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鄭和代表大明朝,耗費巨大財力,七下西洋目的是為了什麼?

鄭和七下西洋, 是當時世界上最大的航海艦隊, 武器裝備力量領先全世界, 他們所到之處, 無不為之屈服。 而且比歐洲的哥倫布、達~ 伽馬和麥哲倫三位有名的航海家還要早整整一百多年。 那麼明成祖讓鄭和下西洋的目的是什麼?

要想了解鄭和七下下西洋, 我們需要先把主人公首先介紹一下:鄭和出生于洪武八年, 云南昆明 (晉寧)人, 家族一直信奉伊斯蘭教。 原名馬三寶, 十三歲入宮凈了身, 做了一個宦官。

后來跟著朱棣在軍中屢立戰功, 受到朱棣賞識, 并且他還在鄭村壩戰役中立了大功, 朱棣對這個宦官馬三寶恩賞有加, 為了嘉獎馬三寶, 賜姓名鄭和, 從此鄭和的事業平步青云, 扶搖而上。 那麼明成祖為什麼會選擇鄭和下西洋呢?

你別看鄭和是個宦官, 但是長得很威武霸氣, 而且還很帥, 很有男子漢大丈夫的氣勢。 于是朱棣就把下西洋的任務交給了鄭和,

并且告訴鄭和下西洋的目的, 朱棣下了一道圣旨, 讓鄭和謹記在心, 務必把旨意傳至世界各處。 話說到這里, 到底朱棣下了什麼旨意?下面我們來了解一下;

1.天子有責任向全天下的人廣施恩澤, 給予工作和安置不至于流離失所。

2.全天下的人民都應該遵守天子的要求「遵守天道,

遵守禮節本本分分, 不可違背天子的要求‘’

3.得到天命的天子君主天下, 有責任向天下人「施恩布德」因為天下之大莫非王土!

4.在天子所到之處, 所監督之下, 人與人之間乃至國與國之間必須和平相處, 不可恃強凌弱, 欺負弱小。

5.天子的宏大愿望, 就是天下人都能享受太平之福, 互幫互助。

鄭和下西洋代表朱棣向天下人, 傳述他天朝禮制體系, 向天下人表述大明朝皇帝是天下人的皇帝, 不分遠近, 不分種族, 華夷無間, 一視同仁 。 天子是天下的正義代表和領袖, 在他的主持下要求各國之間, 和諧共存。

天子對下面的子民廣施恩德, 實行「厚往薄來」的原則, 對天下子民實行天人合一的政策。

鄭和七下西洋航海路線圖

鄭和一生下七下西洋, 他第一次下西洋是在他 政治青壯年三十一歲的時候, 永樂建國三年, 也就是1405年, 以后永樂五年(1407年), 永樂七年(1409年), 永樂十年(1412年), 永樂十四年(1416年), 永樂十九年(1421年)鄭和第六次下西洋, 也是朱棣最后一次指揮鄭和下西洋, 鄭和下西洋三年后1424年(永樂二十二年)朱棣便倒在北伐戰爭的歸途中, 結束了他這光輝燦爛的一生。

隨后相差九年, 宣德五年為了實現明成祖朱棣的遺愿, 鄭和第七次下西 洋, 出使東非, 然后轉到波斯灣。 也結束了鄭和七下西洋光輝燦爛的一生。

鄭和下西洋這一壯舉,代表了當時明朝國力的強盛也促進了中國與亞非各國友好的關系和經濟交流,宣揚了朱棣一生偉大的宏愿:朱棣是要建立一個天下為公的、普天之下一視同仁的和諧世界。

鄭和七下西洋不只是航海路線開辟那麼簡單,不只是宣揚大明朝領先的航海和造船技術,不只是傳頌他堅韌不拔,不怕苦不怕累的堅毅性格,更主要的在表述—份珍貴的文化遺產,在今天面向二十一世紀,面向全球化, 在建立國際新秩序的同時,留給我們后人寶貴的經驗借鑒。

鄭和下西洋這一壯舉,代表了當時明朝國力的強盛也促進了中國與亞非各國友好的關系和經濟交流,宣揚了朱棣一生偉大的宏愿:朱棣是要建立一個天下為公的、普天之下一視同仁的和諧世界。

鄭和七下西洋不只是航海路線開辟那麼簡單,不只是宣揚大明朝領先的航海和造船技術,不只是傳頌他堅韌不拔,不怕苦不怕累的堅毅性格,更主要的在表述—份珍貴的文化遺產,在今天面向二十一世紀,面向全球化, 在建立國際新秩序的同時,留給我們后人寶貴的經驗借鑒。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