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物來則順應,事過則心寧】成年人最頂級的自律——「寡思」

《鬼谷子·本經陰符七術·盛神法五龍》:「靜和者養氣, 養氣得其和。 」

一個人, 如果心中思慮的雜事多了, 那麼, 就很容易心累。

結果, 往往會導致重要的事情還沒開始做,

就已經把心力浪費了一大半了。

一個人成熟的標志, 就是學會了做減法, 把無關緊要的事情, 從心中剔除出去。

寡思, 不糾纏過去。

有人說:「你要感謝曾經傷害過你的人, 是他們讓你變得強大。 」

不敢茍同。

一個人是否會變得強大, 在于他自己是有否積極向上的心態, 而非在于他人的傷害。

再者, 感謝那些曾經的「作惡」者, 世間哪有這樣的道理呢?

那麼, 面對那些不堪的過往, 我們難道就只能沉浸其中, 承受痛苦嗎?

非也。 所謂 「天渡自渡者。 」

面對不堪的過往, 我們需要做的, 是自渡, 是放下。

放下, 不是為了放過「曾經傷害過我們的人」, 而是為了放過我們自己。

一個人, 即使曾經傷害過我們, 他傷害的, 也只是曾經的我們;

如果我們念念不忘, 那麼, 這份傷害, 就會一直延續下去。

是否讓這份傷害延續下去, 取決于我們自己。

一個人, 用別人的錯誤來不斷地傷害自己, 才是最大的愚蠢。

寡思, 不擔憂未來。

古人云:「兵來將擋, 水來土掩。 」

這世上最虧本的事情, 就是為尚未發生的事情而擔憂。

世上可能發生的事情千千萬, 人如何能夠思慮得過來呢?

只有腳踏實地、切實地做好手頭的事, 才是最實際的。

當一個人沉下心去做事, 那些漫無邊際的焦慮, 自然就會消失了。

把大量的時間、精力耗費在「杞人憂天」上, 只會錯過自己辦正事的時機罷了。

有一個心理學家, 做過這樣一個實驗。

他讓實驗者把未來7天的煩惱寫下來, 然后投入「煩惱箱」。

三周后, 他打開箱子, 讓參與實驗的人核對, 結果卻發現, 其中九成的煩惱都沒有發生。

古語云:「世上本無事, 庸人自擾之。 」

很多時候, 我們所謂的煩惱、擔憂, 不過是自己嚇唬自己罷了, 事實上, 事情本沒有那麼糟。

一個人最好的養生方式, 就是養情緒。

如果總是處于「杞人憂天」的焦慮狀態下,

那麼, 很可能擔憂的事情沒有發生, 卻會讓自己的身體, 出現問題。

不為「莫須有」的事情而擔憂, 是一個人最頂級的智慧。

寡思, 不過分敏感。

有的人, 別人無意間的一句話, 他們也會反復思量背后的含義;

別人一個不友善的眼神, 也會不斷反思自己,

是否哪里得罪了對方;

別人一時沒有回微信, 也會懷疑對方是否對自己有意見。

過分敏感的人, 總是喜歡拿著「放大鏡」去生活。

結果, 在他們眼中, 生活中處處是煩惱。

這便是自己為難自己了。

對于敏感的人來說, 需要適度收起自己敏感的觸角, 要知道, 自己能夠敏銳感知到的東西, 其他人, 也許根本就不會察覺, 或者說根本就不會在意。

過分敏感的人, 總是過分在意他人的看法, 習慣謹小慎微的行為處事, 結果, 一天下來, 沒做什麼事, 卻感到身心俱疲。

過分敏感的人, 是需要幾分「鈍感力」的。

如此, 才能讓自己減少「內耗」, 做更有價值的事情。

馮唐說:「我不多想, 就幸福了。 換言之, 幸福就是不多想。 」

一個人能夠放下各種游思妄想, 讓自己的心沉靜下來,那麼,煩惱自然就會減少一大半了。

物來則順應,事過則心寧。

寡思,是一個人最頂級的自律。

讓自己的心沉靜下來,那麼,煩惱自然就會減少一大半了。

物來則順應,事過則心寧。

寡思,是一個人最頂級的自律。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