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生活常識»正文

諾獎得主對于宇宙起源的研究:大爆炸后的純能量是如何轉化成物質的?

最近幾百年人類科技取得了突飛猛進的發展, 徹底改變了我們對宇宙的傳統認知, 我們也開始探索關于宇宙的一些終極奧秘, 比如說宇宙的起源, 宇宙萬物是如何形成的?我們到底來自哪里?

宇宙大爆炸理論告訴我們, 宇宙誕生于虛無, 世界空無一物, 一切的一切都源自宇宙大爆炸。 但是宇宙大爆炸之后是純能量, 純能量是如何演變為如今我們看到的各種物質呢?

哲學上來講, 沒有任何理論能完美詮釋物質到底是如何出現的, 因為任何理論都會走進死胡同, 這不是科學問題。 不過這并不妨礙我們盡可能追求事物的本質。

就比如能量是如何形成最基本的粒子的?

答案很可能就在某種神秘的場。 關于物質質量的起源問題, 目前最具權威的解釋是希格斯機制, 這個機制認為, 宇宙中不僅僅存在我們每天看到的物質, 在空間的每個角落,

都充斥著我們看不見的物質, 希格斯場。

粒子在運動過程中會與希格斯場發生作用, 于是速度變慢成為「重粒子」, 在這個過程中獲得了質量。 而有一些粒子, 比如說光子, 并不會與希格斯場發生作用, 所以光子沒有靜質量, 必須以光速運動。

不過, 科學家必須找到希格斯場存在的證據,

這就是「希格斯粒子」, 也被稱為「上帝粒子」, 希格斯粒子就是希格斯場受到擾動后激發產生的粒子, 這種粒子很難尋找到, 因為它的存在時間很短, 我們穿越到138億年前的宇宙大爆炸時刻來尋找這種粒子, 或者模擬宇宙大爆炸的環境。

難度當然很大, 但科學家們有的是辦法, 那就是建造大型粒子對撞機, 模擬宇宙大爆炸的強大能量。 科學家們無法直接觀測到希格斯粒子, 因為它的存在時間太短, 瞬間就被分解了。 不過通過分解后粒子的運動軌跡, 科學家可以間接找到希格斯粒子存在的證據。

終于, 在2012年, 經過4年的努力科學家終于發現了希格斯粒子的存在, 神秘的希格斯場也最終被確認真的存在, 最終揭開了宇宙萬物的起源之謎。

而希格斯本人也因此獲得了諾貝爾物理學家, 當時的他已經白發蒼蒼, 頒獎現場老淚縱橫!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