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娛樂»正文

原始社會發展的動力是什麼?

2018、3

馬克思恩格斯:“將近40年來, 我們都非常重視階級鬥爭, 認為它是歷史的直接動力……”恩格斯說:“……以往的全部歷史, 除原始狀態外, 都是階級鬥爭的歷史……”。 他們特別強調從奴隸社會開始的階級鬥爭, 但是都沒提原始社會發展的動力, 沒說原始社會是怎樣過渡到奴隸社會的。 原始社會發展的動力究竟是什麼?是部落之間為爭奪生存空間而進行的戰爭嗎?好像不是。 恐怕不能說原始社會發展的動力是部落戰爭, 暴力論也難說明問題。

有些人稱原始社會為原始共產主義社會, 說在那個社會裡人人平等、有食物同吃、有房同住,

團結合作, 多麼美好幸福, 卻忘了那是在資源極度匱乏的條件下, 不這樣做就會有人餓死、凍死甚至被野獸吃掉。 而且, 沒有食物時不知要餓上多少天。 抓到魚、打到獵物、采到野果時, 都會爭著吃, 沒時間也沒心思謙讓, 也不會互相說:“請”、“請”, 或說孩子先吃、“女士優先”等。 另外, 那時還沒有婚姻制度, 孩子只知其母, 不知其父。 在食物極度匱乏的環境中, 被打死打傷和俘虜的戰俘, 也是不得不用作充饑的食物。 從奴隸社會開始的階級社會(包括一些蘇式國家)裡, 在大災荒和巨大人禍年代, 也都出現過人吃人的現象;“壯士饑餐胡虜肉, 笑談渴飲匈奴血”, 不僅是豪邁動聽的詞句, 也是軍糧匱乏時的現實。 在生產的糧食等食物逐漸多起來的階級社會中,
都有人吃人的現象, 何況食物嚴重匱乏的原始社會。

經過幾千上萬年的部落戰爭, 人們漸漸發現, 不把戰俘立即殺死, 強迫他馱回戰利品(包括自家與敵方的屍體)再殺不遲, 對自己更有利。 又經過幾千年, 進一步發現, 讓戰俘暫時活著, 強迫戰俘從事採集、漁獵、挖掘、馱運等有危險的重體力勞動更有利, 以後沒吃的時再殺了吃更好些。 是否可以說, 隨著年月的推移, 抓捕的戰俘多了, 蓄養的戰俘——奴隸越來越多了, 奴隸主逐漸變成奴隸勞動的監督者了, 原始社會就變成奴隸社會了。 看來, 恐怕不能說, 原始社會過渡到奴隸社會的動力是部落(那時還沒形成階級)戰爭, 與戰爭有關的只是戰俘。

社會過渡的原因當然有暴力, 如強迫奴隸勞動等, 恐怕主要不是暴力。 因為對戰俘來說, 活著比被殺好, 被逼幹最苦最累最險的活, 也比被殺好。 對部落人來說, 強迫奴隸勞動比殺死好, 自己就可以不勞而獲, 就有時間和精力從事政治、文化等活動。 雙方各為自己的利益(生命, 生存……),不得不被迫互相做些妥協和讓步, 才能都能活得好一些。 是否可以說, 主要是利益, 推動原始社會過渡到奴隸社會?

一位偉人說過, 人所努力奮鬥的一切, 都是為了自己的利益。

不同利益及不同階級的人, 為了各自的利益——各自能繼續活下去, 可能都要不情願、不甘心又不得不暫時做些忍讓、妥協, 避免相互殘殺導致同歸於盡。 由於人們與生俱來的求生本能和趨利避害的慣性,

是不會在一棵樹上吊死的。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