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霍亂時期的愛情》:安全感不是別人給的,它取決于你有多愛自己

「弱者永遠無法進入愛情的王國, 因為那是一個嚴酷、吝嗇的國度, 女人只會對意志堅定的男人俯首稱臣, 因為只有這樣的男人才能帶給她們安全感, 她們渴望那種安全感, 以面對生活的挑戰。 」

在《霍亂時期的愛情》里, 特蘭西多這樣教育為愛神傷的兒子弗洛倫蒂諾, 只是因為十八歲的他在福音花園一眼瞥見十三歲的費爾明娜, 從此再也忘不了她的容顏。

被弗洛倫蒂諾愛上的少女卻不知道, 因為這一眼, 引發了一場持續半個世紀的愛情。

年幼喪母的費爾明娜, 在父親和姑母的教導下健康成長, 但在心底深處, 她始終缺乏安全感。 因為安全感的缺失, 她「愛上」弗洛倫蒂諾, 也是為了追求安全感, 她嫁給烏爾比諾醫生。

她的一生都在追逐安全感, 卻不知道, 這份安全感除了自己, 沒人給得起。

1

年輕時, 急于掙脫困境, 選擇出嫁

費爾明娜幼年喪母, 父親對她管教嚴厲,

她討厭吃茄子, 但父親硬是讓她吃下六人份的茄子, 導致她在很長一段時間對這種食物深惡痛絕。

和弗洛倫蒂諾的戀愛是她的第一次叛逆。 豆蔻年華, 年輕氣盛, 越是父親不同意的事, 她越是要做。

一開始, 在往來的書信中, 弗洛倫蒂諾狂熱地傾訴自己的愛意, 但費爾明娜始終是淡淡的, 她嚴守界線, 無論對方怎麼請求, 始終保持分寸, 決不做出出格的事。

但在弗洛倫蒂諾的愛情攻勢下, 費爾明娜還是淪陷了, 她同意了他的求婚。

父親發現了他們之間的秘密。 費爾明娜是他攀龍附鳳的底牌, 卻憑空ㄕㄚ出一個貧窮的私生子擋住他的路。 他憤怒了, 帶上槍去找弗洛倫蒂諾。

但他擋不住為愛癡狂的男子, 也勸不住倔強的女兒。

「星期一午餐的時候, 他終于失控了, 就在他極力忍住那些就要破口而出的辱罵和詛咒時, 她把切肉的刀子架在了自己的脖子上。 她并沒有表現得很激動, 但十分堅定, 呆滯的眼神嚇得他不敢再發出挑戰。 」

這個曾經離經叛道的男人, 拼命阻止女兒重走自己和妻子的老路。

無奈之下, 只能帶著女兒出門旅行, 希望能斬斷情絲。

經過旅途的風霜, 費爾明娜迅速成熟。 父親的左輪手槍沒有擋住的愛情, 卻在一個成熟的頭腦面前敗下陣來。

在代筆人門廊, 費爾明娜回頭看見弗洛倫蒂諾, 她突然意識到, 自己愛上的只是愛情的幻影, 而不是眼前這個落魄、自卑、丑陋的男人。

她冷靜地取消了婚約, 要回了所有的信件和信物, 此后, 在長達五十一年的時間里, 再沒有私下見面。

嬌艷的花兒始終被人惦記著。 在一次誤診中, 出身貴族、從海外留學歸來的烏爾比諾醫生對她一見傾心。 在父親的默許和支持下, 醫生開始有步驟有計劃的追求之路。

盡管費爾明娜不愛醫生, 但隨著年齡的增長, 二十一歲是她心里向命運屈服的秘密界限。 從任何一方面來看, 烏爾比諾都是她撞大運才能得來的良配。

錯過這個村, 只怕沒有這個店, 抱著這個宗旨, 她毫無內疚地選擇了醫生, 將弗洛倫蒂諾從心底徹底抹去。

任何時代的女性都有一個共同的危機:年齡危機。 不管是費爾明娜認為的21歲,還是現代女性身上的30歲標簽,當一個特定數字的年齡擺在面前時,女性的安全感就會自然瓦解,陷入恐慌。

古今中外,對女性價值的判斷,依舊是生育功能大于事業。

2

為了孩子,為了維持家庭穩定

這是一樁門不當戶不對的婚姻,但卻是所有人都滿意的。

父親終于實現了把女兒嫁入豪門的夙愿,以此保護來路不明的財產。醫生得到了一個最漂亮可愛的妻子,而費爾明娜也得到了一個安全的港灣。

安全感、和諧和幸福,這些東西一旦相加,或許看似是愛情,也幾乎等于愛情。而費爾明娜并不堅信愛情當真就是她生活中最需要的東西。安全感才是。

費爾明娜是高傲的,但是婚姻讓她學會了忍耐。她不得不忍耐每天餐桌上的茄子,忍耐婆婆的刻薄和百般挑剔,忍耐小姑子們的愚昧和陳腐,以及丈夫光鮮外表下的懦弱。

她發展出一套自己的人生哲學:「社交生活的關鍵在于學會控制恐懼,[夫·妻·生·活]的關鍵在于學會控制厭惡。」

她迫使丈夫直面婚姻中的問題,通過旅行來和婆婆拉開時間和空間距離,她做到了。

婆婆去世后,小姑子們進了修道院,烏爾比諾家她當家做主,社交圈游刃有余,家里井井有條,心境變了,口味也變了,茄子竟成了她最喜歡的食物。

但婚姻總是這樣,即使外人看起來一帆風順,只有行走其中的人才知道,這里暗礁密布。

即便費爾明娜再完美,中年的烏爾比諾還是出軌了一個年輕女人。

高傲的她不能忍受這樣的屈辱,做了一次長途旅行回到家鄉。但只有自己心里知道,她有多麼害怕失去他。

兩年后,在醫生的請求下,她回了家。

對于中年人來說,愛情不重要,穩定才是。聰明強勢如費爾明娜,在婚姻中也要敗下陣來。她覺得自己是穿著華服的女仆,當丈夫抱怨「一個男人需要兩個妻子,一個用來愛,一個用來縫扣子」時,她就要放下手里的東西,接過衣服來。

她的所有安全感都來自于丈夫的肯定和愛,來自于婚姻的成功。如果沒有,就萬劫不復。

所以她要為婚姻收斂性格,要委曲求全,也要百般忍耐。

3

暮年的愛情,遭遇世俗的壓力

堅持了半個世紀的婚姻,因為烏爾比諾的意外身亡戛然而止。費爾明娜成了寡婦。

就在烏爾比諾去世的當天,已經功成名就的弗洛倫蒂諾卻泰然自若地向她告白,他整整等了她五十一年。

在最初的震驚和憤怒之后,費爾明娜反而慢慢開始欣賞他的韌性和人生智慧。

然而隨之而來的意外幾乎把她擊垮,報紙揭發了父親投機倒賣的不光彩發家史,順便提到了烏爾比諾和費爾明娜女友的曖昧。

孤立無援的日子里,是弗洛倫蒂諾不斷鼓勵她,安慰她。

塵封已久的愛情,竟然在一封又一封信件中復蘇了。即使女兒反對,也不能阻擋她邁向弗洛倫蒂諾的腳步。

「讓他們見鬼去吧!」她說,「如果說我們這些寡婦有什麼優勢的話,那就是再也沒人能對我們發號施令了。」

在弗洛倫蒂諾的建議下,費爾明娜乘坐他公司的輪船,開啟了一次河上之旅,當然是和他一起。

沿河美麗的自然風光雖然因為人為的破壞稍有遜色,但還是給她帶來巨大的安慰。離開熟悉的、壓抑的環境,在弗洛倫蒂諾的殷勤陪伴下,她的心情改善了許多。

但費爾明娜始終心理有陰影,世俗不允許她在丈夫過世后不久,便公然與另一個男人雙宿雙飛。于是弗洛倫蒂諾下令升起黃旗,以船上有人感染霍亂為由,拒絕其他乘客搭乘,開始了真正的愛情之旅。

在旅行途中,兩人的愛情得到了升華,臨近旅行結束,想到還要面對社會和社交圈的指指點點,費爾明娜的勇氣幾乎消失。

于是弗洛倫蒂諾決定繼續開船,一直走,來來回回地走,直到人生的盡頭。

費爾明娜一生都在尋找安全感,一生都在逃避。年輕時逃避父親的嚴苛,中年時逃避婆家的挑剔,老年時逃避社會的壓力,她是幸運的,總是能夠找到逃避的方法,也總有人愿意給她安全感。

但她從來沒有幸福過,盡管表面看起來自信強干,但心里卻始終是戰戰兢兢,如履薄冰。

父親對初戀的百般阻撓,令她身心俱疲。婚后婆家的挑剔和丈夫的不忠,讓她心力交瘁。即便是成了寡婦,社會依然沒有放過她,繼續攻擊她的過去,也許還會攻擊她即將到來的愛情。

回想自己的一生,費爾明娜想到的更多是挫折、誤解、爭執,以及沒有釋然的怨恨。

即使這艘飄著黃旗的船一直行進下去,但等待他們的只有兩個結局,要麼回到現實當中,要麼走向ㄙˇ亡。不管哪個結果,都不會是幸福的彼岸。

《安全感》一書中說過:「生活中最大的幸福就是,堅信有個人永遠在我們的背后愛著我們;人生最大的痛苦是心靈沒有歸屬,或者轉身后沒有什麼期待,不管你知不知覺,承不承認。」

費爾明娜的問題,和許多人的問題一樣,一生都在尋找,一生都在迷茫。

一只站在樹上的鳥,從來不會害怕樹枝折斷,因為它相信的不是樹枝,而是它自己的翅膀。

真正的安全感應該是,有能力帶給自己自信、底氣,對自我的高度認同,確定自己是值得的,自己的存在本身就是一件有價值的事。

安全感不是別人給的,它取決于你有多愛自己。

學會獨立,學會安身立命的本領,學會不去依賴任何人,學會不從別人那里尋找肯定和認同,接納真實的自我,接納自己的存在。

你的存在本身就是一件美好的事,你值得被愛。

不管是費爾明娜認為的21歲,還是現代女性身上的30歲標簽,當一個特定數字的年齡擺在面前時,女性的安全感就會自然瓦解,陷入恐慌。

古今中外,對女性價值的判斷,依舊是生育功能大于事業。

2

為了孩子,為了維持家庭穩定

這是一樁門不當戶不對的婚姻,但卻是所有人都滿意的。

父親終于實現了把女兒嫁入豪門的夙愿,以此保護來路不明的財產。醫生得到了一個最漂亮可愛的妻子,而費爾明娜也得到了一個安全的港灣。

安全感、和諧和幸福,這些東西一旦相加,或許看似是愛情,也幾乎等于愛情。而費爾明娜并不堅信愛情當真就是她生活中最需要的東西。安全感才是。

費爾明娜是高傲的,但是婚姻讓她學會了忍耐。她不得不忍耐每天餐桌上的茄子,忍耐婆婆的刻薄和百般挑剔,忍耐小姑子們的愚昧和陳腐,以及丈夫光鮮外表下的懦弱。

她發展出一套自己的人生哲學:「社交生活的關鍵在于學會控制恐懼,[夫·妻·生·活]的關鍵在于學會控制厭惡。」

她迫使丈夫直面婚姻中的問題,通過旅行來和婆婆拉開時間和空間距離,她做到了。

婆婆去世后,小姑子們進了修道院,烏爾比諾家她當家做主,社交圈游刃有余,家里井井有條,心境變了,口味也變了,茄子竟成了她最喜歡的食物。

但婚姻總是這樣,即使外人看起來一帆風順,只有行走其中的人才知道,這里暗礁密布。

即便費爾明娜再完美,中年的烏爾比諾還是出軌了一個年輕女人。

高傲的她不能忍受這樣的屈辱,做了一次長途旅行回到家鄉。但只有自己心里知道,她有多麼害怕失去他。

兩年后,在醫生的請求下,她回了家。

對于中年人來說,愛情不重要,穩定才是。聰明強勢如費爾明娜,在婚姻中也要敗下陣來。她覺得自己是穿著華服的女仆,當丈夫抱怨「一個男人需要兩個妻子,一個用來愛,一個用來縫扣子」時,她就要放下手里的東西,接過衣服來。

她的所有安全感都來自于丈夫的肯定和愛,來自于婚姻的成功。如果沒有,就萬劫不復。

所以她要為婚姻收斂性格,要委曲求全,也要百般忍耐。

3

暮年的愛情,遭遇世俗的壓力

堅持了半個世紀的婚姻,因為烏爾比諾的意外身亡戛然而止。費爾明娜成了寡婦。

就在烏爾比諾去世的當天,已經功成名就的弗洛倫蒂諾卻泰然自若地向她告白,他整整等了她五十一年。

在最初的震驚和憤怒之后,費爾明娜反而慢慢開始欣賞他的韌性和人生智慧。

然而隨之而來的意外幾乎把她擊垮,報紙揭發了父親投機倒賣的不光彩發家史,順便提到了烏爾比諾和費爾明娜女友的曖昧。

孤立無援的日子里,是弗洛倫蒂諾不斷鼓勵她,安慰她。

塵封已久的愛情,竟然在一封又一封信件中復蘇了。即使女兒反對,也不能阻擋她邁向弗洛倫蒂諾的腳步。

「讓他們見鬼去吧!」她說,「如果說我們這些寡婦有什麼優勢的話,那就是再也沒人能對我們發號施令了。」

在弗洛倫蒂諾的建議下,費爾明娜乘坐他公司的輪船,開啟了一次河上之旅,當然是和他一起。

沿河美麗的自然風光雖然因為人為的破壞稍有遜色,但還是給她帶來巨大的安慰。離開熟悉的、壓抑的環境,在弗洛倫蒂諾的殷勤陪伴下,她的心情改善了許多。

但費爾明娜始終心理有陰影,世俗不允許她在丈夫過世后不久,便公然與另一個男人雙宿雙飛。于是弗洛倫蒂諾下令升起黃旗,以船上有人感染霍亂為由,拒絕其他乘客搭乘,開始了真正的愛情之旅。

在旅行途中,兩人的愛情得到了升華,臨近旅行結束,想到還要面對社會和社交圈的指指點點,費爾明娜的勇氣幾乎消失。

于是弗洛倫蒂諾決定繼續開船,一直走,來來回回地走,直到人生的盡頭。

費爾明娜一生都在尋找安全感,一生都在逃避。年輕時逃避父親的嚴苛,中年時逃避婆家的挑剔,老年時逃避社會的壓力,她是幸運的,總是能夠找到逃避的方法,也總有人愿意給她安全感。

但她從來沒有幸福過,盡管表面看起來自信強干,但心里卻始終是戰戰兢兢,如履薄冰。

父親對初戀的百般阻撓,令她身心俱疲。婚后婆家的挑剔和丈夫的不忠,讓她心力交瘁。即便是成了寡婦,社會依然沒有放過她,繼續攻擊她的過去,也許還會攻擊她即將到來的愛情。

回想自己的一生,費爾明娜想到的更多是挫折、誤解、爭執,以及沒有釋然的怨恨。

即使這艘飄著黃旗的船一直行進下去,但等待他們的只有兩個結局,要麼回到現實當中,要麼走向ㄙˇ亡。不管哪個結果,都不會是幸福的彼岸。

《安全感》一書中說過:「生活中最大的幸福就是,堅信有個人永遠在我們的背后愛著我們;人生最大的痛苦是心靈沒有歸屬,或者轉身后沒有什麼期待,不管你知不知覺,承不承認。」

費爾明娜的問題,和許多人的問題一樣,一生都在尋找,一生都在迷茫。

一只站在樹上的鳥,從來不會害怕樹枝折斷,因為它相信的不是樹枝,而是它自己的翅膀。

真正的安全感應該是,有能力帶給自己自信、底氣,對自我的高度認同,確定自己是值得的,自己的存在本身就是一件有價值的事。

安全感不是別人給的,它取決于你有多愛自己。

學會獨立,學會安身立命的本領,學會不去依賴任何人,學會不從別人那里尋找肯定和認同,接納真實的自我,接納自己的存在。

你的存在本身就是一件美好的事,你值得被愛。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