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提個醒:山藥是養胃好物,教你2種吃法,效果還能翻倍

之前薇小廚教大家做了一道「山藥猴頭菇養胃湯」, 沒想到炸出了一大波「胃不好」、「想養胃」的小夥伴。

應大家的要求, 今天就來分享一道製作簡單的「山藥養胃甜湯」↓↓↓

為什麼總說「山藥」養胃呢, 這與它的營養成分有關:

山藥中的澱粉消化酶能刺激胃腸道蠕動, 增強小腸的吸收功能, 從而幫助消化。 山藥富含多糖, 而多糖有保護胃黏膜的作用。

為了讓養胃健脾的效果更好, 薇小廚還搭配了潤肺養胃的銀耳, 以及健脾的白扁豆。 無論是經常消化不好、吸收差, 還是只想日常養胃的小夥伴, 都適合喝~

今天再教大家幾個小技巧, 可以大大縮短製作時間, 口感卻提升了, 方便那些怕麻煩的小夥伴~

山藥1根、銀耳10克、白扁豆20克

枸杞5克、冰糖適量

p.s.以上食材量為2~3人份

1、先將白扁豆洗淨, 提前浸泡一個晚上,

使豆子更容易煮爛煮熟。

2、銀耳提前用清水泡發, 並撕成小朵,

這樣銀耳更容易出膠。

山藥去皮、切片。

3、將銀耳、山藥、白扁豆、清水倒入湯鍋。

煮至銀耳出膠, 山藥、白扁豆爛熟。

4、出鍋前加入枸杞, 以及冰糖調味。

山藥銀耳扁豆羹

作用:健脾和胃,適合日常養胃食用。

注意:腹脹時、2歲以下嬰幼兒不宜食用。糖尿病患者少量食用(而且不要加入冰糖)。

喝完這道湯,不禁感慨:山藥,真的是一種包容性很強的食材啊~與肉類煲湯,鹹香軟糯;與銀耳煮成甜湯,吃起來清甜綿軟,又是另一番滋味~

特別是趁著熱乎來一碗,每一口都詮釋著「滋潤」二字。一碗下肚,整個胃都舒舒服服。

山藥雖好,但想要吃得更健康,還要注意這幾點↓↓↓

「 山藥 」小百科

山藥味甘、性平,歸脾、肺、腎經,有益氣養陰、補脾肺腎、固精止帶等作用。[4]適合脾胃虛弱、消化差;肺虛久咳;腎虛的人群食用。

那麼,每天適合吃多少山藥?根據中國居民膳食指南(2016版):每人每天薯類食用量為50~100克。

特別是以下人群,不適合大量食用山藥:

糖尿病患者:如果吃了山藥,就要減少主食的攝入,否則同樣會引起血糖不穩。 長期便秘者:山藥含澱粉多,還有收澀的作用,所以便秘嚴重者不要大量食用。

另外,山藥皮和黏液中的相關成分,接觸後會令人「發癢」。所以建議戴手套處理山藥,如果已經出現發癢情況,可以塗抹食醋緩解。

覺得這道湯譜營養又有用

山藥銀耳扁豆羹

作用:健脾和胃,適合日常養胃食用。

注意:腹脹時、2歲以下嬰幼兒不宜食用。糖尿病患者少量食用(而且不要加入冰糖)。

喝完這道湯,不禁感慨:山藥,真的是一種包容性很強的食材啊~與肉類煲湯,鹹香軟糯;與銀耳煮成甜湯,吃起來清甜綿軟,又是另一番滋味~

特別是趁著熱乎來一碗,每一口都詮釋著「滋潤」二字。一碗下肚,整個胃都舒舒服服。

山藥雖好,但想要吃得更健康,還要注意這幾點↓↓↓

「 山藥 」小百科

山藥味甘、性平,歸脾、肺、腎經,有益氣養陰、補脾肺腎、固精止帶等作用。[4]適合脾胃虛弱、消化差;肺虛久咳;腎虛的人群食用。

那麼,每天適合吃多少山藥?根據中國居民膳食指南(2016版):每人每天薯類食用量為50~100克。

特別是以下人群,不適合大量食用山藥:

糖尿病患者:如果吃了山藥,就要減少主食的攝入,否則同樣會引起血糖不穩。 長期便秘者:山藥含澱粉多,還有收澀的作用,所以便秘嚴重者不要大量食用。

另外,山藥皮和黏液中的相關成分,接觸後會令人「發癢」。所以建議戴手套處理山藥,如果已經出現發癢情況,可以塗抹食醋緩解。

覺得這道湯譜營養又有用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