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夏天別給娃穿哪些涼鞋?3類「暢銷」要慎選,避免寶寶小腳受傷

正值炎熱夏季, 家里寶貝的穿搭, 也要從頭到腳換季, 涼鞋就是必不可少的單品。

家長因為有工作, 或需要出席某種場合, 鞋子更注重搭配和款式, 但給孩子買涼鞋的標準和大人不一樣。

老人給孩子選鞋喜歡「對折」, 錯誤方法很多家長都在做

糖媽在孕嬰店幫忙的那段時間, 發現來買鞋子的老人, 大多有個「統一動作」——折鞋底。

家長們不一定看品牌, 也不一定看款式, 而是比一比哪個鞋底最軟, 認為最軟的就是最好的。

糖媽懂家長的想法, 他們覺得寶寶的腳比較小, 皮膚又很嫩, 鞋底軟一些穿起來更舒服。 實際上這種挑鞋的方式, 很容易踩坑。

兒童健康鞋專家丘理提示:三分之一處彎折的鞋子, 可以有效保護孩子的足弓, 對折的鞋子不可以。

無論大人還是孩子, 走路時都是腳掌前面在彎曲, 只要鞋子的前三分之一處柔軟, 孩子穿其走路就不會太吃力。

如果鞋子中間部位過軟, 可以達到「對折」的程度。 或許孩子感覺非常舒服, 但穿著這樣的鞋子, 很容易造成孩子足弓塌陷。

影響孩子腳部的骨骼發育, 還可能讓孩子的腿型變丑。 不僅不美觀, 也不利于身體發育。

給孩子選對一雙鞋子真的很重要, 尤其到了夏季, 涼鞋的「用料」普遍較少, 家長更要精挑細選, 保護寶寶的小腳丫。

夏天別給寶寶穿這幾類涼鞋, 否則耽誤寶寶發育

家長舍得花幾百元給孩子買鞋, 不過在夏天, 有些涼鞋是不適合給孩子穿的。

1)不穿「叫叫鞋」和亮光涼鞋

這種帶著一些小功能的涼鞋,

深受家長和孩子的喜愛, 穿上去很酷, 還能讓家長輕松發現孩子。

但叫叫鞋的機關一般會藏在后跟處, 亮燈鞋也需要孩子腳部稍加用力, 才會亮起來。

不僅穿著不舒服, 還會讓孩子走路的用力方式, 變得奇奇怪怪。 走路時低頭關注鞋子, 分散注意力。

2)關系再好也不穿舊涼鞋

前段時間親戚給小糖果拿來幾雙舊鞋子, 糖媽知道她是好心, 親戚之間的孩子, 互送舊衣鞋很正常, 但她拿來的鞋子, 我并沒有給孩子穿。

不是嫌也不是嫌舊, 而是發現鞋底磨損有些嚴重。 鞋底和鞋墊已經有輕微變形, 寶寶穿上并不舒服。

家長在夏天要注意,盡量不給孩子穿哥哥姐姐的舊涼鞋。每個孩子腳部的形狀、肥瘦等不一樣,一雙鞋子穿久了,鞋子也會隨著腳變形。

3)不穿洞洞鞋、拖鞋

洞洞鞋的版型普遍比較寬大,夏天孩子穿脫方便一些。但這種鞋子無法固定寶寶的腳,寶寶走動時腳在鞋子里滑來滑去,容易摔倒且不利于骨骼發育。

拖鞋、人字拖玩水很方便,但日常走路、跑跳非常不跟腳,不利于骨骼發育,且很容易掉鞋導致寶寶受傷。

除了以上幾大類鞋子不適合給孩子穿,家長在挑鞋子時還要注意版型的細節,才能呵護寶寶腳部骨骼發育,不讓腿型因為鞋子而變丑。

夏天給孩子選擇鞋子,這些細節要注意

腳是人的「第二心臟」,幫助孩子從小維護足部健康非常重要。穿錯了鞋子會影響寶寶走路方式、骨骼發育,且短期內很難被發現。

給寶寶選鞋子,除了前面提到的,三分之一處可以折,還有不適合給孩子穿的三類鞋子,還要注意這些細節。

「空前絕后」的涼鞋晚一些穿

夏季穿涼鞋主要是為了涼爽透氣,但小寶寶的鞋子要有一定的包裹性,才利于骨骼發育。

前露腳尖,后沒有包根的涼鞋通常被稱為「空前絕后」,適合給3歲以上的寶寶穿。3歲以下的寶寶需要買包住腳趾,且有后跟的涼鞋。

包住前面是保護腳趾不受傷,后跟有包根,是因為寶寶走路不穩,需要有后跟做支撐,避免孩子出現足內翻足外翻等情況。

鞋底薄厚根據寶寶年齡選擇

正在學步期間的寶寶,學步鞋鞋底厚度盡量不超過5毫米,要讓孩子體腳掌抓地的感覺,但要注意不太適合在室外穿。

走路很穩的寶寶,可以選擇有膠底的鞋,當他自己走在較涼或較硬的地面時,能起到隔離和保護作用。

涼鞋的鞋底不能太軟

很多寶寶鞋子內墊是特別軟的海綿墊,近兩年「踩屎感」的涼鞋也很火,但并不適合給孩子穿。

這樣的涼鞋底,寶寶踩上去很舒服,但對足底起不到支撐作用。要選擇有回彈性的內墊,起到支撐作用,刺激寶寶足底神經發育。

另外鞋子上也不要有太多裝飾,鉚釘、流蘇或碎鉆等設計,比較堅硬且繁瑣,很容易傷到孩子。

家長給選對涼鞋后,別忘了「穿對」涼鞋

給孩子選涼鞋,尺碼要比孩子凈腳長,多0.5~1厘米,不擠腳也不容易掉鞋。

如果寶寶的涼鞋穿一個季度,就出現了鞋底磨損,變形、軟踏踏沒有支撐力,下一年的夏天就不要給孩子繼續穿了。

心里話:

寶寶的足部健康,從下至上會產生一系列連鎖反應。家長在給孩子選鞋、穿鞋時,別盲目跟風。

【今日話題】你喜歡給寶寶穿哪種款式的涼鞋?

家長在夏天要注意,盡量不給孩子穿哥哥姐姐的舊涼鞋。每個孩子腳部的形狀、肥瘦等不一樣,一雙鞋子穿久了,鞋子也會隨著腳變形。

3)不穿洞洞鞋、拖鞋

洞洞鞋的版型普遍比較寬大,夏天孩子穿脫方便一些。但這種鞋子無法固定寶寶的腳,寶寶走動時腳在鞋子里滑來滑去,容易摔倒且不利于骨骼發育。

拖鞋、人字拖玩水很方便,但日常走路、跑跳非常不跟腳,不利于骨骼發育,且很容易掉鞋導致寶寶受傷。

除了以上幾大類鞋子不適合給孩子穿,家長在挑鞋子時還要注意版型的細節,才能呵護寶寶腳部骨骼發育,不讓腿型因為鞋子而變丑。

夏天給孩子選擇鞋子,這些細節要注意

腳是人的「第二心臟」,幫助孩子從小維護足部健康非常重要。穿錯了鞋子會影響寶寶走路方式、骨骼發育,且短期內很難被發現。

給寶寶選鞋子,除了前面提到的,三分之一處可以折,還有不適合給孩子穿的三類鞋子,還要注意這些細節。

「空前絕后」的涼鞋晚一些穿

夏季穿涼鞋主要是為了涼爽透氣,但小寶寶的鞋子要有一定的包裹性,才利于骨骼發育。

前露腳尖,后沒有包根的涼鞋通常被稱為「空前絕后」,適合給3歲以上的寶寶穿。3歲以下的寶寶需要買包住腳趾,且有后跟的涼鞋。

包住前面是保護腳趾不受傷,后跟有包根,是因為寶寶走路不穩,需要有后跟做支撐,避免孩子出現足內翻足外翻等情況。

鞋底薄厚根據寶寶年齡選擇

正在學步期間的寶寶,學步鞋鞋底厚度盡量不超過5毫米,要讓孩子體腳掌抓地的感覺,但要注意不太適合在室外穿。

走路很穩的寶寶,可以選擇有膠底的鞋,當他自己走在較涼或較硬的地面時,能起到隔離和保護作用。

涼鞋的鞋底不能太軟

很多寶寶鞋子內墊是特別軟的海綿墊,近兩年「踩屎感」的涼鞋也很火,但并不適合給孩子穿。

這樣的涼鞋底,寶寶踩上去很舒服,但對足底起不到支撐作用。要選擇有回彈性的內墊,起到支撐作用,刺激寶寶足底神經發育。

另外鞋子上也不要有太多裝飾,鉚釘、流蘇或碎鉆等設計,比較堅硬且繁瑣,很容易傷到孩子。

家長給選對涼鞋后,別忘了「穿對」涼鞋

給孩子選涼鞋,尺碼要比孩子凈腳長,多0.5~1厘米,不擠腳也不容易掉鞋。

如果寶寶的涼鞋穿一個季度,就出現了鞋底磨損,變形、軟踏踏沒有支撐力,下一年的夏天就不要給孩子繼續穿了。

心里話:

寶寶的足部健康,從下至上會產生一系列連鎖反應。家長在給孩子選鞋、穿鞋時,別盲目跟風。

【今日話題】你喜歡給寶寶穿哪種款式的涼鞋?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