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生活常識»正文

紐西蘭上空出現鮮綠色火球,并產生強烈音爆!到底發生了什麼?

就在上一個月的7號, 一顆亮綠色的流星, 從紐西蘭上空劃過, 并最終墜落到紐西蘭北島和南島之間的庫克海峽中。 根據當時的觀測記錄和研究結果顯示, 這顆流星的直徑大約為1米左右, 在空中爆炸解體時, 釋放的能量相當于2000噸的TNT炸藥。 在如此巨大的能量釋放下, 產生了強烈的音爆, 墜落點周圍的民眾基本上都看到了這個綠色的火球, 也聽到了巨大的聲音。

這個事件發生后的半個月, 在紐西蘭南島的坎特伯雷上空, 有人又拍攝到了另一個綠色的火球快速劃過。 如此密集的火球墜落, 本來就比較罕見了, 更何況是鮮艷的綠色, 要知道墜入地球大氣層的小型天體, 每天都有很多, 我們看到的基本上都是以火紅色和黃色為主。 那麼, 紐西蘭上空出現的鮮綠色的火球, 到底是什麼呢?為什麼會呈現出耀眼的綠色?

經過科學家們的分析, 紐西蘭上空出現的火球屬于「火流星」現象, 這種現象在全球是比較常見的。 所謂「火流星」, 通常是指直徑大于1米的流星體, 在墜入到地球大氣層之后, 由于與空氣產生了劇烈摩擦, 流星體發生強烈的燒蝕作用, 最后引發空爆而解體的一種現象。

由于這些流星體的個頭屬于中等規模, 因此與空氣的摩擦會非常劇烈, 從而產生強烈的大氣電離現象, 加上流星體本身在高溫下的燒蝕, 使得流星體的亮度非常高, 就像一團大大的火球一樣, 因此就有了「火流星」的稱呼。 當火流星在空中發生解體時, 會產生強烈的爆炸聲,

如果沒有發生強烈的解體, 那麼在高速劃過的過程中, 也會發生明顯的「沙沙」聲, 在正好對應的地面上, 人們可以清楚地聽到。

從近幾年觀測記錄看, 來自紐西蘭上空的火流星數量正在大幅增加。 美國流星協會火球報告協調員指出, 紐西蘭的火球報告數量,

現在已經大大超過了澳大利亞的火球報告數量, 多出了近 30 倍。 要知道, 澳大利亞的國土面積差不多是紐西蘭的30倍, 火流星數量正好反過來了, 這著實吸引了科學家們的濃厚興趣。 另外, 紐西蘭上空屢屢出現鮮綠色火流星, 更加大了它的「知名度」。

至于為什麼紐西蘭近年來出現火流星的數量大幅攀升,至今科學家們還沒有給出明確的結論,從機率上來說,地球上任何地點墜落火流星的幾率基本上差不多,大約為每年4次左右。因此紐西蘭的火流星數量增加,也許是一種巧合,這需要后續較長時間的持續性觀測,來看看紐西蘭的機率是否還是那麼高,或者會降回以前普通的水平。

那麼,為什麼紐西蘭上空的火流星是綠色的呢?

大家在學習化學的時候,肯定對「焰色反應」印象深刻,物質燃燒所呈現的顏色,很多都與物質所包含的化學元素有關,「焰色反應」應用最多的、我們經常看到的,當屬五顏六色的煙花了。

對于火流星來說,它們在與大氣劇烈摩擦過程中,所呈現的顏色,其實原理與地面上我們看到的「焰色反應」如出一轍。比如,含有鈉元素較多的火流星,會表現出黃色的外觀,這種金屬元素在隕石中發現得比較多,這也是為什麼大部分的火流星呈現的都是黃色的原因。而含有鎳、銅元素較多的火流星,則會表現出綠色的外觀。

當然,能夠引發火流星呈現綠色的原因,除了內部含有相應金屬元素的這個主要原因以外,還與火流星的大小和高度有關。比如在100公里以上較高的區域,如果流星內部擁有可以產生綠色的金屬元素,那麼流星背后的持久流星尾跡就將是綠色的。

再比如,如果流星的墜落速度較慢,在60公里左右較低的高度上,就會形成綠色「火焰」包裹的火球體。

有人將紐西蘭密集出現的火流星,歸結于英仙座流星雨。科學家們表示,這種推測是站不住腳的。首先,英仙座流星雨從 7 月 17 日持續到 8 月 24 日,高峰從 8 月 12 日到 8 月 13 日,所以這個時間線與 7 月初紐西蘭的目擊事件不太吻合。

其次,與天體地理特征也不相符。英仙座流星雨的輻射點,僅在北半球的夜空中可見。由于紐西蘭的位置比較靠南,通常看不到英仙座流星。

盡管在活動最活躍的夜晚,有機會在紐西蘭的北島看到幾顆流星從北部地平線以下向上射出,但今年英仙座流星雨的高峰,發生的時間剛好與八月滿月相重疊,因此夜空的亮度較大,大多數的流星很難觀測到,特別是在紐西蘭的北島,用肉眼根本看不到。

至于為什麼紐西蘭近年來出現火流星的數量大幅攀升,至今科學家們還沒有給出明確的結論,從機率上來說,地球上任何地點墜落火流星的幾率基本上差不多,大約為每年4次左右。因此紐西蘭的火流星數量增加,也許是一種巧合,這需要后續較長時間的持續性觀測,來看看紐西蘭的機率是否還是那麼高,或者會降回以前普通的水平。

那麼,為什麼紐西蘭上空的火流星是綠色的呢?

大家在學習化學的時候,肯定對「焰色反應」印象深刻,物質燃燒所呈現的顏色,很多都與物質所包含的化學元素有關,「焰色反應」應用最多的、我們經常看到的,當屬五顏六色的煙花了。

對于火流星來說,它們在與大氣劇烈摩擦過程中,所呈現的顏色,其實原理與地面上我們看到的「焰色反應」如出一轍。比如,含有鈉元素較多的火流星,會表現出黃色的外觀,這種金屬元素在隕石中發現得比較多,這也是為什麼大部分的火流星呈現的都是黃色的原因。而含有鎳、銅元素較多的火流星,則會表現出綠色的外觀。

當然,能夠引發火流星呈現綠色的原因,除了內部含有相應金屬元素的這個主要原因以外,還與火流星的大小和高度有關。比如在100公里以上較高的區域,如果流星內部擁有可以產生綠色的金屬元素,那麼流星背后的持久流星尾跡就將是綠色的。

再比如,如果流星的墜落速度較慢,在60公里左右較低的高度上,就會形成綠色「火焰」包裹的火球體。

有人將紐西蘭密集出現的火流星,歸結于英仙座流星雨。科學家們表示,這種推測是站不住腳的。首先,英仙座流星雨從 7 月 17 日持續到 8 月 24 日,高峰從 8 月 12 日到 8 月 13 日,所以這個時間線與 7 月初紐西蘭的目擊事件不太吻合。

其次,與天體地理特征也不相符。英仙座流星雨的輻射點,僅在北半球的夜空中可見。由于紐西蘭的位置比較靠南,通常看不到英仙座流星。

盡管在活動最活躍的夜晚,有機會在紐西蘭的北島看到幾顆流星從北部地平線以下向上射出,但今年英仙座流星雨的高峰,發生的時間剛好與八月滿月相重疊,因此夜空的亮度較大,大多數的流星很難觀測到,特別是在紐西蘭的北島,用肉眼根本看不到。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