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澶淵之戰:40萬遼兵深入宋境,為何那20萬宋軍卻隔岸觀火?

澶淵之戰, 是宋遼兩國之間的最后一場大規模戰役, 它發生在宋景德元年九月, 遼圣宗及蕭太后親率數十萬大軍南下, 一路攻城拔寨,

兵臨澶州城下, 宋廷震動。 在宰相寇準的強烈要求下, 宋真宗御駕親征, 渡過黃河, 親臨澶州北城, 極大鼓舞了宋軍士氣, 迫使遼國議和。 當年12月, 宋遼簽訂《澶淵之盟》, 從此, 兩國迎來了一百多年的和平。

在說到這場戰役的時候, 一直有個疑問, 遼國大軍孤軍深入宋朝腹地, 難道就不怕被宋軍包餃子嗎?也許有人會說, 宋朝軍事力量弱, 面對遼國大軍壓境, 紛紛望風而逃, 才被契丹人一路打到了黃河邊。

其實, 真實情況并非如此。 因為, 當時宋朝軍力并沒有弱到一觸即潰的地步, 而且, 宋軍打的是防守戰, 依靠城池和弓弩, 完全可以壓制得住遼國騎兵。 如咸平年間, 宋遼之間爆發過4次大戰, 雙方損失的兵力, 都在10萬以上。 起初宋軍節節敗退,

但隨著戰爭的進行, 士兵也得到了鍛煉, 后面是愈戰愈勇;其中, 莫州之戰:宋軍大破遼軍, 斬首2萬;望都之戰:主力兵團的大對決, 雖然遼軍勝了, 但也是慘勝, 其死傷竟還在宋軍之上。

本來, 遼軍大舉入侵, 是為了撈一些好處, 但幾仗打下來, 反而讓宋軍愈戰愈勇, 這讓遼國開始反思。 最后, 遼國決定, 要玩就玩一票大的, 不再小打小鬧, 才有了后來的澶淵之戰。

宋遼兵力對比

為了進攻宋朝, 遼國開始做戰前準備。 遼國是南、北院分制, 人口主要集中在南部。 因此, 蕭太后就下令南院轄區15歲以上、50歲以下的百姓, 一律到官府報道, 她要發動一場宋遼戰爭史上最為龐大的一場戰役——澶淵之戰。 而對于這場戰役, 宋遼兩國都是在賭國運,

雙方軍隊都是傾巢出動。

遼國:據史書記載, 由蕭太后、遼圣宗親自率領的兵力, 就在30萬以上, 再加上負責從兩翼配合的東、西路兵力, 遼國出動的總兵力, 起碼在40萬以上。 由于遼軍不用考慮后勤保障的問題, 缺糧了就地搶奪, 因此, 其40萬就是實打實的作戰士兵。

宋朝:太宗、真宗朝, 宋朝禁軍數量一直維持在40萬左右, 咸平年間與遼作戰損失了10萬, 又及時頒布詔令, 補充兵源。 當時, 宋軍在鎮州、定州、高陽關一帶部署了20多萬軍隊, 在瀛洲、大名府等重要軍鎮有三四萬部隊, 再加上東路、西路負責牽制騷擾的部隊, 宋朝出動的總兵力, 也在40萬以上。 不過, 宋軍需要后勤保障, 每個士兵需要三個民夫才能完成補給, 也就是說, 光負責糧草轉運的民夫,

也達到了百萬之眾。

從兵力來看, 宋遼兩國是處于伯仲之間, 但是, 這場戰役的結果卻是:遼軍長驅直入, 繞開宋朝重兵把守的城池, 不惜一切代價也要殺到黃河岸邊, 威脅著開封城。

不得不說, 遼軍的打法具有軍事冒險主義的特點, 孤軍深入, 而且, 背后還有20多萬宋軍。 如果后路被截斷, 宋軍南北夾擊, 遼軍將陷于絕境, 有全軍覆沒的危險。

那麼, 遼軍到底是基于何種判斷, 似乎一點都不擔心后路被截, 就敢大舉深入宋境, 以達到其逼近開封城的戰略目的。

遼國的軍事冒險

當時, 面對遼國大舉入侵, 宋朝決策層是這麼判斷的:

1, 已將20多萬重兵部署在瀛洲、鎮州、定州、高陽關一帶, 認為遼軍害怕后路被截斷, 必定不敢深入。

2, 宋真宗御駕親征, 在澶州駐扎, 再下令鎮州、定州方面出兵, 會合河南軍隊, 前后夾擊。

3, 如果遼軍還是繼續南下, 其國內必定兵力空虛, 宋朝就派精銳部隊進攻遼國。 對遼軍來說, 后方被攻擊, 前線的遼軍必定不敢再南下。

4, 一旦遼軍撤退, 宋朝就派騎兵追擊黃河沿岸的遼軍, 必定可以大敗遼軍。

正是基于這樣一個考慮,膽小的宋真宗才敢前往澶州,但是,就在宋真宗準備北上的時候,突然聽說遼軍繞過重兵把守的定州,而是直撲兵力空虛的州縣,一路攻城拔寨,打到了澶州城北,30萬遼軍主力逼近了開封。如果宋真宗不是被宰相寇準逼著到澶州,也許,他已經聽從官員們的勸說,逃到了金陵或四川去了。

遼國軍事大冒險,一路南下,完全不顧后路被截斷的危險,這是為何?

其實,有時候,冒險并不一定是錯的,而是基于某種判斷。因為,遼國決策層都非一般人物,而是有著高超的判斷力。

從當時的戰局來看,遼軍進軍速度是很快,不到兩個月,主力就突進邊境數百里。但是,由于宋朝實行堅壁清野的政策,遼軍此次的收獲并不多。而且,在面對宋軍重兵把守的城池,遼軍進攻受阻,遲遲拿不下定州、瀛洲等重鎮,特別是瀛洲一戰,遼軍戰死足有3萬人,負傷的更多。

就在此時,蕭太后、遼圣宗、蕭撻凜等人召開軍事會議,最終,遼軍高層決定,不再攻打宋朝邊境上的城池,而是調轉方向,全力南下,進攻澶州,這算是軍事上的冒險。

遼國為何敢于軍事冒險?

當時,遼軍主帥是蕭撻凜,是一員有勇有謀的大將。他曾在雁門關擒獲楊業,東滅高麗,西討黨項,還平定了國內部族叛亂,算是遼國軍界新一代領軍人物。現在,他在指揮進攻宋軍城池的時候,發現了一個現象,遼軍每次受阻于宋軍的堅固堡壘時,宋軍主力都沒有過來增援,更沒有內外夾擊遼軍的意圖。他就判斷,宋軍指揮系統一定出現了問題,使得守城的宋軍將領只知道堅守,不敢出城出擊,更別說救援己方的友軍。

不得不說,蕭撻凜的判斷是對的。

因為,早在咸平年間,遼國也曾集結20多萬大軍進攻宋朝,但在保州、遂城連續遭到挫敗。當時,宋軍本應該集結兵馬,給遼軍致命一擊。但是,宋軍中路軍主帥傅潛就是按兵不動,不準定州城內的8萬禁軍出城作戰,坐看宋軍城寨一個個落入遼軍之手。對于此,宋朝諸將深感羞愧,都憋著一股火,紛紛要求傅潛下達作戰的命令。但是,傅潛卻笑著說:「如今敵軍氣焰囂張,若我貿然出兵與之爭鋒,必定會挫傷我軍銳氣。」他的意思很明白,讓其它部隊極大地消耗遼軍,等時機差不多了,我再給致命一擊,搶奪功勞。

傅潛的表現讓人失望,他拿不出克敵制勝的辦法,也不知道如何撤退,只下令各營堅守不出,于是便造成了各營孤立抗敵的情況。

現在,遼軍也是大舉進攻宋朝,而且,兵力還比上次還要多一倍,宋軍更是龜縮在城內,不敢輕易出城,這就為遼軍冒險深入宋境,創造了客觀條件。

床子弩射死了蕭撻凜,宋軍扭轉戰局遼國做出冒險的決定,是做了兩手準備的:

一,賭20萬宋軍會隔岸觀火,不敢跟隨遼軍后面,這樣的話,只要遼軍迅速攻下澶州,逼近開封,大局就定了,定州、鎮州、高陽關一線的20萬宋軍,也將不戰而潰。

二,之前投降遼國的宋將王繼忠,蕭太后給他交代了一個任務,讓他以個人名義,寫信給宋朝,說遼國方面有意議和。

也就是說,遼軍大舉冒險的背后,其實是有著多方面的考量,并不是一種草率,更不是莽撞,而是基于某種現實判斷。當機遇與風險并存,只要機遇大于風險的時候,這種冒險就不再是純粹的冒險,而是一種科學決策。

遼國的戰略意圖很簡單,邊打邊談,冒險成功,走上人生巔峰;不成功,有議和作保障,至少能立于不敗之地。

青黃不接,是宋軍隔岸觀火的直接原因

宋太宗北伐遼國,遭遇到兩次失敗,從此,北宋禁軍就犯了一個病:畏遼如虎,再也不敢輕言北伐。

雖然不敢北伐,但宋軍守城還是可以的,畢竟,宋太宗在世,遼軍也不敢大舉入侵。

但是,同樣都是那支宋軍,為何到了宋真宗時,遼軍不但敢于入侵,還敢大舉深入,這在宋太宗時期,是不可想象的事。

一個直接原因就是:宋朝傳到了第三代,軍隊缺領兵的大將,面臨著青黃不接的現象,而遼國卻順利地培養起來了第三代統兵之人。

宋朝第一代將領,是以張永德、韓令坤、慕容延釗等為代表,但他們基本沒有代表宋朝與遼國進行過大的戰爭。

宋朝與遼國大規模開戰,是始于宋朝第二代將領,以潘美、曹斌、李繼隆等為代表,與之對應的遼國二代名將是耶律休哥、耶律斜軫,這是宋遼第二代將領們之間的爭雄。

到了第三代,遼國誕生了新一代領軍人物蕭撻凜,他在軍中漸漸取代了耶律休哥的地位,成為了遼軍新的精神支柱。

但是,宋朝卻沒有誕生出可以接棒的第三代名將,本來,第二代李繼隆還可以再戰一下,但是由于在宋真宗即位的問題上,站錯了隊伍,被宋真宗給拋棄了。因此,宋真宗就必須找一位第三代年輕將領,接替退居二線的李繼隆,進而與遼軍的蕭撻凜抗衡。最終,宋真宗選擇了傅潛,并于咸平二年任命他為鎮、定、高陽關行營都部署,總攬對遼防務,同時,還大力提拔了一些二線將領進入一線。

早年的傅潛,也曾經很拼命,曾經跟隨宋太宗北伐遼國,取得過不俗的戰績;但是,到了咸平二年的傅潛,已經淪為一個貪戀富貴的膽小鬼,最終被宋真宗罷黜,流放房州。

雖然更換了領兵主帥,但也不盡人意,后來,宋真宗都到了澶州前線,北疆一線20多萬軍隊,卻沒有及時到達澶州,這說明,宋軍主帥是看著遼軍長驅直入,并沒有尾隨找機會掩殺,而是龜縮于城池,隔岸觀火。

在與遼國的戰爭中,雖然宋朝也涌現出了一批有膽識的青年將領,如楊延朗、楊嗣、李重貴等,但也只能提拔到州、軍、關主將的位置,他們資歷尚淺,朝廷也不敢驟然將他們提拔到統帥的位置,否則,難以服眾。

于是,宋軍主帥后繼無人,出現了青黃不接的現象,在與遼對敵的過程中,就極度畏懼遼軍。這也就是為什麼遼軍繞開宋軍堅固城池,敢于長驅直入的直接原因,就算準了宋軍怕死。

總結

自宋太宗伐北漢,與遼國第一次交手開始,到宋真宗景德元年,宋遼在這25年中,雙方都戰死數十萬將士,且不分勝負。作為遼國來說,人口和經濟是遠遠不如宋朝,根本就耗不起。在這種情況下,遼國的決策層,就賭了一次國運,40萬大軍直入宋朝腹地,最終還賭對了,成功讓宋朝簽下城下之盟。

必定可以大敗遼軍。

正是基于這樣一個考慮,膽小的宋真宗才敢前往澶州,但是,就在宋真宗準備北上的時候,突然聽說遼軍繞過重兵把守的定州,而是直撲兵力空虛的州縣,一路攻城拔寨,打到了澶州城北,30萬遼軍主力逼近了開封。如果宋真宗不是被宰相寇準逼著到澶州,也許,他已經聽從官員們的勸說,逃到了金陵或四川去了。

遼國軍事大冒險,一路南下,完全不顧后路被截斷的危險,這是為何?

其實,有時候,冒險并不一定是錯的,而是基于某種判斷。因為,遼國決策層都非一般人物,而是有著高超的判斷力。

從當時的戰局來看,遼軍進軍速度是很快,不到兩個月,主力就突進邊境數百里。但是,由于宋朝實行堅壁清野的政策,遼軍此次的收獲并不多。而且,在面對宋軍重兵把守的城池,遼軍進攻受阻,遲遲拿不下定州、瀛洲等重鎮,特別是瀛洲一戰,遼軍戰死足有3萬人,負傷的更多。

就在此時,蕭太后、遼圣宗、蕭撻凜等人召開軍事會議,最終,遼軍高層決定,不再攻打宋朝邊境上的城池,而是調轉方向,全力南下,進攻澶州,這算是軍事上的冒險。

遼國為何敢于軍事冒險?

當時,遼軍主帥是蕭撻凜,是一員有勇有謀的大將。他曾在雁門關擒獲楊業,東滅高麗,西討黨項,還平定了國內部族叛亂,算是遼國軍界新一代領軍人物。現在,他在指揮進攻宋軍城池的時候,發現了一個現象,遼軍每次受阻于宋軍的堅固堡壘時,宋軍主力都沒有過來增援,更沒有內外夾擊遼軍的意圖。他就判斷,宋軍指揮系統一定出現了問題,使得守城的宋軍將領只知道堅守,不敢出城出擊,更別說救援己方的友軍。

不得不說,蕭撻凜的判斷是對的。

因為,早在咸平年間,遼國也曾集結20多萬大軍進攻宋朝,但在保州、遂城連續遭到挫敗。當時,宋軍本應該集結兵馬,給遼軍致命一擊。但是,宋軍中路軍主帥傅潛就是按兵不動,不準定州城內的8萬禁軍出城作戰,坐看宋軍城寨一個個落入遼軍之手。對于此,宋朝諸將深感羞愧,都憋著一股火,紛紛要求傅潛下達作戰的命令。但是,傅潛卻笑著說:「如今敵軍氣焰囂張,若我貿然出兵與之爭鋒,必定會挫傷我軍銳氣。」他的意思很明白,讓其它部隊極大地消耗遼軍,等時機差不多了,我再給致命一擊,搶奪功勞。

傅潛的表現讓人失望,他拿不出克敵制勝的辦法,也不知道如何撤退,只下令各營堅守不出,于是便造成了各營孤立抗敵的情況。

現在,遼軍也是大舉進攻宋朝,而且,兵力還比上次還要多一倍,宋軍更是龜縮在城內,不敢輕易出城,這就為遼軍冒險深入宋境,創造了客觀條件。

床子弩射死了蕭撻凜,宋軍扭轉戰局遼國做出冒險的決定,是做了兩手準備的:

一,賭20萬宋軍會隔岸觀火,不敢跟隨遼軍后面,這樣的話,只要遼軍迅速攻下澶州,逼近開封,大局就定了,定州、鎮州、高陽關一線的20萬宋軍,也將不戰而潰。

二,之前投降遼國的宋將王繼忠,蕭太后給他交代了一個任務,讓他以個人名義,寫信給宋朝,說遼國方面有意議和。

也就是說,遼軍大舉冒險的背后,其實是有著多方面的考量,并不是一種草率,更不是莽撞,而是基于某種現實判斷。當機遇與風險并存,只要機遇大于風險的時候,這種冒險就不再是純粹的冒險,而是一種科學決策。

遼國的戰略意圖很簡單,邊打邊談,冒險成功,走上人生巔峰;不成功,有議和作保障,至少能立于不敗之地。

青黃不接,是宋軍隔岸觀火的直接原因

宋太宗北伐遼國,遭遇到兩次失敗,從此,北宋禁軍就犯了一個病:畏遼如虎,再也不敢輕言北伐。

雖然不敢北伐,但宋軍守城還是可以的,畢竟,宋太宗在世,遼軍也不敢大舉入侵。

但是,同樣都是那支宋軍,為何到了宋真宗時,遼軍不但敢于入侵,還敢大舉深入,這在宋太宗時期,是不可想象的事。

一個直接原因就是:宋朝傳到了第三代,軍隊缺領兵的大將,面臨著青黃不接的現象,而遼國卻順利地培養起來了第三代統兵之人。

宋朝第一代將領,是以張永德、韓令坤、慕容延釗等為代表,但他們基本沒有代表宋朝與遼國進行過大的戰爭。

宋朝與遼國大規模開戰,是始于宋朝第二代將領,以潘美、曹斌、李繼隆等為代表,與之對應的遼國二代名將是耶律休哥、耶律斜軫,這是宋遼第二代將領們之間的爭雄。

到了第三代,遼國誕生了新一代領軍人物蕭撻凜,他在軍中漸漸取代了耶律休哥的地位,成為了遼軍新的精神支柱。

但是,宋朝卻沒有誕生出可以接棒的第三代名將,本來,第二代李繼隆還可以再戰一下,但是由于在宋真宗即位的問題上,站錯了隊伍,被宋真宗給拋棄了。因此,宋真宗就必須找一位第三代年輕將領,接替退居二線的李繼隆,進而與遼軍的蕭撻凜抗衡。最終,宋真宗選擇了傅潛,并于咸平二年任命他為鎮、定、高陽關行營都部署,總攬對遼防務,同時,還大力提拔了一些二線將領進入一線。

早年的傅潛,也曾經很拼命,曾經跟隨宋太宗北伐遼國,取得過不俗的戰績;但是,到了咸平二年的傅潛,已經淪為一個貪戀富貴的膽小鬼,最終被宋真宗罷黜,流放房州。

雖然更換了領兵主帥,但也不盡人意,后來,宋真宗都到了澶州前線,北疆一線20多萬軍隊,卻沒有及時到達澶州,這說明,宋軍主帥是看著遼軍長驅直入,并沒有尾隨找機會掩殺,而是龜縮于城池,隔岸觀火。

在與遼國的戰爭中,雖然宋朝也涌現出了一批有膽識的青年將領,如楊延朗、楊嗣、李重貴等,但也只能提拔到州、軍、關主將的位置,他們資歷尚淺,朝廷也不敢驟然將他們提拔到統帥的位置,否則,難以服眾。

于是,宋軍主帥后繼無人,出現了青黃不接的現象,在與遼對敵的過程中,就極度畏懼遼軍。這也就是為什麼遼軍繞開宋軍堅固城池,敢于長驅直入的直接原因,就算準了宋軍怕死。

總結

自宋太宗伐北漢,與遼國第一次交手開始,到宋真宗景德元年,宋遼在這25年中,雙方都戰死數十萬將士,且不分勝負。作為遼國來說,人口和經濟是遠遠不如宋朝,根本就耗不起。在這種情況下,遼國的決策層,就賭了一次國運,40萬大軍直入宋朝腹地,最終還賭對了,成功讓宋朝簽下城下之盟。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