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情感勵志»正文

父母節省的15個好習慣,省下一套房錢

節省一個習慣, 是生活的細節是日復一日的習慣。 現在的年輕人有很多都習慣鋪張浪費, 而我公婆卻是一個勤勞節約的人,

可能老一輩子的人都吃過沒錢的苦, 知道節省的重要性。

然而節省真的能省下一套房錢嗎?其實不然, 存錢其實是有技巧的, 重要的一點是開源節流, 不僅要省錢也要賺錢。

我公婆都是一個經歷過歲月蹉跎的人, 經過了許多風風雨雨, 熬過了無人問津的日子。 勤奮賺錢與節省早就刻在他們骨子里。

而勤儉節約是中華傳統美德, 因此我們的家風也要勤儉節約。

1、隨手關燈。

出門或者離開一會就要關燈, 家里一般每個房間和客廳廚房都有兩個燈, 只能開燈關弱一點的那個燈。

對于此習慣我經常忘記, 有一次我在廚房炒菜把兩個燈都開了, 后來被婆婆發現就隨手關掉一個。

2、節約用水。

每次用洗衣機洗完衣服的水就接到幾個桶里面,

主要拿來沖廁所和拖地。 可能有很多人都不習慣, 但是當這種舉動成為一種習慣也就自然而然地把水進行二次利用, 潛意識里就形成了節約的習慣。

3、用柴火燒水洗澡。

我們家雖然有熱水器, 但是公公每天晚上‬七點多就要去樓頂廚房燒水,

一年四季都用柴火燒水洗澡, 平日有空回去別家撿一些不要的凳子, 桌子拿回來當柴燒。

對于當子女兒媳的我們來說是不希望他們那麼辛苦, 但是老人的思想就是這樣, 任何東西都節省早已成為一種不可改變的習慣。

4、把舊衣服做成拖把。

那些不穿的衣服會拿來做成拖把, 這樣就省去買地拖的錢, 而且環保。

5、不開摩托車, 騎腳踏車。

我公公是一個極其節省的人, 每天去哪里都是踩腳踏車去, 這樣既能鍛煉身體也能省去油錢, 對于上班族的我每天開摩托車去上班一個月也要100左右的油錢。

6、自己種菜吃。

我們家的蔬菜是婆婆和‬公公‬一起去地里種的, 兩老都是勤快的人, 以前我婆婆還把種的菜拿去市場賣也能賺點小錢。

總之家里的蔬菜都是自己種的, 婆婆說外面的蔬菜也要1-3元一斤, 自己種的話就能省下青菜錢, 而且還健康。

而我卻覺得沒有必要那麼辛苦, 每天早早去地里淋菜, 大冬天也一如既往。

7、商場有活動才去購物。

公婆每天都能關注到哪里有活動, 哪里商場開業,

哪里有大甩賣才去購物。

因為他們深知活動會比平常優惠很多, 比如大米會囤上幾個月的, 肉類囤三到七天的, 像紙巾牙膏這些則會囤上一年的。

這樣就能省下不少錢, 一次性買夠下次就不必再花時間去買。

8、洗碗用絲瓜囊。

可能有人不知道絲瓜囊是什麼, 就是絲瓜長老了就放去晾干, 之后把絲瓜皮撕掉剩下的瓜囊可以拿來洗碗, 洗得很干凈的。

這樣就節省一筆洗碗巾的錢。

9、不浪費菜米。

每次煮飯都根據個人的飯量來煮, 這樣就不會導致剩菜剩飯。

10、紙皮, 飲料瓶統一存放起來, 等有一定的重量就拿去垃圾場賣掉。

11、一年四季都不怎麼買新衣服穿,穿得很舊不能穿了才換新衣服,冬天外套就那麼兩件,換著穿,都是比較厚實暖和的。

12、毛巾用壞了再買,像大孩子的衣服都是留給弟弟妹妹們穿,衣服壞了就縫縫補補,實在補不了再買新的。

13、每次過年過節給他們,也不舍得用,非得存起來,說留著以后有用得上的地方。

14、每次打煤氣都是等降價再打,或者選擇最便宜那家來打,雖然只是相差5-10元差價。

15、公公的工資一直都是不動資產,婆婆種菜或者給學校飯店煮飯的工資就拿來補貼家用。勉強夠家里的開支。

幾十年如一日,勤儉節約,賺到了一些錢才有了今天我們住的大房,有時候作為兒媳的我都覺得公婆很厲害。

養成了這麼多省錢的習慣,即使現在經濟條件好了許多也依然不舍得大花錢。

end~因人而異,僅供參考!

11、一年四季都不怎麼買新衣服穿,穿得很舊不能穿了才換新衣服,冬天外套就那麼兩件,換著穿,都是比較厚實暖和的。

12、毛巾用壞了再買,像大孩子的衣服都是留給弟弟妹妹們穿,衣服壞了就縫縫補補,實在補不了再買新的。

13、每次過年過節給他們,也不舍得用,非得存起來,說留著以后有用得上的地方。

14、每次打煤氣都是等降價再打,或者選擇最便宜那家來打,雖然只是相差5-10元差價。

15、公公的工資一直都是不動資產,婆婆種菜或者給學校飯店煮飯的工資就拿來補貼家用。勉強夠家里的開支。

幾十年如一日,勤儉節約,賺到了一些錢才有了今天我們住的大房,有時候作為兒媳的我都覺得公婆很厲害。

養成了這麼多省錢的習慣,即使現在經濟條件好了許多也依然不舍得大花錢。

end~因人而異,僅供參考!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