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體育競技»正文

K:越理性越荒誕

伊莉莎白·普萊斯:K

時間:2018年3月21日至5月28日

地點:懷俄明計畫(後永康胡同12號, 北京)

伊莉莎白·普萊斯在中國的首個個展即將結束, 我們邀請撰稿人胡佳從現場體驗的角度來評述展覽“K”。 在此前的影像專題裡, 曾邀請馮發軔分析這位元視數位影像為“複調創作”媒介的藝術家的作品;兩篇文章分別從其歷史因素與當下視角、觀展體驗與現實語境來討論這位2012年英國透納獎得主的作品。

伊莉莎白·普萊斯, 《K》, 展覽現場, 2018, 攝影:孫詩.

穿過雍和宮紅牆的餘暉和北新橋雨後灰色的馬路牙, 我用兩次時間進入懷俄明計畫(Wyoming Project),

一次在晚飯過後的夜影闌珊, 一次在早飯將息的晨間嘈雜。 這個隱匿在後永康胡同12號的非營利空間, 一邊擁挽著北邊咖啡館與餐吧中“清新”口味的精緻格調, 一邊又貪戀著南邊半開放食肆與小賣店裡的隨意閒散。 它們共同構成了我對“懷俄明計畫”閱讀理解的上下文。

自然而然的, 尋找空間的過程, 也就成為了進入展覽語境的過程。 在一個有狗的舊居門口, 鋁合金包邊的門窗和散落停放的自行車堆中, 懷俄明計畫入口處如尋常百姓家一般沒有任何標識。 一切日常生活中的常規因素, 因著一個藝術空間的存在, 而引發出某種不確定的指向, 並且在催生局促中又催生著興奮, 仿佛獨自去赴久未謀面的發小突如其來的敘舊邀約:是熟悉與陌生的相互切換,

也是場景與情感的閃回與滲透。

在以回憶的方式來生成回憶的場景中, 無法被轉述和體驗的恰好是彼時共同製造和經歷回憶的過程。 而故人敘舊希冀獲得的也只是一種對已逝去情感的二次抵達, 通過對具體事件的聚焦和對局部的放大, 以及對細枝末節的反復咀嚼。 懷俄明計畫此次呈現的雙屏影像裝置《K》也以一種類似的方式, 穿行于歷史、現實與想像中。 藝術家伊莉莎白·普萊斯(Elizabeth Price)通過文字和圖像的雙軌並行, 對原文本即情感內核缺失後, 內容的二度傳播以及加工製造, 進行了大膽的想像、絕妙的比喻和反諷。

米蘭·昆德拉曾談到“對於藝術, 尤其是現代藝術, 你什麼也理解不了,

如果不能懂得想像本身就有價值。 ”以共情為方法來喚起群體情感的哭喪人, 經伊莉莎白·普萊斯的提取, 使觀眾在豎屏播放的文字描述中, 一邊自行想像哭喪的表現形式, 一邊又同時與右側橫屏中的樂隊現場採樣及巨大的流水線規模製造進行對照。 藝術家在右側橫屏中以交叉剪輯, 蒙太奇手法推動圖像邏輯和生成節奏, 左邊縱向螢幕上的文字則以悖反的方向, 開展敘述。

哭喪人在現實中的社會性:以哭泣或者哀唱的形式來表達悲傷或者使人進入到悲傷的氛圍;在藝術家虛構哭喪人團體the Krystals的過程中, 經歷了兩次轉化。 通過文字架構中的推理邏輯以及反復的對應和強化視覺共性, 藝術家成功的將流行樂隊的現場演出植入到對哭喪職業的理解中——是一種對故亡與逝去的慶祝和狂歡。

這第一層的轉化雖針對形式, 以人們更傾向於接受的容器來盛放內容, 實則探討的是內容會否因形式而更變。 第二層的轉化是將哭喪人的起源與勞動密集型的尼龍絲襪製造進行勾連, 通過對內容生產方式的聯想或者說是質疑, 再次叩問內容產出時的經變。

伊莉莎白·普萊斯, 《K》, 2015, 雙頻錄影, 彩色, 有聲, 7分15秒.

當合成的女性音色與明黃色詞語交織著冰冷地拋出哭喪職業最重要的內在特質時:“最成功、最受追捧的哭喪人從不會去模仿悲痛情感。 他們切身經驗悲痛。 ”, 圖像應時呈現的是高度虛擬和模組化的流水線場景中絲襪如何通過塑封和添加logo變為可行銷商品的批量作業。

緊接著右側螢幕中片斷式地插入了黑白影像素材, 聚焦並凸顯女性搖擺的身姿和甩動的長髮。

儘管文字敘述是通過講述哭喪人普遍需要具備的專業素養、技能, 以及可以運用的手段, 再細化到虛構團體the Krystals的服務範圍以及特質, 包括主要的心理上的代入以及次要的環境, 光源和肢體動作等的外部配合, 最終才推導出哭喪實踐的起源與絲襪的歷史息息相關。 而圖像在一開始為觀眾製造觀看經驗時, 就是直接將結論和次要的環境因素作為主角進行放大和形變, 也因此在被引導的圖像識別中, 觀眾早已默默趨向認同這一關聯, 並在作品播放完畢的最後, 無法反駁文字得出的荒誕總結。

伊莉莎白·普萊斯,《K》,展覽現場,2018

值得一提的是影片對圖像節奏的處理。特別是在音樂的運用上,在突然的介入與戛然而止中,使歷史圖像與合成圖像的時空性得到了最大限度的延展。當音畫同時介紹the Krystals正式出場時,機械運轉時的滴擺聲逐漸混亂,打擊樂漸次融入,並以擊掌聲為圖像打拍子,漸強的節奏與螢幕上進入熱切狀態的軀體癲狂互相推動,形成一團。而其中的兩次靜默,則非常有效的將這種群體的參與和現場感剝離開來,將觀者重又放置在有距離的旁觀角度。讓巨大的紡織機的旋轉和出現在絲襪包裝上的女性挑逗姿態的變換,成為一種懸置的永恆,連同對軀體、對機械、對儀式的膜拜。

作品中所傳達的人們試圖通過形式替換來留存元初內容的議題,在觀影完畢之後,離開懷俄明計畫所在的後永康12號時,我有了更為深切的體會。在這個舊時光與新嚮往雜糅的北京中心區域,對於過往生活的懷念,應該不止於胡同間的往返;而對於未來生活的想像,也應該不止於一杯卡布奇諾中的牛奶拉花。

伊莉莎白·普萊斯(Elizabeth Price)

英國藝術家,出生于1966年,於1988年畢業于牛津大學拉斯金美術學院藝術實踐專業,於1991年獲得倫敦皇家藝術學院藝術實踐碩士學位。在2012年,普萊斯獲得透納獎及Paul Hamlyn獎項;在2016年,普萊斯獲得英國當代藝術協會年度獎項。她的作品曾在多個藝術機構展出,並將於2018年在美國明尼阿波利斯沃克藝術中心及英國諾丁漢當代藝術中心舉辦個展。

點擊以下標題、圖片可閱讀精選內容

伊莉莎白·普萊斯,《K》,展覽現場,2018

值得一提的是影片對圖像節奏的處理。特別是在音樂的運用上,在突然的介入與戛然而止中,使歷史圖像與合成圖像的時空性得到了最大限度的延展。當音畫同時介紹the Krystals正式出場時,機械運轉時的滴擺聲逐漸混亂,打擊樂漸次融入,並以擊掌聲為圖像打拍子,漸強的節奏與螢幕上進入熱切狀態的軀體癲狂互相推動,形成一團。而其中的兩次靜默,則非常有效的將這種群體的參與和現場感剝離開來,將觀者重又放置在有距離的旁觀角度。讓巨大的紡織機的旋轉和出現在絲襪包裝上的女性挑逗姿態的變換,成為一種懸置的永恆,連同對軀體、對機械、對儀式的膜拜。

作品中所傳達的人們試圖通過形式替換來留存元初內容的議題,在觀影完畢之後,離開懷俄明計畫所在的後永康12號時,我有了更為深切的體會。在這個舊時光與新嚮往雜糅的北京中心區域,對於過往生活的懷念,應該不止於胡同間的往返;而對於未來生活的想像,也應該不止於一杯卡布奇諾中的牛奶拉花。

伊莉莎白·普萊斯(Elizabeth Price)

英國藝術家,出生于1966年,於1988年畢業于牛津大學拉斯金美術學院藝術實踐專業,於1991年獲得倫敦皇家藝術學院藝術實踐碩士學位。在2012年,普萊斯獲得透納獎及Paul Hamlyn獎項;在2016年,普萊斯獲得英國當代藝術協會年度獎項。她的作品曾在多個藝術機構展出,並將於2018年在美國明尼阿波利斯沃克藝術中心及英國諾丁漢當代藝術中心舉辦個展。

點擊以下標題、圖片可閱讀精選內容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