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搞笑獵奇»正文

難怪后來楊過下落不明,他并不是躲避郭襄,你看他是躲著哪位反派

盡管郭靖也在《神雕俠侶》中登場, 并且有著極高的武林地位, 但毋庸置疑, 楊過才是這部作品中的主角。

可后來到了《倚天屠龍記》中, 金庸交代了郭靖最終的結局, 郭靖是帶著妻兒一同戰死在襄陽, 至于楊過去哪了, 金庸卻對此只字不提。

(楊過、郭襄劇照)

即便后來有古墓派傳人黃衫女子登場, 也始終沒能解釋清楚楊過在退隱之后經歷了什麼, 唯一能確定的一點是他后來回了古墓, 完成了古墓派的傳承, 但這里也存在一個問題, 既然楊過至少在很長一段時間內是沒有死的, 而且還回了古墓, 為何郭襄找不到他?難不成他是在刻意避開郭襄?

答案或許并非如此。

一、尋不到楊過的郭襄

郭襄為了尋找楊過付出了多少努力?

郭襄明知楊過有妻子還要尋找楊過的行為自然是不值得贊頌的, 但她為了尋找楊過付出的心血卻也難免讓人心疼。

當年楊過夫婦走下華山時,

她癡癡地望著他們的背影, 那畫面著實有些讓人感傷, 不過根據書中的設定來看, 楊過前腳下了華山, 郭襄后腳就跟上了。

因為《倚天屠龍記》開篇有這麼一段描述:「這少女十八九歲年紀, 身穿淡黃衣衫, 騎著一頭青驢……郭襄自和楊過、小龍女夫婦在華山絕頂分手后, 三年來沒得到他二人半點音訊。 」

而短短三年時間內, 郭襄是踏遍了五湖四海, 也去了楊過夫婦的「老家」活死人墓, 卻別說遇上楊過夫婦了, 甚至連他們的消息都打探不到, 這是為何?

(郭襄劇照)

要知道以楊過夫婦的顏值, 要不惹人矚目反倒是一件難事, 畢竟他們這樣的俊男靚女可不多見, 再加上楊過「神雕大俠」的名號早已傳遍武林, 他身邊那只神雕又何其惹眼?難不成那麼大一只雕還能藏起來不成?

而且從郭襄的角度來看, 她身邊的關系網何其龐雜, 不僅有丐幫一眾幫眾能幫她打探消息, 更有當年楊過帶她結交的那些武林怪人, 其實從理論上來看, 她要打探楊過的消息并不難才是。

莫不是楊過在刻意避開郭襄?

其實不然, 別自作多情了, 楊過早已當著郭襄的面與小龍女退隱, 他對郭襄又有何避諱?若二人重逢, 尷尬的應該是郭襄才是, 所以楊過完全沒理由避開郭襄, 他之所以會銷聲匿跡, 是因為另一件事。

二、「鑄成大錯」的楊過

楊過這一生的確是走過不少彎路, 比如他曾一度因為殺父之仇而密謀殺害郭靖, 但他始終沒有走到那一步, 終成一代「神雕大俠」。

后期成了大俠的楊過又怎會鑄成大錯?很明顯, 這里的「鑄成大錯」是有引號的, 楊過做的是好事, 只是那件事對于他而言, 卻是惹來了殺身之禍, 那就是飛石殺大汗。

其實兩軍交戰有傷亡是很正常的, 所以大宋群雄對于蒙古一方而言都是「仇人」, 本不會有某位大俠格外受關注才是。

(楊過劇照)

但楊過卻不同, 他是最終一錘定音的那個人, 他那一記飛石擊殺的可是對方的大汗, 這便足以讓他成為蒙古人心中的大仇人。

關于楊過殺大汗, 書中有這麼一番描述:「蒙哥貴為有史以來最大帝國的大汗, 自幼弓馬嫻熟,曾跟隨祖父成吉思汗、父親拖雷數次出征,于拔都西征歐洲之役中,他更建立殊勛,畢生長于馬背之上、刀槍之中,這時變出非常,卻并不慌亂,挽雕弓、搭長箭,雙腿緊緊夾住馬腹,回身向楊過便是一箭。楊過低頭避過,飛步搶上,左手早已拾了一塊拳頭大小的石塊,呼地一聲擲出,正中蒙哥后心。楊過這一擲勁力何等剛猛,蒙哥筋折骨斷,倒撞下馬,登時斃命。蒙古兵將見大汗落馬,無不驚惶,四面八方搶了過來。」

從這里來看,蒙哥是十分受蒙古人崇敬的。

縱然蒙古一時退兵,他們也遲早卷土重來,當他們重歸中原之時,必然找楊過報仇。

三、識時務者為俊杰

楊過是個聰明人,他怎會不知道蒙古一方對他是什麼態度?

有人說對于新上任的蒙古大汗忽必烈而言,楊過其實是「立了大功」,很簡單,楊過若不是擊殺蒙哥大汗,他忽必烈又如何能夠上位?

(楊過、小龍女劇照)

話雖如此,并且忽必烈私底下只怕也會如此感慨,可表面功夫也是要做的,他若不發動蒙古大軍在中原地區對楊過進行地毯式的搜索,又如何能夠讓蒙古各部服他?

而忽必烈自然會對楊過發起復仇,不論最終是否真能抓到楊過,那便是另一碼事了。

對于楊過而言,他的實力固然不弱,甚至可以說即便遇上了蒙古大軍的圍追堵截,憑他和小龍女的實力也多半能夠突出重圍,可他一日在武林中,就要多過一日提心吊膽的日子,他和小龍女本就是不愛爭斗之人,又如何受得了這種日子?

(忽必烈劇照)

由此來看,楊過和小龍女在退隱之后多半是找了個清幽之地隱居了起來,至于后來為何能夠順利完成古墓派的傳承也很簡單,隨著蒙古逐漸式微,他們才回到活死人墓,完成了傳承。

并且他們多半還會告誡自己的后人,在大元尚未衰敗之時,最好不要在武林中活躍,也正因為如此,倚天時代的正道六大門派之中不包括古墓派,但那黃衫女子卻有不輸各派掌門的實力。

其實從這里也能看出楊過退隱后的日子應該是比較憋屈的,金庸對這段故事避而不談也合情合理,因為忽必烈是個歷史人物,金庸總不至于讓楊過將他給殺了,那便不符合歷史事實了,所以楊過只能隱于暗處。

自幼弓馬嫻熟,曾跟隨祖父成吉思汗、父親拖雷數次出征,于拔都西征歐洲之役中,他更建立殊勛,畢生長于馬背之上、刀槍之中,這時變出非常,卻并不慌亂,挽雕弓、搭長箭,雙腿緊緊夾住馬腹,回身向楊過便是一箭。楊過低頭避過,飛步搶上,左手早已拾了一塊拳頭大小的石塊,呼地一聲擲出,正中蒙哥后心。楊過這一擲勁力何等剛猛,蒙哥筋折骨斷,倒撞下馬,登時斃命。蒙古兵將見大汗落馬,無不驚惶,四面八方搶了過來。」

從這里來看,蒙哥是十分受蒙古人崇敬的。

縱然蒙古一時退兵,他們也遲早卷土重來,當他們重歸中原之時,必然找楊過報仇。

三、識時務者為俊杰

楊過是個聰明人,他怎會不知道蒙古一方對他是什麼態度?

有人說對于新上任的蒙古大汗忽必烈而言,楊過其實是「立了大功」,很簡單,楊過若不是擊殺蒙哥大汗,他忽必烈又如何能夠上位?

(楊過、小龍女劇照)

話雖如此,并且忽必烈私底下只怕也會如此感慨,可表面功夫也是要做的,他若不發動蒙古大軍在中原地區對楊過進行地毯式的搜索,又如何能夠讓蒙古各部服他?

而忽必烈自然會對楊過發起復仇,不論最終是否真能抓到楊過,那便是另一碼事了。

對于楊過而言,他的實力固然不弱,甚至可以說即便遇上了蒙古大軍的圍追堵截,憑他和小龍女的實力也多半能夠突出重圍,可他一日在武林中,就要多過一日提心吊膽的日子,他和小龍女本就是不愛爭斗之人,又如何受得了這種日子?

(忽必烈劇照)

由此來看,楊過和小龍女在退隱之后多半是找了個清幽之地隱居了起來,至于后來為何能夠順利完成古墓派的傳承也很簡單,隨著蒙古逐漸式微,他們才回到活死人墓,完成了傳承。

并且他們多半還會告誡自己的后人,在大元尚未衰敗之時,最好不要在武林中活躍,也正因為如此,倚天時代的正道六大門派之中不包括古墓派,但那黃衫女子卻有不輸各派掌門的實力。

其實從這里也能看出楊過退隱后的日子應該是比較憋屈的,金庸對這段故事避而不談也合情合理,因為忽必烈是個歷史人物,金庸總不至于讓楊過將他給殺了,那便不符合歷史事實了,所以楊過只能隱于暗處。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