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蔡少芬「家常式育兒」,兒子和姐姐鬧矛盾被罰站,堅持平等對待,直言:我從不偏心兒子

心理學專家武志紅說過:每個孩子的功能不同, 決定父母對待方式不同, 導致的結果也就不同。

這就是偏心的最本質的根源。

有一些家庭的執念很有意思。 有的父母永遠會對大孩子說:你是哥哥姐姐, 要永遠讓著弟弟妹妹。

這一份永遠, 是嚴重的不公平。

武志紅:一個人的存在感, 來自于TA的感受被另一個人看到。

家有兩個女兒和一個兒子, 46歲才誕下兒子的蔡少芬會存在偏心嗎?

父母是孩子的依靠

明星家庭都會請多個幫手幫助帶娃嗎?蔡少芬是有發言權的, 她并沒有請很多個幫手。

蔡少芬只請了一個保姆,

這個保姆還不是外人, 而是姨媽。

用蔡少芬的話來說, 姨媽雖然來幫忙, 卻只是搭把手而已。 平時她工作的時候, 姨媽全權帶娃。

但是, 只要蔡少芬在家里, 兒女們都很依賴她, 所有的事情都是她這個媽媽來負責的。 從吃穿住行到學習, 都是蔡少芬來負責的。

只要女兒們的學校每一次有活動, 蔡少芬都會幫女兒們準備好衣服, 把她們打扮得漂漂亮亮才去學校。 這樣女兒們也能開心一整天。

為了讓女兒們吃到媽媽做的飯菜, 蔡少芬會在早上5點多就起床做飯, 然后親自開車送女兒去上學。

在育兒問題上, 除了工作沒辦法, 蔡少芬盡量都是親力親為的。

有一次蔡少芬還一邊抱著兒子一邊炒菜, 導致后來肩周炎發作, 好幾個月肩膀都隱隱作痛。 對于這些問題, 蔡少芬還是甘之如飴。

兒女不會吃醋

家有三個孩子, 如何能夠平衡他們的愛, 對于父母而言就是一門功課。

蔡少芬的兒子目前才2歲, 是家里最小的孩子, 同時也是最任性的一個。

兩個女兒都已經長大了, 相對會懂事。 比如大女兒就特別懂事, 每一次只要媽媽不同意, 她就會乖乖聽話。

相比大女兒的懂事, 二女兒相對精明、聰明一點。 她會在父母面前打信息差。 就好比吃糖果這件事, 媽媽蔡少芬不讓她吃, 她就會去找爸爸。 而大女兒聽到媽媽不同意, 她就算了。

家有三個孩子, 老二總是最不受關注的那一個。 小S就透露她家的老二是最不被父母關注, 卻又是最孝順第一個, 她每天都會把媽媽的保溫杯的水裝好。

這或許就是老二尋求父母關注的一種方式。只有懂事,才會得到父母的愛。

蔡少芬的二女兒并不是如此。這也是她幸福的地方,因為父母并沒有特殊對待她,而是平等對待三個孩子。

比如二女兒想和弟弟一起坐車子,弟弟不肯讓二姐坐,還推開了二姐。

通常這種情況下,父母的態度是最關鍵的。為什麼有一些小兒子會恃寵而驕,那是因為父母的偏心造成的。

然而,蔡少芬并沒有。她是選擇和兒子講道理,和顏悅色讓兒子要和二女兒一起坐車,要不然就要回家罰站。

罰站,是蔡少芬給孩子定下的規矩。只要做錯事情,他們都要去罰站反省。

后來兒子也很開心選擇和姐姐一起坐車。二女兒也非常開心,因為母親沒有重男輕女。更沒有讓大的要讓小的。

因此,在蔡少芬的家里,三個孩子都不會互相吃醋。

不偏心

家里有三個孩子,到了46歲才生下兒子。一般的家庭,基本都會偏心兒子。一方面是大齡好不容易得到的兒子,另一方面,兒子是最小的,必然會得到更多的特殊照顧。

蔡少芬卻不同,她從來不會因為兒子小,就縱容兒子。她只會用更多的時間和精力去照顧兒子,畢竟兒子還小。

但是蔡少芬也同樣很愛自己的兩個女兒。蔡少芬:我從來都不會偏心兒子。這句話就說明蔡少芬不會重男輕女。

雖然有了兩個女兒之后,蔡少芬一直有生兒子的執念。但是,她的骨子里并沒有重男輕女的思想觀念。

從一家5口出街的照片就看出來了,弟弟一只手牽著父母,兩個女兒都各自在父母身邊。

蔡少芬用實際行動告訴兒女,她對兒女的愛是平等的,從來不會偏心。

外出參加節目,抓到了4個娃娃,蔡少芬都會很公平地分給每個孩子,人手各一個。

最好的愛情

在家庭關系和親子關系中應該學會「確定」的能力,這也是幸福的來源。這一點蔡少芬就做得非常好。

她不會和孩子做朋友,在親子關系中,她有媽媽的威嚴,更有著邊界。

她和老公張晉配合得宜,兩個人都會一視同仁,不會讓孩子有機可乘。他們并不會像其他父母,一個當白臉,一個當黑臉。

都說夫妻關系要大于親子關系。蔡少芬和張晉就是如此。

父母恩愛,孩子都不會太差。

蔡少芬:愛情就像一杯水,你有半杯水,我也有半杯水。我們應該把自己的半杯水倒給對方,而不是一味索取。

2008年,蔡少芬和張晉剛結婚4個月,蔡少芬被查出患有強直性脊柱炎,張晉不離不棄:我會守護你。

正是張晉的守護,讓蔡少芬的身體康復了。

張晉從默默無聞到事業有成,蔡少芬是最好的見證者。同時,張晉也是在最正確的時間進入到蔡少芬的世界里。

2002年的時候,蔡少芬拔掉了身上的刺,剛好遇到了張晉。

如何才能眼光獨到找到一個好男人?

蔡少芬也給大家支招了,如果談戀愛的半年的時間里,每一天都開心快樂,那說明這是一段好的愛情。

反之,女人一定要學會立刻止損。不要在一個不值得的人身上浪費時間。

如今48歲的蔡少芬對自己的婚姻家庭非常的滿意,甚至已經超出了自己的預想。

蔡少芬和張晉互相支撐著對方,他們都是對方最強有力的后盾。

如果還有下一輩子,蔡少芬還是愿意遇到張晉。

正如錢鍾書那句話:沒遇到你之前,我沒想過結婚。遇見你,結婚這事,我沒想過和別人。

這或許就是老二尋求父母關注的一種方式。只有懂事,才會得到父母的愛。

蔡少芬的二女兒并不是如此。這也是她幸福的地方,因為父母并沒有特殊對待她,而是平等對待三個孩子。

比如二女兒想和弟弟一起坐車子,弟弟不肯讓二姐坐,還推開了二姐。

通常這種情況下,父母的態度是最關鍵的。為什麼有一些小兒子會恃寵而驕,那是因為父母的偏心造成的。

然而,蔡少芬并沒有。她是選擇和兒子講道理,和顏悅色讓兒子要和二女兒一起坐車,要不然就要回家罰站。

罰站,是蔡少芬給孩子定下的規矩。只要做錯事情,他們都要去罰站反省。

后來兒子也很開心選擇和姐姐一起坐車。二女兒也非常開心,因為母親沒有重男輕女。更沒有讓大的要讓小的。

因此,在蔡少芬的家里,三個孩子都不會互相吃醋。

不偏心

家里有三個孩子,到了46歲才生下兒子。一般的家庭,基本都會偏心兒子。一方面是大齡好不容易得到的兒子,另一方面,兒子是最小的,必然會得到更多的特殊照顧。

蔡少芬卻不同,她從來不會因為兒子小,就縱容兒子。她只會用更多的時間和精力去照顧兒子,畢竟兒子還小。

但是蔡少芬也同樣很愛自己的兩個女兒。蔡少芬:我從來都不會偏心兒子。這句話就說明蔡少芬不會重男輕女。

雖然有了兩個女兒之后,蔡少芬一直有生兒子的執念。但是,她的骨子里并沒有重男輕女的思想觀念。

從一家5口出街的照片就看出來了,弟弟一只手牽著父母,兩個女兒都各自在父母身邊。

蔡少芬用實際行動告訴兒女,她對兒女的愛是平等的,從來不會偏心。

外出參加節目,抓到了4個娃娃,蔡少芬都會很公平地分給每個孩子,人手各一個。

最好的愛情

在家庭關系和親子關系中應該學會「確定」的能力,這也是幸福的來源。這一點蔡少芬就做得非常好。

她不會和孩子做朋友,在親子關系中,她有媽媽的威嚴,更有著邊界。

她和老公張晉配合得宜,兩個人都會一視同仁,不會讓孩子有機可乘。他們并不會像其他父母,一個當白臉,一個當黑臉。

都說夫妻關系要大于親子關系。蔡少芬和張晉就是如此。

父母恩愛,孩子都不會太差。

蔡少芬:愛情就像一杯水,你有半杯水,我也有半杯水。我們應該把自己的半杯水倒給對方,而不是一味索取。

2008年,蔡少芬和張晉剛結婚4個月,蔡少芬被查出患有強直性脊柱炎,張晉不離不棄:我會守護你。

正是張晉的守護,讓蔡少芬的身體康復了。

張晉從默默無聞到事業有成,蔡少芬是最好的見證者。同時,張晉也是在最正確的時間進入到蔡少芬的世界里。

2002年的時候,蔡少芬拔掉了身上的刺,剛好遇到了張晉。

如何才能眼光獨到找到一個好男人?

蔡少芬也給大家支招了,如果談戀愛的半年的時間里,每一天都開心快樂,那說明這是一段好的愛情。

反之,女人一定要學會立刻止損。不要在一個不值得的人身上浪費時間。

如今48歲的蔡少芬對自己的婚姻家庭非常的滿意,甚至已經超出了自己的預想。

蔡少芬和張晉互相支撐著對方,他們都是對方最強有力的后盾。

如果還有下一輩子,蔡少芬還是愿意遇到張晉。

正如錢鍾書那句話:沒遇到你之前,我沒想過結婚。遇見你,結婚這事,我沒想過和別人。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