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娛樂»正文

張飛被殺後,劉備說了哪四個字,諸葛亮想回臥龍崗,趙雲聽後心寒

張飛被殺後, 劉備吐出四個字, 趙雲聽了心寒, 諸葛亮聽了想回臥龍崗

眾所周知, 我們很多人對中國歷史上三國這段亂世的瞭解, 大都是通過羅貫中老師那膾炙人口的《三國演義》吧, 似乎只有這種來源於史實, 又高於史實的一些東西才能夠引起我們的對歷史的興趣和共鳴。 而且在通讀《三國演義》的時候, 我們又很容易被劇中所渲染的人物形象所感動, 仿佛我們已經身臨其境、深陷其中一樣, 悲英雄之所悲, 喜英雄之所喜。

而在《三國演義》中, 每個人又有不同的見解和偶像, 有的人喜歡“三顧頻煩天下計,

兩朝開濟老臣心”的神機軍師諸葛亮;有的人傾慕“羽扇綸巾談笑間, 檣櫓灰飛煙滅”的儒將周郎;而另外一些人則偏偏就愛“治世之能臣, 亂世之梟雄”的曹操。

不過, 今天我們要說的這個人物, 同樣是一位不落俗套的三國梟雄, 他就是從那個從織席販履之徒, 搖身一變成為大漢皇叔的劉備。 劉備字玄德, 他在整個三國演義中的表現一直都是一種仁德志士, 正人君子的形象。

不過, 如果你足夠細心的話, 你在研讀《三國演義》的時候, 就會發現劉備是一個徹頭徹尾的偽君子。 尤其他在自立為漢中王之後, 面對關羽的死他無動於衷, 以及繼位稱帝以後, 面對張飛的死, 他所說的話更讓無數仁人志士心灰意冷。

劉備的出身就是一個織席販履的小販,

他靠著一席花言巧語以及兩行熱淚, 成功的贏得了張飛的毀家紓難以及關羽的捨命相隨。 而劉備也像模像樣的和關羽、張飛在桃園結義, 其實劉備就是在利用兩個頭腦簡單的人為自己拼命, 為自己打江山。

據史料《三國志》記載, 劉備自從和關羽、張飛三人結拜之後食同案, 寢同席, 朝夕不離左右。 可見劉備這個人在收買人心方面, 還是做足了功夫的。 然而, 隨著劉備身份的水漲船高, 劉備對關羽和張飛兩個人之間的關係和態度, 也發生了一些微妙的變化。

西元218年, 關羽立功心切私自調兵北上攻伐曹操, 爆發了歷史上著名的襄樊大戰, 關羽當時兵鋒正勁敗曹仁、擒於禁、斬龐德威震華夏, 差點就讓不可一世的曹操嚇得要效仿董卓遷都了。

可是天有不測風雲, 人有旦夕禍福, 東吳卻趁機襲取了荊州, 導致關羽兵敗麥城後被孫權斬殺。

作為結拜兄弟的劉備當即發誓要興全國之兵, 踏平東吳活捉孫權為關羽報仇, 不過最終還是在群臣的勸諫之下不了了之。 直到張飛從閬中趕回成都, 當即質問劉備道:“哥哥現在做了皇帝, 難道忘了昔日當初桃園三結義的情義了嗎?”, 一番話讓劉備羞愧難當, 於是, 劉備便發佈了天子第一詔:“興國中兵, 誓滅東吳!”

然而, 比較意外的是劉備大軍還未出發, 就從閬中傳來了張飛被部下斬殺的消息, 劉備聽到之後只是淡淡的說了句:“咦, 飛死矣!”。 劉備無意中說出的心裡話, 讓身在一旁的趙雲聽後心寒不已,

想不到曾經是劉備對待結拜兄弟是如此的薄情;而諸葛亮聽到劉備對同生共死的兄弟如此薄情, 頓時有種“兔死狐悲”的感覺, 如果時光可以倒流, 相信諸葛亮可能會選擇回到臥龍崗。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