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熱點»正文

本來能輕鬆當上皇帝,卻因害怕民間流傳的幾個字,硬是等了20多年

中國歷史上有過很多動盪不安的時代, 東西兩晉恰好就是這樣動亂災變的朝代。

自從八王之亂後, 中原就已經被晉朝的滿朝公卿們拋棄, 他們帶著自己的家眷和細軟跑到了南方, 開啟了一段全新的享樂生活。 後來的東晉, 雖然, 也有幾次北伐戰爭, 可是, 其主導者大多不是以克復中原為戰略目標, 他們只不過是想打著北伐的幌子擴張自己的權力和地盤。

於是, 我們看到, 像陶侃、祖狄那樣真正想要收復故土的流民帥始終沒有得到重用。 東晉政治舞臺上活躍的從來都是王謝之類的世家大族。

在這種情況下, 桓溫、謝玄等人所主導的北伐戰爭基本都是半道崩卒。 事實上, 東晉的統治者內心深處對世家大族也有一種抵觸。

他們當年雖然是靠著世家大族的支持才在中國南方建立起了一個小朝廷, 可是, 當司馬家的皇帝們上位以後, 就和世家大族天然對立。 王與馬共天下的境遇是迫不得已之下的妥協, 但是, 卻不是歷任東晉帝王的孜孜追求。 因此, 不管皇位上坐的是誰, 只要他不是個白癡弱智, 基本上都會主動制衡世家大族。

於是, 我們看到, 在東晉末年, 世家大族已經被打壓了很多, 權力開始逐漸向武人過渡。 令人遺憾的是, 東晉的帝王大多都是些軟腳蝦, 好不容易把世家大族給治服帖了, 武人又成了尾大不掉的威脅。

武夫們可與世家大族完全不同, 後者雖然權勢滔天, 但是, 除了少數的野心家之外, 基本不會覬覦社稷神器。 前者則完全不同, 他們一旦嘗到了權力的好處, 便會沉迷其中, 無法自拔。 劉裕就是這樣的一個存在, 當他的官職和權力越來越大, 代晉自立的心思也就越來越重。

劉裕祖籍彭城縣綏輿裡, 是漢高祖劉邦之弟、楚元王劉交的二十二世孫。 他的家族在早年隨晉室南渡, 長居京口。 傳說, 劉裕出生時, 有神光照亮室內, 當晚還降甘露。

西元418年, 劉裕基本已經成為了朝廷的實際掌權人, 一應人事任免基本上都是由他來進行操作。 對於劉裕來說, 他和皇帝的區別不過是頭上的一頂冠冕而已。 劉裕本人並不缺乏野心,

可是, 他卻沒有著急篡位, 反而讓東晉朝廷順利的繼續延續了兩代。

很多人對於劉裕的想法不太理解, 其實, 劉裕也有自己的考慮。

當時他雖然已經掌握了朝局, 但是, 民望還沒有積攢夠。 更重要的是, 當時的民間流傳著一則讖語:“昌明之後, 尚有二帝。 ”這一則讖言, 象中國歷史出現過的許多讖言一樣, 不知道作者是誰, 不知道最早出現的時間, 但流傳甚廣。

這則讖語並不晦澀, 意思很明白, 就是說東晉的昌明皇帝駕崩以後, 東晉還能傳承兩代帝王才會滅亡。 這樣的讖語在民間造成了很大的輿論, 百姓們紛紛認可了這種說法。 於是, 劉裕也就失去了立即篡位的輿論基礎, 雖然, 他本人對於這種讖語並不如何相信。

無論如何,

劉裕最終還是選擇向讖語妥協。 他硬生生忍耐住了自己的欲望, 等到昌明皇帝死後, 他又擁立了司馬德宗繼位。 為了避免新任皇帝對自己產生威脅, 劉裕特地選擇了白癡司馬德宗繼承皇位。 這也就是晉朝歷史上第二位弱智皇帝!

司馬德宗作為一個合格的弱智傀儡, 基本上不過問朝政, 他每天要做的事情便是吃飯和睡覺。 令人訝異的是, 這個白癡皇帝竟然安安穩穩地在皇位上度過了二十二度春秋, 而在此期間, 劉裕已經征戰南北, 立下了赫赫戰功。

如果, 劉裕春秋正盛, 他完全可以多等兩年。 可惜這個時候劉裕已經是五十七歲的老人了, 他沒有更多的時間了。

於是便決定將這個豬一樣的皇帝殺死, 儘快結束:“昌明之後,

尚有二帝”的讖語。 劉裕抓住讖點規定不細的缺點, 義熙十四年, 劉裕密令中書郎王韶之, 縊死了皇帝司馬德宗。 《資治通鑒》:“宋公劉裕以讖言:昌明之後, 尚有二帝, 乃使中書郎王韶之……以散衣縊帝於東堂。 ”

司馬德宗死了以後, 劉裕扶持了一位頭腦清醒的君主上位, 也就是司馬德宗的弟弟司馬德文。

司馬德文與他的哥哥完全不同, 他為人清醒明白, 知道自己不過是劉裕為了應付讖語而選擇的過渡皇帝, 所以, 他在位的時候並沒有採取任何手段。 西元418年, 在劉裕表示出不耐煩以後, 司馬德文立即表示要將皇位禪讓給劉裕。

此時, 劉裕當然欣然接受, 開創了自己劉宋王朝。 由於, 劉裕家族世居彭城, 是春秋時期宋國的舊地, 所以, 劉裕建國號為“宋”。

劉裕本想放過積極配合自己的司馬德文,但是,又考慮到不能留下不穩定的因素,便下令將司馬德文處死,永絕後患。於是,這“昌明之後”的這兩位帝王的歷史使命到此全部結束。

參考資料:

『《南史·卷一·宋本紀上第一》、《宋書·卷一·本紀第一》、《宋書·卷三·本紀第三》』

劉裕建國號為“宋”。

劉裕本想放過積極配合自己的司馬德文,但是,又考慮到不能留下不穩定的因素,便下令將司馬德文處死,永絕後患。於是,這“昌明之後”的這兩位帝王的歷史使命到此全部結束。

參考資料:

『《南史·卷一·宋本紀上第一》、《宋書·卷一·本紀第一》、《宋書·卷三·本紀第三》』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