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搞笑獵奇»正文

金庸為何避而不談張無忌的結局?趙敏走后,你看他創立了什麼組織

張無忌的結局是什麼?或許你會說「他與趙敏一同歸隱大漠」, 其實這只是張無忌的計劃而已, 至于他最后是否去了大漠, 書中根本沒有交代清楚。

原著中的最后一段劇情是張無忌在為幾位女子糾結, 原文道:「這四個姑娘, 個個對他曾銘心刻骨地相愛, 他只記得別人的好處, 別人的缺點過失他全都忘記了。 于是, 每個人都是很好很好的……」

(張無忌劇照)

換言之, 他甚至連自己心中到底最愛哪位女子都沒弄明白, 不過這自然不是金庸對其結局避而不談的原因, 張無忌后來的結局沒被寫明, 或許與一段暗線劇情有關, 那便是趙敏之4。

一、處境尷尬的張無忌

若是身處其他的武俠故事中, 張無忌絕對算得上是人生贏家, 然而《倚天屠龍記》是一部夾雜著歷史元素的故事, 在特定的時代背景下, 張無忌這樣的存在便顯得十分尷尬了。

張無忌在書末幾乎是被推到了武林至尊的位置,

無論正道還是邪道都對張無忌心悅誠服, 甚至他的影響力已不僅僅只是武林至尊而已, 當時的主題是對抗元軍, 而張無忌則是絕對的領袖, 他若不退隱, 當元朝滅亡, 新的王朝崛起之時, 張無忌則難免被推上皇位, 事實上書中已有不少高手勸說張無忌去做這件事, 但歷史不可違, 張無忌只能退隱。

可即便張無忌退隱就能夠讓后來建立大明的朱元璋放心嗎?顯然不能, 書中明確提到過, 后來朱元璋甚至還對曾經與他稱兄道弟的明教中人下毒手。

(明教舊部劇照)

原文道:「朱元璋派徐達帶兵北伐, 將元順帝趕入塞外沙漠, 蒙古人在中華所建的元朝就此滅亡。 朱元璋倒還記得明教, 將他所建的朝代稱為‘明朝’。 但因明教維護百姓, 朝廷官府便對其殘殺鎮壓, 時日既久, 后世首領無能, 明教終于也漸漸式微了。 」

而張無忌一日還在, 朱元璋只怕都是寢食難安, 所以他必然會對張無忌進行地毯式的搜索, 繼而將其殺之, 至于他是否能如愿除掉張無忌則是另一碼事了。

二、趙敏之4

以張無忌的武功水平, 哪怕是被千軍萬馬圍困, 他多半也能夠輕松脫身, 而他身邊的趙敏就未必有這個能力了, 所以趙敏后來的結局多半是被大明官軍所擒。

事實上從歷史的角度來看, 這一推論也是能夠成立的, 金庸的故事中但凡用上了歷史元素的部分, 往往都會讓角色、事件與歷史原型靠攏, 比如新修版《天龍八部》中就提到段譽在當了四十年皇帝后選擇出家, 正是因為其歷史原型「段和譽」就是在當了三十九年皇帝之后選擇了出家, 其實從武俠故事的角度來看, 以段譽的性格是完全沒有理由出家的, 等于說金庸是強行讓段譽往其歷史原型靠攏。

(趙敏劇照)

而趙敏這個角色也是有歷史原型的, 她父親汝陽王察罕特穆爾的歷史原型便是元朝末年將領察罕帖木兒, 而趙敏的原型則是其女觀音奴, 而這位女子后來的命運十分悲慘, 她是嫁給了朱元璋的次子朱樉, 在朱樉走后, 她甚至成了「陪葬品」。

從這里來看, 趙敏后來的命運是凄慘無比的, 張無忌面對心愛之人落得如此結局,他會怎麼做?或許一個武林門派的崛起就能夠解釋張無忌后來的去向。

三、一個邪道門派的崛起

張無忌后來的確是去向不明,重歸明教是不大可能了,且不說他早已將教主之位傳給楊逍,更重要的一點是明教早已式微,甚至可以說是名存實亡了,再加上他們都被大明給鎮壓得極慘,再以「明教」為名就不太合適了,張無忌要做的便是召集明教舊部,另立門戶,對抗朱元璋的大明王朝。

若無意外,張無忌在召集了一部分明教舊部之后創立的新門派便是后來的日月神教。

有一種說法「明教就是日月神教」,其實不然,二者有諸多不同,無論是口號,還是對教主的崇拜程度,還有各種習俗都不太一樣,明教中至少還有不少明事理之人,而日月神教則多半是純粹的邪派,所以二者的確是有區別的,而且當《笑傲江湖》時代日月神教活躍于之時,武林中早已不見「明教」這股勢力。

(朱元璋劇照)

至于張無忌創立日月神教的理由和可能性也很好解釋。

其實前文已經提及過張無忌創立日月神教的理由,他的目的自然就是為了擁有一個能夠對抗朱元璋的勢力,趙敏的離去讓他無法置身事外,他必須奮起反抗。

而日月神教之所以以「日月」為名,其含義就在于將「明」字拆開,一方面這算是對明教的延續,另一方面,也意在要將朱元璋建立的大明王朝給擊潰、拆解。

至于張無忌創立日月神教的合理性也很好解釋,前文提到過,日月神教的確是純粹的邪道門派,教中之人幾乎都是惡人,憑張無忌的為人,他如何會淪為惡人?

首先是趙敏沒了讓他萬念俱灰,這已足以讓一個人性情大變,張無忌的世界只剩下無邊的黑暗,他的黑化不是沒理由的。

再從他修煉的武功來看,書中也早已為他日后的黑化埋下了伏筆,你看他學了圣火令之后的表現就懂了。

(圣火令劇照)

原文道:「張無忌自得圣火令后,初時照練,還不覺如何,此刻乍逢勁敵,將這路武功中的精微處盡數發揮,心靈漸受感應,突然間哈哈哈仰天三笑,聲音中竟充滿了邪惡奸詐之意……這時猛聽得張無忌笑聲詭怪,似是心魔大盛,漸入危境。」

那圣火令神功乃是由魔頭「山中老人」所創,自然是邪派武功,張無忌如此善良之人都已被那邪功侵蝕了心智,可見那武功的確是邪門,張無忌會黑化一點也不讓人意外。

所以張無忌人生的后半段多半便是為了幫趙敏復仇建立日月神教,曾經的主角黑化,這樣的設定未免過于灰暗,所以金庸對此避而不談也是合情合理的。

張無忌面對心愛之人落得如此結局,他會怎麼做?或許一個武林門派的崛起就能夠解釋張無忌后來的去向。

三、一個邪道門派的崛起

張無忌后來的確是去向不明,重歸明教是不大可能了,且不說他早已將教主之位傳給楊逍,更重要的一點是明教早已式微,甚至可以說是名存實亡了,再加上他們都被大明給鎮壓得極慘,再以「明教」為名就不太合適了,張無忌要做的便是召集明教舊部,另立門戶,對抗朱元璋的大明王朝。

若無意外,張無忌在召集了一部分明教舊部之后創立的新門派便是后來的日月神教。

有一種說法「明教就是日月神教」,其實不然,二者有諸多不同,無論是口號,還是對教主的崇拜程度,還有各種習俗都不太一樣,明教中至少還有不少明事理之人,而日月神教則多半是純粹的邪派,所以二者的確是有區別的,而且當《笑傲江湖》時代日月神教活躍于之時,武林中早已不見「明教」這股勢力。

(朱元璋劇照)

至于張無忌創立日月神教的理由和可能性也很好解釋。

其實前文已經提及過張無忌創立日月神教的理由,他的目的自然就是為了擁有一個能夠對抗朱元璋的勢力,趙敏的離去讓他無法置身事外,他必須奮起反抗。

而日月神教之所以以「日月」為名,其含義就在于將「明」字拆開,一方面這算是對明教的延續,另一方面,也意在要將朱元璋建立的大明王朝給擊潰、拆解。

至于張無忌創立日月神教的合理性也很好解釋,前文提到過,日月神教的確是純粹的邪道門派,教中之人幾乎都是惡人,憑張無忌的為人,他如何會淪為惡人?

首先是趙敏沒了讓他萬念俱灰,這已足以讓一個人性情大變,張無忌的世界只剩下無邊的黑暗,他的黑化不是沒理由的。

再從他修煉的武功來看,書中也早已為他日后的黑化埋下了伏筆,你看他學了圣火令之后的表現就懂了。

(圣火令劇照)

原文道:「張無忌自得圣火令后,初時照練,還不覺如何,此刻乍逢勁敵,將這路武功中的精微處盡數發揮,心靈漸受感應,突然間哈哈哈仰天三笑,聲音中竟充滿了邪惡奸詐之意……這時猛聽得張無忌笑聲詭怪,似是心魔大盛,漸入危境。」

那圣火令神功乃是由魔頭「山中老人」所創,自然是邪派武功,張無忌如此善良之人都已被那邪功侵蝕了心智,可見那武功的確是邪門,張無忌會黑化一點也不讓人意外。

所以張無忌人生的后半段多半便是為了幫趙敏復仇建立日月神教,曾經的主角黑化,這樣的設定未免過于灰暗,所以金庸對此避而不談也是合情合理的。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