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娛樂»正文

你知道正史上的劉黑闥,到底有多猛嗎?無將之兵,都能打平李世民

今天來聊一聊劉黑闥。

看過《隋唐演義》的朋友, 或者對唐朝歷史相對有所了解的朋友, 對于劉黑闥這個名字, 應該不會太陌生。

但是, 很多人對于這個名字, 恐怕也僅限于聽說過而已。 知道他是隋末唐初的一個亂世梟雄, 但對其生平事跡, 就不大了解了。

實際上, 劉黑闥這個人, 是唐朝初年一個嚴重被低估了的天才將領。 雖然最后失敗, 但其個人的軍事能力, 極有可能和李世民處于同一個級別!

不信?那好, 讓我們來看看, 劉黑闥這個人, 一生到底是什麼樣子的。

劉黑闥出身底層, 生年不詳。 相比后來同樣是隋末梟雄的李淵、李密、宇文化及等人, 劉黑闥的出身, 可以說是一張白紙, 沒有給他任何幫助。

而且, 家境貧寒不說, 劉黑闥年輕的時候, 根本就是一個純粹的混混。 《舊唐書》中對于早年的劉黑闥, 用了十五個字來形容:無賴, 嗜酒, 好博弈, 不治產業, 父兄患之。

用現代人的話來說, 早年的劉黑闥, 根本就是一個三無人員。

不過, 劉黑闥在家鄉的時候, 認識了一個很重要的人。

這個人, 就是竇建德, 后來隋末最重要的農民起義軍領袖之一, 同時也是徹底改變了劉黑闥命運的一個人。

相比于劉黑闥, 竇建德雖然也是社會底層出身, 但家境要好很多, 而且為人十分仗義。 早年劉黑闥缺吃少穿的時候, 就曾經常被竇建德接濟。 從某種意義上來說, 竇建德就好像是《水滸傳》里面樂善好施的柴大官人, 而劉黑闥則有點像是武松。

不過, 后來隋末天下大亂, 大家紛紛起兵反隋的時候,

劉黑闥卻并沒有直接加入竇建德這一邊, 而是投身一個名叫郝孝德的起義軍首領麾下。 對于劉黑闥當時為什麼沒有直接加入竇建德麾下, 史書上沒有明確記載, 所以我們也不知道原因。 不過這也不重要, 因為劉黑闥雖然最開始的時候, 沒有追隨竇建德, 但后來還是走到了竇建德的麾下。

劉黑闥投身那個名叫郝孝德的起義軍領袖麾下之后, 很快就因為個人勇猛, 逐漸脫穎而出。 不過, 對于郝孝德這個人, 史書上同樣記載不多, 我們只知道, 他是平原郡人, 早年曾和王薄、孫宣雅等人率先起義, 后來被隋朝名將張須陀擊敗, 然后歸順了瓦崗軍的李密。 歸順李密之后, 就再沒了任何記載。

而隨著郝孝德歸順李密, 劉黑闥自然也就到了李密的麾下, 搖身一變成了瓦崗軍。 在李密麾下, 劉黑闥繼續步步高升, 成了瓦崗軍的偏將。

但是, 到了大業十四年這一年, 劉黑闥迎來了自己人生中的一個重要轉折點。

這一年, 宇文化及在江都發動政變, 勒死了楊廣, 由此引發了一連串的變故。

楊廣去世之前,雖然中原已經是遍地狼煙,但大體上還有點秩序,可以分為隋朝舊屬和起義軍兩派。而楊廣一死,隋朝頓時分崩離析,變成各地大大小小的軍閥。而起義軍當中,也因為沒了隋朝剿殺的壓力,各自為政,徹底分裂。

但是當時在這些大大小小的勢力當中,有四股勢力,是相對較強的。關中的李淵、勒死楊廣的宇文化及、洛陽的王世充、領導瓦崗的李密。

在江都政變發生之前,李淵已經起兵,正在忙著統一關中地區。而李密則是在和王世充死磕,并且已經將王世充打得半殘。宇文化及在發動政變之后,則是繼承了隋朝在江都的全部勢力。

至于竇建德,當時相比這四家,實力還比較弱小,還在猥瑣發育當中。

楊廣一死,李淵加快了統一關中的步伐。而李密則是為了避免腹背受敵的局面,馬上和王世充握手言和,轉過頭去先收拾背后的宇文化及。經過一番苦戰之后,李密打垮了宇文化及,但同時,王世充也抓住機會恢復了實力。趁著瓦崗軍剛剛經過大戰,戰力不足的時候,偷襲李密,一舉打垮了瓦崗軍。而作為瓦崗軍領袖的李密,在失敗之后,只能逃回關中,投降了此時已經統一關中的李淵,后來被李淵殺了。

而當時的劉黑闥,因為一直追隨在李密身邊,在被王世充擊敗后,就被王世充抓了俘虜。王世充抓了劉黑闥以后,倒也沒有如何難為他,反倒是因為聽說劉黑闥的神勇,打算重用劉黑闥。不過,出身瓦崗系的劉黑闥,和秦瓊、程咬金等人一樣,對王世充的人品非常不齒。所以后來找了個機會,劉黑闥就叛出了王世充的麾下,轉投當時雄踞河北的老朋友竇建德。

順便多說一句,之前王世充、李密和宇文化及的三家大戰,看似最終是王世充獲勝。但獲利最大的,其實是關中的李淵,和河北的竇建德。李淵趁著這個時間統一了關中,而竇建德則是趁機占領了河北、山東等地,然后在李密失敗后,又接收了大量原本屬于瓦崗軍的地盤,一躍成長為可以和王世充、李淵兩家相媲美的勢力。

而劉黑闥來投奔竇建德之后,竇建德自然大喜過望,對劉黑闥予以重用。而劉黑闥本人,這次也沒有辜負竇建德的期望,很快就率軍打出了名聲,被軍中尊稱為‘神勇將軍’。

但是,劉黑闥在竇建德麾下征戰的時間,并不算長。僅僅三年之后,著名的虎牢關大戰爆發。虎牢關大戰爆發的原因,是因為當時李淵統一關中之后,派李世民統兵去進攻洛陽的王世充。王世充自然不敵,只能向竇建德求救。竇建德深知自己不是李淵的對手,但同時又想著坐收漁人之利,想等李世民和王世充兩敗俱傷之后,再出手摘果子。

這個計劃,看似天衣無縫,但竇建德唯獨漏算了一點,那就是李世民實在是太能打了!李世民打垮王世充,將洛陽徹底圍困之后,又分兵迅速占領了虎牢關,阻擋住竇建德大軍增援洛陽的道路。

就是在這樣的背景下,虎牢關大戰爆發。而這一戰,也成了李世民的封神一戰。

當時竇建德為了順利摘果子,幾乎調集了麾下所有軍隊,號稱是三十萬大軍。而李世民身邊,則只有不足萬人。甚至有史書記載,李世民當時身邊只有三千多人。如此巨大的軍力差距,看起來竇建德是必勝無疑。但這次大戰的結果,卻是李世民一舉打垮了竇建德,并且把竇建德本人都給俘虜了。

竇建德被俘虜后,劉黑闥不愿投降李唐,只身逃回家鄉,暫時隱居了起來。但很快,隨著一個消息的傳來,劉黑闥再也坐不住了。

這個消息就是,竇建德被抓到長安之后,被李淵下令當街斬首!而且,李淵殺了竇建德之后,還強行征召竇建德麾下的將領們千萬長安,顯然是要趕盡殺絕了。

李淵當時的想法,其實也很簡單。相比王世充、李密等人,竇建德截然不同。其他人都是出身高層,在底層沒有什麼威望。打輸了之后,就再無翻身的余地,只能被李淵囚禁。所以就算留著他們,給自己賺個好名聲也無妨。但竇建德不一樣,竇建德和他麾下的將軍,是真正的出身底層,在底層威望極高。如果留著他們,回頭竇建德只要振臂一呼,瞬間又會拉起一支隊伍。這種養虎為患的事情,李淵自然不會做。

不過,李淵這樣的做法,肯定引起了竇建德舊屬的強烈反感。大家聚在一起一想,反正投降也是個死,為什麼站起來打一架呢?索性反了就是了!不過,大家在起事之前,還找了位算命先生給算了一卦。算命先生說,他們只有奉姓劉的為主,才能成功。于是大家又合計了一下,就想到了劉黑闥。

就這樣,劉黑闥被推上首領的位置,并且開始了他接下來一連串的夸張戰績。

武德四年,五月份竇建德被打垮,七月初被帶回長安斬首。七月十九,劉黑闥在貝州漳南正式起兵。在接下來短短一個月時間里,劉黑闥得到了竇建德舊屬的迅速響應,地盤開始瘋狂擴張。等到李淵反應過來,劉黑闥已經占領了河北、山東、河南的大片地區。

九月,劉黑闥擊敗了羅藝和李神通的聯軍。十月初六,劉黑闥攻陷瀛州。十一月十九,劉黑闥攻陷定州,十二月初三,劉黑闥攻陷冀州。十二月十二,劉黑闥在宋州擊敗李世績,生擒薛萬均兄弟。十二月十七日至十九日,三天之內又接連攻陷邢州、魏州、莘州。

僅僅不到半年時間,劉黑闥便率軍恢復了竇建德當年的全部地盤,甚至還有所增加。于此同時,劉黑闥還交好北方的突厥,讓關中的李淵集團瞬間壓力大增。

面對劉黑闥的突然逆襲,身居長安的李淵,也有點發懵。但很快,等到李淵回過神來,開始迅速集結軍隊,讓李世民統領,前去征討劉黑闥。而此時,劉黑闥不但已經收復了竇建德的全部地盤,還在相州自稱漢東王,恢復了竇建德當年建立的大夏政權。

于是,武德五年,洺水之戰爆發。

這一戰,雖然最終以劉黑闥的失敗告終,但同時也是劉黑闥生平的巔峰一戰!

面對堪稱一代軍神的李世民,劉黑闥并沒有掉以輕心。先是多次挑釁唐軍,被李世民挫敗。然后用了一手妙計,暫時退出洺水縣城。等到李世民派麾下心腹大將羅士信入駐洺水縣城后,劉黑闥布置的親信迅速反叛,羅士信也被劉黑闥給干掉了。

羅士信就是《隋唐演義》當中羅成的原型。在演義小說里,羅成也是死于劉黑闥之手。

在損失了大將羅士信之后,李世民終于開始重視起這個出身卑微的對手,開始穩扎穩打。李世民深知,劉黑闥的最大弱點,就在于沒有堅強的糧草支援。相比之下,李世民有整個關中做后盾,后勤則相對強悍。于是,李世民開始堅守不出,派兵去襲擾劉黑闥的后援。

李世民的這一手對耗的計謀,一下子打到了劉黑闥的軟肋上。在接下來的一個月時間里,面對李世民的堅守不出,劉黑闥雖然多次襲擾,但效果有限,終于銳氣漸失,不得不提前和李世民決戰。

而此時的李世民,則是料定劉黑闥需要和他決戰,派人去洺水上游先行截住河水,打算到時候給劉黑闥來給水淹七軍。這一招,漢初的韓信用過,三國時的關羽用過,后來宋朝的岳飛也用過,效果都好的出奇。

但是,當決戰到來的時候,一直無往不勝的李世民,卻遇上了此生最不可思議的一戰。

據《資治通鑒》記載:

丁未,黑闥帥步騎二萬南渡洺水,壓唐營而陳,世民自將精騎擊其騎兵,破之,乘勝蹂其步兵。黑闥率眾殊死戰。自午至昏,戰數合,黑闥勢不能支。王小胡謂黑闥曰,「智力盡矣,宜早亡去。」遂與黑闥先遁,余眾不知,尤格戰。守吏決堰,洺水大至,深丈余。黑闥眾大潰,斬首萬余級,溺死數千人,黑闥與范原等二百騎奔突厥,山東悉平。

按照《資治通鑒》的記載習慣,當時李世民親率的這支精銳,應該就是大名鼎鼎的玄甲軍。李世民麾下的這支玄甲軍,是由當時整個關中傾盡全力才打造出來的精銳。就算關中地區傾盡全力支持,也只湊出了三千五百騎。而且這支玄甲軍,也是當初李世民迅速擊破竇建德的關鍵所在。

但就算李世民用上了這支玄甲軍,戰事依然打成了膠著狀態。按照資治通鑒的這個記載,在李世民沖破劉黑闥步兵方陣之后,雙方仍然打了整整一個下午。而且打到最后,劉黑闥是已經率先逃走,等于整個劉黑闥軍隊是在沒有指揮的情況下,和李世民硬懟了一個下午。期間李世民還曾數次歷險,多虧尉遲恭在其身邊拼命,才保護住李世民的安全。

甚至到了最后,就算沒有指揮,李世民依然拿不下來,只能放開洺水,來一招水淹七軍。

但最重要的是,不管是《舊唐書》、《新唐書》還是《資治通鑒》,對于這一戰,都只記載了劉黑闥方面的傷亡,而沒有記載李世民方面的傷亡。據史學家們考證,洺水之戰當中,李世民方面的損失,恐怕絲毫不遜色于劉黑闥方面,甚至要比劉黑闥方面更多!

洺水之戰以后,劉黑闥僅以一千多余部逃往突厥。但很快,僅僅過了半年之后,劉黑闥便借突厥兵馬,再次反攻了回來。李世民好不容易平定下來的地盤,在接下來的幾個月里,又被劉黑闥給拿下了。

不過這一次,當年原屬于竇建德的舊部,已經被李家清理的差不多了,劉黑闥所能得到的支持,也相對有限。但同時,在唐朝內部,也出現了一些變化。因為李世民軍功太大,李淵害怕太子位置不穩,所以這一戰不敢再讓李世民出戰,轉而派太子李建成統軍。

雖說統軍將領由李世民換成了李建成,但劉黑闥的局面,卻依然十分危險。一方面,劉黑闥當年的老部隊,已經在洺水一戰中近乎損失殆盡,再也難打硬仗。另一方面,李建成雖然在演義小說當中,是個無能之輩。但在正史上,其才能卻并不遜色于李世民多少。甚至可以說,在某些方面,比李世民更加兇猛。

這一戰,劉黑闥敗的一塌糊涂,被李建成派劉宏基在后面玩了命的追殺。劉黑闥本想再次逃往突厥,以待東山再起。但是在劉黑闥逃到饒陽之后,當地的刺史諸葛德威反叛,生擒了劉黑闥,拿劉黑闥的人頭,去向唐朝抵了投名狀。

武德六年二月,劉黑闥在洺州被李建成斬首。一代悍將,終成刀下之鬼。而在劉黑闥死后,山東、河北、河南地區,也終于被徹底平定下來,再無反叛。

從后世的角度來看,劉黑闥的失敗,其實很大程度在于他的后勤補給不行。能夠率領戰力較弱的農民軍,和軍備強悍的玄甲軍打到膠著的狀態,本身就說明了劉黑闥作為將領是何等的強悍。如果劉黑闥能夠擁有一個穩固的后方,有相對強悍的后勤補給能力。那麼當初洺水之戰的結果,恐怕仍未可知。隋末最終的天下歸屬,恐怕也要出現變數了。

楊廣去世之前,雖然中原已經是遍地狼煙,但大體上還有點秩序,可以分為隋朝舊屬和起義軍兩派。而楊廣一死,隋朝頓時分崩離析,變成各地大大小小的軍閥。而起義軍當中,也因為沒了隋朝剿殺的壓力,各自為政,徹底分裂。

但是當時在這些大大小小的勢力當中,有四股勢力,是相對較強的。關中的李淵、勒死楊廣的宇文化及、洛陽的王世充、領導瓦崗的李密。

在江都政變發生之前,李淵已經起兵,正在忙著統一關中地區。而李密則是在和王世充死磕,并且已經將王世充打得半殘。宇文化及在發動政變之后,則是繼承了隋朝在江都的全部勢力。

至于竇建德,當時相比這四家,實力還比較弱小,還在猥瑣發育當中。

楊廣一死,李淵加快了統一關中的步伐。而李密則是為了避免腹背受敵的局面,馬上和王世充握手言和,轉過頭去先收拾背后的宇文化及。經過一番苦戰之后,李密打垮了宇文化及,但同時,王世充也抓住機會恢復了實力。趁著瓦崗軍剛剛經過大戰,戰力不足的時候,偷襲李密,一舉打垮了瓦崗軍。而作為瓦崗軍領袖的李密,在失敗之后,只能逃回關中,投降了此時已經統一關中的李淵,后來被李淵殺了。

而當時的劉黑闥,因為一直追隨在李密身邊,在被王世充擊敗后,就被王世充抓了俘虜。王世充抓了劉黑闥以后,倒也沒有如何難為他,反倒是因為聽說劉黑闥的神勇,打算重用劉黑闥。不過,出身瓦崗系的劉黑闥,和秦瓊、程咬金等人一樣,對王世充的人品非常不齒。所以后來找了個機會,劉黑闥就叛出了王世充的麾下,轉投當時雄踞河北的老朋友竇建德。

順便多說一句,之前王世充、李密和宇文化及的三家大戰,看似最終是王世充獲勝。但獲利最大的,其實是關中的李淵,和河北的竇建德。李淵趁著這個時間統一了關中,而竇建德則是趁機占領了河北、山東等地,然后在李密失敗后,又接收了大量原本屬于瓦崗軍的地盤,一躍成長為可以和王世充、李淵兩家相媲美的勢力。

而劉黑闥來投奔竇建德之后,竇建德自然大喜過望,對劉黑闥予以重用。而劉黑闥本人,這次也沒有辜負竇建德的期望,很快就率軍打出了名聲,被軍中尊稱為‘神勇將軍’。

但是,劉黑闥在竇建德麾下征戰的時間,并不算長。僅僅三年之后,著名的虎牢關大戰爆發。虎牢關大戰爆發的原因,是因為當時李淵統一關中之后,派李世民統兵去進攻洛陽的王世充。王世充自然不敵,只能向竇建德求救。竇建德深知自己不是李淵的對手,但同時又想著坐收漁人之利,想等李世民和王世充兩敗俱傷之后,再出手摘果子。

這個計劃,看似天衣無縫,但竇建德唯獨漏算了一點,那就是李世民實在是太能打了!李世民打垮王世充,將洛陽徹底圍困之后,又分兵迅速占領了虎牢關,阻擋住竇建德大軍增援洛陽的道路。

就是在這樣的背景下,虎牢關大戰爆發。而這一戰,也成了李世民的封神一戰。

當時竇建德為了順利摘果子,幾乎調集了麾下所有軍隊,號稱是三十萬大軍。而李世民身邊,則只有不足萬人。甚至有史書記載,李世民當時身邊只有三千多人。如此巨大的軍力差距,看起來竇建德是必勝無疑。但這次大戰的結果,卻是李世民一舉打垮了竇建德,并且把竇建德本人都給俘虜了。

竇建德被俘虜后,劉黑闥不愿投降李唐,只身逃回家鄉,暫時隱居了起來。但很快,隨著一個消息的傳來,劉黑闥再也坐不住了。

這個消息就是,竇建德被抓到長安之后,被李淵下令當街斬首!而且,李淵殺了竇建德之后,還強行征召竇建德麾下的將領們千萬長安,顯然是要趕盡殺絕了。

李淵當時的想法,其實也很簡單。相比王世充、李密等人,竇建德截然不同。其他人都是出身高層,在底層沒有什麼威望。打輸了之后,就再無翻身的余地,只能被李淵囚禁。所以就算留著他們,給自己賺個好名聲也無妨。但竇建德不一樣,竇建德和他麾下的將軍,是真正的出身底層,在底層威望極高。如果留著他們,回頭竇建德只要振臂一呼,瞬間又會拉起一支隊伍。這種養虎為患的事情,李淵自然不會做。

不過,李淵這樣的做法,肯定引起了竇建德舊屬的強烈反感。大家聚在一起一想,反正投降也是個死,為什麼站起來打一架呢?索性反了就是了!不過,大家在起事之前,還找了位算命先生給算了一卦。算命先生說,他們只有奉姓劉的為主,才能成功。于是大家又合計了一下,就想到了劉黑闥。

就這樣,劉黑闥被推上首領的位置,并且開始了他接下來一連串的夸張戰績。

武德四年,五月份竇建德被打垮,七月初被帶回長安斬首。七月十九,劉黑闥在貝州漳南正式起兵。在接下來短短一個月時間里,劉黑闥得到了竇建德舊屬的迅速響應,地盤開始瘋狂擴張。等到李淵反應過來,劉黑闥已經占領了河北、山東、河南的大片地區。

九月,劉黑闥擊敗了羅藝和李神通的聯軍。十月初六,劉黑闥攻陷瀛州。十一月十九,劉黑闥攻陷定州,十二月初三,劉黑闥攻陷冀州。十二月十二,劉黑闥在宋州擊敗李世績,生擒薛萬均兄弟。十二月十七日至十九日,三天之內又接連攻陷邢州、魏州、莘州。

僅僅不到半年時間,劉黑闥便率軍恢復了竇建德當年的全部地盤,甚至還有所增加。于此同時,劉黑闥還交好北方的突厥,讓關中的李淵集團瞬間壓力大增。

面對劉黑闥的突然逆襲,身居長安的李淵,也有點發懵。但很快,等到李淵回過神來,開始迅速集結軍隊,讓李世民統領,前去征討劉黑闥。而此時,劉黑闥不但已經收復了竇建德的全部地盤,還在相州自稱漢東王,恢復了竇建德當年建立的大夏政權。

于是,武德五年,洺水之戰爆發。

這一戰,雖然最終以劉黑闥的失敗告終,但同時也是劉黑闥生平的巔峰一戰!

面對堪稱一代軍神的李世民,劉黑闥并沒有掉以輕心。先是多次挑釁唐軍,被李世民挫敗。然后用了一手妙計,暫時退出洺水縣城。等到李世民派麾下心腹大將羅士信入駐洺水縣城后,劉黑闥布置的親信迅速反叛,羅士信也被劉黑闥給干掉了。

羅士信就是《隋唐演義》當中羅成的原型。在演義小說里,羅成也是死于劉黑闥之手。

在損失了大將羅士信之后,李世民終于開始重視起這個出身卑微的對手,開始穩扎穩打。李世民深知,劉黑闥的最大弱點,就在于沒有堅強的糧草支援。相比之下,李世民有整個關中做后盾,后勤則相對強悍。于是,李世民開始堅守不出,派兵去襲擾劉黑闥的后援。

李世民的這一手對耗的計謀,一下子打到了劉黑闥的軟肋上。在接下來的一個月時間里,面對李世民的堅守不出,劉黑闥雖然多次襲擾,但效果有限,終于銳氣漸失,不得不提前和李世民決戰。

而此時的李世民,則是料定劉黑闥需要和他決戰,派人去洺水上游先行截住河水,打算到時候給劉黑闥來給水淹七軍。這一招,漢初的韓信用過,三國時的關羽用過,后來宋朝的岳飛也用過,效果都好的出奇。

但是,當決戰到來的時候,一直無往不勝的李世民,卻遇上了此生最不可思議的一戰。

據《資治通鑒》記載:

丁未,黑闥帥步騎二萬南渡洺水,壓唐營而陳,世民自將精騎擊其騎兵,破之,乘勝蹂其步兵。黑闥率眾殊死戰。自午至昏,戰數合,黑闥勢不能支。王小胡謂黑闥曰,「智力盡矣,宜早亡去。」遂與黑闥先遁,余眾不知,尤格戰。守吏決堰,洺水大至,深丈余。黑闥眾大潰,斬首萬余級,溺死數千人,黑闥與范原等二百騎奔突厥,山東悉平。

按照《資治通鑒》的記載習慣,當時李世民親率的這支精銳,應該就是大名鼎鼎的玄甲軍。李世民麾下的這支玄甲軍,是由當時整個關中傾盡全力才打造出來的精銳。就算關中地區傾盡全力支持,也只湊出了三千五百騎。而且這支玄甲軍,也是當初李世民迅速擊破竇建德的關鍵所在。

但就算李世民用上了這支玄甲軍,戰事依然打成了膠著狀態。按照資治通鑒的這個記載,在李世民沖破劉黑闥步兵方陣之后,雙方仍然打了整整一個下午。而且打到最后,劉黑闥是已經率先逃走,等于整個劉黑闥軍隊是在沒有指揮的情況下,和李世民硬懟了一個下午。期間李世民還曾數次歷險,多虧尉遲恭在其身邊拼命,才保護住李世民的安全。

甚至到了最后,就算沒有指揮,李世民依然拿不下來,只能放開洺水,來一招水淹七軍。

但最重要的是,不管是《舊唐書》、《新唐書》還是《資治通鑒》,對于這一戰,都只記載了劉黑闥方面的傷亡,而沒有記載李世民方面的傷亡。據史學家們考證,洺水之戰當中,李世民方面的損失,恐怕絲毫不遜色于劉黑闥方面,甚至要比劉黑闥方面更多!

洺水之戰以后,劉黑闥僅以一千多余部逃往突厥。但很快,僅僅過了半年之后,劉黑闥便借突厥兵馬,再次反攻了回來。李世民好不容易平定下來的地盤,在接下來的幾個月里,又被劉黑闥給拿下了。

不過這一次,當年原屬于竇建德的舊部,已經被李家清理的差不多了,劉黑闥所能得到的支持,也相對有限。但同時,在唐朝內部,也出現了一些變化。因為李世民軍功太大,李淵害怕太子位置不穩,所以這一戰不敢再讓李世民出戰,轉而派太子李建成統軍。

雖說統軍將領由李世民換成了李建成,但劉黑闥的局面,卻依然十分危險。一方面,劉黑闥當年的老部隊,已經在洺水一戰中近乎損失殆盡,再也難打硬仗。另一方面,李建成雖然在演義小說當中,是個無能之輩。但在正史上,其才能卻并不遜色于李世民多少。甚至可以說,在某些方面,比李世民更加兇猛。

這一戰,劉黑闥敗的一塌糊涂,被李建成派劉宏基在后面玩了命的追殺。劉黑闥本想再次逃往突厥,以待東山再起。但是在劉黑闥逃到饒陽之后,當地的刺史諸葛德威反叛,生擒了劉黑闥,拿劉黑闥的人頭,去向唐朝抵了投名狀。

武德六年二月,劉黑闥在洺州被李建成斬首。一代悍將,終成刀下之鬼。而在劉黑闥死后,山東、河北、河南地區,也終于被徹底平定下來,再無反叛。

從后世的角度來看,劉黑闥的失敗,其實很大程度在于他的后勤補給不行。能夠率領戰力較弱的農民軍,和軍備強悍的玄甲軍打到膠著的狀態,本身就說明了劉黑闥作為將領是何等的強悍。如果劉黑闥能夠擁有一個穩固的后方,有相對強悍的后勤補給能力。那麼當初洺水之戰的結果,恐怕仍未可知。隋末最終的天下歸屬,恐怕也要出現變數了。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