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多肉根部出現白色的東西?千萬不要動!可能是好事,也可能是壞事

最近有肉友問小編:多肉根部白色的東西是什麼?

冬天的紅寶石↑↑↑

養多肉最有意思的是剛入坑的「萌新」, 他(她)們膽子大, 無論哪個季節都敢入手多肉,

也敢給多肉換盆, 而且還舍得下手, 今天我認識的一位新手朋友就入手了一棵2500塊錢的多肉。 同時可愛的「萌新」們還經常問一些特別奇怪的問題, 比如說可不可以給多肉澆牛奶?多肉土里撒了墨水怎麼辦?以及多肉壓扁了是不是要泡水才能恢復等等。

露養的奧普琳娜↑↑↑

當然我沒有貶低新手朋友的意思, 畢竟我們每個人都是從新手過來的, 只是覺得在他(她)們身上看到了曾經的自己, 覺得很意思, 也特別親切。 猶記得剛入坑的我多肉才只是稍微有些變色就拍了照片發朋友圈炫耀, 幸虧大家都很包容沒有嘲笑我, 所以后來我不僅變得十分低調(多肉狀態很好都不曬圖了), 而且也樂意回答新手朋友們的各種問題, 哪怕有些問題問得特別奇怪。

淇濱老樁↑↑↑

多肉根部出現的白色東西是什麼?

像今天我要講的「多肉根部出現白色東西」的問題, 就是一位剛「入坑」不久的新手朋友問的。 根據我的經驗, 多肉根部會出現的白色東西通常只有兩種, 其一為根毛, 多見于服盆期的多肉和長氣根的多肉, 在其剛長出來的根系上我們可以看到很多白色的根毛(如下圖), 它們所起的作用是幫助多肉吸收土壤中的水分和養分。

多肉根部的白色根毛↑↑↑

多肉長根毛很好確定, 首先它們是不會動的。 其次根毛呈絨毛狀而不是絮狀或顆粒狀。 如果大家才長出根系的多肉長了很多根毛, 那我真的要道一聲:恭喜!因為這預示著我們的多肉不但成功發根服盆了, 而且長勢良好。

肉友入手的麥稈↑↑↑

其二則為介殼蟲。 在」萌新「們的眼中介殼蟲應該長在多肉的葉子上, 但事實并非如此——介殼蟲總共有幾百種之多, 比如說什麼吹綿蚧、白盾蚧、白蠟蚧、糠片蚧、紅圓蚧和毛球蚧等等, 其中有的喜歡禍害多肉的葉片, 有的則潛藏于土壤之中吸收多肉根部的汁液。

多肉根部的介殼蟲↑↑↑

多肉根部長了介殼蟲很好分辨——它們雖然行動緩慢,但時不時還是會動一下,我們觀察兩分鐘就會發現它們在多肉的根系上爬來爬去的。另外多肉根部長了介殼蟲其長勢會非常差,就算養護沒有任何問題且澆足了水,它的葉片依然還會是蔫了吧唧的。

大普貨艾倫↑↑↑

要是我們確定多肉根部白色的東西是介殼蟲,那也不必慌張,先將其搬到旁邊去單獨隔離,因為這東西會傳染,如果我們不及隔離的話就會像灰指甲一樣會一個傳染倆。接下來我們用能滅殺介殼蟲的藥物兌水給多肉灌根,比如說蚧必治、吡蟲啉、毒死蜱和殺撲磷等等,通常來講只要灌根2-3次左右就能將介殼蟲給全部收拾干凈。

夏天的仙女杯↑↑↑

多肉根部長了介殼蟲有些肉友會選擇脫盆處理,我覺得一般沒有這個必要,只要及時用藥即可。此外我們平常可以給多肉放一些內吸式殺蟲藥(如小紫藥),然后澆水讓其吸收,如此2-3個月之內都不怕多肉再長蟲了(以后隔3個月左右按時放藥便可)。

夏天的白月影↑↑↑

多肉根部的介殼蟲↑↑↑

多肉根部長了介殼蟲很好分辨——它們雖然行動緩慢,但時不時還是會動一下,我們觀察兩分鐘就會發現它們在多肉的根系上爬來爬去的。另外多肉根部長了介殼蟲其長勢會非常差,就算養護沒有任何問題且澆足了水,它的葉片依然還會是蔫了吧唧的。

大普貨艾倫↑↑↑

要是我們確定多肉根部白色的東西是介殼蟲,那也不必慌張,先將其搬到旁邊去單獨隔離,因為這東西會傳染,如果我們不及隔離的話就會像灰指甲一樣會一個傳染倆。接下來我們用能滅殺介殼蟲的藥物兌水給多肉灌根,比如說蚧必治、吡蟲啉、毒死蜱和殺撲磷等等,通常來講只要灌根2-3次左右就能將介殼蟲給全部收拾干凈。

夏天的仙女杯↑↑↑

多肉根部長了介殼蟲有些肉友會選擇脫盆處理,我覺得一般沒有這個必要,只要及時用藥即可。此外我們平常可以給多肉放一些內吸式殺蟲藥(如小紫藥),然后澆水讓其吸收,如此2-3個月之內都不怕多肉再長蟲了(以后隔3個月左右按時放藥便可)。

夏天的白月影↑↑↑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