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娛樂»正文

他在位32年,病倒在洛陽南宮,至死是明君,葬禮要求:「務必儉省」

步入晚年后, 英明神武的漢光武帝劉秀, 開始思索生老病死的問題。

曾經跟隨劉秀打江山的元功宿將逐漸凋零, 到了建武二十七年(51年), 劉秀敬愛的舅舅樊宏也去世了。

壽張侯樊宏為人謙恭溫厚, 他雖地位顯貴, 卻常告誡子孫, 與其富貴盈溢, 不如保身全己。

臨終前, 樊宏留下遺囑, 要求實行薄葬, 不用任何隨葬物品。 他認為, 棺柩入土之后, 不會再被人看見, 而且棺木朽爛, 只會讓孝子們傷心罷了。

漢光武帝贊同舅舅的做法, 并將這份遺書拿出來給文武百官看, 說:「如果不順從壽張侯的意愿, 就無法彰顯他的美德,

況且我萬歲之后, 也要依照此法。 」之后, 漢光武帝親自前去為樊宏送葬。

劉秀是個好人, 也是個好皇帝。

但在人生的最后6年, 劉秀的心理似乎有些矛盾, 他看淡生死、仁德愛民, 卻又愈發迷信圖讖, 欲以讖緯之學加強東漢王朝的統治。

《歷代帝王圖》中的漢光武帝畫像

01

漢光武帝痛別舅舅的這一年, 北匈奴派遣使者到武威郡, 請求與大漢和親。

劉秀沒有同意, 告知武威太守, 不必再接待北匈奴使者。

當時, 南匈奴已經內附朝廷, 而北匈奴不時侵擾東漢邊塞。 有些開國元老以為, 劉秀已下定決心與北匈奴一戰, 便上書請戰。

其中, 朗陵侯臧宮與楊虛侯馬武聯名寫了一篇長文。

這兩位是從當年綠林軍時期就追隨劉秀征戰的老將。 《后漢書》將二人并列, 稱臧宮、馬武「撫鳴劍而抵掌, 志馳于伊吾之北」。

他們到了晚年, 仍能與劉秀推心置腹。

馬武為人勇武, 有次喝醉了酒, 對劉秀說, 假如未能生逢亂世, 臣就當一個郡尉, 負責抓盜賊。 劉秀笑著說, 你自己別去當盜賊, 落入亭長手中就可以了。

臧宮時常關注北匈奴的動向, 對劉秀說:「愿率五千騎兵以立功。 」劉秀也笑著說:「你是常勝將軍, 根本不把敵人放在眼里, 朕不能與你討論敵情。 」

建武二十七年(51年), 北匈奴之所以遣使向朝廷示好, 是因其饑疫連年, 內部紛爭不斷。

臧宮、馬武在奏疏中說:「匈奴貪圖利益, 不講禮儀信義, 困難時向朝廷叩頭求和, 太平時便寇邊擄掠。 如今, 北匈奴遇到瘟疫, 人馬病死, 又遭蝗災、旱災, 赤地千里, 他們現在困頓不堪, 實力抵不上大漢的一個郡。 萬里之外垂死掙扎的性命, 懸在陛下之手, 機不可失啊!

現在, 陛下可命令將領進駐邊塞, 實行重賞, 命高句麗、烏桓、鮮卑等進攻北匈奴左翼。 如此一來, 滅北匈奴, 不過數年之事。 臣等擔心陛下仁慈, 不忍開戰,

而朝中的謀臣又猶豫不決, 使刻石銘記萬世的功業無法在圣明的當朝實現。 」

向來以「柔道」治國的劉秀, 拒絕了兩位老將請戰的建議。

劉秀用詔書回答他們, 說:「《黃石公記》里有句話:‘柔能克剛, 弱能勝強。 ’

舍近謀遠的, 往往勞而無功;舍遠謀近的, 往往安逸而有成果。 所以說, 一心擴大地盤就會精疲力竭, 一心推廣仁德就會壯大強盛, 擁有自己所應有的就會平安, 貪圖別人所應有的就會殘敗。

暴虐之政, 雖成必敗。 如今, 國家沒有推行為民造福的善政, 災變不息, 百姓驚惶, 連自己都不能保全, 難道還要再去經營邊遠的塞外嗎?」

漢光武帝劉秀早年是個儒生, 曾求學于長安, 稱帝后仍尊儒重教。

此時, 他想起一個故事:春秋時期, 孔子在魯國時,

掌握魯國實權的季孫氏貪圖利益, 要討伐小國顓臾。 孔子得知此事后說, 恐怕季孫氏的憂慮不在顓臾, 而是在自己內部。 后來, 季孫氏果然日漸衰微。

于是, 劉秀借用孔子的典故對臧宮等人說:「孔子曰:‘吾恐季孫之憂不在顓臾。 ’如今北匈奴的實力依然強大, 而我們已屯兵邊塞, 開墾田地, 進行戒備。 即便能以一半國力消滅大敵, 這也不是我的愿望。 若是時機未到, 不如讓人民休息。 」

漢光武帝劉秀從來不是一個文弱書生, 他年輕時起兵, 能以數千之眾, 帶頭擊潰敵人數十萬大軍, 用了十余年的時間, 滅王莽、收河北、平關中、定關東、得隴西、取巴蜀, 終于平定天下, 完成了「復高祖之業, 定萬世之秋」的夙愿。

他在戎馬倥傯的歲月中, 曾親眼目睹戰爭年代「野谷旅生,麻草尤盛,野蠶成繭,被于山阜」的凄涼景象,一統天下后更是時時不忘生活艱苦的老百姓。

為此,劉秀頒布了多道詔令,釋放奴隸、丈量土地、輕徭薄賦、裁軍簡政、平反冤獄,但東漢初年「百姓虛耗,十有二存」的危局,需要多年的休養生息才能化解。

息民,一直是漢光武帝實行的國策。

「茍非其時,不如息民。」假如不能推行善政,使百姓衣食溫飽、安居樂業,又怎能勞師動眾、征討辟遠呢?

史載,建武二十七年,劉秀否決出兵匈奴的提案后,「諸將莫敢復言兵事者」。

漢光武帝畫像

02

從劉秀給臧宮、馬武的答書中,有學者發掘出一個有趣的觀點,認為這道詔書不僅是漢光武帝多年來推行柔道治國的總結,也體現了劉秀對讖緯之學的推崇,實則是一段經、讖牽合互證的文字。

作為劉秀思想依據的《黃石公記》,本來就是一種流行于兩漢的讖書。

所謂讖緯,讖是「圖讖」,即用詭秘的文字或圖像編造預言、隱語,作為上天的啟示,來解釋吉兇禍福、治亂興衰;緯,是用天人感應、陰陽災異等神學理論來解讀儒家經典的「緯書」。

兩漢時期,讖緯常被政治家用來制造奪權或鞏固政治的輿論,也被儒生用來抬高儒家經典的地位,給儒學增加神圣光環。

西漢末年,王莽掌權時,征召精通天文、圖讖、月令等學說的「天下異能之士」數千人。這些人將散布在天下的圖讖、緯書匯編成冊,為王莽篡漢營造輿論氛圍。

漢光武帝劉秀也十分迷信讖緯之學,或者說,他很會利用讖緯。

《后漢書》記載,劉秀早年帶兵時,每逢作戰間隙,都要誦讀儒家經典,再取出《河圖》《洛書》等圖讖之書閱覽。為了稱帝,劉秀又借圖讖《赤符伏》為自己宣傳造勢,用「劉秀發兵捕不道,卯金修德為天子」等讖語,證明自己起兵奪天下是順從天意。

明末思想家王夫之研究中國古代治亂興衰的歷史規律,提出了其平治主張:「天下未定,先以驅除;天下已定,納以文明。」而在東漢初年,兼有儒生、皇帝兩種身份的劉秀,他所設想的文明制度,是建立在讖緯之上。

上有所好,下必甚焉。

很多儒生因此深陷于妖佞化、神秘化的圖讖迷霧中,對讖緯之學趨之若鶩,推崇備至,神棍大行其道。

漢光武帝善于利用讖緯。圖源/影視劇照

03

然而,當時的大儒并非都對讖緯之學買賬。

晚年,漢光武帝要在都城洛陽修建靈臺,向學者桓譚征詢建議,問此事是否要以讖語來做決定。

桓譚不給面子,說:「臣不讀讖。」

漢光武帝迷信圖讖。桓譚卻說,陛下要追尋圣明先王的史跡,以仁義正道為根本,還是摒棄小人的邪說,多讀讀儒家五經(《詩經》《尚書》《禮記》《周易》《春秋》)。

桓譚屢次反對讖緯之學(「極言讖之非經」),讓漢光武帝頗為不悅,遭到貶黜。

還有一次,劉秀命經學家尹敏校正圖讖。但尹敏回奏劉秀說:「圖讖非圣人所作,里面有不少錯別字,很像世俗的俚語,恐怕會貽誤后人。」

劉秀不以為然,堅持讓尹敏校對。尹敏無奈之下,只好在讖書缺文之處加上一條「君無口,為漢輔」。君無口,就是尹字;為漢輔,即漢朝輔國大臣。劉秀不解,問他是何故。尹敏答道:「臣看見以前的人編圖讖都是這樣,我不自量力,也學著做了,私心想僥幸還能當個丞相。」

劉秀對此十分不滿,但還算脾氣好,沒有懲罰尹敏,只是不再重用他。

對這些反對讖緯思想的官員,有時劉秀也無可奈何。

有個叫劉昆的陳留人,在江陵(今湖北荊州)當縣令,縣里發生火災,劉昆對著著火的地方磕頭,大火隨即熄滅。之后劉昆到弘農郡當太守,郡里傳說有老虎背著幼虎渡過黃河。

漢光武帝早年起兵時也做過類似的宣傳,據說劉秀有次回老家,遠望住宅南面火光沖天,但他到后,大火燒了一會兒就消失不見了。

聽說劉昆的事情后,漢光武帝以為劉昆是個奇人,就征召他入京當光祿勛。光武帝問他,以前你在江陵,可讓風向轉變,撲滅烈火;后在弘農當太守,老虎背著幼虎渡過黃河,你推行的都是什麼德政,才會發生這些奇異的現象?

劉昆老實回答,這些不過是巧合罷了。

左右侍從都忍不住笑起來。劉秀只好嘆息說:「這才是長者說的話啊!」隨即下令把這件事記載在史書上。

在一個奉讖緯為「正宗」的時代,仍有反對讖緯的「異端」存在,一世英名的漢光武帝也會不時自我反省。

建武三十年(54年),漢光武帝車駕東巡。群臣上書提議:「陛下即位三十年,應當到泰山封禪,祭祀天地。」

漢光武帝卻反思道,朕即位三十年,百姓心中充滿了怨恨的情緒,封禪騙得了誰?難道要欺騙上天嗎?

封禪,是中國古代統治者到泰山祭祀天地、告功于天的盛典,往往百年難遇。

劉秀覺得,自己還不夠資格。

隨后,漢光武帝下詔,若是各郡縣官員派人來給皇帝祝壽,溢言虛美,歌功頌德,朕一定要剃掉他們的頭髮,處以髡刑,并命他們去邊疆屯田。大臣一時不敢言封禪之事。

不過,隨著年老體衰,劉秀明白,封禪可以起到樹立政治權威的功用。他開創了東漢王朝,要想辦法統一其思想、鞏固其統治。

于是,年已垂暮的劉秀,再次將朝政與讖緯聯系起來。

泰山星空。圖源/圖蟲創意

04

建武三十二年(56年),群臣再次上奏:

登封告成,為民報德,百王所同,陛下輒拒絕不許,臣不下敢頌功述德業,《河》《洛》讖書,赤漢九世,當巡封泰山……以和靈瑞,以為兆民。

大臣們這回學聰明了,搬出劉秀重視的民心,說陛下去封禪,就是為了給百姓祈福啊!同時,他們引述圖讖,證明皇帝應該到泰山封禪。

迷信讖緯的劉秀翻開《河圖·會昌符》一看,上面果然寫著:「赤劉之九,會命岱宗。」岱宗,即泰山。至于為何有這句話,他沒必要去深究。

在讖語的指引下,劉秀沒有再推辭,他命群臣依照漢武帝元封年間封禪的舊典,籌備金泥(用水銀和黃金制成的封泥)、玉檢(玉制封檢)與用青石制成的巨型方石。

正月,漢光武帝親率諸王公大臣、文官武將,組成盛大的儀仗隊伍,浩浩蕩蕩前往泰山。

二十二日清晨,漢光武帝在泰山南麓祭天。午后到達山頂,百官引用《河圖》《洛書》等讖文,宣揚光武帝「受命中興」等三十六項大功。

尚書令獻上玉牒及玉檢,由漢光武帝親手鈐封,太常命騎士兩千余人抬起壇上的方石,尚書令將玉牒藏入其內以后,用方石蓋好,再用五寸之印封好石檢。

登封禮畢,漢光武帝再次叩拜上天,百官齊呼萬歲。之后,漢光武帝一行人歡欣鼓舞地沿路而下,禪于梁父。

回到都城洛陽后,漢光武帝大赦天下,改元為建武中元。

實際上,封禪只是表面工程,背后有著劉秀更深層的考慮。他要將讖緯規范化,使大漢長治久安。

同年,62歲的漢光武帝下詔,「宣布圖讖于天下」。

「宣布圖讖于天下」,就是將讖緯之學上升為國家意志,同時,朝廷壟斷了對讖緯的解釋權,嚴禁民間私造讖緯。漢光武帝推崇的《河圖》《洛書》等讖書與諸經對應的「緯書」被正式確立為治國施政的依據,成為儒生的必修內容,以便大漢子民世世尊奉。

盡管讖緯之學在東漢后逐漸退出歷史舞臺,但漢光武帝大力倡導讖緯的做法,對后世影響深遠。

東漢,劉秀將儒學讖緯化,知識分子跟著學這些經過官方改造的「經學」,一些儒者對學生「以圖緯教授」,導致迷信學說流毒于天下。

東漢以后,歷朝歷代為了滿足其政治需求,多次對官方地位的儒學進行改造,知識分子趨炎附勢,帶頭響應,遂使儒家經典面目全非,徹底淪為統治工具。

故而,歷史學家呂思勉說:「自東漢至今兩千余年,可謂誤入歧途。」

清人繪漢光武帝晚年畫像

05

宣布圖讖于天下,漢光武帝心滿意足地完成了這人生中的最后一件大事。

這時候,又發生了一件在當時看來毫不起眼的「小事」。

建武中元二年(57年),春寒料峭,一個遠道而來的使臣來到了洛陽城。

這名使臣上奏漢光武帝,說他來自一個叫「倭」的地方,奉命渡過浩瀚的大海,前來大漢拜見皇帝。史書記載,「倭在韓東南大海中」,也就是現在日本所在的位置,但當時日本列島上只有大大小小數百個分散的部落。

隨著大漢國力恢復,四夷多有使者前來表示歸順,奉貢朝賀。

漢光武帝一視同仁,賞了倭奴使臣一枚金印,上刻三行五字——「漢委奴國王」(「委」通「倭」)。倭奴使者捧著金印,樂呵呵地渡海歸國。

《后漢書》中的這段文字,是中國帝王最早接見日本使臣的記載。

漢光武帝不經意間的一個舉措,讓彼岸的小國從此深深折服于華夏文明。此后,漢委奴國王金印逐漸銷聲匿跡,直到18世紀,日本志賀島上的一個農民在拓寬水路時,偶然間發現了這塊古老的金印。金印出土后又輾轉百年,現陳列在日本福岡市博物館。

時間的浪潮中,雖有文物不朽,但人終歸是世間過客。

即便如漢光武帝般雄才大略的君王,也抵抗不住歲月侵蝕。

漢委奴國王金印出土處石碑。圖源/圖蟲創意

06

建武中元二年(57年)二月,漢光武帝病危。

劉秀可能有心腦血管疾病,去世前曾兩次患病,分別是建武十七年與建武二十年,一度「風眩黃癉」,以為自己將死,但病情都得以好轉。

他是東漢壽命最長的一位皇帝,在位時從不怠政,每日早晨主持朝會,午后才散,之后還要召見大臣講說經義,到半夜才睡。

太子劉莊(即漢明帝)不忍心父親太過勞苦,勸諫道:「陛下有禹、湯執政的圣明,卻沒有黃、老養生的福分,希望陛下愛惜身體,頤養精神。」

劉秀卻說:「我自樂此,不為疲也!」

太子劉莊后來也成為一代明君。圖源/影視劇照

但這一次,在位32年的漢光武帝大限將至,他病倒在洛陽南宮,閉上了他疲憊的雙眼。

漢光武帝留下遺詔:「朕無益于百姓,后事都照孝文皇帝制度,務必儉省。刺史及二千石以上的長吏都不要離開自己所在的城邑,也不要派官員來京或送書吊唁。」

劉秀追慕舅舅樊宏薄葬的風范,要求「務必儉省」,仿照漢文帝的制度,葬以瓦器,不以金銀銅錫為飾,因其山,不起墳,地不過二三頃,無山陵陂池。

一代英主,就這樣安靜地離開了人世。

漢光武帝劉秀在有生之年實現了天下太平,他多年來堅持「息民」的國策卓有成效,社會趨于安定,經濟逐年好轉。

到了其子漢明帝在位時,已經出現「天下安平,人無徭役,歲比登稔,百姓殷富,粟斛三十,牛羊被野」的盛世景象。與此同時,一個讖緯的時代,到來了。

參考文獻:

[漢]劉珍等撰,吳樹平注:《東觀漢記校注》,中華書局,2008年

[漢]荀悅,[晉]袁宏:《兩漢紀》,中華書局,2002年

[南朝宋]范曄:《后漢書》,中華書局,2000年

[宋]司馬光:《資治通鑒》,中華書局,2009年

(英)崔瑞德,(英)魯惟一:《劍橋中國秦漢史》,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2年

黃樸民:《兩漢讖緯簡論》,《清華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8年第3期

曾親眼目睹戰爭年代「野谷旅生,麻草尤盛,野蠶成繭,被于山阜」的凄涼景象,一統天下后更是時時不忘生活艱苦的老百姓。

為此,劉秀頒布了多道詔令,釋放奴隸、丈量土地、輕徭薄賦、裁軍簡政、平反冤獄,但東漢初年「百姓虛耗,十有二存」的危局,需要多年的休養生息才能化解。

息民,一直是漢光武帝實行的國策。

「茍非其時,不如息民。」假如不能推行善政,使百姓衣食溫飽、安居樂業,又怎能勞師動眾、征討辟遠呢?

史載,建武二十七年,劉秀否決出兵匈奴的提案后,「諸將莫敢復言兵事者」。

漢光武帝畫像

02

從劉秀給臧宮、馬武的答書中,有學者發掘出一個有趣的觀點,認為這道詔書不僅是漢光武帝多年來推行柔道治國的總結,也體現了劉秀對讖緯之學的推崇,實則是一段經、讖牽合互證的文字。

作為劉秀思想依據的《黃石公記》,本來就是一種流行于兩漢的讖書。

所謂讖緯,讖是「圖讖」,即用詭秘的文字或圖像編造預言、隱語,作為上天的啟示,來解釋吉兇禍福、治亂興衰;緯,是用天人感應、陰陽災異等神學理論來解讀儒家經典的「緯書」。

兩漢時期,讖緯常被政治家用來制造奪權或鞏固政治的輿論,也被儒生用來抬高儒家經典的地位,給儒學增加神圣光環。

西漢末年,王莽掌權時,征召精通天文、圖讖、月令等學說的「天下異能之士」數千人。這些人將散布在天下的圖讖、緯書匯編成冊,為王莽篡漢營造輿論氛圍。

漢光武帝劉秀也十分迷信讖緯之學,或者說,他很會利用讖緯。

《后漢書》記載,劉秀早年帶兵時,每逢作戰間隙,都要誦讀儒家經典,再取出《河圖》《洛書》等圖讖之書閱覽。為了稱帝,劉秀又借圖讖《赤符伏》為自己宣傳造勢,用「劉秀發兵捕不道,卯金修德為天子」等讖語,證明自己起兵奪天下是順從天意。

明末思想家王夫之研究中國古代治亂興衰的歷史規律,提出了其平治主張:「天下未定,先以驅除;天下已定,納以文明。」而在東漢初年,兼有儒生、皇帝兩種身份的劉秀,他所設想的文明制度,是建立在讖緯之上。

上有所好,下必甚焉。

很多儒生因此深陷于妖佞化、神秘化的圖讖迷霧中,對讖緯之學趨之若鶩,推崇備至,神棍大行其道。

漢光武帝善于利用讖緯。圖源/影視劇照

03

然而,當時的大儒并非都對讖緯之學買賬。

晚年,漢光武帝要在都城洛陽修建靈臺,向學者桓譚征詢建議,問此事是否要以讖語來做決定。

桓譚不給面子,說:「臣不讀讖。」

漢光武帝迷信圖讖。桓譚卻說,陛下要追尋圣明先王的史跡,以仁義正道為根本,還是摒棄小人的邪說,多讀讀儒家五經(《詩經》《尚書》《禮記》《周易》《春秋》)。

桓譚屢次反對讖緯之學(「極言讖之非經」),讓漢光武帝頗為不悅,遭到貶黜。

還有一次,劉秀命經學家尹敏校正圖讖。但尹敏回奏劉秀說:「圖讖非圣人所作,里面有不少錯別字,很像世俗的俚語,恐怕會貽誤后人。」

劉秀不以為然,堅持讓尹敏校對。尹敏無奈之下,只好在讖書缺文之處加上一條「君無口,為漢輔」。君無口,就是尹字;為漢輔,即漢朝輔國大臣。劉秀不解,問他是何故。尹敏答道:「臣看見以前的人編圖讖都是這樣,我不自量力,也學著做了,私心想僥幸還能當個丞相。」

劉秀對此十分不滿,但還算脾氣好,沒有懲罰尹敏,只是不再重用他。

對這些反對讖緯思想的官員,有時劉秀也無可奈何。

有個叫劉昆的陳留人,在江陵(今湖北荊州)當縣令,縣里發生火災,劉昆對著著火的地方磕頭,大火隨即熄滅。之后劉昆到弘農郡當太守,郡里傳說有老虎背著幼虎渡過黃河。

漢光武帝早年起兵時也做過類似的宣傳,據說劉秀有次回老家,遠望住宅南面火光沖天,但他到后,大火燒了一會兒就消失不見了。

聽說劉昆的事情后,漢光武帝以為劉昆是個奇人,就征召他入京當光祿勛。光武帝問他,以前你在江陵,可讓風向轉變,撲滅烈火;后在弘農當太守,老虎背著幼虎渡過黃河,你推行的都是什麼德政,才會發生這些奇異的現象?

劉昆老實回答,這些不過是巧合罷了。

左右侍從都忍不住笑起來。劉秀只好嘆息說:「這才是長者說的話啊!」隨即下令把這件事記載在史書上。

在一個奉讖緯為「正宗」的時代,仍有反對讖緯的「異端」存在,一世英名的漢光武帝也會不時自我反省。

建武三十年(54年),漢光武帝車駕東巡。群臣上書提議:「陛下即位三十年,應當到泰山封禪,祭祀天地。」

漢光武帝卻反思道,朕即位三十年,百姓心中充滿了怨恨的情緒,封禪騙得了誰?難道要欺騙上天嗎?

封禪,是中國古代統治者到泰山祭祀天地、告功于天的盛典,往往百年難遇。

劉秀覺得,自己還不夠資格。

隨后,漢光武帝下詔,若是各郡縣官員派人來給皇帝祝壽,溢言虛美,歌功頌德,朕一定要剃掉他們的頭髮,處以髡刑,并命他們去邊疆屯田。大臣一時不敢言封禪之事。

不過,隨著年老體衰,劉秀明白,封禪可以起到樹立政治權威的功用。他開創了東漢王朝,要想辦法統一其思想、鞏固其統治。

于是,年已垂暮的劉秀,再次將朝政與讖緯聯系起來。

泰山星空。圖源/圖蟲創意

04

建武三十二年(56年),群臣再次上奏:

登封告成,為民報德,百王所同,陛下輒拒絕不許,臣不下敢頌功述德業,《河》《洛》讖書,赤漢九世,當巡封泰山……以和靈瑞,以為兆民。

大臣們這回學聰明了,搬出劉秀重視的民心,說陛下去封禪,就是為了給百姓祈福啊!同時,他們引述圖讖,證明皇帝應該到泰山封禪。

迷信讖緯的劉秀翻開《河圖·會昌符》一看,上面果然寫著:「赤劉之九,會命岱宗。」岱宗,即泰山。至于為何有這句話,他沒必要去深究。

在讖語的指引下,劉秀沒有再推辭,他命群臣依照漢武帝元封年間封禪的舊典,籌備金泥(用水銀和黃金制成的封泥)、玉檢(玉制封檢)與用青石制成的巨型方石。

正月,漢光武帝親率諸王公大臣、文官武將,組成盛大的儀仗隊伍,浩浩蕩蕩前往泰山。

二十二日清晨,漢光武帝在泰山南麓祭天。午后到達山頂,百官引用《河圖》《洛書》等讖文,宣揚光武帝「受命中興」等三十六項大功。

尚書令獻上玉牒及玉檢,由漢光武帝親手鈐封,太常命騎士兩千余人抬起壇上的方石,尚書令將玉牒藏入其內以后,用方石蓋好,再用五寸之印封好石檢。

登封禮畢,漢光武帝再次叩拜上天,百官齊呼萬歲。之后,漢光武帝一行人歡欣鼓舞地沿路而下,禪于梁父。

回到都城洛陽后,漢光武帝大赦天下,改元為建武中元。

實際上,封禪只是表面工程,背后有著劉秀更深層的考慮。他要將讖緯規范化,使大漢長治久安。

同年,62歲的漢光武帝下詔,「宣布圖讖于天下」。

「宣布圖讖于天下」,就是將讖緯之學上升為國家意志,同時,朝廷壟斷了對讖緯的解釋權,嚴禁民間私造讖緯。漢光武帝推崇的《河圖》《洛書》等讖書與諸經對應的「緯書」被正式確立為治國施政的依據,成為儒生的必修內容,以便大漢子民世世尊奉。

盡管讖緯之學在東漢后逐漸退出歷史舞臺,但漢光武帝大力倡導讖緯的做法,對后世影響深遠。

東漢,劉秀將儒學讖緯化,知識分子跟著學這些經過官方改造的「經學」,一些儒者對學生「以圖緯教授」,導致迷信學說流毒于天下。

東漢以后,歷朝歷代為了滿足其政治需求,多次對官方地位的儒學進行改造,知識分子趨炎附勢,帶頭響應,遂使儒家經典面目全非,徹底淪為統治工具。

故而,歷史學家呂思勉說:「自東漢至今兩千余年,可謂誤入歧途。」

清人繪漢光武帝晚年畫像

05

宣布圖讖于天下,漢光武帝心滿意足地完成了這人生中的最后一件大事。

這時候,又發生了一件在當時看來毫不起眼的「小事」。

建武中元二年(57年),春寒料峭,一個遠道而來的使臣來到了洛陽城。

這名使臣上奏漢光武帝,說他來自一個叫「倭」的地方,奉命渡過浩瀚的大海,前來大漢拜見皇帝。史書記載,「倭在韓東南大海中」,也就是現在日本所在的位置,但當時日本列島上只有大大小小數百個分散的部落。

隨著大漢國力恢復,四夷多有使者前來表示歸順,奉貢朝賀。

漢光武帝一視同仁,賞了倭奴使臣一枚金印,上刻三行五字——「漢委奴國王」(「委」通「倭」)。倭奴使者捧著金印,樂呵呵地渡海歸國。

《后漢書》中的這段文字,是中國帝王最早接見日本使臣的記載。

漢光武帝不經意間的一個舉措,讓彼岸的小國從此深深折服于華夏文明。此后,漢委奴國王金印逐漸銷聲匿跡,直到18世紀,日本志賀島上的一個農民在拓寬水路時,偶然間發現了這塊古老的金印。金印出土后又輾轉百年,現陳列在日本福岡市博物館。

時間的浪潮中,雖有文物不朽,但人終歸是世間過客。

即便如漢光武帝般雄才大略的君王,也抵抗不住歲月侵蝕。

漢委奴國王金印出土處石碑。圖源/圖蟲創意

06

建武中元二年(57年)二月,漢光武帝病危。

劉秀可能有心腦血管疾病,去世前曾兩次患病,分別是建武十七年與建武二十年,一度「風眩黃癉」,以為自己將死,但病情都得以好轉。

他是東漢壽命最長的一位皇帝,在位時從不怠政,每日早晨主持朝會,午后才散,之后還要召見大臣講說經義,到半夜才睡。

太子劉莊(即漢明帝)不忍心父親太過勞苦,勸諫道:「陛下有禹、湯執政的圣明,卻沒有黃、老養生的福分,希望陛下愛惜身體,頤養精神。」

劉秀卻說:「我自樂此,不為疲也!」

太子劉莊后來也成為一代明君。圖源/影視劇照

但這一次,在位32年的漢光武帝大限將至,他病倒在洛陽南宮,閉上了他疲憊的雙眼。

漢光武帝留下遺詔:「朕無益于百姓,后事都照孝文皇帝制度,務必儉省。刺史及二千石以上的長吏都不要離開自己所在的城邑,也不要派官員來京或送書吊唁。」

劉秀追慕舅舅樊宏薄葬的風范,要求「務必儉省」,仿照漢文帝的制度,葬以瓦器,不以金銀銅錫為飾,因其山,不起墳,地不過二三頃,無山陵陂池。

一代英主,就這樣安靜地離開了人世。

漢光武帝劉秀在有生之年實現了天下太平,他多年來堅持「息民」的國策卓有成效,社會趨于安定,經濟逐年好轉。

到了其子漢明帝在位時,已經出現「天下安平,人無徭役,歲比登稔,百姓殷富,粟斛三十,牛羊被野」的盛世景象。與此同時,一個讖緯的時代,到來了。

參考文獻:

[漢]劉珍等撰,吳樹平注:《東觀漢記校注》,中華書局,2008年

[漢]荀悅,[晉]袁宏:《兩漢紀》,中華書局,2002年

[南朝宋]范曄:《后漢書》,中華書局,2000年

[宋]司馬光:《資治通鑒》,中華書局,2009年

(英)崔瑞德,(英)魯惟一:《劍橋中國秦漢史》,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2年

黃樸民:《兩漢讖緯簡論》,《清華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8年第3期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