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娛樂»正文

劉備的愛將:父子戰死疆場,后輩淪為奴仆,司馬炎下令:赦為庶人

222年, 為掩護劉備撤退, 斷后的傅肜戰到僅剩他一人, 這時敵人勸其投降, 他大喊道:「漢將豈能降吳狗!」之后, 便以一己之力, 與數不清的敵軍繼續作戰。

傅肜, 劉備手下大將, 與大名鼎鼎的魏延同鄉, 都是義陽人。

傅肜

關羽被孫權誅殺后, 劉備親率大軍, 征討孫權, 遺憾的是, 打了一輩子仗的劉備, 卻被孫權的手下陸遜擊潰。

當時, 劉備看著到處都是吳軍, 便準備突圍, 危急時刻, 劉備問道:誰敢斷后?

在敵眾我寡的情況下, 斷后就意味著戰死, 可傅肜毫不猶豫地就站了出來, 并大喊道:臣愿斷后!

當時由于情況危急, 劉備也顧不得多叮囑什麼, 在傅肜答應斷后時, 劉備便立即率領精銳突圍。

劉備

劉備突圍出去不久, 傅肜就被四面八方趕來的吳軍圍住, 面對數倍于己的兵力, 傅肜毫不畏懼, 率領部眾, 奮勇殺敵。

可在敵我兵力懸殊的情況下, 傅肜的部將一個個相繼倒下。

當傅肜戰至僅剩自己一個人時, 吳將丁奉勸道:傅將軍, 劉備兵敗后, 蜀軍逃的逃, 死的死, 你又何必如此固執呢?不如趁早投降吳侯(孫權), 吳侯不會虧待你的!

丁奉的話沒錯, 此時的傅肜若選擇投降, 孫權確實不會虧待他, 且當時的傅肜若不投降, 就只有死路一條。

誰知傅肜聽了丁奉的話后, 不但不降, 還用盡全身氣力大喊道:我堂堂漢將, 豈能向吳狗投降?

之后, 縱馬挺槍, 殺入敵陣……

在那狼煙四起、血流成河的戰場上, 傅肜以一己之力, 與千軍萬馬作戰。 可不久, 他就因精疲力竭而亡。

臨終前, 他聚起全身氣力, 喃喃說道:漢將為國戰死, 此生無憾!

傅肜雖倒下了, 可他的忠義之氣, 必將千古流傳!

光陰似箭, 日月如流, 轉眼傅肜之子傅僉便已長大。

傅僉

傅僉不但作戰勇敢, 且頗有謀略, 深得蜀漢大將軍姜維喜愛, 因此被委以駐守陽安關的重任。

263年, 曹魏權臣司馬昭派鄧艾、鐘會等名將進攻蜀國。

當鐘會的部將胡烈, 進攻傅僉所駐守的陽安關時, 傅僉與他的助手蔣舒起了爭執。

蔣舒看到魏軍兵臨城下, 便向傅僉說道:大軍壓境, 我們若閉城自守, 不是個好辦法。

傅僉反駁道:我們奉命駐守關隘, 只要關隘不失守, 就是我們的功勞, 如果率軍出城作戰, 一旦失敗, 丟了關隘, 縱然自己戰死, 也無益于朝廷啊!

蔣舒聽后說道:你以守城為功, 但我以破敵為功,

不如你領一軍駐守關隘, 我領一軍出城破敵, 如此, 我們各行其志!

在蔣舒的不斷堅持下, 傅僉同意了他率部分兵馬, 出城作戰。

令傅僉萬萬沒想到的是, 蔣舒出城后沒有作戰, 而是直接向敵將胡烈投降了。

原來, 蔣舒本來擔任武興督, 后因犯錯被朝廷撤職, 再后來, 便被調到陽安關輔助傅僉守關。

蔣舒因當年被撤職之事, 一直對蜀漢懷恨在心, 因此, 他這次以出城破敵為由, 趁機投降。

蔣舒出城時, 帶了陽安關的一部分兵馬, 且他對陽安關的里里外外, 非常熟悉。

現在再加上胡烈的兵馬, 在蔣舒的帶領下, 陽安關很快就被攻破了。

傅僉在城破后, 寧死不降, 正如當年他父親傅肜一般, 以一己之力面對洶涌的敵軍, 后傅僉終因力盡而戰死。

臨終前他大呼道:生為蜀臣,死為蜀鬼!

傅僉戰死不久后,蜀漢滅亡,傅僉的子孫以俘虜的身份,被罰作養馬的奴仆。

后來三家歸晉,武帝司馬炎聽說傅肜、傅僉父子雙雙戰死疆場的事跡后,深為感動,下旨把傅僉做奴仆的子孫,全部赦免為庶人。

后世為紀念諸葛亮,建立了武侯祠,祠里的文臣武將廊有28位功臣塑像。傅肜、傅僉父子二人,都位列其中。

蜀漢雖已成為歷史,但傅肜、傅僉的忠義之氣,必將千古傳頌!

素材來源:三國志。

臨終前他大呼道:生為蜀臣,死為蜀鬼!

傅僉戰死不久后,蜀漢滅亡,傅僉的子孫以俘虜的身份,被罰作養馬的奴仆。

后來三家歸晉,武帝司馬炎聽說傅肜、傅僉父子雙雙戰死疆場的事跡后,深為感動,下旨把傅僉做奴仆的子孫,全部赦免為庶人。

后世為紀念諸葛亮,建立了武侯祠,祠里的文臣武將廊有28位功臣塑像。傅肜、傅僉父子二人,都位列其中。

蜀漢雖已成為歷史,但傅肜、傅僉的忠義之氣,必將千古傳頌!

素材來源:三國志。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