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娛樂»正文

《瑯琊榜》生于皇族長于黑暗,蕭元啟黑化造反,源于不甘和貪婪

人生如同逆旅, 眾生皆是行人。

命運之路, 從來都是坎坷與風雨并存的, 無論是皇族宗親, 王公大臣, 還是平民百姓, 幾乎沒有人, 可以一帆風順的, 度過一生。

生于功勛王爵之家, 流有皇族貴胄血脈, 卻依然改變不了悲催的人生, 是命運對蕭元啟, 開得最大的玩笑。

都說稚子無辜, 可他還是因為父親所犯之錯, 成為了出身皇族, 卻低人一等的笑話。

哪怕承襲爵位, 哪怕被人稱呼為小侯爺, 卻還是成為了, 金陵城中, 最若有若無的存在。

背負的枷鎖, 令他的成長經歷, 十分壓抑, 母親的郁郁寡歡, 被他日日看在眼里, 也令他那本該是年少張揚的模樣, 生生的被折磨成了沉默寡言的樣子。

即便體內流淌著同樣的血液, 明明有能力, 有才華, 可蕭元啟卻無法與任何王孫公子們, 相提并論。

母親整日告誡他, 比不得長林王府家的公子們的話, 就如同尖銳的針尖一樣, 直直的扎進了他的心。

這一出生便注定的悲劇人生, 終究還是令蕭元啟, 一步步走入歧途, 這場黑化之路, 令他一無所有, 也再無退路。

野心是會遺傳的, 但蕭元啟擁有了與父親相同的野心, 可擁有著的人生, 卻是比他的父親萊陽王, 更加可悲。

萊陽王是先帝蕭景琰的嫡次子, 與當今的圣上, 皆為先皇后柳氏所出。

嫡長子既是嫡出, 又是長子, 并且性情溫和, 善良仁厚, 所以順理成章, 被立為太子。

而嫡次子則被封為萊陽王, 縱然他與皇位無緣, 卻因身份顯赫, 也必定會前途無量, 可他終究還是因為野心膨脹, 走上了歧途。

太子體弱多病, 被蕭景琰帶在身邊作為儲君培養, 而萊陽王則在長林軍內歷練。

東海進獻了兩名郡主, 和親大梁, 她們不但是東海貴女, 更是瑯琊榜第一高手, 墨淄侯的親妹妹。

蕭景琰將這兩姐妹, 賜給了太子和萊陽王, 姐姐成為了萊陽王妃,

妹妹嫁進了太子府。

太子成婚多年, 既有首輔大人荀白水的胞妹為太子妃, 又有東海貴女為妾, 卻始終無所出。

而萊陽王妃, 在嫁給萊陽王沒有多久, 便懷上了孩子, 十月懷胎, 產下了一個兒子, 便是蕭元啟。

蕭元啟不但是先帝蕭景琰的嫡孫, 且是第一個孫子, 所以, 若不是萊陽王走了歪路, 蕭元啟本該是受盡寵愛的。

萊陽王能力出眾, 又屢立軍功, 曾幾何時, 他也很受先帝蕭景琰的依仗, 可他自恃為嫡出, 又先誕下皇孫, 日益不滿那體弱的兄長占據東宮, 迫切的想要取而代之。

整個大梁江山, 與小小的萊陽王封地相比, 誘惑實在是太大了。

而欲望,一旦膨脹到了不可收拾的地步,便會令人迷失本心,皇家之中,父子,兄弟之情,在權力地位面前,本就淡薄,所以萊陽王終究走上了不歸路。

人心是經不起試探的,路原是與蕭庭生從小一起長大的兄弟,一起被救出掖幽庭,一起拜師于梅長蘇,一起在長林軍中,共生死,經患難。

可這麼深的感情,卻還是經不起萊陽王的攛掇,重金誘惑,要職承諾,終究還是打動了路原的心。

謀反奪嫡,是一件大事,需要源源不斷的金錢,來招兵買馬,因此,萊陽王伙同路原,一起在長林軍中,搞起了貪污腐敗之事。

貪污就像是堤壩上的蟻穴,腐蝕根基,縱是千里之堤,都會因此而坍塌,崩潰。

因萊陽王貪污了軍隊物資補給,令長林軍在打仗之時,差點因物資不足,而打了敗仗。

那場戰爭打得十分慘烈,路原和蕭庭生的兄弟林深,也在打仗之時,受了重傷,不治而死。

若非長林軍英勇,最終力挽狂瀾,艱難的贏了這場仗,那麼邊境必將失守,而大梁江山則會因此遭到禍及。

這場仗打得蹊蹺,所以令蕭庭生起了疑心,而路原意外害死了自己的兄弟,也惶恐不安,內心煎熬,最終,留下了人證與無證,并向蕭庭生坦白了罪責,寫下了認罪書。

之后,路原和自己的夫人,選擇自盡以向長林軍枉死的怨魂謝罪,留下獨子被蕭庭生收養,成為了長林王府的長子蕭平章。

萊陽王包藏禍心,害得長林軍損失慘重,蕭庭生按照路原提供的證據,徹查了此事,得知真相的先帝蕭景琰,十分震怒,下令賜死了萊陽王,但對外卻是宣稱,萊陽王是得病而死。

萊陽王死后,不能葬入皇陵,沒有牌位,不得供奉祭拜,就連封地也被收回去了。

這樣的下場,僅用一個犯錯不得先帝喜愛的理由,很顯然是不夠的,所以,雖然外人不知真相,卻也明白,萊陽王府只剩下一個空殼而已了。

萊陽夫人與幼子蕭元啟,在蕭庭生和太子的求情之下,得以被寬宥,繼續生活在萊陽王府之中。

爵位,俸祿,依然都在,然而沒有封地,沒有實權,不受重視的萊陽王府,在金陵城中,卻還是徹底成為了一個笑話。

萊陽夫人深知夫君死因,卻不能說出真相,所以他一直對兒子蕭元啟說,萊陽王府要低調到,最好讓金陵城的人,再也想不起來才好。

在看不到未來,看不到希望的時候,既然已經深陷黑暗之中,便只能任由自己,墜入無盡的深淵,與不堪為伍,另辟蹊徑,掙扎求生。

明明是萊陽王野心膨脹,拿錯了主意,走了歪路,可萊陽夫人,卻還是將滿腔怨恨和仇恨,都歸咎于皇室和長林王府。

多年以來,縱然萊陽夫人帶著兒子,低調度日,可心中的憤恨,卻沒有消減半分。

后來,先帝駕崩,太子繼位,萊陽夫人的妹妹成為了淑妃,十分受寵。

姐妹二人同時嫁入大梁,一個集萬千寵愛于一身,一個卻是孤兒寡母艱難度日,極度不平衡之下,萊陽夫人的心,早已經扭曲了。

但若不是荀皇后挑撥離間,也許萊陽夫人,并不會朝自己的親妹妹,痛下殺手。

萊陽夫人的智商不高,似乎一直都在受人利用,她想要報復長林王府的心思,被宮中天師濮陽纓發現。

在他的引導之下,將荀皇后賜給長林王府世子妃蒙淺雪的妝盒掉包,換成了于底層放置東海朱膠的妝盒。

東海朱膠是大寒之物,極損女子軀體,女子經常接觸,會導致不孕,而萊陽夫人的計劃,便是要讓長林王府絕嗣。

濮陽纓本是夜秦國人,年幼之時,與弟弟一起被送入夜秦國的護衛組織,夜凌宮中學習,成為了夜凌死士的候選人之一。

然而,在最終的考試之中,他卻被夜凌掌尊測出性格有缺陷,因此沒能留下,但他的弟弟,卻順利晉級。

濮陽纓性格偏執,再加上母親在他患病之時,選擇將唯一的藥物,留給了弟弟,而產生了怨恨,變得更加偏激,幸運的活了下來之后,便成為了冷血無情,還有些變態的人。

當年,夜秦國突發瘟疫,死傷慘重,夜秦國向大梁求助,可大梁為了保護本國百姓,不受瘟疫感染,而派長林軍封鎖了邊境,沒能幫助夜秦國。

夜秦國因這場瘟疫,導致滅國,夜凌掌尊在臨死之際,將掌尊之位,傳給了濮陽纓的弟弟,并告訴他,夜秦滅國,與他人無由,不要心懷怨恨,更不要遷怒于大梁。

可濮陽纓卻執著的認為,是大梁和長林王府害得夜秦國覆滅,所以,當他得知弟弟打算遵循掌尊之命,不打算報仇之時,便出手殺死了弟弟。

他與弟弟長得一模一樣,所以,輕而易舉的取代了弟弟,成為了夜凌宮的掌尊,帶著生還的夜凌子,潛伏大梁十數年,就是為了挑起長林王府與皇室的矛盾,報滅國之仇。

濮陽纓一步步走入了大梁皇宮,得到了荀皇后的信任,穩坐天師之位,一步步的推動復仇大計。

無論是荀皇后,還是萊陽夫人,都是棋子,并且都是智商不高,極好擺弄的棋子。

萊陽夫人調包妝盒之事,卻意外的,被已經懷有身孕的淑妃得知,她不忍姐姐犯錯,也不忍長林王府的世子妃,因此不得生育,便要求姐姐,只要將妝盒換回,就為其隱瞞此事。

荀皇后身邊的宮女,也是濮陽纓安排的夜凌子,她將此事匯報給了荀皇后,荀皇后將計就計,挑撥萊陽夫人與淑妃之間的關系。

她告訴萊陽夫人,淑妃已經在自己這里,告發了她,引得萊陽夫人十分憤怒。

正巧那段時間,她正在有孕的淑妃身邊,日日伺候,便在淑妃生產之際,在藥湯中下了毒,令淑妃一尸兩命。

淑妃死后,萊陽夫人便再無需想辦法,將蒙淺雪的妝盒換回來了,自此,她獨自一人,帶著兒子,在萊陽王府之中,安分守己的生活。

萊陽夫人日日禮佛,可心中的仇怨卻與日俱增,為了發泄怒氣,她做出了一個梁帝的布偶,日日施以詛咒之術。

而蕭元啟,則在母親的身邊,過著壓抑的生活,本是活潑貪玩的年紀,可他卻有著十分安靜的性子。

從小到大,他都知道自己是低人一等的,那份自卑,甚至印刻進了骨子里。

長林王府的小公子蕭平旌,與蕭元啟年紀相仿,并且從來不像其他的貴族公子那般,瞧不起他。

而作為蕭元啟皇伯父的長林王蕭庭生,更是從未將蕭元啟,與其父所犯之事,關聯在一起。

可以說,蕭元啟在成長的歷程之中,唯有長林王府的人,是真心待他好的。

但是,即便如此,萊陽夫人對長林王府的恨意,卻始終沒有消減,并且也要求兒子,不要與長林王府的公子們來往。

蕭平章在大梁邊境打仗之時,因缺少補給和援軍,所以長林軍死傷慘重,可即便如此,他依然死守甘州,誓死不退。

而中書令宋浮,明明是司職軍資調度補給,卻見長林王蕭庭生,只憑借直覺推測,便令梁帝賜下兵符,為長林軍增援,擔憂長林軍勢力過大,便故意推遲運送不羈,卻沒想到,押送物資的船竟然沉了。

若不是蕭庭生及時率兵趕到,蕭平章可能已經戰死沙場了,這場景,竟是與當年萊陽王貪污之時,造成的影響十分相似。

只是當年犧牲的,是蕭庭生的兄弟,而如今,在生死邊緣徘徊的,卻是他的兒子。

因為調查沉船之事,令外出游玩的蕭元啟也被卷入其中,他因此與蕭平旌一起探查此事,卻沒想到,自此,他的人生,便開始偏離軌道了。

圍捕殺手段桐舟的時候,蕭元啟第一次殺了人,他不安,恐懼,卻也將心中的郁悶,宣泄了出去,當他在殺人之時,露出那番猙獰的表情之時,似乎早已預示,他的反叛人生。

濟風堂黎老堂主的徒弟林奚,在為蕭平章療傷之時,意外發現蒙淺雪的妝盒內藏有東海朱膠。

蕭平章與蒙淺雪成親七年,未有子嗣,蒙淺雪因此承受的痛苦,皆源于此,于是,蕭平章親自調查此案,并揪出了萊陽夫人,還意外查到了淑妃之死的真相。

此時,東海派使臣來到大梁,墨淄侯也在使臣之列,他來到大梁,卻是為了殺死自己的妹妹,給另外一個妹妹報仇。

濮陽纓與墨淄侯聯手,逼死了萊陽夫人,讓她寫下了認罪書,陷害蒙淺雪,害死淑妃,甚至以巫蠱之術,詛咒梁帝。

原本,萊陽王府便已經是若有若無了,令蕭元啟有才華有能力,始終不得施展,如今母親又犯下大錯,不但令他在年幼喪父之后,又失去了唯一的親生母親。

明明這一切,都與蕭元啟無關,可這人生的苦難卻一樣都沒有放過他。

對抗黑暗最好的方法,就是做好自己,不讓黑暗改變自己,并在黑暗之中,執著的閃爍自己的光芒,尋找屬于自己的光明。

出身高貴,卻人生坎坷,背負父母之仇,與皇室和長林王府都有淵源,這樣的蕭元啟,自然而然的,便成為了濮陽纓和墨淄侯的棋子首選。

萊陽夫人為了保護兒子一命,才受墨淄侯的脅迫自盡,但臨死之前,見到濮陽纓,她便明白了,自己的仇恨,是白白為他人所利用了。

所以,為了不讓兒子走自己的老路,淪為墨淄侯和濮陽纓的棋子,她偷偷給蕭元啟留下了一封寫明真相的信,然而,這封信,并沒能挽救蕭元啟的黑化之路。

濮陽纓研制瘟疫,令太子重病,誆騙荀皇后,以散布瘟疫,用百姓獻祭,挽救太子的方式,造成了一場死傷無數的大難。

然而瘟疫被林奚及時發現,濟風堂努力研制出了治療瘟疫的藥方,制止了這場災難的蔓延。

濮陽纓也因事情敗露,提前逃出了宮去,卻還是興風作浪,害得蕭平旌中毒,令蕭平章為救弟弟也身中劇毒,最終戰死沙場。

后來,蕭元啟在抓住濮陽纓之后,不甘受其威脅,親手將他殺死,那一刻,他便不再是過去的蕭元啟了。

為了歷練成長,蕭元啟跟隨蕭平旌,一起趕往邊關,加入了長林軍。

明知墨淄侯是害死母親的兇手,蕭元啟卻還是叫了他一聲舅舅,并跟隨他學習武功劍術。

從軍兩年,過去那個軟弱的少年,一去不復返,歸來的,只有想要主宰自己命運,得到至高無上的權力,讓所有人都看到他的能力的蕭元啟。

蕭平旌值守邊關,蕭元啟回到金陵之時,他日日來到長林王府,給老王爺蕭庭生請安。

雖說是討教軍務,可實際上,蕭庭生卻一直都在開解蕭元啟的心結,他知道蕭元啟在意什麼,所以才會對他說:

凡我皇室子弟,從最初的啟蒙開始,到后來自行建牙開府,其間念的書,學的道理,其實都差不太多。

可最終的結果,卻總是龍生九子,品行各異,所以先帝和我,從來都不看重所謂的父子一定相襲。

你父母的所作所為,肯定會影響你的境遇,相信什麼,看重什麼,想做什麼樣的人,唯有自己才能把握。

每一次,蕭元啟面對蕭庭生,似乎總是會動搖自己的決心,原本,在他看來,境遇冷暖,自然會影響人的性情,性情若是變了,本心就會改變。

可蕭庭生卻以先帝為例,先帝沒有成為太子之時,遭受冷遇,被放逐,卻沒有改變初心。

這一生經歷了太多,所以他深知,若一個人,覺得這世態炎涼,那一定是因為,他還沒有經歷過真正的地獄。

而若是一個人,本性善良,那麼即便是從烈獄歸來,其赤子之心,亦可永生不死。

當年的梅長蘇是這樣,先帝是這樣,他自己也是這樣,所以一直以來,他都相信,蕭元啟也可以這樣。

只是,蕭元啟的身邊,將他引入正道的人,實在是太少了,比如當年,他突然發現,萊陽王府中,工作多年的老管家,竟然都是夜秦國的夜凌子。

震驚與失望,瞬間爆發,令他直接下手,殺死了相處多年,且剛剛還親自下水,幫他撈玉佩的管家。

雙手的血腥,一旦沾染得足夠多,便也無所顧忌了,所以,縱然心中動搖,可他卻還是與首輔荀白水合作,利用他忌憚長林王府,保護登基不久的幼主之心,陷害長林軍有不臣之心。

也許他沒有想到,會因此令老王爺蕭庭生的病情加重,為護佑蕭平旌,于朝堂之上,舌戰群臣,最終口吐鮮血,油盡燈枯而亡。

即便是老王爺死了,可荀白水依然不依不饒,讓小皇帝蕭元時下令,裁撤長林軍的番號,奪了長林王府的兵權。

老王爺死了,帶走了蕭元啟最后的善良,蕭平旌遠離朝堂之后,他便開始著手事實計劃。

與墨淄侯合作,打了一場假仗,得了封賞,王位,還將一見鐘情的荀家姑娘,給娶回了家。

欲望是沒有止境的,心一旦被染黑,便回不來了,蕭元啟野心越來越膨脹,手段越來越殘忍。

當荀白水受蕭平旌的提示,開始懷疑蕭元啟的時候,蕭元啟便派人刺殺了荀白水,絲毫不在乎,荀白水是他妻子的親人。

墨淄侯的手下戚夫人,幫助蕭元啟刺殺了荀白水,可最終,卻被他關入木箱之中,活活燒死。

蕭元啟的妻子,因發現他的真面目,傷心欲絕之下,連孩子都失去了,最終在蕭元啟起兵謀反,殺入皇宮之后,自盡而死。

努力了那麼久,明明已經不是過去的自己了,可最愛的姑娘,卻還是沒能留住,但蕭元啟已經沒有回頭路了。

占據皇宮,逼死太后,囚禁皇帝,蕭元啟離問鼎皇位,只有一步之遙,但蕭平旌憑借一塊長林軍的廢令,集齊十萬大軍,入金陵城護駕,最終還是瓦解了他的陰謀。

蕭元啟提出與蕭平旌單打獨斗,他自以為練就了絕世劍法,卻因沒練到家,只是刺中了蕭平旌的赤焰手環,反而蕭平旌刺傷,因此戰敗,被小皇帝賜死了。

萊陽王府兩代人,皆走上了歪路,蕭元啟的悲劇人生,始于父親的欲望,終于自己的欲望。

方向選錯了,怎麼努力都不會有好的結局,蕭元啟為改變命運,而做的努力掙扎,終究是徒勞無功。

而欲望,一旦膨脹到了不可收拾的地步,便會令人迷失本心,皇家之中,父子,兄弟之情,在權力地位面前,本就淡薄,所以萊陽王終究走上了不歸路。

人心是經不起試探的,路原是與蕭庭生從小一起長大的兄弟,一起被救出掖幽庭,一起拜師于梅長蘇,一起在長林軍中,共生死,經患難。

可這麼深的感情,卻還是經不起萊陽王的攛掇,重金誘惑,要職承諾,終究還是打動了路原的心。

謀反奪嫡,是一件大事,需要源源不斷的金錢,來招兵買馬,因此,萊陽王伙同路原,一起在長林軍中,搞起了貪污腐敗之事。

貪污就像是堤壩上的蟻穴,腐蝕根基,縱是千里之堤,都會因此而坍塌,崩潰。

因萊陽王貪污了軍隊物資補給,令長林軍在打仗之時,差點因物資不足,而打了敗仗。

那場戰爭打得十分慘烈,路原和蕭庭生的兄弟林深,也在打仗之時,受了重傷,不治而死。

若非長林軍英勇,最終力挽狂瀾,艱難的贏了這場仗,那麼邊境必將失守,而大梁江山則會因此遭到禍及。

這場仗打得蹊蹺,所以令蕭庭生起了疑心,而路原意外害死了自己的兄弟,也惶恐不安,內心煎熬,最終,留下了人證與無證,并向蕭庭生坦白了罪責,寫下了認罪書。

之后,路原和自己的夫人,選擇自盡以向長林軍枉死的怨魂謝罪,留下獨子被蕭庭生收養,成為了長林王府的長子蕭平章。

萊陽王包藏禍心,害得長林軍損失慘重,蕭庭生按照路原提供的證據,徹查了此事,得知真相的先帝蕭景琰,十分震怒,下令賜死了萊陽王,但對外卻是宣稱,萊陽王是得病而死。

萊陽王死后,不能葬入皇陵,沒有牌位,不得供奉祭拜,就連封地也被收回去了。

這樣的下場,僅用一個犯錯不得先帝喜愛的理由,很顯然是不夠的,所以,雖然外人不知真相,卻也明白,萊陽王府只剩下一個空殼而已了。

萊陽夫人與幼子蕭元啟,在蕭庭生和太子的求情之下,得以被寬宥,繼續生活在萊陽王府之中。

爵位,俸祿,依然都在,然而沒有封地,沒有實權,不受重視的萊陽王府,在金陵城中,卻還是徹底成為了一個笑話。

萊陽夫人深知夫君死因,卻不能說出真相,所以他一直對兒子蕭元啟說,萊陽王府要低調到,最好讓金陵城的人,再也想不起來才好。

在看不到未來,看不到希望的時候,既然已經深陷黑暗之中,便只能任由自己,墜入無盡的深淵,與不堪為伍,另辟蹊徑,掙扎求生。

明明是萊陽王野心膨脹,拿錯了主意,走了歪路,可萊陽夫人,卻還是將滿腔怨恨和仇恨,都歸咎于皇室和長林王府。

多年以來,縱然萊陽夫人帶著兒子,低調度日,可心中的憤恨,卻沒有消減半分。

后來,先帝駕崩,太子繼位,萊陽夫人的妹妹成為了淑妃,十分受寵。

姐妹二人同時嫁入大梁,一個集萬千寵愛于一身,一個卻是孤兒寡母艱難度日,極度不平衡之下,萊陽夫人的心,早已經扭曲了。

但若不是荀皇后挑撥離間,也許萊陽夫人,并不會朝自己的親妹妹,痛下殺手。

萊陽夫人的智商不高,似乎一直都在受人利用,她想要報復長林王府的心思,被宮中天師濮陽纓發現。

在他的引導之下,將荀皇后賜給長林王府世子妃蒙淺雪的妝盒掉包,換成了于底層放置東海朱膠的妝盒。

東海朱膠是大寒之物,極損女子軀體,女子經常接觸,會導致不孕,而萊陽夫人的計劃,便是要讓長林王府絕嗣。

濮陽纓本是夜秦國人,年幼之時,與弟弟一起被送入夜秦國的護衛組織,夜凌宮中學習,成為了夜凌死士的候選人之一。

然而,在最終的考試之中,他卻被夜凌掌尊測出性格有缺陷,因此沒能留下,但他的弟弟,卻順利晉級。

濮陽纓性格偏執,再加上母親在他患病之時,選擇將唯一的藥物,留給了弟弟,而產生了怨恨,變得更加偏激,幸運的活了下來之后,便成為了冷血無情,還有些變態的人。

當年,夜秦國突發瘟疫,死傷慘重,夜秦國向大梁求助,可大梁為了保護本國百姓,不受瘟疫感染,而派長林軍封鎖了邊境,沒能幫助夜秦國。

夜秦國因這場瘟疫,導致滅國,夜凌掌尊在臨死之際,將掌尊之位,傳給了濮陽纓的弟弟,并告訴他,夜秦滅國,與他人無由,不要心懷怨恨,更不要遷怒于大梁。

可濮陽纓卻執著的認為,是大梁和長林王府害得夜秦國覆滅,所以,當他得知弟弟打算遵循掌尊之命,不打算報仇之時,便出手殺死了弟弟。

他與弟弟長得一模一樣,所以,輕而易舉的取代了弟弟,成為了夜凌宮的掌尊,帶著生還的夜凌子,潛伏大梁十數年,就是為了挑起長林王府與皇室的矛盾,報滅國之仇。

濮陽纓一步步走入了大梁皇宮,得到了荀皇后的信任,穩坐天師之位,一步步的推動復仇大計。

無論是荀皇后,還是萊陽夫人,都是棋子,并且都是智商不高,極好擺弄的棋子。

萊陽夫人調包妝盒之事,卻意外的,被已經懷有身孕的淑妃得知,她不忍姐姐犯錯,也不忍長林王府的世子妃,因此不得生育,便要求姐姐,只要將妝盒換回,就為其隱瞞此事。

荀皇后身邊的宮女,也是濮陽纓安排的夜凌子,她將此事匯報給了荀皇后,荀皇后將計就計,挑撥萊陽夫人與淑妃之間的關系。

她告訴萊陽夫人,淑妃已經在自己這里,告發了她,引得萊陽夫人十分憤怒。

正巧那段時間,她正在有孕的淑妃身邊,日日伺候,便在淑妃生產之際,在藥湯中下了毒,令淑妃一尸兩命。

淑妃死后,萊陽夫人便再無需想辦法,將蒙淺雪的妝盒換回來了,自此,她獨自一人,帶著兒子,在萊陽王府之中,安分守己的生活。

萊陽夫人日日禮佛,可心中的仇怨卻與日俱增,為了發泄怒氣,她做出了一個梁帝的布偶,日日施以詛咒之術。

而蕭元啟,則在母親的身邊,過著壓抑的生活,本是活潑貪玩的年紀,可他卻有著十分安靜的性子。

從小到大,他都知道自己是低人一等的,那份自卑,甚至印刻進了骨子里。

長林王府的小公子蕭平旌,與蕭元啟年紀相仿,并且從來不像其他的貴族公子那般,瞧不起他。

而作為蕭元啟皇伯父的長林王蕭庭生,更是從未將蕭元啟,與其父所犯之事,關聯在一起。

可以說,蕭元啟在成長的歷程之中,唯有長林王府的人,是真心待他好的。

但是,即便如此,萊陽夫人對長林王府的恨意,卻始終沒有消減,并且也要求兒子,不要與長林王府的公子們來往。

蕭平章在大梁邊境打仗之時,因缺少補給和援軍,所以長林軍死傷慘重,可即便如此,他依然死守甘州,誓死不退。

而中書令宋浮,明明是司職軍資調度補給,卻見長林王蕭庭生,只憑借直覺推測,便令梁帝賜下兵符,為長林軍增援,擔憂長林軍勢力過大,便故意推遲運送不羈,卻沒想到,押送物資的船竟然沉了。

若不是蕭庭生及時率兵趕到,蕭平章可能已經戰死沙場了,這場景,竟是與當年萊陽王貪污之時,造成的影響十分相似。

只是當年犧牲的,是蕭庭生的兄弟,而如今,在生死邊緣徘徊的,卻是他的兒子。

因為調查沉船之事,令外出游玩的蕭元啟也被卷入其中,他因此與蕭平旌一起探查此事,卻沒想到,自此,他的人生,便開始偏離軌道了。

圍捕殺手段桐舟的時候,蕭元啟第一次殺了人,他不安,恐懼,卻也將心中的郁悶,宣泄了出去,當他在殺人之時,露出那番猙獰的表情之時,似乎早已預示,他的反叛人生。

濟風堂黎老堂主的徒弟林奚,在為蕭平章療傷之時,意外發現蒙淺雪的妝盒內藏有東海朱膠。

蕭平章與蒙淺雪成親七年,未有子嗣,蒙淺雪因此承受的痛苦,皆源于此,于是,蕭平章親自調查此案,并揪出了萊陽夫人,還意外查到了淑妃之死的真相。

此時,東海派使臣來到大梁,墨淄侯也在使臣之列,他來到大梁,卻是為了殺死自己的妹妹,給另外一個妹妹報仇。

濮陽纓與墨淄侯聯手,逼死了萊陽夫人,讓她寫下了認罪書,陷害蒙淺雪,害死淑妃,甚至以巫蠱之術,詛咒梁帝。

原本,萊陽王府便已經是若有若無了,令蕭元啟有才華有能力,始終不得施展,如今母親又犯下大錯,不但令他在年幼喪父之后,又失去了唯一的親生母親。

明明這一切,都與蕭元啟無關,可這人生的苦難卻一樣都沒有放過他。

對抗黑暗最好的方法,就是做好自己,不讓黑暗改變自己,并在黑暗之中,執著的閃爍自己的光芒,尋找屬于自己的光明。

出身高貴,卻人生坎坷,背負父母之仇,與皇室和長林王府都有淵源,這樣的蕭元啟,自然而然的,便成為了濮陽纓和墨淄侯的棋子首選。

萊陽夫人為了保護兒子一命,才受墨淄侯的脅迫自盡,但臨死之前,見到濮陽纓,她便明白了,自己的仇恨,是白白為他人所利用了。

所以,為了不讓兒子走自己的老路,淪為墨淄侯和濮陽纓的棋子,她偷偷給蕭元啟留下了一封寫明真相的信,然而,這封信,并沒能挽救蕭元啟的黑化之路。

濮陽纓研制瘟疫,令太子重病,誆騙荀皇后,以散布瘟疫,用百姓獻祭,挽救太子的方式,造成了一場死傷無數的大難。

然而瘟疫被林奚及時發現,濟風堂努力研制出了治療瘟疫的藥方,制止了這場災難的蔓延。

濮陽纓也因事情敗露,提前逃出了宮去,卻還是興風作浪,害得蕭平旌中毒,令蕭平章為救弟弟也身中劇毒,最終戰死沙場。

后來,蕭元啟在抓住濮陽纓之后,不甘受其威脅,親手將他殺死,那一刻,他便不再是過去的蕭元啟了。

為了歷練成長,蕭元啟跟隨蕭平旌,一起趕往邊關,加入了長林軍。

明知墨淄侯是害死母親的兇手,蕭元啟卻還是叫了他一聲舅舅,并跟隨他學習武功劍術。

從軍兩年,過去那個軟弱的少年,一去不復返,歸來的,只有想要主宰自己命運,得到至高無上的權力,讓所有人都看到他的能力的蕭元啟。

蕭平旌值守邊關,蕭元啟回到金陵之時,他日日來到長林王府,給老王爺蕭庭生請安。

雖說是討教軍務,可實際上,蕭庭生卻一直都在開解蕭元啟的心結,他知道蕭元啟在意什麼,所以才會對他說:

凡我皇室子弟,從最初的啟蒙開始,到后來自行建牙開府,其間念的書,學的道理,其實都差不太多。

可最終的結果,卻總是龍生九子,品行各異,所以先帝和我,從來都不看重所謂的父子一定相襲。

你父母的所作所為,肯定會影響你的境遇,相信什麼,看重什麼,想做什麼樣的人,唯有自己才能把握。

每一次,蕭元啟面對蕭庭生,似乎總是會動搖自己的決心,原本,在他看來,境遇冷暖,自然會影響人的性情,性情若是變了,本心就會改變。

可蕭庭生卻以先帝為例,先帝沒有成為太子之時,遭受冷遇,被放逐,卻沒有改變初心。

這一生經歷了太多,所以他深知,若一個人,覺得這世態炎涼,那一定是因為,他還沒有經歷過真正的地獄。

而若是一個人,本性善良,那麼即便是從烈獄歸來,其赤子之心,亦可永生不死。

當年的梅長蘇是這樣,先帝是這樣,他自己也是這樣,所以一直以來,他都相信,蕭元啟也可以這樣。

只是,蕭元啟的身邊,將他引入正道的人,實在是太少了,比如當年,他突然發現,萊陽王府中,工作多年的老管家,竟然都是夜秦國的夜凌子。

震驚與失望,瞬間爆發,令他直接下手,殺死了相處多年,且剛剛還親自下水,幫他撈玉佩的管家。

雙手的血腥,一旦沾染得足夠多,便也無所顧忌了,所以,縱然心中動搖,可他卻還是與首輔荀白水合作,利用他忌憚長林王府,保護登基不久的幼主之心,陷害長林軍有不臣之心。

也許他沒有想到,會因此令老王爺蕭庭生的病情加重,為護佑蕭平旌,于朝堂之上,舌戰群臣,最終口吐鮮血,油盡燈枯而亡。

即便是老王爺死了,可荀白水依然不依不饒,讓小皇帝蕭元時下令,裁撤長林軍的番號,奪了長林王府的兵權。

老王爺死了,帶走了蕭元啟最后的善良,蕭平旌遠離朝堂之后,他便開始著手事實計劃。

與墨淄侯合作,打了一場假仗,得了封賞,王位,還將一見鐘情的荀家姑娘,給娶回了家。

欲望是沒有止境的,心一旦被染黑,便回不來了,蕭元啟野心越來越膨脹,手段越來越殘忍。

當荀白水受蕭平旌的提示,開始懷疑蕭元啟的時候,蕭元啟便派人刺殺了荀白水,絲毫不在乎,荀白水是他妻子的親人。

墨淄侯的手下戚夫人,幫助蕭元啟刺殺了荀白水,可最終,卻被他關入木箱之中,活活燒死。

蕭元啟的妻子,因發現他的真面目,傷心欲絕之下,連孩子都失去了,最終在蕭元啟起兵謀反,殺入皇宮之后,自盡而死。

努力了那麼久,明明已經不是過去的自己了,可最愛的姑娘,卻還是沒能留住,但蕭元啟已經沒有回頭路了。

占據皇宮,逼死太后,囚禁皇帝,蕭元啟離問鼎皇位,只有一步之遙,但蕭平旌憑借一塊長林軍的廢令,集齊十萬大軍,入金陵城護駕,最終還是瓦解了他的陰謀。

蕭元啟提出與蕭平旌單打獨斗,他自以為練就了絕世劍法,卻因沒練到家,只是刺中了蕭平旌的赤焰手環,反而蕭平旌刺傷,因此戰敗,被小皇帝賜死了。

萊陽王府兩代人,皆走上了歪路,蕭元啟的悲劇人生,始于父親的欲望,終于自己的欲望。

方向選錯了,怎麼努力都不會有好的結局,蕭元啟為改變命運,而做的努力掙扎,終究是徒勞無功。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