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搞笑獵奇»正文

范冰冰主演的《我不是潘金蓮》為何用圓形畫幅,莫非馮小剛導演醉翁之意不在酒?

各位網友好, 歡迎來到本期的逼哥影評。 前不久, 看了馮小剛導演執導的電影《我不是潘金蓮》。 觀影過程中, 可是真的太不適應了, 並不是說劇情有多爛, 演員的演技有多不堪入目, 而是馮小剛導演竟然使用了圓形畫幅。 讓人不免有些疑惑:這馮小剛到底搞什麼名堂, 圓形畫幅的設置是不是有什麼特殊的用意呢?

這部電影改編劉震雲的作品《我不是潘金蓮》, 講的是一個現代故事, 核心是李雪蓮上訪告狀申冤。 農村婦女李雪蓮不懂法, 為了爭取到一套房子, 同意假離婚之後被丈夫騙, 假離婚變成了真離婚。

這個故事在影視橋段中並不罕見, 甚至在現實生活中也是屢見不鮮的。 馮小剛導演使用圓形畫幅, 給觀眾一種全新的視覺感知, 而這種做法也讓觀眾的評論褒貶不一。

這個故事本來就是個圓的故事, 範冰冰有錯, 沒有。 老公有錯, 也沒有!法院有錯嗎?還沒有, 這本來就是個誰都能說出道理的故事, 而且都說得通。 既然都說的通, 乾脆來個圓的故事, 使用圓形畫幅, 這種手法本身和故事就聯繫在了一起!從這一個角度看, 馮小剛還是比較厲害的了。

其實, 不僅是圓形畫幅, 電影中還有方形和寬銀幕。 這些不同畫幅的善用, 成為了這部電影的一道鮮亮的風景線。 在主人公李雪蓮故事所發生的地方, 電影採用了圓形畫幅,

這佔據了絕大多數時間的畫幅, 不僅形成了一種對人物和內心的聚焦, 契合電影水墨丹青般的質感, 也使電影仿若一場唯美的畫卷。 而當李雪蓮上訪進京的時候, 電影又採用了方形畫幅體現法制社會的天圓地方。 李雪蓮不再告狀, 回憶新生活的時候, 畫符也變回了正常的寬銀幕, 體現主人公對執念的放下。

在觀看電影的時候, 這種畫幅的設置也給觀眾帶來了麻煩。 在兩個小時裡, 我們看不清任何一名演員的相貌, 看不清任何一名演員的面部表情。 越是這樣, 我們越想想看清銀幕。 最終讓眼睛疲憊不堪, 不但沒法好好欣賞電影, 還會一次又一次地出戲。 理論上人的眼睛視野廣闊, 可以環視看到200度範圍內的物體。

由此可以想像, 觀眾坐在電影院裡被望遠鏡頭折磨的那種痛苦感受。

一千個讀者就有一千個哈姆雷特, 面對馮小剛導演採用的這種圓形畫幅, 不論是嘩眾取巧, 還是真正的另有含義, 每個影迷們心中的看法都是不一樣的。 各位朋友, 你又是怎麼看待的呢?好了, 本期的逼哥影評就到這裡, 下期再會。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