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全職帶娃好幾年,卻被指出孩子缺乏安全感,寶媽懵了:問題出在哪

身為女人, 在生下孩子的那一刻, 就注定你已經不是從前的你了。

你會為了孩子患得患失, 最明顯的體現是:此后在工作和帶娃之間, 你永遠會為如何平衡而絞盡腦汁。

教育學家強調說孩子從出生到三歲前, 最重要的就是建立安全感, 這關系到孩子是否能有健康的精神內核。

為此, 一個媽媽在孩子出生后就辭職, 當全職媽媽多年, 為的就是陪伴孩子, 給孩子建立安全感。 但當她因為孩子頻繁鬧情緒而咨詢教育專家, 被說出「孩子可能是安全感不足」時, 她崩潰了。

還有個媽媽, 休完產假就返回職場上班。 因為工作忙, 她總是愧疚自己給孩子的不多, 想著當年要是能辭職帶娃就好了。 當她描述孩子目前的種種表現, 我認為孩子安全感不差時, 她驚喜連連。

可見, 孩子的安全感跟寶媽是否全職在家照顧并沒有直接聯系。

那麼, 是什麼決定著孩子的安全感呢?

孩子的安全感最早來自于當他是嬰兒時, 主要照料者和他的關系, 以及對他需求的回應。 當嬰兒被很好地照顧, 因為不舒服等各種原因哭鬧時, 有照料者及時給予安撫和緩解, 那麼嬰兒會覺得這個世界給自己的感覺是舒適的、安全的, 當自己有不舒服時, 會有人幫忙解決, 自己也是安全的。 這就是最初的安全感。

安全感的形成關鍵期在三歲前, 三到六歲時期也不可小覷。

這個時候, 父母如果情緒穩定, 家庭氛圍平和溫馨、孩子的合理需求能得到及時滿足, 生活規律, 孩子能預料到接下來要做什麼事, 都有助于安全感的形成。

文章開頭當了全職太太的媽媽, 如果心里總是焦慮, 情緒不穩動輒對孩子發火, 即便陪在身邊也不利于孩子建立安全感。

而由家人帶著的孩子, 如果主要照料者十分愛孩子, 情緒也穩定平和, 孩子就算跟媽媽在一起時間不長, 也同樣能建立安全感。

安全感為什麼這麼重要?

那些缺乏自信的人, 如果追溯原因, 無一不是因為幼年時缺乏安全感所致。

因為家長沒能給夠孩子充足的安全感, 導致孩子對這個世界不信任, 對自己的能力不信任, 從而無法自如地探索, 做事情沒有信心。 成人后, 在感情、工作、生活中也往往不自信, 要麼覺得自己不配得, 要麼覺得沒有一個人是可靠的。

為此他們會討好、會委曲求全、會因此壓抑自己, 會焦慮, 出現很多精神層面的問題。

不是還有那句話麼, 「幸福的童年可以治愈一生;不幸福的童年, 需要一生來治愈」。 決定童年底色的, 就是安全感是否充足了。

如何判斷孩子是否有安全感?

黏人的孩子安全感不足。 他們會時時刻刻纏著父母或者主要照料者(奶奶或者外婆), 一步也不讓離開。 如果大人離開去做事情, 找不到大人的孩子就會驚慌失措,

或者哇哇大哭。

原因是, 孩子黏人是因為他感受到主要照料者的疏離情緒, 害怕大人把他丟下不管, 才會時時刻刻黏在大人身邊, 以確保自己是安全的。

安全感充足的孩子, 是自在的, 平和的。 只要知道大人在附近, 他就可以自在地玩耍, 只用時不時確認一下家長還在就行了。而不是時刻纏在大人身邊。

當孩子安全感不足時,該如何彌補?

提高陪伴質量。父母在孩子需要的時候給予他積極關注;父母保持情緒穩定,不給孩子意料之外的反應(比如突然大發雷霆等),制定的規則要穩定,不要朝令夕改。

只用時不時確認一下家長還在就行了。而不是時刻纏在大人身邊。

當孩子安全感不足時,該如何彌補?

提高陪伴質量。父母在孩子需要的時候給予他積極關注;父母保持情緒穩定,不給孩子意料之外的反應(比如突然大發雷霆等),制定的規則要穩定,不要朝令夕改。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