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熱點»正文

19世紀美國插畫家筆下的中國與中國人:中國移民努力當美國人


歷史圖片精製

中國視覺巔峰

為了爭取更好的待遇, 中國移民努力融入美國社會。 除了學習英語外, 也努力參與美國的文化生活, 包括上教堂、打棒球、過耶誕, 並將自己的子女送到當地熱門的學校。 即使如此, 第一代移民仍然堅守本身的傳統禮俗, 如此必然造成不同移民世代之間的隔閡。

圖為1883年4月14日《哈潑週報》圖文報導, 木刻版畫一幅。 原小標題:《連棒球都被華人入侵了(Another field of American industry invaded by the Chinese)》。 圖說:華工:洗什麼衣服呀, 去打棒球吧, 就和真正的美國人一樣, 把票賣光賺大錢。 (“No more washee! Playee Base-ballee! Sellee out Game, allee sameMelican Man!”)。

棒球一向被美國人視為國球, 早在1871年, 美國第一個職業棒球聯盟就已成立,

一直到今天, 美國人對棒球的狂熱從未間斷, 如果連華人都能成為棒球文化的一份子, 就好像拿到了美國主流文化的入場券。 圖右方熨斗下是一張招募華人去打棒球的傳單, 圖中的華人拿著球棒沾沾自喜, 夢想著可以擺脫低階的洗衣工身份, 以每週二十美金的高薪(當時白人球星週薪約四十美金), 晉升為人人稱羨的“職業球員”。 作者以此圖諷刺華人可以用低價讓美國人失去所有的工作機會, 等於變相的經濟侵略, 作者還模仿華工發不准的英文口音, 和不正確的文法, 感歎著未來可能連國球都會被這群“野蠻人”給把持了。

圖為1883年8月25日《哈潑週報》圖文報導, 木刻版畫一幅。 原圖說:紐約唐人街的攝影師(A Strolling Photographer in Chinatown, New York)。

十九世紀時, 歐洲人普遍以擁有自己肖像畫作為一種身份的象徵, 而當攝影術逐漸流行, 人們發現可以從比較便宜的攝影術取代昂貴的肖像畫, 又更促進了攝影產業的普及。 圖中在紐約唐人街經營洗衣店的華人也希望趕上這個風潮, 花大錢聘請專業的攝影師來拍攝全家福, 為了把所有人都能一次納入鏡頭, 攝影師一直退到了大街上, 架起了腳架, 旁邊的攝影助理忙著驅趕四周看熱鬧的人群, 留著山羊胡、戴著警徽的警長則對這樣封街阻礙交通的行為表示不滿, 身子一橫就擋在要被拍攝的華人家庭前。 當時雖然攝影已是一種很普遍的技術, 但仍少見華人會願意花錢拍攝, 因此引起街頭巷尾的議論。

對於洗衣店一家人而言, 前方有攝影師的相機鏡頭, 後方還有圍觀人群的好奇眼光, 大家被盯得有些彆扭。 有人側臉竊笑, 也有人面無表情, 不知所措。

圖為1879年7月19日《哈潑週報》圖文報導, 木刻版畫一幅。 原圖說:紐約蒙特街的華人學校(The Chinese School in Mott Street, New York)。

由於沒有經費, 臨時以衛理公會的教堂充當的華人學校, 固定每晚為華人開設英文課, 由志工老師教授聖經、詩歌和算術, 每天平均有十五個學生, 大多是十八歲左右的年輕人, 對他們而言, 學習英文最大的目的就是能夠找到更高階的工作, 脫離苦力的命運, 就如同大部分的華工一般, 學習英文完全是基於現實考量, 希望能提升自己在美國的社會地位。

圖為1883年6月23日《哈潑週報》圖文報導,

木刻版畫一幅。 原圖說:艾歐娜島的華人野餐及華人樂師(The Chinese picnic, Iona Island-Celestial musicians)。

1882年排華法案通過後, 華人在美國的處境更加艱困, 參與主日學校及基督教的宗教活動, 成為他們打入一般美國社會最好的, 可能也是唯一的方法。 本圖為紐約市主日學校華人學生主辦的野餐活動, 主辦人廣邀跟教會有關的所有白人以及記者, 請他們攜帶家眷一起來參加這場郊遊和野餐會, 畫面中央的樂班正演奏著中式樂曲, 交錯的金石與絲竹聲, 吸引著所有參與者的目光, 後方則有人拉著風箏和施放炮仗, 各種中式娛樂一應俱全。 圖右方帶著西式圓帽, 拿著摺扇的華人正向衣飾華貴的白人女眷解說樂曲典故和習俗, 畫面四處都可以發現打著洋傘,

著西式服裝的男女, 遠遠看起來甚至分不清是華人還是白人, 暗示著華人希望能真正融入美國社會的渴望。

美國涉華插畫系列圖文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