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面試官:你有7杯水,來了8位領導怎麼辦?高情商應對:被高看

一、一次難堪的面試經歷

世界之大, 無奇不有。 清晰記得自己在應聘一家公司時, 負責人員招聘的面試官給自己出了這樣一道很奇葩的問題:假如你現在有7杯水, 但卻來了8位公司總部領導, 不能怠慢, 而且這8位領導是一起來的, 回旋余地也小, 你該怎麼辦?

「我沒聽錯吧?」自己聽到這個問題, 先是一臉懵, 然后, 一肚子火, 「不想錄用, 就直說, 用得著這麼下絆子嗎?」

不過, 想法歸想法。 現實的境況, 還是容不得自己在言語與表情上有太多不滿的呈現。 畢竟, 這家公司是自己心儀很久的地方。

于是, 想了想, 便硬著頭皮告訴面試官:「先把這7杯水擺上, 然后告訴就座的領導, 誰渴誰先喝, 自己馬上去倒第8杯水, 再告訴領導......」

「停, 如果每人一杯的話, 你感覺當時沒喝上水的領導會高興嗎?」其中一位面試官還沒等我說完, 便直接叫停了自己給出的答案。

盡管自己又追加了幾次辯解,

但始終還是沒能讓所有面試官的臉上露出認可的笑容。 最終, 一位面試官告訴自己:「你可以選擇下一家公司了。 」

沒辦法, 自己只好悻悻地離開了現場, 自然也就與那家公司無緣了。

二、倘若領導多, 杯子少, 容易出現什麼樣的結果?

雖然自己再沒有遇到這樣類似的問題,

而且也成功入職了一家自己比較喜歡的公司, 但對于那道讓自己難堪的問題, 始終耿耿于懷, 甚至有時還擔心一旦這樣的情況當真發生在自己身上, 如何是好。

于是, 在一次私下聚會上, 自己便將這一問題和盤托出給一位職場經驗很豐富的老同事阿明。

阿明聽完后, 沒過多長時間便告訴我:「這不難, 你可以先將其中的兩三個杯子藏起來, 然后告訴領導, 因為工作疏忽, 溝通不主動, 信息確認不及時, 未能周全地做好接待。 這邊幾杯水先倒上, 口渴的可以先喝, 其余的馬上安排好。 」

自己聽到這個答案, 感覺跟自己先前的回答, 也沒什麼區別啊, 都是杯子不夠, 先把水倒上再說, 然后, 再補齊。

阿明知道自己的不解之后, 看出自己急切地想知道真相, 便為自己分析出了他這樣做的原由。

對于這樣類似的「應急」事件, 實際上有當事人的疏忽, 沒有及時了解情況, 以致出現手忙腳亂, 無暇顧及的問題。 但主要原因還是負責陪同的領導未能將這一情況及時告知下屬,

或者負責承辦該事的人員未能將出現的變化及時告訴接待人員, 才會出現后來的被動應付。

盡管事實如此, 但對于領導而言或者上級機關, 他們往往不會背這樣的黑鍋, 再加上, 來的都是貴賓, 形成的都是大場面, 出現這樣的低級錯誤, 導致總部領導沒了面子, 負責陪同的領導與上級機關, 往往不會將責任攬到他們自己身上的。

因而,杯子少,但領導多出現的結果有兩個:1.導致出差頭,是誰的責任,是上級通知不及時,還是當事人準備不充分?2.沒有分到水的面子,往哪擱?

由此,作為下屬,想成功破解這樣的問題,就需要抓住兩點:一是責任在我。即,自己工作不主動,請示不及時,讓接待出現瑕疵。

二是找回面子。即,不要盯著誰對誰錯不放。而是將注意力轉到顧及總部領導的面子上面,讓他們有臺階可下。

正所謂寧落一群,不落一人。此時,將7杯水全藏起來,誰也喝不上,或者水只給幾位人員,剩余幾位,而不是僅僅一位,先空著,就會模糊他人視線,將沒水喝的一部分人的面子給保全下來。

這樣,就變成了一部分領導有水喝,另一部分領導沒有水喝,效果完全不一樣,從而,這件事情便可以大事化小小事化了,最終也就不了了之了。

三、形成預案,采取行動,才能有驚無險

講真,現實當中,出現「7杯水,8位領導喝」這種情況的機率很小,甚至是一道偽命題。但職場中的緊急、突發事件,卻有可能會隨時出現,需要引起我們的關注,并能采取相應的解決措施加以解決。建議主要從如下三個方面入手:

1.想得周全,以防萬一

凡事都要做最好的準備,和最壞的打算。很多時候,我們看到有些老同事,遇事總是不慌不忙,做事有條有理。哪怕遇到突發事件,也能坐危不亂。

不是他們比自己多高明,而是先前經歷的多。凡事都能想到前面,出現的后果是什麼,在事情未發生之前已經想好了解決方案,做到心中有數。

記得與自己一起共事過的同事阿劉,想事辦事總是多備一手。有一次,我和他利用整整三天時間,給領導制作一份匯報工作用PPT。完成后,我認為將文件拷貝至U盤,帶到主會場就可以了。

而他則堅持將制作PPT的筆記本也帶著,防止出現播放PPT軟件不兼容的問題。當時,自己還認為是多此一舉,沒想到,到達會場后,調試過程中,還真得出現了插曲。

而且,負責匯報工作的領導還臨時提出了微調PPT的想法,如果筆記本沒在身邊,時間根本來不及。所幸,阿劉想得周全,順理成章地解決了接下來的問題,避免了意外情況的出現。

還是那句老話,「不怕一萬,就怕萬一。」從正常的事情中,善于預想到不正常,做好應對之策,才能有效地化險為夷。

2.懂得背鍋,贏得信任

俗話說,救急不救窮。意思是說,幫人要幫到關鍵之處,才會使被幫之人,深受觸動,感激不盡。

職場當中,真正能讓領導覺得下屬很有價值,正常的工作開展,往往不會起到「一石激起千層浪」的效果,只有幫助領導利益不斷增值或者有效防止利益受損,才會使領導對你刮目相看,而懂得適時為領導背鍋、攬責則是一條主要途徑,也是贏得信任、成為心腹的一道必答題。

職員小張在一家公司做銷售,有一次和部門王經理一起跑客戶,形成的方案數據出現了疏漏,客戶有些不滿意。小張見狀馬上說,真不好意思,是我一時疏忽,整理得不夠認真仔細,下次肯定不會出現問題。

王經理看到小張主動為自己背鍋,也向客戶打了圓場:小張年輕有沖勁,就是經驗還有些不足,希望多多見諒。

經歷了那次主動背鍋,王經理對小張的印象變得非常好。主動將部門的一個大單子,讓他去處理,使他的月底銷售業績一下子翻了一番。

工作中,當領導遇到困難,遭遇挫折的時候,只要是非原則性的,涉及大是大非的問題,做為下屬要勇敢地站出來,或許個人的表現和業績會因此受到影響,但由此換來領導的煩惱解除了,位置就穩定了,往往就意味著你將更多的好機會,而這些有時都是你通過努力工作也得不到的。

3.干得主動,從容不迫

不怕工作有多麼難干,就怕工作沒人管。任何一項工作,無論難度大與小,只要有人負責,并采取相應的工作方法,逐漸加以解決,時間或許會因工作人員的能力問題而出現或早或晚的情況,但終究還是會完成。

怕就怕,領導不做明確分工,下屬不主動配合。上級在等下級主動而為,下級在等上級主動安排,長時間形成空檔,就不好辦了。

正如,文章開頭,來了8位領導,但負責招待的這邊卻只準備了7杯水,倘若領導或者上級機關能主動告知,或者負責招待的能主動溝通,進一步搞好人員確認。那麼,再多準備一杯水,只是分分鐘的事情,就不會出現后續的不良反應。

由此,作為下屬對于工作出現的模糊問題,個人已經想到,但在上級還未能明確的情況下,就需要個人主動出擊,為自己爭得干好該項工作更多的時間,乃至機遇。而不要抱著「上級怎麼說就怎麼干,上級不說就不干」的想法,被動等著領導去吩咐、去明確。

一旦問題出現,后果產生。請放心,最終的責任還是會準確地落在你的頭上,想躲開,真心很難。

寫在最后

職場之路千萬條,做到自保第一條。想在職場中生存下來,并且還能生活得很好,就需要有一種預警意識,凡事預想在先,做好權衡,主動而為,才會讓你的職場之路,越走越順暢。

因而,杯子少,但領導多出現的結果有兩個:1.導致出差頭,是誰的責任,是上級通知不及時,還是當事人準備不充分?2.沒有分到水的面子,往哪擱?

由此,作為下屬,想成功破解這樣的問題,就需要抓住兩點:一是責任在我。即,自己工作不主動,請示不及時,讓接待出現瑕疵。

二是找回面子。即,不要盯著誰對誰錯不放。而是將注意力轉到顧及總部領導的面子上面,讓他們有臺階可下。

正所謂寧落一群,不落一人。此時,將7杯水全藏起來,誰也喝不上,或者水只給幾位人員,剩余幾位,而不是僅僅一位,先空著,就會模糊他人視線,將沒水喝的一部分人的面子給保全下來。

這樣,就變成了一部分領導有水喝,另一部分領導沒有水喝,效果完全不一樣,從而,這件事情便可以大事化小小事化了,最終也就不了了之了。

三、形成預案,采取行動,才能有驚無險

講真,現實當中,出現「7杯水,8位領導喝」這種情況的機率很小,甚至是一道偽命題。但職場中的緊急、突發事件,卻有可能會隨時出現,需要引起我們的關注,并能采取相應的解決措施加以解決。建議主要從如下三個方面入手:

1.想得周全,以防萬一

凡事都要做最好的準備,和最壞的打算。很多時候,我們看到有些老同事,遇事總是不慌不忙,做事有條有理。哪怕遇到突發事件,也能坐危不亂。

不是他們比自己多高明,而是先前經歷的多。凡事都能想到前面,出現的后果是什麼,在事情未發生之前已經想好了解決方案,做到心中有數。

記得與自己一起共事過的同事阿劉,想事辦事總是多備一手。有一次,我和他利用整整三天時間,給領導制作一份匯報工作用PPT。完成后,我認為將文件拷貝至U盤,帶到主會場就可以了。

而他則堅持將制作PPT的筆記本也帶著,防止出現播放PPT軟件不兼容的問題。當時,自己還認為是多此一舉,沒想到,到達會場后,調試過程中,還真得出現了插曲。

而且,負責匯報工作的領導還臨時提出了微調PPT的想法,如果筆記本沒在身邊,時間根本來不及。所幸,阿劉想得周全,順理成章地解決了接下來的問題,避免了意外情況的出現。

還是那句老話,「不怕一萬,就怕萬一。」從正常的事情中,善于預想到不正常,做好應對之策,才能有效地化險為夷。

2.懂得背鍋,贏得信任

俗話說,救急不救窮。意思是說,幫人要幫到關鍵之處,才會使被幫之人,深受觸動,感激不盡。

職場當中,真正能讓領導覺得下屬很有價值,正常的工作開展,往往不會起到「一石激起千層浪」的效果,只有幫助領導利益不斷增值或者有效防止利益受損,才會使領導對你刮目相看,而懂得適時為領導背鍋、攬責則是一條主要途徑,也是贏得信任、成為心腹的一道必答題。

職員小張在一家公司做銷售,有一次和部門王經理一起跑客戶,形成的方案數據出現了疏漏,客戶有些不滿意。小張見狀馬上說,真不好意思,是我一時疏忽,整理得不夠認真仔細,下次肯定不會出現問題。

王經理看到小張主動為自己背鍋,也向客戶打了圓場:小張年輕有沖勁,就是經驗還有些不足,希望多多見諒。

經歷了那次主動背鍋,王經理對小張的印象變得非常好。主動將部門的一個大單子,讓他去處理,使他的月底銷售業績一下子翻了一番。

工作中,當領導遇到困難,遭遇挫折的時候,只要是非原則性的,涉及大是大非的問題,做為下屬要勇敢地站出來,或許個人的表現和業績會因此受到影響,但由此換來領導的煩惱解除了,位置就穩定了,往往就意味著你將更多的好機會,而這些有時都是你通過努力工作也得不到的。

3.干得主動,從容不迫

不怕工作有多麼難干,就怕工作沒人管。任何一項工作,無論難度大與小,只要有人負責,并采取相應的工作方法,逐漸加以解決,時間或許會因工作人員的能力問題而出現或早或晚的情況,但終究還是會完成。

怕就怕,領導不做明確分工,下屬不主動配合。上級在等下級主動而為,下級在等上級主動安排,長時間形成空檔,就不好辦了。

正如,文章開頭,來了8位領導,但負責招待的這邊卻只準備了7杯水,倘若領導或者上級機關能主動告知,或者負責招待的能主動溝通,進一步搞好人員確認。那麼,再多準備一杯水,只是分分鐘的事情,就不會出現后續的不良反應。

由此,作為下屬對于工作出現的模糊問題,個人已經想到,但在上級還未能明確的情況下,就需要個人主動出擊,為自己爭得干好該項工作更多的時間,乃至機遇。而不要抱著「上級怎麼說就怎麼干,上級不說就不干」的想法,被動等著領導去吩咐、去明確。

一旦問題出現,后果產生。請放心,最終的責任還是會準確地落在你的頭上,想躲開,真心很難。

寫在最后

職場之路千萬條,做到自保第一條。想在職場中生存下來,并且還能生活得很好,就需要有一種預警意識,凡事預想在先,做好權衡,主動而為,才會讓你的職場之路,越走越順暢。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