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娛樂»正文

周武王90歲伐紂93歲駕崩?戰國竹簡揭開該謎團,顛覆了傳統認知

周武王姬發, 周文王次子, 是西周王朝的開國君主, 在歷史上雖然沒有周文王的盛名。 但是他也繼承了自己父親的遺志, 討伐商紂王成功, 由于紂王昏庸無道, 周武王替天下子民討伐他。

最后成功消滅了商朝, 建立了西周王朝, 周武王有非常好的軍事造詣, 也有政治才能, 是歷史上的一代明君。 死后被封謚號為武, 歷史上被稱為周武王。

周武王是周文王的第二個兒子, 周文王有可考證的有17個兒子, 其中在歷史上廣為人知的是嫡長子姬考和周武王。 其中嫡長子姬考也被后世尊稱為伯邑考, 在封神演義中, 伯邑考是被妲己害死的。

但是在真實的歷史中一種說法是伯邑考是去殷都做人質, 紂王知道西岐要造反了, 就殺了伯邑考。 另一種說法是, 伯邑考是在和其弟弟也就是周武王的爭權中被殺死的。

一、周武王的壽辰之謎

按照《禮記·文王世子第八》中記載「文王九十七而終, 武王九十三而終。 」按照這個記載算出來, 周武王足足活了93年。 死前13年繼位成為一方君主, 死前三年克殷, 也就是他在90歲高齡打敗了姬發。 在90歲的高齡武王甚至還用箭射了姬發。

在現如今社會, 這樣好的醫療和技術條件下, 中國人的平均壽命也才70歲左右。 遠在商周時期, 那時候科技尚不發達, 還缺醫少藥, 甚至連年打仗, 人困馬乏, 姬發居然可以活到90歲還能帶兵打仗, 甚至射箭, 簡直是匪夷所思。 要知道古代的箭是非常笨重的, 拉滿弓都非常地吃力。 何況一個九十歲的老人呢?想想就覺得不太符合常理。

這個記載是真實的嗎?一個九十歲的老人這麼驍勇善戰, 真是讓人非常費解。 按照常理推斷肯定是不太可能的, 我們可以推斷, 這個記載基本是不可能的。 有時候古代的文獻已經年頭已久, 甚至時間的計量單位也與現代不同。

二、古今紀年方式不同

那麼周武王伐紂到底是多少歲呢?我們先來看看古代的記年方式與現代有所不同。 在商周時期, 古人把周天分為12份, 木星的位置變換一次為一年, 古代人紀年就是用木星位置來計算的。 根據天文學家的計算, 得出的結論是:武王伐紂的時間約為公元前1046年1月20日清晨。

根據《竹書紀年》中的記載:「武王(享)年五十四」。那麼我們一起思考一下,這個記載就是真實的年紀嗎? 《竹書紀年》這本書比《史記》的成書時間要早,可以說《竹書紀年》從歷史的根源上更接近真相一些,司馬遷寫史記時已經是很久之后的事情了,許多事情司馬遷也無法考證,只能按照當時的神話傳說來記錄。

三、根據歷史推斷

古人神化英雄人物的傾向,所以會在傳播的過程中將周文王和周文王的壽命增加的可能性是極大的。按照這個推斷,公元前1050年,周文王駕崩,周武王繼位,公元前1047年,孟津觀兵,公元前1045年,誓師伐紂,公元前1044年,牧野大戰。武王死,是公元前1042年。

假設周武王活了54年,按照史書記載,周文王在十五歲的時候生了武王,也就是比武王大十五歲,那麼他出生于前1096年左右,享年是62歲左右。也就是《竹書紀年》的記載更符合歷史的真實情況。假設按照史記記載,周武王活了97年,那麼他在十二歲的時候討伐商紂王,為他的哥哥伯邑考復仇。

最后商國用「帝乙歸妹」來和親解決兩國可能發生的戰爭,可是那是「帝乙歸妹」已經47歲了。按照常理,古人結婚年紀較小,不會嫁一個47歲的公主來結婚。而季歷離世的時候,周文王十歲,從而推斷,周文王應該是62歲離世,而不是史書上記載的97歲。

按照推理,中年也就是四五十歲的周文王被紂王囚禁,紂王當時非常忌憚周文王。如果是個已經七老八十的老年人,紂王為什麼要忌憚周文王呢?何況這麼大年紀的老人被囚禁,是不是應該馬上讓位給自己的兒子,不應該繼續掌握政權也是非常合情合理的解釋呢?

無論從哪個角度推斷,90歲老人還帶兵打仗,本就是非常不符合常理的事情,尤其古代醫療和衛生條件。九十歲的老人還能拉弓射箭,本就是神話般的存在了。所以古書上的記載肯定是存在謬誤的。也許古代只是紀年方法不同,經過歷史的演繹和推演,在時間的長河里,就演繹出了不同的樣子。

無論是歷史人物的年紀還是他們的事跡,基于當時著書者的視角和偏好,同一個歷史人物,在不同人的筆下,會有不同的評價和樣子。而我們去了解這些歷史人物,只能通過史書的記載才能夠了解,所以考古學才有重大的意義。

我們就是靠著古代的文獻記載、竹簡、石刻才能對浩瀚的歷史窺得一二。記得以前在一本書里曾經看到過一句話:當我們拿筆在歷史書上畫下一條線,就可能是劃過了某個人的一生的長度。

而今天我們在了解商周的歷史,武王伐紂,周文王的各種歷史事跡的時候,也會感受到這種感覺。他們在當時赫赫有名,是稱霸一方的霸主。在漫長的歷史長河里,也只是歷史書上的一個名字。甚至由于年代久遠,很多事情都無法考證。

總結:

今天我們通過推斷和推理,簡單地推斷出了武王的壽命,但是小編也不能保證這些推斷就是對的。因為歷史在記載的過程中,總是存在謬誤的。甚至很多事件的起因結果都是不準確的。

比如,前文說的,伯邑考的死亡原因就眾說紛紜,到現在也不知道具體原因到底是什麼?歷史上,對周文王的記載更多一些,周武王雖然開創了一個新的王朝,但在歷史評價上,并沒有周文王那麼負有盛名。我們在看歷史書的時候也要辯證地看,不要書上或者文獻上說什麼就是什麼。要按照常理來推斷事情,這樣才能撥云見日,推斷出合理的真相。

根據《竹書紀年》中的記載:「武王(享)年五十四」。那麼我們一起思考一下,這個記載就是真實的年紀嗎? 《竹書紀年》這本書比《史記》的成書時間要早,可以說《竹書紀年》從歷史的根源上更接近真相一些,司馬遷寫史記時已經是很久之后的事情了,許多事情司馬遷也無法考證,只能按照當時的神話傳說來記錄。

三、根據歷史推斷

古人神化英雄人物的傾向,所以會在傳播的過程中將周文王和周文王的壽命增加的可能性是極大的。按照這個推斷,公元前1050年,周文王駕崩,周武王繼位,公元前1047年,孟津觀兵,公元前1045年,誓師伐紂,公元前1044年,牧野大戰。武王死,是公元前1042年。

假設周武王活了54年,按照史書記載,周文王在十五歲的時候生了武王,也就是比武王大十五歲,那麼他出生于前1096年左右,享年是62歲左右。也就是《竹書紀年》的記載更符合歷史的真實情況。假設按照史記記載,周武王活了97年,那麼他在十二歲的時候討伐商紂王,為他的哥哥伯邑考復仇。

最后商國用「帝乙歸妹」來和親解決兩國可能發生的戰爭,可是那是「帝乙歸妹」已經47歲了。按照常理,古人結婚年紀較小,不會嫁一個47歲的公主來結婚。而季歷離世的時候,周文王十歲,從而推斷,周文王應該是62歲離世,而不是史書上記載的97歲。

按照推理,中年也就是四五十歲的周文王被紂王囚禁,紂王當時非常忌憚周文王。如果是個已經七老八十的老年人,紂王為什麼要忌憚周文王呢?何況這麼大年紀的老人被囚禁,是不是應該馬上讓位給自己的兒子,不應該繼續掌握政權也是非常合情合理的解釋呢?

無論從哪個角度推斷,90歲老人還帶兵打仗,本就是非常不符合常理的事情,尤其古代醫療和衛生條件。九十歲的老人還能拉弓射箭,本就是神話般的存在了。所以古書上的記載肯定是存在謬誤的。也許古代只是紀年方法不同,經過歷史的演繹和推演,在時間的長河里,就演繹出了不同的樣子。

無論是歷史人物的年紀還是他們的事跡,基于當時著書者的視角和偏好,同一個歷史人物,在不同人的筆下,會有不同的評價和樣子。而我們去了解這些歷史人物,只能通過史書的記載才能夠了解,所以考古學才有重大的意義。

我們就是靠著古代的文獻記載、竹簡、石刻才能對浩瀚的歷史窺得一二。記得以前在一本書里曾經看到過一句話:當我們拿筆在歷史書上畫下一條線,就可能是劃過了某個人的一生的長度。

而今天我們在了解商周的歷史,武王伐紂,周文王的各種歷史事跡的時候,也會感受到這種感覺。他們在當時赫赫有名,是稱霸一方的霸主。在漫長的歷史長河里,也只是歷史書上的一個名字。甚至由于年代久遠,很多事情都無法考證。

總結:

今天我們通過推斷和推理,簡單地推斷出了武王的壽命,但是小編也不能保證這些推斷就是對的。因為歷史在記載的過程中,總是存在謬誤的。甚至很多事件的起因結果都是不準確的。

比如,前文說的,伯邑考的死亡原因就眾說紛紜,到現在也不知道具體原因到底是什麼?歷史上,對周文王的記載更多一些,周武王雖然開創了一個新的王朝,但在歷史評價上,并沒有周文王那麼負有盛名。我們在看歷史書的時候也要辯證地看,不要書上或者文獻上說什麼就是什麼。要按照常理來推斷事情,這樣才能撥云見日,推斷出合理的真相。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