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娛樂»正文

關羽周瑜死時都是將星隕落,為何甘寧死時,卻數百烏鴉圍繞其尸?

無論三國正史, 還是《三國演義》, 東吳的將領跟曹魏或蜀漢的一比, 知名度普遍不夠。

尤其是三國猛將排行榜, 一張口就是:一呂二趙三典韋, 四關五馬六張飛……前十位中, 竟然沒有一位東吳將領入選。

莫非, 東吳果真就沒有猛將嗎?當然有!東吳猛將甘寧, 就是最具特色的, 以至于他的囂張程度, 都絲毫不亞于蜀漢的關羽和曹魏的張遼。

一、從錦帆賊到東吳第一猛將

甘寧跟三國時的絕大多數猛將一樣, 也是苦出身。 比如關羽是逃犯, 張飛是屠夫, 張遼由于身處邊塞, 為了保命, 自少年時開始就必須爭強斗狠, 這才混成了「雁門郡的郡吏」。

而甘寧這哥們最特殊, 是從殺人越貨的強盜, 也就是「海盜」起家的。 最初時, 甘寧帶著一彪兄弟混在西川, 也就是劉璋父子的手下。 身為「江湖大哥」, 甘寧一貫講江湖道義。

倘若發現了客商, 甘寧就要跟對方交朋友, 倘若對方看不起自己,

或是沒有招待好, 那就對不起了, 是你不講武德再先, 殺之, 搶貨——所以甘寧做賊時, 小日子過得很滋潤。

所謂:少年不嘚瑟, 老了沒機會。 甘寧也是如此, 海盜船上「錦作帆幔」, 頭插漂亮鳥羽, 身上佩戴鈴鐺。 從來都是未見其人, 卻先見錦帆、鳥羽, 耳鼓中是鈴鐺聲聲讓人驚……于是多年后,

甘寧在江湖中, 就擁有了一個綽號:錦帆賊!

千萬別小看綽號, 三國時期有綽號的人, 都屬于頂級大牛, 如臥龍、鳳雛, 還有三姓家奴、環眼賊啥的, 如今又有了錦帆賊。

倘若甘寧生活在治世, 就憑他這嘚瑟勁頭, 絕對活不過「三集」, 問題是當時恰是三國亂世, 就注定了甘寧如同關羽、張遼等人一樣, 依靠武力和努力, 是能夠改變自己人生的。

果然, 幾年后甘寧意識到, 做賊絕非長久之計。 而劉璋父子治下的西川, 又非英雄勇武之地。 于是甘寧就帶著手下離開西川, 進入了荊州依附于劉表。

可惜甘寧還是年輕, 那劉表是名士之姿, 號稱荊州八駿之首, 他如何能看得起「賊人」甘寧?

因此甘寧在劉表手下很郁悶, 又自南陽跳槽到了夏口的黃祖手下, 并在一次戰斗中, 殺掉了東吳大將凌操。

本以為立下如此大功, 黃祖該有所表示吧?哪料黃祖卻表示:年輕人別太浮躁, 須知996就是你的福報, 難道還不知足嗎?

甘寧無可奈何, 一跺腳, 跳槽到了東吳。 果然, 時來運轉了!周瑜一見甘寧就意識到, 這絕對是一個猛人。 須知東吳從來不缺水戰將軍, 最需要野戰大將。 而甘寧卻是:上了戰船便是兇悍錦帆賊, 跨上戰馬就是勇冠三軍的猛人。

于是周瑜直接把甘寧引薦給了孫權, 并得到了孫權的賞識, 由此甘寧就跟了周瑜。 果然, 周瑜沒看走眼,在東吳第一猛將太史慈去世后,甘寧就脫穎而出了。

而且還是囂張得直接宣稱:關羽他算個啥,我咳嗦一聲,就直接能嚇癱了他!

二、比關羽和張遼還囂張

赤壁之戰后,甘寧已經嶄露頭角,而且最讓人意外的是,甘寧竟然讀書了,當然論讀書這事,他比不過呂蒙。因為是孫權親自勸學。至于甘寧開始讀書,恐怕是受周瑜的影響或要求吧。

在周瑜去世后,魯肅當上了大都督。公元213年,曹操統兵再戰江東,跟孫權對峙濡須口。這一次,孫權吸取了五年前,合肥之戰被張遼追殺的教訓,不再耍帥裝酷,跑到戰場上去「指揮」了。

但五年前直接被干成「孫十萬」的慘痛經歷,卻讓孫權耿耿于懷。于是孫權便想先給曹操來個下馬威,要偷襲曹營,可派誰前去?孫權毫不猶豫選擇了甘寧。就這樣,甘寧僅帶著一百騎,悄悄摸至曹營邊。

猛然一聲大喝,甘寧帶著這一百敢死隊,就策馬殺入,一通沖殺如風卷殘云。曹操也被嚇著了,以為是孫權親統大軍劫營,連忙組織人馬進行防御。可怪事卻發生了,剛才還人喊馬嘶到此喊殺聲,如今卻出奇地安靜,咋回事?

原來,甘寧已經帶著一百敢死隊回去了。孫權大喜過望,拉著甘寧的手說道:曹操有張遼,我有甘興霸。足以匹敵也!

這一戰,堪稱是甘寧的成名戰,從此東吳第一猛將冉冉升起,也讓孫權心里有了底氣。兩年后,由于劉備得了西川,拒不執行之前的割讓荊州的協議,孫權決定跟關羽翻臉。

關羽一貫小視東吳,親統兵馬前來駐扎在河邊,并向魯肅發出恐嚇:你們再敢嘰嘰哇哇,我就統兵過河,打爆你們東吳。

這一下子,可讓甘寧急眼了,對著愁眉不展的魯肅,吼道:別看我自有三百人馬,但只要大都督再給我五百精兵,我就教關羽如何做人!我就納悶了,他有啥可牛的?只要我咳嗦一聲,就能嚇得他不敢妄動。

魯肅一拍大腿:好,有種!給你一千精兵。就這樣甘寧來了,積極備戰設防。而關羽聽聞甘寧統兵前來后,果真放棄了渡河計劃。莫非關羽真的怕甘寧?

非也,關羽本來就是恐嚇戰術,能嚇癱對方最好,既然如今沒有得逞,何必「打第一槍」?不承擔這撕毀盟約的責任!

這就是著名的「甘寧咳嗦退關羽」的由來。甘寧的囂張和霸氣,似乎不亞于關二爺!

同時,還必須要指出的是,甘寧并非僅是一員「斗將」,他也有非常靠譜的大戰略。由于他曾在西川當過多年的「海盜」,甚至西川的關鍵!曾多次向孫權提議:滅掉劉璋,吞并巴蜀,再謀漢中。這跟周瑜的那個大戰略,是不謀而合的。

可惜孫權就是不聽,若當時孫權聽從了,也就沒劉備啥事了,直接被淘汰出局。

三、死時數百烏鴉,圍繞其尸

甘寧死于何時?正史中一直存有爭論。有的說死于公元215年,有的說死于219年至222年這個時間段。

在《三國演義》中,甘寧則是死于公元221年,也就是死于劉備發動的夷陵之戰中。皆知在演義中,凡是三國名將大咖去世,都必有征兆。

如關羽、張飛、周瑜、龐統等人都是「將星隕落」,趙云是「風折松柏」,甘寧最讓人目瞪口呆,咱看下原文:

(甘寧)被沙摩柯一箭射中頭顱。寧帶箭而走,到于富池口,坐于大樹之下而死。樹上群鴉數百,圍繞其尸……

顯然這里出現了一個疑問:甘寧死時,為何有這麼多烏鴉圍繞?到底有何寓意?

其一:表示孫權的哀思。據《三國志》載:嘉禾七年(238)九月,孫權看見宮殿前聚集了好多烏鴉,于是下詔:間者赤烏集于殿前,朕所親見,若神靈以為嘉祥者,改年宜以赤烏為元。

顯然對于孫權來言,烏鴉是祥瑞神鳥,都用于了自己的年號。所以,《三國演義》中,甘寧死時有烏鴉圍繞,便是表達了孫權對甘寧的哀思。

其二:對甘寧的尊崇!依照《三國演義》的邏輯,甘寧是被沙摩柯射死的,為了不讓甘寧的尸身被對手奪走,所以烏鴉圍繞,事實上起到了一種保護作用。畢竟,三國時期烏鴉還屬于「吉祥神鳥」,被民間尊崇。

因此對于迷信的三國時期的人來言,眼見甘寧死后,被烏鴉保護,自然也就不敢來奪其尸身了。故而,最終甘寧的尸身被東吳尋到了,「吳王聞之,哀痛不已,具禮厚葬,立廟祭祀」。

其三:預示著甘寧死后成神!《三國演義》中,關羽是忠義化身,死后成神來得最直接:死后附體呂蒙報仇,捎帶腳回了趟西川向劉備告別,最后得到普凈點化而成神了。

甘寧也是一位忠義猛將,《三國演義》便在甘寧死后,給予了其一個完美交代,是一首詩歌,其中最后兩句如下:神鴉能顯圣,香火永千秋!這妥妥預示著甘寧死后,也跟關羽一樣,成了神……

周瑜沒看走眼,在東吳第一猛將太史慈去世后,甘寧就脫穎而出了。

而且還是囂張得直接宣稱:關羽他算個啥,我咳嗦一聲,就直接能嚇癱了他!

二、比關羽和張遼還囂張

赤壁之戰后,甘寧已經嶄露頭角,而且最讓人意外的是,甘寧竟然讀書了,當然論讀書這事,他比不過呂蒙。因為是孫權親自勸學。至于甘寧開始讀書,恐怕是受周瑜的影響或要求吧。

在周瑜去世后,魯肅當上了大都督。公元213年,曹操統兵再戰江東,跟孫權對峙濡須口。這一次,孫權吸取了五年前,合肥之戰被張遼追殺的教訓,不再耍帥裝酷,跑到戰場上去「指揮」了。

但五年前直接被干成「孫十萬」的慘痛經歷,卻讓孫權耿耿于懷。于是孫權便想先給曹操來個下馬威,要偷襲曹營,可派誰前去?孫權毫不猶豫選擇了甘寧。就這樣,甘寧僅帶著一百騎,悄悄摸至曹營邊。

猛然一聲大喝,甘寧帶著這一百敢死隊,就策馬殺入,一通沖殺如風卷殘云。曹操也被嚇著了,以為是孫權親統大軍劫營,連忙組織人馬進行防御。可怪事卻發生了,剛才還人喊馬嘶到此喊殺聲,如今卻出奇地安靜,咋回事?

原來,甘寧已經帶著一百敢死隊回去了。孫權大喜過望,拉著甘寧的手說道:曹操有張遼,我有甘興霸。足以匹敵也!

這一戰,堪稱是甘寧的成名戰,從此東吳第一猛將冉冉升起,也讓孫權心里有了底氣。兩年后,由于劉備得了西川,拒不執行之前的割讓荊州的協議,孫權決定跟關羽翻臉。

關羽一貫小視東吳,親統兵馬前來駐扎在河邊,并向魯肅發出恐嚇:你們再敢嘰嘰哇哇,我就統兵過河,打爆你們東吳。

這一下子,可讓甘寧急眼了,對著愁眉不展的魯肅,吼道:別看我自有三百人馬,但只要大都督再給我五百精兵,我就教關羽如何做人!我就納悶了,他有啥可牛的?只要我咳嗦一聲,就能嚇得他不敢妄動。

魯肅一拍大腿:好,有種!給你一千精兵。就這樣甘寧來了,積極備戰設防。而關羽聽聞甘寧統兵前來后,果真放棄了渡河計劃。莫非關羽真的怕甘寧?

非也,關羽本來就是恐嚇戰術,能嚇癱對方最好,既然如今沒有得逞,何必「打第一槍」?不承擔這撕毀盟約的責任!

這就是著名的「甘寧咳嗦退關羽」的由來。甘寧的囂張和霸氣,似乎不亞于關二爺!

同時,還必須要指出的是,甘寧并非僅是一員「斗將」,他也有非常靠譜的大戰略。由于他曾在西川當過多年的「海盜」,甚至西川的關鍵!曾多次向孫權提議:滅掉劉璋,吞并巴蜀,再謀漢中。這跟周瑜的那個大戰略,是不謀而合的。

可惜孫權就是不聽,若當時孫權聽從了,也就沒劉備啥事了,直接被淘汰出局。

三、死時數百烏鴉,圍繞其尸

甘寧死于何時?正史中一直存有爭論。有的說死于公元215年,有的說死于219年至222年這個時間段。

在《三國演義》中,甘寧則是死于公元221年,也就是死于劉備發動的夷陵之戰中。皆知在演義中,凡是三國名將大咖去世,都必有征兆。

如關羽、張飛、周瑜、龐統等人都是「將星隕落」,趙云是「風折松柏」,甘寧最讓人目瞪口呆,咱看下原文:

(甘寧)被沙摩柯一箭射中頭顱。寧帶箭而走,到于富池口,坐于大樹之下而死。樹上群鴉數百,圍繞其尸……

顯然這里出現了一個疑問:甘寧死時,為何有這麼多烏鴉圍繞?到底有何寓意?

其一:表示孫權的哀思。據《三國志》載:嘉禾七年(238)九月,孫權看見宮殿前聚集了好多烏鴉,于是下詔:間者赤烏集于殿前,朕所親見,若神靈以為嘉祥者,改年宜以赤烏為元。

顯然對于孫權來言,烏鴉是祥瑞神鳥,都用于了自己的年號。所以,《三國演義》中,甘寧死時有烏鴉圍繞,便是表達了孫權對甘寧的哀思。

其二:對甘寧的尊崇!依照《三國演義》的邏輯,甘寧是被沙摩柯射死的,為了不讓甘寧的尸身被對手奪走,所以烏鴉圍繞,事實上起到了一種保護作用。畢竟,三國時期烏鴉還屬于「吉祥神鳥」,被民間尊崇。

因此對于迷信的三國時期的人來言,眼見甘寧死后,被烏鴉保護,自然也就不敢來奪其尸身了。故而,最終甘寧的尸身被東吳尋到了,「吳王聞之,哀痛不已,具禮厚葬,立廟祭祀」。

其三:預示著甘寧死后成神!《三國演義》中,關羽是忠義化身,死后成神來得最直接:死后附體呂蒙報仇,捎帶腳回了趟西川向劉備告別,最后得到普凈點化而成神了。

甘寧也是一位忠義猛將,《三國演義》便在甘寧死后,給予了其一個完美交代,是一首詩歌,其中最后兩句如下:神鴉能顯圣,香火永千秋!這妥妥預示著甘寧死后,也跟關羽一樣,成了神……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