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教科書級別的美式風裝修,這對臺北夫妻的小家耐看到哭!

之前小編寫過的美式, 如果你還有印象的話, 應該記得我總結的美式6要素:

百葉窗

彩色的漆

寬門套寬踢腳線(方正框線條)

美式圖案(布藝)

超大餐桌+餐邊柜

燈具、掛畫、地毯等配飾

我們在大部分美劇和電影中, 都可以看到上面說的這幾個要素。 而其中, 能讓你真真切切感受到美式風撲面而來的, 一定少不了這部安妮·海瑟薇主演的《實習生》。

寬門套寬踢腳線+大餐桌+美式圖案的抱枕+掛畫……是不是又和上面說的吻合了?

灰藍色櫥柜, 是現代美式中比較流行的一個符號。

關鍵是和白色搭很配, 又耐看…因為它刮起流行之風, 也是在意料之中。

今天要說的這套美式房, 屋主夫婦就是《實習生》的擁護者。

特別是他們二人在美國生活過多年,

早已經習慣。 加上對安海瑟薇家的迷人雅致格調情有獨鐘, 更是希望臺北后的家, 能將美式元素融入到家中的各個角落里。

正式開始聊之前, 先放一張這戶人家的戶型圖,

臺北內湖 /新房

室內 37 坪 

格局 3 房 2 廳 3 衛 

居住人數 2 大 2 小 

無處不在的美國藍

早年間的美式風里,

還是經常用到經典的美國藍——那是由美國國旗延伸出來的藍色(《美國隊長》中也延續了這一藍色)。

但, 現實中往往因為飽和度過高, 搭配起來費力, 后來在慢慢地演變中, 就往「灰藍」上靠了。

總的來說, 現在的這種美國藍, 更符合我們年輕一代的審美, 加了一點灰度的藍, 變得更有質感也更耐看, 基本不會出現和地板顏色不搭的情況。

比如今天要說的美式之家, 你就能在各個角落看到這種灰藍。

初入玄關,就見左右兩邊皆用灰藍烤漆柜體來打造,包括百葉門片鞋柜也是用了同色系。

這必然是定制的,才能如此統一。

值得驚喜的是,在把手上都用了有質感的黃銅把手,給沉穩的玄關帶來些許活潑的點綴。

客廳中,沙發后面的收納背景墻也同樣延續了這一灰藍+黃銅的組合。

上開放,下封閉的收納組合將「陳列展示」、「隨手放」還有「經常用」幾個收納方式完美融合在一起。

再看主臥,墻上用了灰藍色的漆,軟裝搭配用了藍色的床上用品,相互呼應。

藍白的度把握得相當好,避免了藍得過于沉悶,也不想白得索然無味。

就連洗手間,也是如此,半墻藍漆,半墻白色瓷磚的洗手臺,優雅地剛剛好。

至于在餐廳處,都做了白色的硬裝。便用一張藍色布藝靠背椅來作為此間的點綴色,也呼應了全屋。

不得不說,這個灰藍色的運用,讓整個空間看起來更立體,也更讓人加強了記憶點,印象深刻。

美式框之線條,大氣的幾何美

除了藍色,各種方正的框之線條的運用,也顯近美式之大氣。這種線框,一般運用在柜門,抽屜,護墻板,門框窗框踢腳線上,是美式之筋骨。

為了讓你們更容易區分這種線框,我特地在馬爸爸那里找了歐式和美式之線框對比,讓你更直觀的感受一下區別:

歐式凹凸起伏更多,更復雜,造型更多樣;

美式就是大方框線條,更簡潔大氣。

如果說更現代,那肯定是美式,我個人也更喜歡簡潔的東西,感覺更耐看,不易過時。

如果你還沒什麼感覺,就看看下面這兩種框架打造柜體的買家秀,是不是就能分辨出哪個你心頭好了?

認清這一點之后,我們來接著進入主題:欣賞這一戶家庭的美式框架之美。

玄 關

玄關的柜門,入口的門框都用了這種簡潔的方正框架線條。

而盡頭處的格子玻璃鐵藝隔斷,也是方正框架的代表之一,讓光源與視野得以穿透到餐廚區,順勢延伸了整體的視覺景深。

英式黑白棋盤格地磚鋪乍一眼看圖案立體活潑,實際整體看,又是一個大方正之框,單是玄關處已是處處呼應。

客 廳

玄關的盡頭,左手便轉入公共區域的洗手間。

右手邊轉入,便來到了客廳,一個采光極佳的區域。

這個區域中,由地磚過渡到溫潤的人字拼木地板,視覺也由沉穩轉為清新典雅。

你會發現,沙發獨立在客廳中間,四不靠:不靠墻,也不靠窗。

這又形成了一個回字型動線,方便屋中人的自由行走。

而白色的實木百葉窗,在這兩年越來越受到臺灣家庭的喜愛,引入陽光又不會讓光線太強,同時有效阻擋戶外街景及修飾氣密窗框,保護住戶的隱私。

用了復雜的沙發背景墻后,電視墻就設計得尤為簡單。目前還沒掛電視,只是預留了位置。

最右側用一扇隱形門來作為兒童房的入口,維持了背景墻的整體清爽感。

一個小細節,做隱形門的同時,在門下要打造同款踢腳線,會來得更和諧統一。

廚 房+餐廳

餐廳的位置也一目了然,靠近客廳,緊挨著開放式廚房。

這是全家公共區域的核心,與各個空間的連結都極為順暢,也是家人間無隔閡的交流互動的紐帶。

一張實木大板餐桌,展現美式風情。 

而根據電影中的居家場景,特地挑選的吊燈,是按照電影場景來還原的,代入感更強,也成為餐廳的亮點。

白色廚柜+灰色廚電展示柜,又見方正之框。

各個收納區,操作區的設置符合屋主使用習慣,透過開放式手法營造寬廣視野,也盡顯清新休閑的舒適感。

如果足夠細心,你就會發現餐桌的一側正對著的,是一間目前沒有多余家具的多功能房,目前用做小朋友盡情玩樂的游戲間。

方框玻璃的鐵藝折疊門,明亮穿透,方便父母隨時關注孩子的活動情況,確保小孩在視線范圍內,安全性有了保障。

主 臥

主臥的配色前面已經講過了。我們不妨把注意力放在床頭背景的白色護墻板上,又是一組長型方框,是不是透入著一股細膩雅致的古典氣質。

這種高級感,嗯,挺費錢的。

主臥間里衣柜的設計比較巧妙,那是沿著原有的橫梁結構,在底部規劃出一整排白色柜門的整體衣柜,又是用了我上面講的極簡方框。

相比上面的買家秀,黃銅的點狀門把手,比黑色更為洋氣。

主臥衛生間

主衛浴空間作為臥室的延續,誓將藍白+黃銅的組合進行到底。

同時你也會發現,只要有柜體的地方,就能見方框之型。

一側是淋浴區和泡澡浴缸的空間。

淋浴區是徹底的濕區,白色長方形磚自然鋪貼到頂。

浴缸區是半干區,長方形磚只需和洗漱臺一樣鋪貼一半,上面依舊用灰藍色的墻漆來組合就好。一盞玻璃手工藝吊燈增添光影情境氛圍,讓這個角落更為迷人愜意。

衣帽間

為使柜體不壓縮主臥房的空間感及維持整體視覺清爽,衣帽間是設計在走廊的一側的,夾在客廳和主臥之間。

左右兩側規劃結合開放式層板、吊桿、抽屜的大型柜體,將各式衣物、飾品分門別類儲放,滿足不同收納需求。 

由于想保留窗戶的完整,不想被柜體擋住,就在柜體靠窗的一隅打造了明朗休憩角落,保證了室內采光。

燈光的運用

之前小編就說過,美式可以不吊頂,也是為了減少歐式復雜的線條感。

此處的屋主還是很壕氣的,做了全屋的大平頂,搭配 4000k 自然光的嵌入式筒燈輔助照明,來營造「沒有吊頂」的視覺感受。

而在各個空間里黃銅和玻璃壁燈的運用,增添了古典氣質,這些燈優美的造型也成為家中獨特的一道風景。

床頭這塊特地用了玫瑰金的壁燈,搭配屋主喜愛的指撥開關,以及黃銅玻璃邊幾充當的床頭柜,居然沒有不協調,還挺可愛的,讓美式風情也有了一點點古靈精怪之意。 

至于那些具有美式圖案的抱枕、地毯的點綴,這里就不多說了。

因為在硬裝上,這戶家庭就已經做到了足夠美式,那些布藝的軟裝都是來給它錦上添花的。

不知道喜歡美式的你,在這個美國電影之家里,有沒有get到點呢?

初入玄關,就見左右兩邊皆用灰藍烤漆柜體來打造,包括百葉門片鞋柜也是用了同色系。

這必然是定制的,才能如此統一。

值得驚喜的是,在把手上都用了有質感的黃銅把手,給沉穩的玄關帶來些許活潑的點綴。

客廳中,沙發后面的收納背景墻也同樣延續了這一灰藍+黃銅的組合。

上開放,下封閉的收納組合將「陳列展示」、「隨手放」還有「經常用」幾個收納方式完美融合在一起。

再看主臥,墻上用了灰藍色的漆,軟裝搭配用了藍色的床上用品,相互呼應。

藍白的度把握得相當好,避免了藍得過于沉悶,也不想白得索然無味。

就連洗手間,也是如此,半墻藍漆,半墻白色瓷磚的洗手臺,優雅地剛剛好。

至于在餐廳處,都做了白色的硬裝。便用一張藍色布藝靠背椅來作為此間的點綴色,也呼應了全屋。

不得不說,這個灰藍色的運用,讓整個空間看起來更立體,也更讓人加強了記憶點,印象深刻。

美式框之線條,大氣的幾何美

除了藍色,各種方正的框之線條的運用,也顯近美式之大氣。這種線框,一般運用在柜門,抽屜,護墻板,門框窗框踢腳線上,是美式之筋骨。

為了讓你們更容易區分這種線框,我特地在馬爸爸那里找了歐式和美式之線框對比,讓你更直觀的感受一下區別:

歐式凹凸起伏更多,更復雜,造型更多樣;

美式就是大方框線條,更簡潔大氣。

如果說更現代,那肯定是美式,我個人也更喜歡簡潔的東西,感覺更耐看,不易過時。

如果你還沒什麼感覺,就看看下面這兩種框架打造柜體的買家秀,是不是就能分辨出哪個你心頭好了?

認清這一點之后,我們來接著進入主題:欣賞這一戶家庭的美式框架之美。

玄 關

玄關的柜門,入口的門框都用了這種簡潔的方正框架線條。

而盡頭處的格子玻璃鐵藝隔斷,也是方正框架的代表之一,讓光源與視野得以穿透到餐廚區,順勢延伸了整體的視覺景深。

英式黑白棋盤格地磚鋪乍一眼看圖案立體活潑,實際整體看,又是一個大方正之框,單是玄關處已是處處呼應。

客 廳

玄關的盡頭,左手便轉入公共區域的洗手間。

右手邊轉入,便來到了客廳,一個采光極佳的區域。

這個區域中,由地磚過渡到溫潤的人字拼木地板,視覺也由沉穩轉為清新典雅。

你會發現,沙發獨立在客廳中間,四不靠:不靠墻,也不靠窗。

這又形成了一個回字型動線,方便屋中人的自由行走。

而白色的實木百葉窗,在這兩年越來越受到臺灣家庭的喜愛,引入陽光又不會讓光線太強,同時有效阻擋戶外街景及修飾氣密窗框,保護住戶的隱私。

用了復雜的沙發背景墻后,電視墻就設計得尤為簡單。目前還沒掛電視,只是預留了位置。

最右側用一扇隱形門來作為兒童房的入口,維持了背景墻的整體清爽感。

一個小細節,做隱形門的同時,在門下要打造同款踢腳線,會來得更和諧統一。

廚 房+餐廳

餐廳的位置也一目了然,靠近客廳,緊挨著開放式廚房。

這是全家公共區域的核心,與各個空間的連結都極為順暢,也是家人間無隔閡的交流互動的紐帶。

一張實木大板餐桌,展現美式風情。 

而根據電影中的居家場景,特地挑選的吊燈,是按照電影場景來還原的,代入感更強,也成為餐廳的亮點。

白色廚柜+灰色廚電展示柜,又見方正之框。

各個收納區,操作區的設置符合屋主使用習慣,透過開放式手法營造寬廣視野,也盡顯清新休閑的舒適感。

如果足夠細心,你就會發現餐桌的一側正對著的,是一間目前沒有多余家具的多功能房,目前用做小朋友盡情玩樂的游戲間。

方框玻璃的鐵藝折疊門,明亮穿透,方便父母隨時關注孩子的活動情況,確保小孩在視線范圍內,安全性有了保障。

主 臥

主臥的配色前面已經講過了。我們不妨把注意力放在床頭背景的白色護墻板上,又是一組長型方框,是不是透入著一股細膩雅致的古典氣質。

這種高級感,嗯,挺費錢的。

主臥間里衣柜的設計比較巧妙,那是沿著原有的橫梁結構,在底部規劃出一整排白色柜門的整體衣柜,又是用了我上面講的極簡方框。

相比上面的買家秀,黃銅的點狀門把手,比黑色更為洋氣。

主臥衛生間

主衛浴空間作為臥室的延續,誓將藍白+黃銅的組合進行到底。

同時你也會發現,只要有柜體的地方,就能見方框之型。

一側是淋浴區和泡澡浴缸的空間。

淋浴區是徹底的濕區,白色長方形磚自然鋪貼到頂。

浴缸區是半干區,長方形磚只需和洗漱臺一樣鋪貼一半,上面依舊用灰藍色的墻漆來組合就好。一盞玻璃手工藝吊燈增添光影情境氛圍,讓這個角落更為迷人愜意。

衣帽間

為使柜體不壓縮主臥房的空間感及維持整體視覺清爽,衣帽間是設計在走廊的一側的,夾在客廳和主臥之間。

左右兩側規劃結合開放式層板、吊桿、抽屜的大型柜體,將各式衣物、飾品分門別類儲放,滿足不同收納需求。 

由于想保留窗戶的完整,不想被柜體擋住,就在柜體靠窗的一隅打造了明朗休憩角落,保證了室內采光。

燈光的運用

之前小編就說過,美式可以不吊頂,也是為了減少歐式復雜的線條感。

此處的屋主還是很壕氣的,做了全屋的大平頂,搭配 4000k 自然光的嵌入式筒燈輔助照明,來營造「沒有吊頂」的視覺感受。

而在各個空間里黃銅和玻璃壁燈的運用,增添了古典氣質,這些燈優美的造型也成為家中獨特的一道風景。

床頭這塊特地用了玫瑰金的壁燈,搭配屋主喜愛的指撥開關,以及黃銅玻璃邊幾充當的床頭柜,居然沒有不協調,還挺可愛的,讓美式風情也有了一點點古靈精怪之意。 

至于那些具有美式圖案的抱枕、地毯的點綴,這里就不多說了。

因為在硬裝上,這戶家庭就已經做到了足夠美式,那些布藝的軟裝都是來給它錦上添花的。

不知道喜歡美式的你,在這個美國電影之家里,有沒有get到點呢?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