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新加坡冬海集團接二連三傳出重磅消息:關閉站點、游戲主業也開始裁員

新加坡冬海集團, 旗下子公司Shopee前兩天因為毀offer在網絡上鬧得沸沸揚揚。 接二連三傳出重磅消息, 包括關閉站點、游戲主業也開始裁員。

這家東南亞科技巨頭2009年成立, 主要業務包括在線游戲品牌Garena、電商平臺 Shopee 以及數字金融服務網絡SeaMoney, 市值最高時達2000億美元, 是東南亞市值最高的公司, 是新航市值的十倍。

今日(9月2日)冬海集團又爆出新消息。

根據路透社報道, 冬海集團旗下的游戲部門Garena下屬Booyah! 團隊中, 負責游戲直播的員工收到解雇通知, 并且應用程序Booyah! 將不再更新。 該部門這次的裁員風波可能會波及30至40人。

同時, 冬海集團的開發部門Sea Labs正在關閉部分的項目并裁員數十人, 其中包括區塊鏈和公共云項目。

網上也有消息稱:Sea Labs旗下的Cloud和Alpha團隊沒了。

Shopee關閉多國站點大量裁員

瘋傳毀約員工撕offer

早在今年6月14日, 網上便爆出Shopee正在裁員的消息, 這是當時網上流傳的Shopee公司員工溝通郵件:

圖源:微博

Shopee關閉了多個國際站點, 包括:

- 2022年3月6日, 關閉法國站點, 僅運行了4個月

- 2022年3月28日, 關閉印度站點

- 2022年6月18日, 關閉西班牙站點

并且在前兩日, 網上還瘋傳東南亞電商巨頭Shopee正在“大量撕offer”, 一時間引起整個東南亞電商圈的熱議。

有一位當事人更是無奈地表示吃瓜吃到自己頭上了, “人在新加坡, 剛下飛機, 帶著老婆帶著狗, 當場失業”。

新加坡眼也聯系上了這位拖家帶口的哥們,

他表示:“和shopee談的沒有進展, 沒有感受到shopee那邊的誠意, 而且他們的處理方式, 無論是單人還是家庭, 無論是落地新加坡還是遠在中國, 不考慮候選人的實際情況。 ”

除了海外的候選人, 新加坡本地也有求職者被Shopee“放飛機”。 入職前幾天被突然通知職位不存在了。

根據《聯合早報》報道, 知情人士說透露, Shopee會為此次被取消工作機會的人, 提供一個月薪水作為補償。 公司也會承擔跨國來新人員的相關旅費, 包括機票、酒店、隔離費用等。

Shopee新加坡總部大樓

互聯網巨頭公司大縮水

曾是東南亞市值第一

為什么冬海集團裁員,會如此引起大家的關注?

從它創立以來,一路節節高升,順利的不得了,直到去年,業績一路下滑....

冬海集團是由新加坡籍中國移民李小冬創立,成立之初主營業務是游戲。現在很多人熟悉的在線游戲平臺Garena(代理了LOL,Firefall等游戲)就是冬海集團的前身。

Garena成立之初,就獲得了騰訊的多筆投資。初期的Garena也對標騰訊早期的商業模式,把游戲和社交作為核心業務。很快,Garena就在新加坡這個小紅點發展成為東南亞最大的網絡游戲、即時通訊平臺。

2017年,Garena新加坡總公司正式更名為“Sea”冬海集團,在同年10月正式在紐交所上市。

2015年5月,冬海集團獲得了5.5億美元的融資后,加大了在電商和支付領域的投入,開啟了線上支付業務AirPay,并創辦了電商平臺Shopee。

2020年,冬海集團公司市值以862.9億美元穩居新加坡首位,市值是星展銀行的2倍,新加坡航空的將近10倍。股價也在當時暴漲逾9倍,最高峰時曾達到372.70美元。

冬海集團過去一年股價走勢

2021年,冬海集團業績開始下滑,去年第四季虧損擴大到6億1760萬美元(8億3000萬新元),2021全年凈虧損達20億4000萬美元。集團股價當日應聲下挫,目前股價僅為峰值的20%。

今年8月16日晚間,冬海集團公布業績,二季度凈虧損9.3億美元(約合人民幣63億元),較去年同期虧損翻倍。

騰訊減持至創始人身家驟減27億新幣

首富寶座易主

當年冬海集團業績一路飆升,也改變了新加坡富豪版圖。

在新加坡富豪榜上,有三位來自冬海集團,除了創始人李小冬以外,還有冬海集團的首席運營官葉剛,現任Shopee首席產品官David Chen。

2021年8月31日,李小冬以198億美元的身家成為新加坡首富。

2022年1月4日,騰訊宣布減持冬海集團(SEA Limited)股份。這個變動使原李小冬(冬海集團主席兼首席執行官)身家大幅縮水27億新幣,跌落新加坡首富寶座。

騰訊減持Sea很可能意味著中國互聯網公司“出海熱”潮告一段落。這可能主要是出于本國內外監管日益苛刻。

全球科技巨頭

不同程度裁員

疫情籠罩,加上通脹等問題,全球企業都面臨著巨大的挑戰。包括一些耳熟能詳的巨頭們,也在調整人員計劃以控制成本。

騰訊二季度財報顯示,其一般及行政開支環比下降2%至262億,原因在于優化人員配置并控制雇員成本。阿里巴巴的財報體現得更為明顯。2023年Q1季度財報顯示,截至2022年6月30日,阿里巴巴擁有245700名員工,而截至2022年3月31日為254941人,較3月31日減少9241人。上半年,阿里巴巴員工總數減少了13616人。

現在看來,這不光是商業巨頭們的寒冬,也是求職者的寒冬。

Shopee新加坡總部大樓

互聯網巨頭公司大縮水

曾是東南亞市值第一

為什么冬海集團裁員,會如此引起大家的關注?

從它創立以來,一路節節高升,順利的不得了,直到去年,業績一路下滑....

冬海集團是由新加坡籍中國移民李小冬創立,成立之初主營業務是游戲。現在很多人熟悉的在線游戲平臺Garena(代理了LOL,Firefall等游戲)就是冬海集團的前身。

Garena成立之初,就獲得了騰訊的多筆投資。初期的Garena也對標騰訊早期的商業模式,把游戲和社交作為核心業務。很快,Garena就在新加坡這個小紅點發展成為東南亞最大的網絡游戲、即時通訊平臺。

2017年,Garena新加坡總公司正式更名為“Sea”冬海集團,在同年10月正式在紐交所上市。

2015年5月,冬海集團獲得了5.5億美元的融資后,加大了在電商和支付領域的投入,開啟了線上支付業務AirPay,并創辦了電商平臺Shopee。

2020年,冬海集團公司市值以862.9億美元穩居新加坡首位,市值是星展銀行的2倍,新加坡航空的將近10倍。股價也在當時暴漲逾9倍,最高峰時曾達到372.70美元。

冬海集團過去一年股價走勢

2021年,冬海集團業績開始下滑,去年第四季虧損擴大到6億1760萬美元(8億3000萬新元),2021全年凈虧損達20億4000萬美元。集團股價當日應聲下挫,目前股價僅為峰值的20%。

今年8月16日晚間,冬海集團公布業績,二季度凈虧損9.3億美元(約合人民幣63億元),較去年同期虧損翻倍。

騰訊減持至創始人身家驟減27億新幣

首富寶座易主

當年冬海集團業績一路飆升,也改變了新加坡富豪版圖。

在新加坡富豪榜上,有三位來自冬海集團,除了創始人李小冬以外,還有冬海集團的首席運營官葉剛,現任Shopee首席產品官David Chen。

2021年8月31日,李小冬以198億美元的身家成為新加坡首富。

2022年1月4日,騰訊宣布減持冬海集團(SEA Limited)股份。這個變動使原李小冬(冬海集團主席兼首席執行官)身家大幅縮水27億新幣,跌落新加坡首富寶座。

騰訊減持Sea很可能意味著中國互聯網公司“出海熱”潮告一段落。這可能主要是出于本國內外監管日益苛刻。

全球科技巨頭

不同程度裁員

疫情籠罩,加上通脹等問題,全球企業都面臨著巨大的挑戰。包括一些耳熟能詳的巨頭們,也在調整人員計劃以控制成本。

騰訊二季度財報顯示,其一般及行政開支環比下降2%至262億,原因在于優化人員配置并控制雇員成本。阿里巴巴的財報體現得更為明顯。2023年Q1季度財報顯示,截至2022年6月30日,阿里巴巴擁有245700名員工,而截至2022年3月31日為254941人,較3月31日減少9241人。上半年,阿里巴巴員工總數減少了13616人。

現在看來,這不光是商業巨頭們的寒冬,也是求職者的寒冬。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