聲笑語還引來了左鄰右舍的羨慕。

當然, 父親的付出, 是有收獲的——汪曾祺的國文成績一直是全班第一。

因此, 父親要注重「嚴肅活潑」, 而不是一直繃著臉。 每一個人都要在輕松的環境下成長。

02

功名期待, 打八折, 退一步海闊天空。

蘇軾在《題西林壁》中寫道:「橫看成嶺側成峰, 遠近高低各不同。 」

每一個孩子都有天性, 雖然遺傳了父母, 但是不會和父母一模一樣。

賈平凹在談到父親的教育時, 這樣描述:「做父親的都希望自己的兒子像蛇在蛻皮一樣地始終是自己, 但兒子卻相當多的愿意像蟬在蛻殼的裂變。 」

父親希望兒子像自己一樣有出息, 并且能慢慢超越自己。 但是兒子卻叛逆,

做出了不讓父親滿意的事情。

當兒子變成了寫作的名人, 父親還是驚疑不信。

看過歷史的人就知道, 很多兒子為了王位, 居然謀反, 做了大逆不道的事情。

父親的期待, 終究會變成「一場空」。

聰明的人, 一定會降低期待, 不讓自己失望, 也讓兒子有自己發揮的空間。

萬一兒子混得比自己差很多, 也沒有關系, 畢竟是可以接受的。 平庸的兒子, 不會去遠方, 在家門口做事, 收入少, 但是照顧父母更多, 才是真正的天倫之樂。

03

矛盾交鋒, 打八折, 留兩折「糊涂」。

我的一位老同事, 談起兒子的事業, 就很痛苦。

兒子大學聯考時, 選擇了英語專業。 父親說, 不行, 學英語, 以后不知道去哪里就業。

父親逼著兒子學法律專業。 但是兒子看到法律就頭痛, 導致成績很差。

兒子好不容易畢業了, 卻開始迷茫了。 因為他并沒有真正把專業知識學好, 也沒有從業打算。

父親和兒子都很固執, 因此「話不投機半句多」, 兒子選擇外出打工, 極少回家。

很多時候, 父子矛盾, 需要一笑而過。

1920年, 朱鴻鈞, 通過熟人關系, 拿走了兒子朱自清在揚州八中的工資,

事前也沒有溝通。 引發了父子矛盾。

朱自清認為, 父親沒有站在平等的角度看兒子, 是極大的錯誤。

1928年, 朱鴻鈞拿到了《背影》這篇文章, 戴著老花鏡, 在窗臺前, 一次次誦讀, 老淚縱橫。 他明白, 自己錯怪了兒子。

哪有什麼深仇大恨, 哪能把血脈關系掐斷?糊涂一些, 就能夠輕松相處了。 就是有過不去的坎, 也會在愛的感染下, 慢慢降下去。

04

幫助兒子, 打八折, 千萬別掏空家底。

從現實來看, 很多家庭, 想辦法留下房子、車子、票子給兒子, 幫助兒子成家立業。

父親是家里的頂梁柱, 賺錢的一把手。 因此幫助兒子的壓力, 落在了肩膀上。

在明代作家馮夢龍的筆下, 有一個叫倪太守的老父親, 妻子過世后, 又娶了一個農家女子梅氏, 接著生了一個小兒子。

大兒子倪善繼心想,父親找一個外人來分財產,太可惡了。

當倪太守過世后,梅氏母子被倪善繼趕出家門,占有了所有的財產。

幸運的是,倪太守悄悄在地下埋了一些金銀財寶,才保證了梅氏的余生。

有道是,虎毒不食子。可是,反過來看,就不一定了,也許子毒會食父。也有一些兒子,娶了媳婦忘了爹。

幫兒子的時候,要留下養老的老本,為老夫老妻的余生作打算。更多的是,告訴兒子,如何在社會上謀生,而不是如何從家里得到財富。

惦記父母手里的錢的兒子,往往是敗家子,需要扶志。

05

打八折,在商人和顧客腦海里,都會想到了「八就是發,一路發財,吉祥如意」,因此很容易接受,促成交易。

打八折,在家庭里,會讓我們一路發展,永無止境。總有兩分余地,是新的高度,也是做人處事的彈性。

汪曾祺提出了一個觀點:多年父子成兄弟。

像兄弟一樣,互幫互助,一起成長,家庭才會和睦,父親才會起到「左膀右臂」的作用。任何事情,都是父親代勞,或者是父親安排,相處就會很累。

教育家顏之推說:「父子之嚴,不可以狎;骨肉之愛,不可以簡。」

家庭教育,有時是居高臨下,有時是沒大沒小。

接著生了一個小兒子。

大兒子倪善繼心想,父親找一個外人來分財產,太可惡了。

當倪太守過世后,梅氏母子被倪善繼趕出家門,占有了所有的財產。

幸運的是,倪太守悄悄在地下埋了一些金銀財寶,才保證了梅氏的余生。

有道是,虎毒不食子。可是,反過來看,就不一定了,也許子毒會食父。也有一些兒子,娶了媳婦忘了爹。

幫兒子的時候,要留下養老的老本,為老夫老妻的余生作打算。更多的是,告訴兒子,如何在社會上謀生,而不是如何從家里得到財富。

惦記父母手里的錢的兒子,往往是敗家子,需要扶志。

05

打八折,在商人和顧客腦海里,都會想到了「八就是發,一路發財,吉祥如意」,因此很容易接受,促成交易。

打八折,在家庭里,會讓我們一路發展,永無止境。總有兩分余地,是新的高度,也是做人處事的彈性。

汪曾祺提出了一個觀點:多年父子成兄弟。

像兄弟一樣,互幫互助,一起成長,家庭才會和睦,父親才會起到「左膀右臂」的作用。任何事情,都是父親代勞,或者是父親安排,相處就會很累。

教育家顏之推說:「父子之嚴,不可以狎;骨肉之愛,不可以簡。」

家庭教育,有時是居高臨下,有時是沒大沒小。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