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孩子愛玩手機?多半是因為家長懶!6個辦法讓孩子戒掉手機

孩子與自己說的最多的一句話, 就是「能給手機給我玩一下嗎?」

放暑假去老公公司里吃飯, 他們公司聘請了一個阿姨做飯, 阿姨五十多歲,

經常帶著自己自己的小孫子。 我每次去, 孫子幾乎都在玩手機, 要麼在看動畫片, 要麼在玩游戲, 而且每次阿姨叫小孫子吃飯, 孫子都無動于衷, 很多時候也是一邊看動畫片奶奶一邊喂著吃, 也是有一口沒一口的。 阿姨總是苦笑著跟我說:「現在小孩就是愛玩手機, 就不好好吃飯, 你看孩子廋的。 」

相信這樣的煩惱不止這個阿姨一個, 很多家長都有這種煩惱:

家長A:孩子不聽話誰有好辦法, 孩子今年15了, 天天玩手機, 感覺有點玩物喪志了, 聽不懂人話, 就活在自己的小世界里。

家長B:我家孩子11歲, 經常喜歡玩游戲, 每天放學回來要麼是打開電腦玩游戲, 要麼就搶我的手機玩游戲, 說也不聽, 別提多愁人!

家長C:孩子12歲, 六年級。

整天偷著玩手機。 輟學好幾次。 玩手機也就是聊天。 手機沒收偷我的手機玩。 這該怎麼教育?很頭疼。

家長D:我家孩子放學回家就要手機, 一會兒不玩跟患了多動癥一樣, 平時走親訪友, 親戚孩子湊到一塊兒還是盯著手機屏幕, 主要是擔心孩子近視, 該怎麼辦好?大家伙兒有主意嗎!

現在有很多家長反映, 孩子與自己說的最多的一句話, 就是「能給手機給我玩一下嗎?」讓家長很是無奈。

孩子過多地玩手機不僅導致近視、食欲不振、戶外活動少等嚴重問題, 還會導致孩子缺乏與人交流從而自私冷漠, 更有甚者沉迷游戲、無法自拔, 從而導致和社會脫節。

所謂有因必有果, 很多家長只會埋怨孩子愛玩手機, 卻沒有深入地分析這背后的原因。
在埋怨之前不妨問問自己這兩個問題:

一、我有沒有每天老是玩手機?我有沒有做到以身作則?

別說孩子, 現在很多成年人都控制不住玩手機, 從早晨睜眼到晚上閉眼, 手機幾乎是我們一天最長的陪伴, 所以有人調侃:手機是第一情人。

很多家長一方面對孩子嚴格要求,

一方面對自己又絲毫不加以節制, 早晨吃飯忍不住刷幾條新聞;送孩子上學路上等紅綠路燈刷一下朋友圈;接孩子放學, 孩子看見你的第一眼, 你也同樣的拿著手機;回到家往那一坐先打開抖音;做飯間隙也不忘發一下微信……

你想跟孩子說手機不好玩?NO!孩子不傻, 他從你的行為中得到了答案——手機很好玩!所以孩子想玩手機有什麼錯, 所謂:「己所不欲, 勿施于人」, 如果你這個問題的答案是否定的, 那麼你便沒有身份去責怪孩子、去要求孩子。

二、我有沒有陪孩子做更有益的事情?

「爸爸, 你能帶我去公園玩沙子嗎?那里沙子有好多, 還好多小朋友, 上次……」還沒等琪琪說完, 爸爸就回絕了他:「爸爸現在很累,

下次再去陪你玩」, 「那我又沒什麼玩的, 我想玩一會手機」, 琪琪失落地說, 為了避免孩子一再糾纏, 爸爸拿出了手機遞給孩子, 「不許玩太長時間, 記住了」爸爸還不忘叮囑孩子, 一個小時后媽媽回來了, 看爺倆一人拿個手機, 媽媽大怒:「誰讓你又給孩子玩手機!」爸爸理直氣壯的說, 我說了只能玩一會, 這時自己一看表, 兒子已經玩了一個小時了。 「這時候爸爸趕緊把兒子手里的手機奪過來, 這時候兒子哭鬧著, 「那你陪我去玩沙子!」「我沒空」爸爸無情地拒絕, 「媽媽, 那你陪我去「兒子又開始央求媽媽, 「我一會還要做家務, 哪有時間……」, 還沒等媽媽說完, 「你們都沒時間陪我出去玩, 還不讓我玩手機!」兒子哭喊著。

這種故事是不是在你的家庭也時有發生呢?

我們一方面不想要孩子玩手機,一方面又吝嗇自己的時間,在埋怨孩子愛玩手機時,不妨先問一下自己:我陪孩子做更有意義的事情了嗎?

所以說,孩子愛玩手機,多半是因為家長懶,家長懶得回應孩子,懶得陪伴孩子!

制止孩子玩手機,最好的辦法就是陪孩子做更有意義的事情。

1.陪孩子聊聊天。

琪琪:姑姑,我們還有多久到呢?

姑姑::還有十來個小時。

大琪:還有十來個小時啊!

姑姑:嗯,等到明天早上太陽出來了,我們就到了。明天早上姑姑喊你起來看太陽出升好不好啊,可漂亮了!

琪琪:那太陽會下去嗎?

姑姑:會啊,你看,現在太陽就下去了,天黑了,它也要回去睡覺了!

琪琪:它媽媽叫它回家了嗎?

姑姑:對啊

琪琪:原來,太陽是太陽媽媽的寶寶啊!

姑姑(微笑)

琪琪:那早上太陽寶寶就上班了!

這是前年我和侄子一起坐火車的對話,火車長達十幾個小時,但是我很少在玩手機,大部分時間在陪侄子聊天,侄子對所見所感充滿了好奇,這個機會是豐富孩子生活經驗和見識的好機會。

2、陪孩子一起進行戶外活動

戶外活動不僅有助孩子的身體健康,而且有助于孩子形成樂觀、開朗、自信、堅韌等很多良好的質量。

堅持每天散步:在散步途中,不僅能放松自己一天的疲憊,同時是和孩子溝通交流的好時機。 陪孩子玩體育游戲:和孩子一起跳跳繩,打打球,都是不錯的選擇。 每周一次放風時間:不妨每個周末抽出半天時間帶孩子去附近的公園、廣場放放風,孩子不僅能結交新朋友,也可以感受四季的變化。 每月一次游玩:每月可以一家人去爬爬山、游游水,在游玩中歡聲笑語,放松身心。 每年出去旅游一次:每年全家一起去遠一點的地方旅行一次,在旅途中增添孩子的見聞。

這些事,并不只是在陪伴孩子,我們成人每天窩在家里玩手機也是一種很不好的生活方式,改變自己,和孩子一起健康生活。

3、和孩子一起做家務。

很多家長總是抱怨孩子在家里游手好閑,從來不做家務,其實是因為你沒給他機會。很多孩子小時候就喜歡做家務,但是大人總覺得太過于搗亂,不讓孩子做,傷害了孩子的自尊心和積極性,久而久之,孩子不會做,也不愿意做家務了。

孩子從小我們就可以讓他們參與到做家務中來,教給孩子力所能及的小任務:澆花、掃地、買東西、洗襪子。孩子大一點,可以讓孩子學會整理自己的房間、為全家做一頓飯菜、照顧一下家中的老人。在做家務的過程中,孩子不僅能體會到自己作為家庭成員的責任感,而且會在心里對自己肯定,得到一種滿足感。

4.和孩子一起閱讀。

我們都知道董卿是央視非常出類拔萃的一位主持人,近年來,她主持了《中國詩詞大會》《朗讀者》等節目,深受觀眾喜愛,在節目中她知性優雅的氣質、出口成章的才華圈粉無數。董卿曾在采訪中表示:自己的臥室沒有手機,沒有電視,沒有任何電子產品,自己每天臨睡前都會看一個小時書,然后睡覺。我想董卿「腹有詩書氣自華」和這種良好的閱讀習慣是離不開的。

不如放下手機,和孩子一起閱讀,你不需要陪孩子讀書,只要看你要看的書就好,這種氛圍自然能傳達給孩子。

5.和孩子一起創作。

孩子是很喜歡創作的,唱歌、畫畫、涂鴉、做手工、搭積木甚至插花、化妝。不如和孩子一起創作,開辟一片新天地。你可以和孩子一起做,也可以各做各的,其間樂趣,做了便知道。

沒事,在家和孩子一起裝飾一下小家,和孩子一起做一次水果拼盤,和孩子一起畫一張自畫像……你會發現你的想象力已經遠遠不如孩子了。

6.種一盆花,養一只萌寵。

孩子都很喜歡花草和小動物,給孩子買盆植物交給孩子照顧是個不錯的選擇;現在很多家庭也喜歡養一只萌寵陪伴孩子。

印尼萬隆市為此就制定了特殊的「人手一雞」計劃,政府準備了約2000只剛出生四天的小雞,分給學生們喂養照顧,希望通過這種方式,分散孩子們的注意力,減少用手機的頻率。

讓孩子照顧花花草草和小動物,不僅減少了玩手機的時間,而且培養了孩子的耐心、細心、愛心。現在很多小動物也非常的有靈性,不僅能陪伴孩子,不少還能分擔父母帶娃的壓力,何樂而不為?

結語:孩子愛玩手機,多半是因為家長懶。多陪伴孩子,和孩子一起成長,你會感受到手機帶來不了的樂趣!

我們一方面不想要孩子玩手機,一方面又吝嗇自己的時間,在埋怨孩子愛玩手機時,不妨先問一下自己:我陪孩子做更有意義的事情了嗎?

所以說,孩子愛玩手機,多半是因為家長懶,家長懶得回應孩子,懶得陪伴孩子!

制止孩子玩手機,最好的辦法就是陪孩子做更有意義的事情。

1.陪孩子聊聊天。

琪琪:姑姑,我們還有多久到呢?

姑姑::還有十來個小時。

大琪:還有十來個小時啊!

姑姑:嗯,等到明天早上太陽出來了,我們就到了。明天早上姑姑喊你起來看太陽出升好不好啊,可漂亮了!

琪琪:那太陽會下去嗎?

姑姑:會啊,你看,現在太陽就下去了,天黑了,它也要回去睡覺了!

琪琪:它媽媽叫它回家了嗎?

姑姑:對啊

琪琪:原來,太陽是太陽媽媽的寶寶啊!

姑姑(微笑)

琪琪:那早上太陽寶寶就上班了!

這是前年我和侄子一起坐火車的對話,火車長達十幾個小時,但是我很少在玩手機,大部分時間在陪侄子聊天,侄子對所見所感充滿了好奇,這個機會是豐富孩子生活經驗和見識的好機會。

2、陪孩子一起進行戶外活動

戶外活動不僅有助孩子的身體健康,而且有助于孩子形成樂觀、開朗、自信、堅韌等很多良好的質量。

堅持每天散步:在散步途中,不僅能放松自己一天的疲憊,同時是和孩子溝通交流的好時機。 陪孩子玩體育游戲:和孩子一起跳跳繩,打打球,都是不錯的選擇。 每周一次放風時間:不妨每個周末抽出半天時間帶孩子去附近的公園、廣場放放風,孩子不僅能結交新朋友,也可以感受四季的變化。 每月一次游玩:每月可以一家人去爬爬山、游游水,在游玩中歡聲笑語,放松身心。 每年出去旅游一次:每年全家一起去遠一點的地方旅行一次,在旅途中增添孩子的見聞。

這些事,并不只是在陪伴孩子,我們成人每天窩在家里玩手機也是一種很不好的生活方式,改變自己,和孩子一起健康生活。

3、和孩子一起做家務。

很多家長總是抱怨孩子在家里游手好閑,從來不做家務,其實是因為你沒給他機會。很多孩子小時候就喜歡做家務,但是大人總覺得太過于搗亂,不讓孩子做,傷害了孩子的自尊心和積極性,久而久之,孩子不會做,也不愿意做家務了。

孩子從小我們就可以讓他們參與到做家務中來,教給孩子力所能及的小任務:澆花、掃地、買東西、洗襪子。孩子大一點,可以讓孩子學會整理自己的房間、為全家做一頓飯菜、照顧一下家中的老人。在做家務的過程中,孩子不僅能體會到自己作為家庭成員的責任感,而且會在心里對自己肯定,得到一種滿足感。

4.和孩子一起閱讀。

我們都知道董卿是央視非常出類拔萃的一位主持人,近年來,她主持了《中國詩詞大會》《朗讀者》等節目,深受觀眾喜愛,在節目中她知性優雅的氣質、出口成章的才華圈粉無數。董卿曾在采訪中表示:自己的臥室沒有手機,沒有電視,沒有任何電子產品,自己每天臨睡前都會看一個小時書,然后睡覺。我想董卿「腹有詩書氣自華」和這種良好的閱讀習慣是離不開的。

不如放下手機,和孩子一起閱讀,你不需要陪孩子讀書,只要看你要看的書就好,這種氛圍自然能傳達給孩子。

5.和孩子一起創作。

孩子是很喜歡創作的,唱歌、畫畫、涂鴉、做手工、搭積木甚至插花、化妝。不如和孩子一起創作,開辟一片新天地。你可以和孩子一起做,也可以各做各的,其間樂趣,做了便知道。

沒事,在家和孩子一起裝飾一下小家,和孩子一起做一次水果拼盤,和孩子一起畫一張自畫像……你會發現你的想象力已經遠遠不如孩子了。

6.種一盆花,養一只萌寵。

孩子都很喜歡花草和小動物,給孩子買盆植物交給孩子照顧是個不錯的選擇;現在很多家庭也喜歡養一只萌寵陪伴孩子。

印尼萬隆市為此就制定了特殊的「人手一雞」計劃,政府準備了約2000只剛出生四天的小雞,分給學生們喂養照顧,希望通過這種方式,分散孩子們的注意力,減少用手機的頻率。

讓孩子照顧花花草草和小動物,不僅減少了玩手機的時間,而且培養了孩子的耐心、細心、愛心。現在很多小動物也非常的有靈性,不僅能陪伴孩子,不少還能分擔父母帶娃的壓力,何樂而不為?

結語:孩子愛玩手機,多半是因為家長懶。多陪伴孩子,和孩子一起成長,你會感受到手機帶來不了的樂趣!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