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畫面太催淚,101歲老人夢見過世媽媽被叫醒,微笑回味夢境後委屈大哭:她不跟我說話

在父母眼裡, 孩子再大, 也是孩子!

人的一生真的太短暫了, 從孩童到白髮蒼蒼真的彷彿一眨眼。

對于大多數人來說, 「媽媽」這是個不管是多大年齡, 都會感到溫暖柔軟的詞。

日前, 一名網友拍下家中101歲老人思念母親的一幕, 令人動容。

視訊畫面顯示, 一位頭髮全無、滿臉皺紋和老人斑的老人躺著床上, 面上似哭似笑, 不知是開心還是難過。

通過視訊中的對話, 我們得知, 原來, 這天, 老人做夢夢到了自己的媽媽,

被叫醒後先是笑著回味夢境, 隨後, 意識到媽媽早已離世, 又忍不住悲從中來,

流淚思念, 哭得像個孩子, 嘴裡還念叨著:她不跟我說話!你們為什麼要叫醒我?

101歲的老人, 潛意識裡我們總是將其視作沒有長輩的長輩,

直到從他的口中聽到那個世間最溫柔的稱呼, 我們才猛然驚醒, 意識到,

數十年前, 這位風燭殘年的老人, 也曾是風華正茂的少年, 也曾有懵懂無知的童年,

也曾義無反顧挑起家庭重擔, 也曾茫然無措渴望一個依靠。 他的昨天, 正是今天的我們……

很多網友, 都被這位百歲老人思念媽媽的畫面震撼到, 同時推己及人, 感慨無限。

有人感同身受, 聲稱自己週一清晨夢到了早已過世的父親, 夢境是在殯儀館, 他一直在大喊:爸你看一眼孩子吧!

然而, 夢中的父親卻始終無法睜眼回應自己孩子, 這樣一個簡單的請求, 這位網友表示, 他醒來後悲從中來, 不能自已。

還有網友也談到自己的母親, 忍不住坦露內心, 聲稱他有時候是真的想媽媽。

他說,

有時候我想著她如果在的話, 太久沒打電話回去, 她就會打電話過來罵,

怎麼這麼久沒打電話回家;如果她在的話, 工作回家的時候, 家裡會熱著點吃的等著我;

如果她在的, 有些事情我可以跟她聊聊, 老姐的兩個小孩子也都有外婆叫。

惋惜媽媽離世之餘, 這位網友振作精神, 表示現在他們都過得很好, 希望以此來告慰母親的在天之靈。

不過, 在很多人緬懷已故的父母, 回憶美好過往時, 也有一些不一樣的聲音出現, 將這種持續拉高的親情往下拽。

一位女性網友直言, 自己就是個不太想父母的人, 在她那個多子女的年代, 她是家中最小的孩子。

然而, 對于自己的性別, 父母卻很不滿意, 網友說, 自己的父母希望她是一個男孩, 結果卻是個女的。

媽媽特別重男輕女。 從她記憶起, 媽媽沒有給她梳過頭髮。 都是男孩子一樣短髮。

記憶中都是一些無緣無故被父母暴打的事。 回憶起童年經歷,

這位女性網友最終用一個「唉」字表達了自己滿腔的委屈和心酸。

有類似不幸童年,感受不到家庭溫暖的網友不止一個,也有網友坦言她對媽媽的感情也不是太深。

網友說:我的童年的傷痛全都是我媽帶給我的。因為她重男輕女,覺得男的就是比女的厲害,

女的就應該生孩子照顧家庭。但是,可能我是她女兒,她又覺得該對我好,

所以小時候我總是在自我否定,和渴求她的愛中糾結著內心長大。

至于我爸,我小時候都沒有我爸的印象。所以我恨死重男輕女的這個社會了。

從這位女性網友的話語中可以看出,她的童年經歷完全不同于那個百歲老人,

完全是在一個不被父母期待,甚至被虐待的家庭中長大的。

寫到這裡,我突然想到今早看到的一句話:男性回憶起家鄉,

永遠是開心快樂的溫暖港灣,而女性回憶起家鄉,永遠是照顧不完的弟弟、幹不完的農活。

可見,因為性別的不同,男孩女孩在同一個家庭,很可能完全是兩種截然相反的經歷。

百歲老人對媽媽的思念,可以看出他是在母親的愛中長大,我們為此動容。

而女性網友不思念自己的父母,我們也不要怪她冷血無情,「未經他人苦,莫勸人大度。」

感情都是相互的,沒能從父母那裡感受到溫情,回憶起過往全是傷痕,

不去思念也是能夠理解的,希望人們千萬不要站在道德制高點去綁架對方。

這世間的親情完全種,誰人真正能說清呢?當下,我們應該做的是,

盡量去宣揚男女平等的觀念,盡量消除重男輕女的封建糟粕帶給女性的傷害,

當女性也都是在有愛的家庭中長大,想必父母和孩子之間的感情才會更加真摯可貴。

有類似不幸童年,感受不到家庭溫暖的網友不止一個,也有網友坦言她對媽媽的感情也不是太深。

網友說:我的童年的傷痛全都是我媽帶給我的。因為她重男輕女,覺得男的就是比女的厲害,

女的就應該生孩子照顧家庭。但是,可能我是她女兒,她又覺得該對我好,

所以小時候我總是在自我否定,和渴求她的愛中糾結著內心長大。

至于我爸,我小時候都沒有我爸的印象。所以我恨死重男輕女的這個社會了。

從這位女性網友的話語中可以看出,她的童年經歷完全不同于那個百歲老人,

完全是在一個不被父母期待,甚至被虐待的家庭中長大的。

寫到這裡,我突然想到今早看到的一句話:男性回憶起家鄉,

永遠是開心快樂的溫暖港灣,而女性回憶起家鄉,永遠是照顧不完的弟弟、幹不完的農活。

可見,因為性別的不同,男孩女孩在同一個家庭,很可能完全是兩種截然相反的經歷。

百歲老人對媽媽的思念,可以看出他是在母親的愛中長大,我們為此動容。

而女性網友不思念自己的父母,我們也不要怪她冷血無情,「未經他人苦,莫勸人大度。」

感情都是相互的,沒能從父母那裡感受到溫情,回憶起過往全是傷痕,

不去思念也是能夠理解的,希望人們千萬不要站在道德制高點去綁架對方。

這世間的親情完全種,誰人真正能說清呢?當下,我們應該做的是,

盡量去宣揚男女平等的觀念,盡量消除重男輕女的封建糟粕帶給女性的傷害,

當女性也都是在有愛的家庭中長大,想必父母和孩子之間的感情才會更加真摯可貴。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