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歷史上真實的姜子牙:不是東海老年光棍,而是呂國壯年國君,文武全才武藝高強

關于呂尚事跡最早的記載, 見于《詩經·大雅·大明》:

「牧野洋洋, 檀車煌煌, 駟騵彭彭。 維師尚父, 時維鷹揚, 涼彼武王。 肆伐大商, 會朝清明!」

這段說的是牧野之戰中, 呂尚像一只翱翔的雄鷹, 輔佐著周武王征伐商朝, 第二天黎明就取得了勝利。

為什麼要強調呂尚像雄鷹?

在《逸周書·克殷解》里, 說周武王派尚父與伯夫「致師」, 即呂尚、伯夫與商人將領單挑, 呂尚當然取得大勝, 所以才被《詩經》傳頌。

呂尚作為周太師之尊, 為何要親自下場單挑?在上古三代的戰爭中, 這是最正常不過的事。

當時軍禮講究兩軍堂堂正正對決,

所以對于個人武力也非常崇尚。

呂尚作為周朝最高軍事長官, 個人武力值越高越能振奮人心。

當然, 這不代表呂尚只是個純粹的武人, 實際上當時是文、武不分的, 太師相當于也是宰相。

《齊太公世家》說「天下三分, 其二歸周者, 太公之謀計居多」, 可見呂尚對于周朝滅商, 應該也參與了大量謀劃。

但這樣一來, 問題就來了。

從《齊太公世家》到《封神演義》, 不管正史還是小說, 都說呂尚入周時就是老人, 老人是怎麼上陣單挑的, 難道呂尚真有神功護體?當然不是, 其實呂尚的真實形象, 不太可能是后世文獻說的老年謀士, 而應該是原始史料《詩經》中的中年壯士。

可以佐證的是, 呂尚的女兒邑姜嫁給周武王, 呂尚的兒子呂伋又輔佐過周成王、周康王,

這表示呂尚可能是周文王同輩人, 甚至年齡還略小一些, 總之肯定不是風燭殘年的老人。

如果說歷史上的呂尚不是老年人, 那麼又引發一個更重要的問題, 他遇到周文王之前到底是什麼身份呢?

雖然史書沒有明說, 但我們可以合理推測。

前文我們提到, 「氏」在戰國時期開始解體, 而之前的家庭和個人都依附于「氏」存在。

「氏」既是社會主體, 也是政治主體。 家族長一方面是自己氏族(國家)之君, 另一方面又往往在一個更大的共同體內代表本族擔任一定職務(權力來源于下級);這與后世君主專制社會中, 個人能夠出將入相完全不同(權力來源于上級)。

具體來說, 姜姓呂氏是與姬姓周氏長期通婚, 那麼在周朝集團中, 呂國國君應該也會擔任一個位高權重的職務!

那麼商末周初這個呂國國君是誰呢?

除了呂尚、呂伋父子外, 《逸周書·世俘解》記載了武王伐紂后南征越戲方的呂他, 清華簡《封許之命》記載了封于許國的呂丁。 毫無疑問, 無論從地位來看, 還是從名氣來看, 呂他與呂丁均不能與呂尚相比。

所以, 歷史上真實的呂尚, 很可能本人就是呂國國君!

那麼他根本不是出生于東海, 也從沒有去過商都朝歌, 自始至終一直生活在呂國, 作為周人的得力盟友存在!

周朝滅商后, 此時在周朝中央政權樞紐的有三位執政,

分別是太師呂尚、太傅周公旦與太保召公奭, 其中呂尚代表姬姓姻親的勢力, 周公旦代表文王之子的勢力, 召公奭代表姬姓舊族的勢力。 武王去世后, 子成王即位, 周公旦以王叔身份攝政, 之后武庚、三監與東夷叛亂, 周公東征滅亡武庚、三監, 并將戰線推進到東夷。 此時, 呂尚才被封于原蒲姑故地的齊國, 也是后世傳說中呂尚是「東海上人」的由來, 實際上呂尚只是后來的山東人。

如果我們承認呂尚原型本來是呂國國君, 那麼, 又如何解釋后世文獻中, 對于呂尚貧困而見周文王等一類記載呢?

這就要結合戰國時代的社會特征了。

前文提到,戰國時代「氏」解體,諸子百家得以東奔西走于列國,宣傳自己的政治主張謀取利益。但不論是哪一家,有一點主張應該是共通的,那就是希望君主尚賢,這樣才能提拔出于底層的他們。于是在這個時代,就有大量平民、隱士逆襲的傳說被傳頌。其中不少圣君身邊的重臣都被描繪成這樣:比如堯有舜、商湯有伊尹、武丁有傅說、周文、武王有呂尚、齊桓公有管仲、秦穆公有百里奚、楚莊王有孫叔敖,等等。

這些國君為什麼能稱王稱霸?不正是大膽提拔了這些賢人嗎!

當然,這樣的說法,我們只能作為政治寓言看待,并不符合三代春秋的時代特征。可以印證的是,這樣的傳說,實際上也沒有一個固定的模板,互相往往又是矛盾的。我們就來看看戰國諸子著作中的呂尚到底是什麼情況。

關于呂尚與周文王相遇的情況,我們最熟悉的當然就是《史記·齊太公世家》所說的呂尚窮困年老,于是在渭水釣到文王,這種說法戲劇性最強,最容易傳播。這在《呂氏春秋》《韓非子》《戰國策》都有類似記載,不但如此《戰國策》還說他是「齊之逐夫,朝歌之廢屠,子良之逐臣,棘津之讎不庸」,也就是說,當年在齊國就被妻子趕出門,在商朝都城朝歌做屠夫也干不下去,后來投奔子良也被嫌疑炒掉,最后只好在棘津賣身但也沒人要。

但這類故事,并不是當時流傳的唯一說法。

在《孟子•離婁上》里,就說呂尚與伯夷都是天下極有聲望的「大老」,翻譯過來相當于就是長者,聽說周文王尊重長者而來投奔。因為伯夷是孤竹國的王子,這樣看來,呂尚似乎也不是窮困潦倒的貧民。而且《孟子》比《戰國策》成書還更早,但這種說法缺乏故事性沒被流傳。但《齊太公世家》也有類似故事,說太公曾經侍奉商紂王,因為無道才離去,游說諸侯又不受重用,所以才往西邊投奔周文王。

此外,還有《楚辭·離騷》《楚辭·天問》等篇里,提到呂尚在菜市場賣牛肉,因為拿著屠宰刀吆喝,而吸引了周文王的視線。根據漢人王逸的注釋,呂尚宣稱「下屠屠牛,上屠屠國」,由此被文王所征用。在這種說法中,呂尚出身也卑賤,但是販牛時與文王相遇的。不過,這種說法沒有被《齊太公世家》編入,《齊太公世家》列舉了另三種說法,說呂尚本來隱居海濱,在周文王被商紂王囚禁羑里時,散宜生、閎夭等人找到他,一起謀劃救助了周文王。

由此可見,在戰國時期,關于呂尚的出身、與周文王相遇的經過,已經至少產生了四種不同的說法,以致太史公編寫《齊太公世家》時,也不得不求同存異,把各說都鋪陳出來。這更加證明這些都只是戰國時流傳的古史傳說,而非真正的歷史事實。

但無論如何,呂尚從一位高級貴族、中年壯士,被傳播成了底層平民、老年謀臣,他的形象至此發生了第一次重大變化。

這就要結合戰國時代的社會特征了。

前文提到,戰國時代「氏」解體,諸子百家得以東奔西走于列國,宣傳自己的政治主張謀取利益。但不論是哪一家,有一點主張應該是共通的,那就是希望君主尚賢,這樣才能提拔出于底層的他們。于是在這個時代,就有大量平民、隱士逆襲的傳說被傳頌。其中不少圣君身邊的重臣都被描繪成這樣:比如堯有舜、商湯有伊尹、武丁有傅說、周文、武王有呂尚、齊桓公有管仲、秦穆公有百里奚、楚莊王有孫叔敖,等等。

這些國君為什麼能稱王稱霸?不正是大膽提拔了這些賢人嗎!

當然,這樣的說法,我們只能作為政治寓言看待,并不符合三代春秋的時代特征。可以印證的是,這樣的傳說,實際上也沒有一個固定的模板,互相往往又是矛盾的。我們就來看看戰國諸子著作中的呂尚到底是什麼情況。

關于呂尚與周文王相遇的情況,我們最熟悉的當然就是《史記·齊太公世家》所說的呂尚窮困年老,于是在渭水釣到文王,這種說法戲劇性最強,最容易傳播。這在《呂氏春秋》《韓非子》《戰國策》都有類似記載,不但如此《戰國策》還說他是「齊之逐夫,朝歌之廢屠,子良之逐臣,棘津之讎不庸」,也就是說,當年在齊國就被妻子趕出門,在商朝都城朝歌做屠夫也干不下去,后來投奔子良也被嫌疑炒掉,最后只好在棘津賣身但也沒人要。

但這類故事,并不是當時流傳的唯一說法。

在《孟子•離婁上》里,就說呂尚與伯夷都是天下極有聲望的「大老」,翻譯過來相當于就是長者,聽說周文王尊重長者而來投奔。因為伯夷是孤竹國的王子,這樣看來,呂尚似乎也不是窮困潦倒的貧民。而且《孟子》比《戰國策》成書還更早,但這種說法缺乏故事性沒被流傳。但《齊太公世家》也有類似故事,說太公曾經侍奉商紂王,因為無道才離去,游說諸侯又不受重用,所以才往西邊投奔周文王。

此外,還有《楚辭·離騷》《楚辭·天問》等篇里,提到呂尚在菜市場賣牛肉,因為拿著屠宰刀吆喝,而吸引了周文王的視線。根據漢人王逸的注釋,呂尚宣稱「下屠屠牛,上屠屠國」,由此被文王所征用。在這種說法中,呂尚出身也卑賤,但是販牛時與文王相遇的。不過,這種說法沒有被《齊太公世家》編入,《齊太公世家》列舉了另三種說法,說呂尚本來隱居海濱,在周文王被商紂王囚禁羑里時,散宜生、閎夭等人找到他,一起謀劃救助了周文王。

由此可見,在戰國時期,關于呂尚的出身、與周文王相遇的經過,已經至少產生了四種不同的說法,以致太史公編寫《齊太公世家》時,也不得不求同存異,把各說都鋪陳出來。這更加證明這些都只是戰國時流傳的古史傳說,而非真正的歷史事實。

但無論如何,呂尚從一位高級貴族、中年壯士,被傳播成了底層平民、老年謀臣,他的形象至此發生了第一次重大變化。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