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1996年為何被稱為古惑仔年?正傳拍了三部,第二部《猛龍過江》僅拍14天,連梁朝偉古天樂都入坑

1996年, 香港影市已開始呈現不景氣的趨勢, 然而一部電影的問世, 卻讓此時平靜的死水泛起了些漣漪, 它就是《古惑仔之人在江湖》。 這部根據同名漫畫改編的電影, 當年在香港取得了相當不俗的票房, 同年, 其續集以及與之題材相仿的電影紛紛問世, 共計10部之多, 而其中光《古惑仔》正傳就承包了同年票房榜top10裏的三席, 所以1996年也被稱為是「古惑仔年」。

​​《古惑仔》系列的「開山之作」《人在江湖》于1996年農曆新年在香港公映, 沒想到票房爆冷(收2000多萬港幣), 也讓鄭伊健, 陳小春, 黎姿, 林曉峰, 謝天華等人一舉走紅。 更重要的是, 它確立了劉偉強, 文雋, 王晶的鐵三角陣容。 從這部電影開始, 三人的「最佳拍檔」電影公司正式成立, 開啟了所謂「港漫電影」的年代。

為了配合電影進行宣傳, 《古惑仔》漫畫登陸臺灣時, 原作者和發行商還將書名改為電影名《人在江湖》, 同時還推出了一系列周邊小說。

​​光一年內, 《古惑仔》就拍了兩部續集, 分別是《猛龍過江》和《隻手遮天》。 其中《猛龍過江》更是橫跨臺灣, 香港, 澳門三地取景, 但拍攝時間卻是最短的, 只用了14天, 結果反倒成了整個系列裏最賣座的一部, 票房高達2249萬港幣。 就連監製文雋都說, 本片創造了「快拍大賺」的奇跡。

​雖從「古惑仔3」開始, 電影情節已與漫畫內容大相徑庭, 但「最佳拍檔」依然維持了巔峰的創作狀態, 為《隻手遮天》注入了更豐富的戲劇元素, 再加上有烏鴉, 笑面虎, 駱駝這些新的反派人物加入, 使本片的戲劇衝突比第一、二集還強烈。 雖然本片的票房不及前兩部, 但《古惑仔》系列首張發佈的藍光碟就是這部《隻手遮天》, 足以證明本片的經典程度。

​​眼見《古惑仔》系列大賣, 「最佳拍檔」還先後將同樣改編自牛佬漫畫的《古惑女之決戰江湖》, 以及《洪興仔之江湖大風暴》搬上螢幕。 其中的《江湖大風暴》由香港著名cult片導演邱禮濤執導,

被拍成了一個頗具金庸武俠小說感覺的江湖故事, 也是一個與《古惑仔》時空平行的世界。 印象最深的, 就是陳小春以自己的名字演了一個懦弱怕事的小混混以及b哥的黑化了, 雷宇揚演的東星志偉也是頗為亮眼。

​而梁朝偉的加入,也為「古惑仔」電影注入了不一樣的新感覺。當時已是巨星級的梁朝偉被請來拍這樣的電影,只能說王晶等人的人脈實在是強。

《古惑女之決戰江湖》則是由香港另一B級片導演鄧衍成執導。總的來說,這部電影喜劇成分居多,表現中規中矩,同樣離不開江湖恩怨,背叛和復仇這幾個元素。唯一的看點就是李麗珍和陳妙瑛的顏,以及吳毅將飾演的反派洛威拿了,另外在《人在江湖》裏將阿坤擊斃的「灣仔槍神」也出現在影片中,算進一步打通了「古惑仔」的宇宙。

​《古惑女》之​後,鄧衍成又與另一家電影公司將牛佬的《龍盤虎踞砵蘭街》改編成《龍虎砵蘭街》,于1996年8月24日在香港公映。本片比起《古惑女》質量相對要高一些。除了古天樂以外,謝天華,黎姿,林曉峰都是《古惑仔》系列裏的人馬,所以很多觀眾也能從中找到熟悉的感覺。

​電影講述了阿虎和阿龍渴望在缽蘭街揚名立萬,最後與東星展開火拼的故事,不過這部電影裏最精彩的人物倒不是他倆,而是一向在電影中扮演反派的林國斌,這次他扮演了一個一開始飛揚跋扈,後來為了實現黎姿的遺願,在幫助阿龍阿虎的過程中喋血街頭的悲情人物。或許這部電影壓根就沒準備拍續集,所以結尾也和一般古惑仔電影不同,以主角認罪伏法而收場。

​還有一部同類電影不用多說了,大家一定知道它的名字。《古惑仔》裏的龍頭老大蔣天生在這裏搖身一變成為了心腸歹毒,背信棄義的小混,最後也落得了一個罪有應得,大快人心的下場。值得一提的是這部電影裏的很多配樂都是沿用《古惑仔之人在江湖》裏的,顯得很偷懶。

雖然從票房上說,《古惑仔》系列算是當年香港影壇的「救市之作」,但也因美化江湖引來了質疑和批評,于是此時香港影壇也開始掀起了一股「反古惑仔熱潮」。

其中最具有代表性的導演就是查傳誼,他在1996年先後推出了《旺角摣fit人》和《去吧!摣fit兵團》兩部電影。前者啟用了剛剛憑藉「靚坤」一角再度走紅的吳鎮宇,角色名叫「叻君」,在粵語發音裏聽起來和「靚坤」差不多,因此可以被視作導演刻意用來惡搞和戲謔《古惑仔》。導演採用了後來杜琪峰韋家輝拍《一個字頭的誕生》時的那種假設性雙線敘事,一開始觀眾還有些同情這個人物,後來真相揭穿以後,恐怕每一個觀眾都會對他的冷血無情恨得咬牙切齒。一個更加現實,真實的江湖,就在查導的鏡頭中被這樣還原了出來。

隨後的《去吧!摣fit人兵團》,著眼于一樁黑幫火拼事件,以三段式敘事結構,正面瓦解了「古惑仔英雄情結」,也徹底打破了所謂的「江湖神話」。感興趣的朋友,不妨找來一看,本片還曾入選「香港一百部最佳電影」。

​​與此同時,導演葉偉信也投入了「反古惑仔」陣營,拍出了《旺角風雲》。很多人原本以為這是《古惑仔》的跟風之作,其實不然,首先從角色安排上,本片就充滿了對「古惑仔」的顛覆之意,飾演烏鴉的張耀揚在這裏成為了好人,飾演大飛的黃秋生反而成了壞人。而英雄也並沒有打不死,現實中猥瑣卑鄙的混混卻成為了電影裏的英雄,可謂「毀掉」了人們對于《古惑仔》的傳統觀念。因此該片也奪取了第三屆香港電影評論學會「最佳編劇」及獲選「年度推薦電影」。

​就今天來看,當年的《古惑仔》之所以能夠形成某種風氣,證明瞭它的確具有商業價值,也為香港影壇注入了新鮮的血液與活力,也成功勾起了很多年輕男觀眾嚮往江湖的荷爾蒙。但它帶來的負面影響也是巨大的,這樣的電影終究不會長壽,也終究會被新生事物所取代,特別是因《古惑仔》而崇尚兄弟義氣的這些觀眾漸漸長大,成熟,老去之後,它就很難再有吸引力,如今,這種情形已經實現了。寫出本文,就當帶大家一同回顧一段歷史吧!

​而梁朝偉的加入,也為「古惑仔」電影注入了不一樣的新感覺。當時已是巨星級的梁朝偉被請來拍這樣的電影,只能說王晶等人的人脈實在是強。

《古惑女之決戰江湖》則是由香港另一B級片導演鄧衍成執導。總的來說,這部電影喜劇成分居多,表現中規中矩,同樣離不開江湖恩怨,背叛和復仇這幾個元素。唯一的看點就是李麗珍和陳妙瑛的顏,以及吳毅將飾演的反派洛威拿了,另外在《人在江湖》裏將阿坤擊斃的「灣仔槍神」也出現在影片中,算進一步打通了「古惑仔」的宇宙。

​《古惑女》之​後,鄧衍成又與另一家電影公司將牛佬的《龍盤虎踞砵蘭街》改編成《龍虎砵蘭街》,于1996年8月24日在香港公映。本片比起《古惑女》質量相對要高一些。除了古天樂以外,謝天華,黎姿,林曉峰都是《古惑仔》系列裏的人馬,所以很多觀眾也能從中找到熟悉的感覺。

​電影講述了阿虎和阿龍渴望在缽蘭街揚名立萬,最後與東星展開火拼的故事,不過這部電影裏最精彩的人物倒不是他倆,而是一向在電影中扮演反派的林國斌,這次他扮演了一個一開始飛揚跋扈,後來為了實現黎姿的遺願,在幫助阿龍阿虎的過程中喋血街頭的悲情人物。或許這部電影壓根就沒準備拍續集,所以結尾也和一般古惑仔電影不同,以主角認罪伏法而收場。

​還有一部同類電影不用多說了,大家一定知道它的名字。《古惑仔》裏的龍頭老大蔣天生在這裏搖身一變成為了心腸歹毒,背信棄義的小混,最後也落得了一個罪有應得,大快人心的下場。值得一提的是這部電影裏的很多配樂都是沿用《古惑仔之人在江湖》裏的,顯得很偷懶。

雖然從票房上說,《古惑仔》系列算是當年香港影壇的「救市之作」,但也因美化江湖引來了質疑和批評,于是此時香港影壇也開始掀起了一股「反古惑仔熱潮」。

其中最具有代表性的導演就是查傳誼,他在1996年先後推出了《旺角摣fit人》和《去吧!摣fit兵團》兩部電影。前者啟用了剛剛憑藉「靚坤」一角再度走紅的吳鎮宇,角色名叫「叻君」,在粵語發音裏聽起來和「靚坤」差不多,因此可以被視作導演刻意用來惡搞和戲謔《古惑仔》。導演採用了後來杜琪峰韋家輝拍《一個字頭的誕生》時的那種假設性雙線敘事,一開始觀眾還有些同情這個人物,後來真相揭穿以後,恐怕每一個觀眾都會對他的冷血無情恨得咬牙切齒。一個更加現實,真實的江湖,就在查導的鏡頭中被這樣還原了出來。

隨後的《去吧!摣fit人兵團》,著眼于一樁黑幫火拼事件,以三段式敘事結構,正面瓦解了「古惑仔英雄情結」,也徹底打破了所謂的「江湖神話」。感興趣的朋友,不妨找來一看,本片還曾入選「香港一百部最佳電影」。

​​與此同時,導演葉偉信也投入了「反古惑仔」陣營,拍出了《旺角風雲》。很多人原本以為這是《古惑仔》的跟風之作,其實不然,首先從角色安排上,本片就充滿了對「古惑仔」的顛覆之意,飾演烏鴉的張耀揚在這裏成為了好人,飾演大飛的黃秋生反而成了壞人。而英雄也並沒有打不死,現實中猥瑣卑鄙的混混卻成為了電影裏的英雄,可謂「毀掉」了人們對于《古惑仔》的傳統觀念。因此該片也奪取了第三屆香港電影評論學會「最佳編劇」及獲選「年度推薦電影」。

​就今天來看,當年的《古惑仔》之所以能夠形成某種風氣,證明瞭它的確具有商業價值,也為香港影壇注入了新鮮的血液與活力,也成功勾起了很多年輕男觀眾嚮往江湖的荷爾蒙。但它帶來的負面影響也是巨大的,這樣的電影終究不會長壽,也終究會被新生事物所取代,特別是因《古惑仔》而崇尚兄弟義氣的這些觀眾漸漸長大,成熟,老去之後,它就很難再有吸引力,如今,這種情形已經實現了。寫出本文,就當帶大家一同回顧一段歷史吧!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