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娛樂»正文

伊能靜女兒不到2歲就上幼稚園了,這麼著急對孩子真的好嗎?

前幾天伊能靜說自己女兒米粒跟幼稚園同學一起郊遊時摔了一跤, 額頭、膝蓋都破了。 她問老師怎麼摔的, 老師說米粒一邊走一邊睡著了!

當時的第一感覺是感慨伊能靜的女兒居然都已經大到上幼稚園的年紀了!仔細想想, 又覺得不對, 一個已經上了幼稚園的小朋友, 自我能力應該足夠了, 怎麼會出現一邊走一邊睡著的狀況呢?

特別去查了伊能靜女兒的生日, 才發現伊能靜的女兒是2016年6月才出生的。

也就是說她女兒現在也才2歲不到!換句話說, 她女兒才一歲多就已經被急吼吼送去幼稚園了。

雖然伊能靜特別解釋過, 自己女兒上的是幼幼幼班。

仔細數一數, 是有三個“幼”字的幼幼幼班哦!我們所說的小班是臺灣的幼班, 托班相當於臺灣的幼幼班, 那臺灣的幼幼幼班則類似於我們這邊的親子班啊!

雖然伊能靜驕傲地說自己讓女兒去上幼幼幼班的主要原因是孩子的智商、身高都是模範寶寶, 才提早學習的!

但這個提早, 也實在早太多了!!

1歲多的寶寶, 就算她智商、能力再超群, 也能力有限, 只是一個小寶寶啊!把這麼小的寶寶一個人扔進幼稚園, 讓她獨立去面對世界, 表面上看起來培養了孩子的獨立意識, 但實際上卻會對孩子的身心造成意想不到的傷害!

瞭解孩子發展規律就知道, 孩子越小, 能力差距越明顯,

剛出生的時候, 寶寶即使只差了一周, 能力都大相徑庭。 雖然隨著他們一天天長大, 差距會逐漸縮小, 但是在孩子小的時候, 這些差距就是會特別明顯。

就拿米粒春遊時一邊走路一邊睡著的事情來說, 大家不妨換位思考一下, 身為一個成人, 走路時會不會一邊走一邊睡著的狀況。 答案一定是不會!因為我們足夠成熟, 我們的大腦在不安全的環境下會保持警惕, 再困再累都會堅持到一個相對安全的環境下才會適當休息。 在公共場所, 就算眼睛閉著, 身體也會保持適當的警醒, 稍有風吹草動, 馬上醒來。

但小寶寶不同, 他們能力不足, 大腦沒有辦法完全掌控身體, 不管置身何處, 他們只會根據身體本能來走, 餓了就要吃,

困了就要睡, 他們沒有辦法根據環境的改變調整身體需要。

米粒會走路時睡著, 就是她身體極度困頓但又控制不住的表現, 大家或許會說, 幼稚園老師為什麼不細心一點, 為什麼不能顧及到孩子的需要?我們所熟知的幼稚園老師配置, 一般都是一個班3個老師, 即使一個班只有10個孩子, 每個老師也要看3個孩子。

我們自己照顧一個孩子, 都難免會有疏忽的時候, 更何況是要照顧那麼多孩子的老師呢?無法面面俱到。 當這麼多孩子同時要被照顧時, 老師就算再仔細, 再細心, 也會有顧及不到的情況, 這時, 孩子的需要自然而然就可能不會被馬上照顧到的狀況, 一旦這樣的狀況發生, 最容易受傷的就是孩子自己啊。 所以伊能靜女兒才會額頭膝蓋都摔破。

自理能力不足, 這是幾乎所有2歲左右的寶寶都會出現的狀況, 把他們獨自扔進幼稚園, 吃飯、睡覺、大小便等各種日常都會造成生活中的實際困難。

我曾經有位來訪者的孩子叫軒軒, 剛滿2歲時, 爸爸媽媽就托關係為他找了一所幼稚園, 周圍同齡寶寶的父母都特別不能理解為什麼要這麼早讓寶寶去幼稚園, 對此, 軒軒爸爸媽媽的解釋是早點讓寶寶入園, 更能培養孩子的獨立性, 也容易養成好的行為習慣。

但軒軒進幼稚園沒多久, 家長發現不僅沒有培養好的行為習慣, 反而倒退了。 比如軒軒很早就學會小便自理, 但進幼稚園後, 每次週末, 都要尿濕好幾條褲子。 去幼稚園查看才發現,

老師為了圖方便, 給每個寶寶都兜上了紙尿褲, 看著習慣越來越差的軒軒, 爸爸媽媽只好放棄了讓他上托班。

過早讓孩子上幼稚園, 很多時候, 不僅不會提升孩子的能力, 反而還可能造成孩子行為能力的倒退。

2歲左右的寶寶還有一個生活實際上的困難, 就是語言能力相對也較差。 如果寶寶生活不能自理, 話又說不清楚, 老師不會有時間一直耐心傾聽她在說什麼, 孩子的需求不能被及時滿足。

心理上, 他們也是不適合被送進幼稚園的。 2歲的寶寶正是自我構建的關鍵時期。 出生時, 寶寶都認為媽媽和自己是一體的, 2歲時, 他們剛剛認識到媽媽和自己是不同的個體, 正處於自我的構建形成中, 但這個時候的寶寶的注意力還是集中在自己身上, 所以他們依然粘著媽媽,不樂意分享玩具,與周圍的小朋友也沒有互動。

一直要等到寶寶3歲後,自我構建完成,這個時候他們開始有與同齡人交往的渴望,他們更願意離開媽媽,與同齡的小朋友一起享受集體生活。如果這個不讓小朋友進幼稚園,又會養成他們孤僻的性格,這就是國家希望3歲以上的小朋友能足歲就進入幼稚園學習的原因。

最最重要的是,無論是上托班還是上幼稚園,孩子都將面臨生命中的第一次“分離焦慮”,如果處理不好,可能會對孩子產生長久的影響。

1歲半到3歲這個階段,是孩子分離焦慮最嚴重的時候,他們發現自己有能力獨立,同時他們有發現自己還離不開爸媽,內在焦慮又不自信,所以他們會粘著媽媽,特別害怕與家人分離。

這其實是為獨立做準備。如果媽媽能陪在孩子身邊,陪他度過並處理好分離焦慮,孩子就會獲得信心,他會勇敢放心的四處探索。

但如果媽媽過早把孩子推開,孩子就要獨自面對世界,孩子就會恐懼又害怕。

我一位朋友的孩子樂樂戶口對口的是一所重點幼稚園和小學,為了讓樂樂順利在小學就讀,樂樂媽媽早早的幫樂樂在托班報了名。

因為戶口對口的幼稚園與他們家不在一處,為了照顧樂樂,爸爸媽媽特意在幼稚園旁邊租了房子。

但入園第一天,樂樂出現了嚴重的分離焦慮,大哭不止。沒幾天,樂樂突發高燒,好不容易在家養好身體,一進幼稚園,因為交替感染,又生病。幾次之後,樂樂的身體越來越差,動不動就生病,打針。最後只好讓她待在家。

所以分離焦慮不僅僅是表現為哭鬧,還有可能表現為身體上的疾病。有的孩子入園兩三天后會突然發燒,有的會出現感冒、咳嗽、噁心或拉肚子等症狀,有些孩子的病情會持續數年,很多入園前身體特別好的寶寶上幼稚園後身體變得特別糟糕,動不動就生病,就是因為入園時分離焦慮沒有妥善解決導致的。

大家或許會說米粒並沒有特別嚴重的分離焦慮啊!這其中,當然有伊能靜處理得很好的地方,就是她讓孩子去上幼稚園,有一個逐步適應的過程,從一小時到一個半小時,再到兩小時,這樣逐步延長。這對孩子的分離焦慮處理有幫助。

但她女兒並不是沒有受分離焦慮的影響啊,她女兒上幼稚園沒多久,也生病了!

雖然伊能靜誇自己女兒能力、智育都比同齡孩子要好,但是孩子的心智並沒有成熟到能夠獨立面對世界。

孩子就是孩子,他們的身體發育、心智發展都有規律,真的沒必要在孩子太小的時候著急著把他們送出去。

當然,有時候,生活中會遭遇一些實際的困難。有些家長實在是因為平時工作太過繁忙,家裡老人身體不好或是沒有老人幫忙帶孩子,只能將孩子早早送進幼稚園減輕負擔。還有的家長則是覺得讓孩子先進幼稚園有助於養成好的生活和學習習慣,自己也能輕鬆很多。

這時應該怎麼辦呢?這時,一定要根據孩子的能力與生活的實際情況決定要不要讓他上托班。

如果孩子確實能力非常強,能獨立吃飯,並且吃的很好,能控制自己的睡意,不會一邊走一邊睡,睡午覺時不要人哄就能安靜入睡,入睡時、起床後能自己把衣服穿好,小便能自理,大便會告訴老師,可以考慮讓孩子去托班。

如果孩子這些方面的能力不夠,那麼還是等孩子再大一點,各方面自理能力更強一點了再進幼稚園。

如果家裡確實沒人看孩子,爸爸媽媽自己要工作,家裡老人身體不好或沒有老人幫忙照看孩子,提前把孩子送入託班是無奈自舉,那也無可厚非。如果家庭環境比較好,父母上班時,家中有人照看孩子,最好不要送孩子到托班。

有些家長送孩子入託班是為了孩子養成好習慣,或是希望孩子能提早系統的學一些知識,如果抱著這樣的心態送孩子上幼稚園,完全沒有必要。

孩子在托班中是學不到什麼實質性知識的,並且對於2歲的兒童來說,他們對學習完全沒有概念,無論是大腦還是身體都尚未發育好。而幼稚園老師主要的任務也是帶領孩子們玩。所以不要指望寶寶能在托兒所或者幼稚園中學到多少實際的知識,並且在孩子兒童期就是應該讓他們盡情地玩耍,享受玩耍中的樂趣。

最後是如果家長自己本身就非常焦慮,擔心孩子在幼稚園裡受傷、被人欺負、餓肚子、生病等等的話,那麼建議家長緩一緩再將孩子送進幼稚園。例如家長每天去接孩子時,一見到孩子就非常緊張地檢查孩子有沒有受傷,又看又摸,深怕孩子哪裡不舒服,哪裡吃虧了。這就對孩子傳達了一種焦慮的情緒,而且會在孩子身上得到強化,孩子自己對上幼稚園也會焦慮起來。這種情況更不建議家長把寶寶送入幼稚園托班。

孩子一眨眼就長大了,當他長到3歲、4歲,他的心智自然而然會發展到需要交朋友,有能力迎接並適應幼稚園集體生活的階段,這個時候,孩子離開家的欲望就會開始強烈。一旦孩子正式上學,他們對朋友、老師的迷戀就會越來越大於他們對家庭的渴望,他們與父母交流的時間自然而然會越來越少,到那時,就算家長想把孩子留在身邊也留不住。

與其等那時候再失望陪伴孩子的時間太少,不如珍惜孩子這短暫的依戀我們的日子!

等孩子年齡、心智、能力都足夠了再送去幼稚園也不遲!

——END——

特別聲明:本文為60分媽媽月華原創,如需轉載,請聯繫“60分媽媽月華”

如未經授權轉載,將舉報,並追究法律責任!

【60分媽媽月華】暢銷育兒書作者,國家級兒童心理諮詢師,著有《別等孩子長大了才後悔你現在做得太多》。專注寶寶的吃喝拉撒,生長發育,學習力培養及身心成長,也關注媽媽的心靈成長,健康的母嬰關係才能培養出更加傑出的寶寶。如果你想孩子身心靈都能更健康,關注我都可以找到答案哦

所以他們依然粘著媽媽,不樂意分享玩具,與周圍的小朋友也沒有互動。

一直要等到寶寶3歲後,自我構建完成,這個時候他們開始有與同齡人交往的渴望,他們更願意離開媽媽,與同齡的小朋友一起享受集體生活。如果這個不讓小朋友進幼稚園,又會養成他們孤僻的性格,這就是國家希望3歲以上的小朋友能足歲就進入幼稚園學習的原因。

最最重要的是,無論是上托班還是上幼稚園,孩子都將面臨生命中的第一次“分離焦慮”,如果處理不好,可能會對孩子產生長久的影響。

1歲半到3歲這個階段,是孩子分離焦慮最嚴重的時候,他們發現自己有能力獨立,同時他們有發現自己還離不開爸媽,內在焦慮又不自信,所以他們會粘著媽媽,特別害怕與家人分離。

這其實是為獨立做準備。如果媽媽能陪在孩子身邊,陪他度過並處理好分離焦慮,孩子就會獲得信心,他會勇敢放心的四處探索。

但如果媽媽過早把孩子推開,孩子就要獨自面對世界,孩子就會恐懼又害怕。

我一位朋友的孩子樂樂戶口對口的是一所重點幼稚園和小學,為了讓樂樂順利在小學就讀,樂樂媽媽早早的幫樂樂在托班報了名。

因為戶口對口的幼稚園與他們家不在一處,為了照顧樂樂,爸爸媽媽特意在幼稚園旁邊租了房子。

但入園第一天,樂樂出現了嚴重的分離焦慮,大哭不止。沒幾天,樂樂突發高燒,好不容易在家養好身體,一進幼稚園,因為交替感染,又生病。幾次之後,樂樂的身體越來越差,動不動就生病,打針。最後只好讓她待在家。

所以分離焦慮不僅僅是表現為哭鬧,還有可能表現為身體上的疾病。有的孩子入園兩三天后會突然發燒,有的會出現感冒、咳嗽、噁心或拉肚子等症狀,有些孩子的病情會持續數年,很多入園前身體特別好的寶寶上幼稚園後身體變得特別糟糕,動不動就生病,就是因為入園時分離焦慮沒有妥善解決導致的。

大家或許會說米粒並沒有特別嚴重的分離焦慮啊!這其中,當然有伊能靜處理得很好的地方,就是她讓孩子去上幼稚園,有一個逐步適應的過程,從一小時到一個半小時,再到兩小時,這樣逐步延長。這對孩子的分離焦慮處理有幫助。

但她女兒並不是沒有受分離焦慮的影響啊,她女兒上幼稚園沒多久,也生病了!

雖然伊能靜誇自己女兒能力、智育都比同齡孩子要好,但是孩子的心智並沒有成熟到能夠獨立面對世界。

孩子就是孩子,他們的身體發育、心智發展都有規律,真的沒必要在孩子太小的時候著急著把他們送出去。

當然,有時候,生活中會遭遇一些實際的困難。有些家長實在是因為平時工作太過繁忙,家裡老人身體不好或是沒有老人幫忙帶孩子,只能將孩子早早送進幼稚園減輕負擔。還有的家長則是覺得讓孩子先進幼稚園有助於養成好的生活和學習習慣,自己也能輕鬆很多。

這時應該怎麼辦呢?這時,一定要根據孩子的能力與生活的實際情況決定要不要讓他上托班。

如果孩子確實能力非常強,能獨立吃飯,並且吃的很好,能控制自己的睡意,不會一邊走一邊睡,睡午覺時不要人哄就能安靜入睡,入睡時、起床後能自己把衣服穿好,小便能自理,大便會告訴老師,可以考慮讓孩子去托班。

如果孩子這些方面的能力不夠,那麼還是等孩子再大一點,各方面自理能力更強一點了再進幼稚園。

如果家裡確實沒人看孩子,爸爸媽媽自己要工作,家裡老人身體不好或沒有老人幫忙照看孩子,提前把孩子送入託班是無奈自舉,那也無可厚非。如果家庭環境比較好,父母上班時,家中有人照看孩子,最好不要送孩子到托班。

有些家長送孩子入託班是為了孩子養成好習慣,或是希望孩子能提早系統的學一些知識,如果抱著這樣的心態送孩子上幼稚園,完全沒有必要。

孩子在托班中是學不到什麼實質性知識的,並且對於2歲的兒童來說,他們對學習完全沒有概念,無論是大腦還是身體都尚未發育好。而幼稚園老師主要的任務也是帶領孩子們玩。所以不要指望寶寶能在托兒所或者幼稚園中學到多少實際的知識,並且在孩子兒童期就是應該讓他們盡情地玩耍,享受玩耍中的樂趣。

最後是如果家長自己本身就非常焦慮,擔心孩子在幼稚園裡受傷、被人欺負、餓肚子、生病等等的話,那麼建議家長緩一緩再將孩子送進幼稚園。例如家長每天去接孩子時,一見到孩子就非常緊張地檢查孩子有沒有受傷,又看又摸,深怕孩子哪裡不舒服,哪裡吃虧了。這就對孩子傳達了一種焦慮的情緒,而且會在孩子身上得到強化,孩子自己對上幼稚園也會焦慮起來。這種情況更不建議家長把寶寶送入幼稚園托班。

孩子一眨眼就長大了,當他長到3歲、4歲,他的心智自然而然會發展到需要交朋友,有能力迎接並適應幼稚園集體生活的階段,這個時候,孩子離開家的欲望就會開始強烈。一旦孩子正式上學,他們對朋友、老師的迷戀就會越來越大於他們對家庭的渴望,他們與父母交流的時間自然而然會越來越少,到那時,就算家長想把孩子留在身邊也留不住。

與其等那時候再失望陪伴孩子的時間太少,不如珍惜孩子這短暫的依戀我們的日子!

等孩子年齡、心智、能力都足夠了再送去幼稚園也不遲!

——END——

特別聲明:本文為60分媽媽月華原創,如需轉載,請聯繫“60分媽媽月華”

如未經授權轉載,將舉報,並追究法律責任!

【60分媽媽月華】暢銷育兒書作者,國家級兒童心理諮詢師,著有《別等孩子長大了才後悔你現在做得太多》。專注寶寶的吃喝拉撒,生長發育,學習力培養及身心成長,也關注媽媽的心靈成長,健康的母嬰關係才能培養出更加傑出的寶寶。如果你想孩子身心靈都能更健康,關注我都可以找到答案哦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