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曾國藩:一人說話全有理,兩人說話見高低

蘇軾:不識廬山真面目, 只緣身在此山中。

很多時候, 我們之所以感到困惑, 是因為我們身在此山中。

想要脫離「此山」, 最有效的方式就是另辟蹊徑, 找尋一條新的路。

 01 

曾國藩說:盡其在我, 聽其在天, 萬不可稍生妄想。

人的智慧是有限的, 它無法將方方面面都思慮周全。

一人說話全有理, 兩人說話見高低。

倘若總是采取「一言堂」式的獨裁, 注定會招來ㄕㄚ身之禍。

武漢鋼鐵集團公司原黨委書記、董事長鄧崎琳, 在武鋼集團工作了整整40年。

從工人到領導, 鄧崎琳的身份層層變化, 地位的上升, 也使她心態上發生了轉變。 在工作上她開始搞「一言堂」的政策, 公司上下她說一不二;在選人用人上強行決策, 違規提拔、任人唯親。 最后, 在2016年1月, 這只惡虎落馬, 押送司法機關。

古人說:偏聽則暗, 兼聽則明。

獨斷主義是一種很可怕的存在。 落進獨斷主義里面, 無論是聰明人, 也無論是愚昧人,

獨斷的結果都是惡的。

獨斷主義者, 無疑是非常缺乏人生智慧的, 一切都是以自己為中心去做事。 這樣的處事方式定然會招來無窮后患。

人生在世, 要走在「低處」。

做人, 多聽多思, 勝過愚昧獨行;做事, 多給別人留幾分發展的余地, 以求共榮。 只有我們把自己的姿態放低, 人生才能走上新的高度。

 02 

俗話說得好:一人主張, 不如二人商量。

很多時候, 我們的個人的想法都僅是片面、主觀的、臆斷的。

如同管中窺豹, 只能看見很小的一部分。

真正聰明的人, 遇事, 尤其是遇大事。 都懂得與人商量, 從不一方獨斷。

曾國藩中年得志, 他在朝中身居高位, 見多識廣。 但他也經常遇到一些難以決斷的事。

但他從來不武斷獨裁, 而是選擇修書一封回家問詢雙親和家里長輩。 在信件的一來一往間, 曾國藩不僅獲得了解決問題的辦法, 同時也增加了和家人們的互動和信任。

聰明的人, 在遇事時, 一定會多跟別人商量。 商量和溝通, 是編織人際網絡重要的方式。

多聽取別人的意見, 少一些自我的判斷,

在問題的解決上也能少走彎路。

 03 

人生如棋, 當局者迷。

我們想要成為更好的自己, 必然要走出自我的「局」。

能夠幫助「破局」的, 定是身在局外, 站的更高的人。 牛頓說:如果說我比別人看得更遠些, 那是因為我站在了巨人的肩上。 正所謂, 站的更高, 看得更遠。

我們想要成為更好的自己, 必然需要一個更好的榜樣。

從榜樣身上, 找到自己的不足, 填補自己的空缺。

當我們能夠「站」在榜樣的肩膀上眺望, 我們一定也能看見更高遠的地方。

余生漫漫, 愿你能走出「自我」的迷霧, 找到正確的方向。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