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娛樂»正文

《知否》原著中,她截胡了如蘭的婚事,卻被母親連累悲慘一生

《知否》原著里, 姑表結親, 姨表結親、親上加親非常普遍。 這些嫁入親戚家的女子, 有些確實是受到了婆婆極大的關心和愛護, 避免了很多婆媳矛盾。

比如盛明蘭的大伯父家的堂姐盛品蘭就嫁給了姑姑的兒子表哥泰生, 泰生忠厚老實, 正好和性格活潑古靈精怪的品蘭互補。 而且姑姑做自己的婆婆, 也不會太拘著品蘭給她立規矩穿小鞋。

盛華蘭的小姑子袁文櫻也是嫁給了姑姑的兒子,

壽山伯爵府。 因為華蘭婆婆忠勤伯夫人和大兒媳一味貼娘家, 造成了很大的虧空。 為了讓文櫻風光出嫁, 婆婆逼著華蘭拿出自己的大部分嫁妝貼補文櫻。 袁文櫻三觀非常正, 斥責母親, 直言自己是嫁去姑姑家, 忠勤伯爵府有什麼田產, 難道姑姑不知道嗎?拿著嫂子的嫁妝, 讓姑姑怎麼看我, 讓壽山伯爵府全家怎麼看我?何況是自己的親姑姑, 難道會因為自己嫁妝少就苛待自己不成?

可以說袁文櫻和她的姑姑(婆婆)三觀都很正, 都知道華蘭婆婆偏心自己的大兒媳, 畢竟大兒媳是她的親外甥女, 而且極度不明是非欺軟怕硬。 也正因為壽山伯夫人知道自己這個侄女跟她母親不一樣, 是個明事理的, 自己娘家家底薄她也清楚,

所以才不計較嫁妝為兒子求娶親侄女。 袁文櫻出嫁后也確實受到了公婆丈夫的喜愛和丈夫感情也很好, 過的比較幸福。 袁文櫻性格直爽人也識大體, 和明蘭關系非常好, 也很愛護自己的大嫂盛華蘭。

《知否》番外里, 沈國舅的要襲爵的長子議親的時候, 豪門貴族都知道這個兒子是人品低劣的姨母小妾小鄒氏養大的。 怕女兒婚后要侍奉這個愛搬弄是非的小妾婆婆, 又要侍奉張貴芬這個繼母婆婆, 日子難過。 所以偶不肯把尊貴的嫡女嫁過去, 愿意嫁嫡女的人家門第太低沈國舅也不愿意。 最后實在沒辦法了, 皇后娘娘只好把自己公主嫁給了娘家侄子。 這一對表兄妹婚后也是在小鄒氏的挑撥下, 十分不和睦。

最后還是沈國舅和皇后娘娘受不了了, 狠下心趕走了小鄒氏, 小夫妻才重歸于好。

墨蘭一連生了4個女兒, 各個低嫁!其中她的親哥哥盛長楓也勉為其難不得已接收了其中一個女兒嫁給了自己的一個庶子。 按道理長楓和墨蘭一母同胞, 墨蘭的女兒還都是伯爵府嫡出的小姐,

配長楓的嫡子也是沒有問題的, 怎麼最后淪落到嫁給庶子呢?這不得不說都是墨蘭自己作死。 年輕時時候經常回娘家, 不是慫恿長楓忤逆父親和大哥把林噙霜接回家奉養, 就是挖苦嫂子柳氏長得丑, 還趁嫂子懷孕時攛掇哥哥納妾, 幸虧長楓不上當。 你說這樣的小姑子, 怎能不把嫂子恨的牙癢癢?怎麼肯接納墨蘭的女兒當自己的親兒媳?何況柳氏出身世家大族, 也確實看不上輕浮、齷齪的墨蘭!這樣的情況下, 墨蘭的女兒嫁給長楓的庶子, 作為嫡婆婆的柳氏也不會給這個外甥女好果子吃的。

可見, 能夠嫁到姑姑家或者舅舅家親上加親, 能不能最終得到公婆喜愛, 也取決于兩家女主人的關系。 《知否》原著里,就有這樣一個女孩,嫁給了舅舅的獨生子,雖然有親舅舅和親外婆護著,卻因為母親和婆婆的矛盾外加上自己的驕縱,無兒無女在婆婆的折磨下痛苦過完了一生。她就是康姨媽的二女兒康元兒。

康家的嫡女并不好嫁,康姨夫為人好高騖遠、不思進取又好酒色。這些年左一個小老婆右一個小老婆娶進門,生下一大堆庶子庶女,不但入不敷出,康姨媽的嫁妝也被糟蹋了大部分。雖然康家也是書香門第,祖上也有些家聲,因為康姨夫康姨母,正經人家沒人愿意與他家結親。康姨媽曾經想把大女兒康兆兒嫁給盛長柏,無奈老太太和盛弘看不上康家,不同意。不過老太太知道兆兒是個本分的好孩子,也算是官宦人家的嫡出小姐,就把她嫁給了盛維的大兒子盛長梧。盛維家里是經商的地位不高,能夠娶到官家小姐也覺得是高攀。康家入不敷出,能把女兒嫁入大富之家,不用為生計發愁,康家也很滿意。

到了二女兒康元兒,就沒有這麼好的運氣,多方尋覓也沒有合適的。盛家如蘭,王大娘子深知自己這個女兒沒有什麼才華和手段,又不像大女兒華蘭那樣乖巧懂事,怕把她嫁入豪門大戶女兒受氣,就想把女兒嫁到自己娘家。本來雙方都有意,已經在議親了,只是還瞞著如蘭。正在這時候,齊衡喪妻后,郡主看不上明蘭是庶女,又覺得得趕緊讓齊衡走出來續弦,就把主意打在了如蘭身上。齊衡英俊瀟灑才貌雙全又有爵位承襲,是多少大家閨秀的理想丈夫。郡主的提議一下子讓王大娘子心猿意馬、三心二意起來。跟齊衡一比,娘家親侄子也不香了。王大娘子就開始吊著哥哥和嫂子,也不給痛快話,讓侄子當著備胎。王大娘子又是個藏不住話沒心眼兒的把郡主有意結親的話告訴了她的姐姐康姨媽。康姨媽馬上添油加醋,把這件事告訴了母親和哥嫂,王家人氣憤之余,也接受了康姨媽的提議,定下了康元兒和王家獨子的婚事。

墨蘭和梁晗私相授受鬧的滿城風雨,平寧郡主嫌盛家丟人,不肯結親,還出言譏諷,氣的王大娘子有苦說不出。正在這時,接到母親的信,才知道侄子和如蘭的婚事也被姐姐攪黃了,康元兒截胡了盛如蘭。而且王大娘子腳踩兩條船的事兒也被康姨媽揭發,王大娘子遭到了母親和哥嫂的痛斥,這下兩頭都是雞飛蛋打,氣的大娘子大病一場,更恨墨蘭和林噙霜母女。幸虧如蘭小可愛心里已經有了文炎敬并不想嫁給表哥,絲毫不以為意。

搶了表姐的婚事,康元兒如愿嫁到了舅舅家。王家本就是高門,元兒的外祖父做過帝師,官至一品,死后還配享太廟。元兒的舅父(公公)也是四品官,王家又只有一個獨苗苗,康元兒可是實打實的高嫁。可以說在外祖母和舅舅的庇護下,只要元兒不出大錯,一輩子都能過的很舒心。

可是因為康姨媽,康元兒在婆家注定不能平安順遂走完這一生。可以說王家舅母這輩子最恨的人,一定非康姨媽莫屬。王舅母剛嫁進王家的時候,也是想跟兩個小姑子搞好關系的,處處巴結討好。王大娘子還好,沒什麼心眼,和嫂子相處愉快。康姨媽卻是個事兒精。處處擠兌嫂子,攛掇著母親給嫂子立規矩,在她們婆媳之間挑撥離間,每每想到這個小姑子就被氣的淚如泉涌。更過分的是,王舅母婚后才兩年沒有孩子,康姨媽就慫恿著母親為哥哥納妾。幸虧王舅父是個知冷知熱的人,王老夫人也覺得長子必須是嫡子,才沒讓康姨媽得逞。

王舅母日日祈禱希望康姨母早點嫁人,不料康姨母出嫁時,又死活非要康姨媽的一尊玉觀音當嫁妝。這尊玉觀音,是王舅母的母親為了讓女兒早點生下男丁在婆家站穩腳跟,一步一磕頭,從山腳磕到山頂寺廟里,誠心誠意為女兒求來的。這尊玉觀音,不僅是王舅母生下男丁的希望,更是她母親對她滿滿的愛。康姨母輕描淡寫的一句話,王老夫人就暗示兒媳婦拿出來,王舅母那時估計是把牙都咬碎了,才沒有發作。

康姨母婚后王舅母滿以為徹底擺脫了這個命中的天魔星。誰承想康舅母為了打擊小妾,手上沾了好幾條人命,康姨母不斷寫信向哥哥求助。為了給妹妹平事兒,王舅父疲于奔命,欠下了一堆人情,自己能用到的關系都給康姨母擺平官司了,仕途上再也沒有一絲助力!這樣的小姑子,嫁了人還繼續禍害娘家,弄的哥哥多年一事無成。這樣的小姑子,王舅母恨不得扒了她的皮。

王舅母捏著鼻子把康元兒娶進門,康元兒仗著有外祖母撐腰,母親對婆婆一向欺負慣了,沒有意識到角色已經轉變,多次頂撞婆婆,不服調教。康元兒跟母親如出一轍驕縱跋扈,婆媳倆每天鬧的不可開交。時間一長,王舅父和王老太太也對康元兒極其失望,她實在是沒有一點大家閨秀的質量。元兒丈夫對母親唯唯諾諾言聽計從,看到妻子多次忤逆母親,性格也不好,夫妻感情也越來越不好。

康姨母見狀,不是來信規勸女兒好好孝順公婆侍奉丈夫,而是惡從膽邊生,竟然狼心狗肺地讓元兒給婆婆下毒。希望王舅母臥床不起后,家里上下都交給康元兒打理,徹底失去控制權。可惜康元兒有母親的狠毒,卻無母親的心計,終是年紀小被王舅母看出了端倪,又套出了元兒身邊嬤嬤的話,終于迫使王舅母懟康元兒痛下殺手。王舅母買來絕育藥哄騙康元兒是求子的藥、幾副藥下來,康元兒再也不能生育。

因為康姨母謀害盛老太太東窗事發,被盛家、顧家、康家聯手送入慎刑司囚禁致死。康家后來也有一個厲害刁鉆的姨娘把持家務,王老夫人也因為大女兒的事情身體垮了臥床不起,康元兒失去了所有靠山。婆婆恨她、丈夫不喜歡她,公婆又做主為丈夫娶來一房貴妾生兒育女,康元兒這一輩子也就是留著一條狗命茍延殘喘,孤苦一生。

康元兒這一生的悲劇,都是因為有一個惡毒愚蠢的母親和貪圖享樂好色的父親。父親不上進,無有門當戶對人家上門求娶,母親整日與小妾們爭風吃醋,疏于對女兒們教養,養成了康元兒驕縱跋扈、愚蠢貪婪的個性。后來又見縫插針,仗著母親對自己的喜愛,強行把女兒嫁回娘家,還慫恿女兒在婆家為非作歹謀財害命,終于自食其果,害了自己也害了女兒,更是讓娘家雞犬不寧。

王舅母后來聽說如蘭出嫁后,愈加穩重得體,在家相夫教子非常賢惠。又看盛弘官運亨通,盛長柏前途無量,華蘭、明蘭都是高嫁,腸子都悔青了!恨自己打錯了主意,沒有堅持讓親兒子娶如蘭,白白讓兒子錯失了這麼好的岳家。

其實別看如蘭實心眼直腸子,內心卻非常有主意。當初她的婚事被康元兒截胡她一點都不生氣。她看人看事非常通透,她跟明蘭說

「你是沒見過舅母,厲害的什麼似的,也只有外祖母還壓得住。當初在登州時,每年我都得隨母親去外祖家。舅舅是疼我,可用處能有多大?你看大姐姐,姐夫也算不錯了,會心疼媳婦,忠勤老伯爺人也好,可屋里還是叫塞了許多通房姨娘。哼!婆婆要為難媳婦容易,可媳婦要掣肘婆婆,那才是難!娘是沒吃過婆婆的苦頭,怎會知道?」

如蘭一眼看出王舅母這樣的婆婆她對付不了,也不會給她好果子吃。而且她也不喜歡表哥這樣的男,從夫婿候選人王家表哥本人出發,王家表哥也是個不可靠的。

「我那王家表哥自小就唯唯諾諾,一味地孝順,我素來就瞧不上!」

果然后來康元兒的遭遇印證了如蘭的猜測。如蘭雖然不是盛家女兒里最聰明的,可是卻是盛家女兒里最有自知之明的。齊衡在盛家讀書時,她自知配不上,從來沒有非分之想。看姐姐華蘭高嫁后被婆婆欺負,過的壓抑憋屈。她就明白豪門根本不是一個好的選擇,門第家世在一個有擔當的男人面前一文不值。事實證明貧寒的文炎敬比王家表哥好太多。康元兒某種程度上也算是給盛如蘭擋下一劫。

《知否》原著里,就有這樣一個女孩,嫁給了舅舅的獨生子,雖然有親舅舅和親外婆護著,卻因為母親和婆婆的矛盾外加上自己的驕縱,無兒無女在婆婆的折磨下痛苦過完了一生。她就是康姨媽的二女兒康元兒。

康家的嫡女并不好嫁,康姨夫為人好高騖遠、不思進取又好酒色。這些年左一個小老婆右一個小老婆娶進門,生下一大堆庶子庶女,不但入不敷出,康姨媽的嫁妝也被糟蹋了大部分。雖然康家也是書香門第,祖上也有些家聲,因為康姨夫康姨母,正經人家沒人愿意與他家結親。康姨媽曾經想把大女兒康兆兒嫁給盛長柏,無奈老太太和盛弘看不上康家,不同意。不過老太太知道兆兒是個本分的好孩子,也算是官宦人家的嫡出小姐,就把她嫁給了盛維的大兒子盛長梧。盛維家里是經商的地位不高,能夠娶到官家小姐也覺得是高攀。康家入不敷出,能把女兒嫁入大富之家,不用為生計發愁,康家也很滿意。

到了二女兒康元兒,就沒有這麼好的運氣,多方尋覓也沒有合適的。盛家如蘭,王大娘子深知自己這個女兒沒有什麼才華和手段,又不像大女兒華蘭那樣乖巧懂事,怕把她嫁入豪門大戶女兒受氣,就想把女兒嫁到自己娘家。本來雙方都有意,已經在議親了,只是還瞞著如蘭。正在這時候,齊衡喪妻后,郡主看不上明蘭是庶女,又覺得得趕緊讓齊衡走出來續弦,就把主意打在了如蘭身上。齊衡英俊瀟灑才貌雙全又有爵位承襲,是多少大家閨秀的理想丈夫。郡主的提議一下子讓王大娘子心猿意馬、三心二意起來。跟齊衡一比,娘家親侄子也不香了。王大娘子就開始吊著哥哥和嫂子,也不給痛快話,讓侄子當著備胎。王大娘子又是個藏不住話沒心眼兒的把郡主有意結親的話告訴了她的姐姐康姨媽。康姨媽馬上添油加醋,把這件事告訴了母親和哥嫂,王家人氣憤之余,也接受了康姨媽的提議,定下了康元兒和王家獨子的婚事。

墨蘭和梁晗私相授受鬧的滿城風雨,平寧郡主嫌盛家丟人,不肯結親,還出言譏諷,氣的王大娘子有苦說不出。正在這時,接到母親的信,才知道侄子和如蘭的婚事也被姐姐攪黃了,康元兒截胡了盛如蘭。而且王大娘子腳踩兩條船的事兒也被康姨媽揭發,王大娘子遭到了母親和哥嫂的痛斥,這下兩頭都是雞飛蛋打,氣的大娘子大病一場,更恨墨蘭和林噙霜母女。幸虧如蘭小可愛心里已經有了文炎敬并不想嫁給表哥,絲毫不以為意。

搶了表姐的婚事,康元兒如愿嫁到了舅舅家。王家本就是高門,元兒的外祖父做過帝師,官至一品,死后還配享太廟。元兒的舅父(公公)也是四品官,王家又只有一個獨苗苗,康元兒可是實打實的高嫁。可以說在外祖母和舅舅的庇護下,只要元兒不出大錯,一輩子都能過的很舒心。

可是因為康姨媽,康元兒在婆家注定不能平安順遂走完這一生。可以說王家舅母這輩子最恨的人,一定非康姨媽莫屬。王舅母剛嫁進王家的時候,也是想跟兩個小姑子搞好關系的,處處巴結討好。王大娘子還好,沒什麼心眼,和嫂子相處愉快。康姨媽卻是個事兒精。處處擠兌嫂子,攛掇著母親給嫂子立規矩,在她們婆媳之間挑撥離間,每每想到這個小姑子就被氣的淚如泉涌。更過分的是,王舅母婚后才兩年沒有孩子,康姨媽就慫恿著母親為哥哥納妾。幸虧王舅父是個知冷知熱的人,王老夫人也覺得長子必須是嫡子,才沒讓康姨媽得逞。

王舅母日日祈禱希望康姨母早點嫁人,不料康姨母出嫁時,又死活非要康姨媽的一尊玉觀音當嫁妝。這尊玉觀音,是王舅母的母親為了讓女兒早點生下男丁在婆家站穩腳跟,一步一磕頭,從山腳磕到山頂寺廟里,誠心誠意為女兒求來的。這尊玉觀音,不僅是王舅母生下男丁的希望,更是她母親對她滿滿的愛。康姨母輕描淡寫的一句話,王老夫人就暗示兒媳婦拿出來,王舅母那時估計是把牙都咬碎了,才沒有發作。

康姨母婚后王舅母滿以為徹底擺脫了這個命中的天魔星。誰承想康舅母為了打擊小妾,手上沾了好幾條人命,康姨母不斷寫信向哥哥求助。為了給妹妹平事兒,王舅父疲于奔命,欠下了一堆人情,自己能用到的關系都給康姨母擺平官司了,仕途上再也沒有一絲助力!這樣的小姑子,嫁了人還繼續禍害娘家,弄的哥哥多年一事無成。這樣的小姑子,王舅母恨不得扒了她的皮。

王舅母捏著鼻子把康元兒娶進門,康元兒仗著有外祖母撐腰,母親對婆婆一向欺負慣了,沒有意識到角色已經轉變,多次頂撞婆婆,不服調教。康元兒跟母親如出一轍驕縱跋扈,婆媳倆每天鬧的不可開交。時間一長,王舅父和王老太太也對康元兒極其失望,她實在是沒有一點大家閨秀的質量。元兒丈夫對母親唯唯諾諾言聽計從,看到妻子多次忤逆母親,性格也不好,夫妻感情也越來越不好。

康姨母見狀,不是來信規勸女兒好好孝順公婆侍奉丈夫,而是惡從膽邊生,竟然狼心狗肺地讓元兒給婆婆下毒。希望王舅母臥床不起后,家里上下都交給康元兒打理,徹底失去控制權。可惜康元兒有母親的狠毒,卻無母親的心計,終是年紀小被王舅母看出了端倪,又套出了元兒身邊嬤嬤的話,終于迫使王舅母懟康元兒痛下殺手。王舅母買來絕育藥哄騙康元兒是求子的藥、幾副藥下來,康元兒再也不能生育。

因為康姨母謀害盛老太太東窗事發,被盛家、顧家、康家聯手送入慎刑司囚禁致死。康家后來也有一個厲害刁鉆的姨娘把持家務,王老夫人也因為大女兒的事情身體垮了臥床不起,康元兒失去了所有靠山。婆婆恨她、丈夫不喜歡她,公婆又做主為丈夫娶來一房貴妾生兒育女,康元兒這一輩子也就是留著一條狗命茍延殘喘,孤苦一生。

康元兒這一生的悲劇,都是因為有一個惡毒愚蠢的母親和貪圖享樂好色的父親。父親不上進,無有門當戶對人家上門求娶,母親整日與小妾們爭風吃醋,疏于對女兒們教養,養成了康元兒驕縱跋扈、愚蠢貪婪的個性。后來又見縫插針,仗著母親對自己的喜愛,強行把女兒嫁回娘家,還慫恿女兒在婆家為非作歹謀財害命,終于自食其果,害了自己也害了女兒,更是讓娘家雞犬不寧。

王舅母后來聽說如蘭出嫁后,愈加穩重得體,在家相夫教子非常賢惠。又看盛弘官運亨通,盛長柏前途無量,華蘭、明蘭都是高嫁,腸子都悔青了!恨自己打錯了主意,沒有堅持讓親兒子娶如蘭,白白讓兒子錯失了這麼好的岳家。

其實別看如蘭實心眼直腸子,內心卻非常有主意。當初她的婚事被康元兒截胡她一點都不生氣。她看人看事非常通透,她跟明蘭說

「你是沒見過舅母,厲害的什麼似的,也只有外祖母還壓得住。當初在登州時,每年我都得隨母親去外祖家。舅舅是疼我,可用處能有多大?你看大姐姐,姐夫也算不錯了,會心疼媳婦,忠勤老伯爺人也好,可屋里還是叫塞了許多通房姨娘。哼!婆婆要為難媳婦容易,可媳婦要掣肘婆婆,那才是難!娘是沒吃過婆婆的苦頭,怎會知道?」

如蘭一眼看出王舅母這樣的婆婆她對付不了,也不會給她好果子吃。而且她也不喜歡表哥這樣的男,從夫婿候選人王家表哥本人出發,王家表哥也是個不可靠的。

「我那王家表哥自小就唯唯諾諾,一味地孝順,我素來就瞧不上!」

果然后來康元兒的遭遇印證了如蘭的猜測。如蘭雖然不是盛家女兒里最聰明的,可是卻是盛家女兒里最有自知之明的。齊衡在盛家讀書時,她自知配不上,從來沒有非分之想。看姐姐華蘭高嫁后被婆婆欺負,過的壓抑憋屈。她就明白豪門根本不是一個好的選擇,門第家世在一個有擔當的男人面前一文不值。事實證明貧寒的文炎敬比王家表哥好太多。康元兒某種程度上也算是給盛如蘭擋下一劫。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