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娛樂»正文

亂世三百年—從安史之亂到澶淵之盟

若論實力, 突利顯然不是頡利的對手, 再加上帶兵打仗貌似也不是丫的強項, 因此二利相爭, 突利漸漸便落入下風了, 有點兒扛不住了。

這一扛不住, 突利緊急向大唐求援。

要不要援助突利呢?

李世民找來了文武百官商議此事, 李世民說, 突利是我把兄弟, 現在有急, 我這個當大哥的不能坐視不管;可是朕跟頡利又有盟約, 大家說說, 這該如此是好?

是好?是挺好!兵部尚書杜如晦當先發言, 突厥這個戎狄向來不講信義, 您拿那一紙合約當回事兒, 您信不信, 度過了眼前的難關頡利一準兒就會毀約;與其等他打我,

不如我們先下手為強!

杜如晦位高權重, 又是李世民的絕對嫡系;他一發言, 基本上會場就定了調子;群臣紛紛附議, 朝堂一片喊打之聲。

可是出人意料的是, 李世民還是那個宗旨, 以不變應萬變, 靜觀突厥局勢的變化。 當然, 這是大的原則;私底下, 李世民沒少讓人往突利處運東西;畢竟二虎相爭, 突厥的內亂才會愈演愈烈嘛!

果然, 看頡利短時間內擺不平突利可汗, 突厥治下的很多部落開始離心離德;比如, 後來發展壯大成了大宋勁敵的契丹, 這會兒便派人到長安, 要求向大唐投降。

頡利慌了, 如果這個頭兒不摁住, 其他部落有學有樣兒, 拿後果不堪設想。 於是, 頡利也派人到了長安, 跟大唐談判, 要求大唐交出契丹使者,

回絕其歸附的要求;條件是將依附于突厥的梁師都交給大唐處理。

梁師都自從於西元617年起兵, 至今已經12年;因為有突厥人的支持和庇護, 一直苟延至今;現在, 他的主子要把他拋棄了;可見叛徒, 不會有好下場!

按頡利的想法兒, 這個交換條件, 李世民一定會同意。 但是, 他的如意算盤落空了;李世民嚴正的對突厥使者說, 契丹和突厥本來就是倆碼事兒, 現在契丹人前來歸降, 突厥人有什麼理由前要人?話再說回來, 梁師都本就是我國叛將, 盜取土地, 暴虐百姓, 突厥人卻接納庇護於他, 現在梁師都已是魚遊沸鼎之中了, 朕根本就不擔心解決不掉他, 這個籌碼, 太輕了!

話說的鞭辟入裡, 義正辭嚴。 突厥使者啞口無言, 只得悻悻而還。

看過前文的大胸弟估計會有印象, 歸附突厥的中原勢力除了梁師都之外, 還有苑君璋的部隊。 不過就在前一年, 也就是貞觀元年, 苑君璋發覺突厥這棵大樹政局動盪, 靠不住了;便很識時務的舉兵向大唐投降。 李世民赦免其罪, 准其投降, 並任命他為隰州都督。 苑君璋投降後, 梁師都便成為惟一的反唐武裝。

拒絕了突厥人的交換要求之後, 李世民給梁師都寫了一封親筆信, 向梁師都分析當前的局勢, 指出突厥現在陷入內亂, 已經自身難保, 惟一的出路便是向大唐投降, 大唐保證對於過去的恩怨, 既往不咎。 不過梁師都看完信後, 拒絕投降。

既然不投降, 那就打吧——

其實自從李世民上臺以來, 就已經制訂了一個對付梁師都殘餘勢力的戰略。

這個戰略的出發點是困死梁師都, 具體的措施是派遣夏州都督長史劉旻、司馬劉蘭成, 以輕騎兵不斷地對梁師都控制的朔方(陝西橫山縣)進行襲擾, 重點是摧毀其經濟, 對朔方周圍的農田莊稼進行破壞, 又使用反間計, 不斷挑拔離間梁師都與下屬的關係, 這樣一來, 梁師都控制區的部隊以及百姓, 時不時便逃跑前往投奔唐王朝。

梁師都的部將們也很多人不願意歸附突厥, 其中包括最驍勇善戰的李正寶。 李正寶打算發動兵變, 劫持梁師都向唐政府投降, 不料卻走露了風聲, 結果梁師都提前動手, 大肆逮捕李正寶的同黨, 李正寶逃得快, 逃出朔方, 投奔唐王朝。 這麼一來, 梁師都對部將的猜忌心更重,

風聲鶴唳, 草木皆兵。

梁師都拒絕投降, 李世民決心拔掉大唐帝國最後的釘子戶。

時機已經成熟了。

帝國名將、右衛大將軍柴紹被任命為討伐軍的主帥, 副帥是殿中少監薛萬均, 同行的還有薛萬均的哥哥薛萬徹。 薛家兄弟二人均有萬夫莫擋之勇, 在內戰期間, 曾經以英勇守衛幽州城而一舉成名, 當時竇建德率二十萬人馬攻打幽州, 勢不可擋, 竇軍士兵已經爬上幽州的城牆, 眼看幽州城相當危險, 薛家兩兄弟自告奮勇, 率一百名敢死隊員, 從地道出, 繞到竇建德軍的背後, 發起自殺式的進攻, 竟然收到奇效, 迫使竇建德退兵。 在玄武門事變爆發之後, 作為太子李建成部下的薛萬徹, 率領東宮的衛隊, 與李世民的衛隊在玄武門激戰, 並叫囂著要攻入秦王府,等到李建成的頭顱被斬下示眾後,東宮的衛隊一哄而散,薛萬徹與數十名騎士逃入終南山。李世民即位後,認為薛萬徹是忠勇之士,赦免其罪。此番出征梁師都,薛萬徹會同柴紹、薛萬均出征,便是想立功贖罪。

此時梁師都的老巢在朔方西城,而朔方東城則在唐軍控制之下。

在打探到唐軍準備攻打朔方的消息後,梁師都立即向突厥人請求救兵。突厥騎兵南下協助,梁師都準備先奪回朔方東城,以解除對西城的嚴重威脅。此時朔方東城的守衛力量正是夏州都督長史劉旻與司馬劉蘭成,梁師都率突厥人兵臨城下,這座城原本是梁師都的大本營,城池極為堅固,梁師都企圖誘使唐軍出戰,但是劉蘭成堅決不上當,偃旗息鼓,以逸待勞。相持了幾天,梁師都沒有辦法了,柴紹的大軍正向朔方進發,不能在此與唐軍相持太久,於是入夜時分,梁師都悄悄地撤兵了。

可是這一切沒有逃過唐軍目光,司馬劉蘭成果斷地下令出擊,急於撤退的梁師都兵團大敗。頡利可汗緊急增派大軍,南下馳援梁師都。

突厥援兵火速南下,在距朔方數十裡處,只見前方馬聲嘶嘶,塵埃遍天,再往遠處一眺,分明是一支人數眾多的軍隊,軍旗上寫著一個大大的“柴”字,原來是唐帝國的柴紹兵團。

此時柴紹也發現了迎面而來的這一支騎兵,身著胡服的戰士們都騎著高頭大馬,他不禁暗暗心喜:“這可是送上嘴的肉啊。”下令佈陣前行,擂鼓而進。

此時突厥騎兵已經先發制人,拔出閃閃發光的大刀,揮舞著殺奔過來。

對於突厥騎兵的厲害,唐軍士兵早有領教,不過這些年來,唐軍增強了步兵應對騎兵上訓練,所以也處變不驚,以大盾和長矛組成一道堅強的防禦線。剽悍的突厥不顧一切地猛衝,從四面殺奔過來,唐軍稍稍後撤,穩住了陣腳。

薛萬徹、薛萬均兄弟見突厥騎兵十分驍勇,早已憋足氣,躍躍欲試,薛氏二兄弟不僅武藝超群,而且會打仗,有智謀,他們策馬到統遇柴紹面前,對柴紹說:“我等兄弟二人,願率騎兵,迂回到突厥人的側翼,出其不意,必可大破此賊。”

柴紹對薛氏兄弟的計策相當欣賞,當即拔出一支騎兵,悄悄從軍陣後方消失在眾人的視野中。

正當唐軍與突厥軍的戰鬥膠著不下時,實施迂回作戰的薛氏兄弟突然出現在突厥騎兵的側後翼,薛萬均、薛萬徹兩人一馬當先,手舞大刀,沖進突厥陣營中,這兩位當世猛將,一陣狂劈亂砍,撂倒了好幾名突厥騎兵。突厥人的後方大亂,一位突厥勇將見狀,拍馬上前,迎戰薛萬徹,但技不如人哪,只幾個回合,被殺紅了眼的薛萬徹斬于馬下。

前方的突厥騎兵見後院起火,不由得露出膽怯之心,戰場瞬息萬變,豈可分神,就在心慌一念間,柴紹果斷命令前方將士奮勇出擊,突厥人陣腳大亂。這一亂起來,就不可收拾了,於是乎兵敗如山倒,諸騎兵趕緊調轉馬頭,揚鞭便跑,落荒而逃,一路上留下累累屍骨。

突厥人沒有逃向梁師都的老巢,而是逃回國去了。

梁師都望穿秋水,終究盼不來援兵,而這樣對唐王朝對抗了十幾年的一代梟雄,終於也將步其他梟雄之後塵,窮途末路矣。

柴紹兵團急行軍直抵梁師都的老巢。

援軍不至,梁師都已成甕中之鼈了。

惟一可以憑恃的,只有朔方高大而堅固的城牆,這既是梁師都最後的防線,也是難以攻破的防線。這將是消滅梁師都的最後一仗了,可是,這一仗要怎麼打呢?

統帥柴紹召開軍事會議,與諸將領商討計策。多數將領認為,朔方城牆高城厚,不容易攻破,不如採用圍困戰術。這是一座孤城了,看梁師都有多大的能耐,圍困他三五個月,那還不是唾手可得嗎?

但是薛萬均不同意這種圍困戰術,非大唐帝國的軍隊消耗不起長期的圍困,而是梁師都已經山窮水盡,在吃了兩場敗仗之後,雖有朔方城的堅固的防禦工事,但士氣低落,軍無鬥志。一支沒有鬥志的軍隊,如何能成功地守住一座孤城呢?應當對其發動猛烈的攻勢。

薛萬均力排眾議,最後柴紹採納了他的意見,對朔方城大舉進攻。

於是乎,強弓勁弩、投石機、衝撞車、雲梯等武器紛紛用上場,進攻一波接著一波,只把防禦一方累得疲於招架。

在柴紹大軍的進逼之下,梁師都內部早已喪失了鬥志,城還未破,內訌先起。

梁師都的從弟梁洛仁跟隨老兄奮鬥了十餘年了,此時大難臨頭各自飛了,保命要緊,管他老兄不老兄。他對部下說:“如今之計,如果不殺了梁師都,我等都性命不保。不如咱們把他做了,獻城投降。”梁老弟尚且如此,其部下當然樂意。於是梁洛仁發動兵變,氣洶洶地率部殺入梁師都的皇宮內,梁師都大驚失色,梁洛仁不容分說,喝道:“今日且借你的人頭一用。”手起刀落,結果梁師都的性命。

朔方城門洞開,梁洛仁向柴紹兵團投降。

梁師都的敗亡,意味著隋末起兵的群雄,完全被李唐政權所掃滅,同時也是對突厥勢力的一次重大打擊。

平定梁師都的戰爭,原本是中國內戰的尾聲,而頡利可汗作為梁師都的靠山,把突厥也帶入這場戰爭之中,這正好給唐太宗李世民打擊突厥汗國找到了一個最好的理由。

梁師都滅亡了,下一個目標,會是誰呢?

——多謝——

並叫囂著要攻入秦王府,等到李建成的頭顱被斬下示眾後,東宮的衛隊一哄而散,薛萬徹與數十名騎士逃入終南山。李世民即位後,認為薛萬徹是忠勇之士,赦免其罪。此番出征梁師都,薛萬徹會同柴紹、薛萬均出征,便是想立功贖罪。

此時梁師都的老巢在朔方西城,而朔方東城則在唐軍控制之下。

在打探到唐軍準備攻打朔方的消息後,梁師都立即向突厥人請求救兵。突厥騎兵南下協助,梁師都準備先奪回朔方東城,以解除對西城的嚴重威脅。此時朔方東城的守衛力量正是夏州都督長史劉旻與司馬劉蘭成,梁師都率突厥人兵臨城下,這座城原本是梁師都的大本營,城池極為堅固,梁師都企圖誘使唐軍出戰,但是劉蘭成堅決不上當,偃旗息鼓,以逸待勞。相持了幾天,梁師都沒有辦法了,柴紹的大軍正向朔方進發,不能在此與唐軍相持太久,於是入夜時分,梁師都悄悄地撤兵了。

可是這一切沒有逃過唐軍目光,司馬劉蘭成果斷地下令出擊,急於撤退的梁師都兵團大敗。頡利可汗緊急增派大軍,南下馳援梁師都。

突厥援兵火速南下,在距朔方數十裡處,只見前方馬聲嘶嘶,塵埃遍天,再往遠處一眺,分明是一支人數眾多的軍隊,軍旗上寫著一個大大的“柴”字,原來是唐帝國的柴紹兵團。

此時柴紹也發現了迎面而來的這一支騎兵,身著胡服的戰士們都騎著高頭大馬,他不禁暗暗心喜:“這可是送上嘴的肉啊。”下令佈陣前行,擂鼓而進。

此時突厥騎兵已經先發制人,拔出閃閃發光的大刀,揮舞著殺奔過來。

對於突厥騎兵的厲害,唐軍士兵早有領教,不過這些年來,唐軍增強了步兵應對騎兵上訓練,所以也處變不驚,以大盾和長矛組成一道堅強的防禦線。剽悍的突厥不顧一切地猛衝,從四面殺奔過來,唐軍稍稍後撤,穩住了陣腳。

薛萬徹、薛萬均兄弟見突厥騎兵十分驍勇,早已憋足氣,躍躍欲試,薛氏二兄弟不僅武藝超群,而且會打仗,有智謀,他們策馬到統遇柴紹面前,對柴紹說:“我等兄弟二人,願率騎兵,迂回到突厥人的側翼,出其不意,必可大破此賊。”

柴紹對薛氏兄弟的計策相當欣賞,當即拔出一支騎兵,悄悄從軍陣後方消失在眾人的視野中。

正當唐軍與突厥軍的戰鬥膠著不下時,實施迂回作戰的薛氏兄弟突然出現在突厥騎兵的側後翼,薛萬均、薛萬徹兩人一馬當先,手舞大刀,沖進突厥陣營中,這兩位當世猛將,一陣狂劈亂砍,撂倒了好幾名突厥騎兵。突厥人的後方大亂,一位突厥勇將見狀,拍馬上前,迎戰薛萬徹,但技不如人哪,只幾個回合,被殺紅了眼的薛萬徹斬于馬下。

前方的突厥騎兵見後院起火,不由得露出膽怯之心,戰場瞬息萬變,豈可分神,就在心慌一念間,柴紹果斷命令前方將士奮勇出擊,突厥人陣腳大亂。這一亂起來,就不可收拾了,於是乎兵敗如山倒,諸騎兵趕緊調轉馬頭,揚鞭便跑,落荒而逃,一路上留下累累屍骨。

突厥人沒有逃向梁師都的老巢,而是逃回國去了。

梁師都望穿秋水,終究盼不來援兵,而這樣對唐王朝對抗了十幾年的一代梟雄,終於也將步其他梟雄之後塵,窮途末路矣。

柴紹兵團急行軍直抵梁師都的老巢。

援軍不至,梁師都已成甕中之鼈了。

惟一可以憑恃的,只有朔方高大而堅固的城牆,這既是梁師都最後的防線,也是難以攻破的防線。這將是消滅梁師都的最後一仗了,可是,這一仗要怎麼打呢?

統帥柴紹召開軍事會議,與諸將領商討計策。多數將領認為,朔方城牆高城厚,不容易攻破,不如採用圍困戰術。這是一座孤城了,看梁師都有多大的能耐,圍困他三五個月,那還不是唾手可得嗎?

但是薛萬均不同意這種圍困戰術,非大唐帝國的軍隊消耗不起長期的圍困,而是梁師都已經山窮水盡,在吃了兩場敗仗之後,雖有朔方城的堅固的防禦工事,但士氣低落,軍無鬥志。一支沒有鬥志的軍隊,如何能成功地守住一座孤城呢?應當對其發動猛烈的攻勢。

薛萬均力排眾議,最後柴紹採納了他的意見,對朔方城大舉進攻。

於是乎,強弓勁弩、投石機、衝撞車、雲梯等武器紛紛用上場,進攻一波接著一波,只把防禦一方累得疲於招架。

在柴紹大軍的進逼之下,梁師都內部早已喪失了鬥志,城還未破,內訌先起。

梁師都的從弟梁洛仁跟隨老兄奮鬥了十餘年了,此時大難臨頭各自飛了,保命要緊,管他老兄不老兄。他對部下說:“如今之計,如果不殺了梁師都,我等都性命不保。不如咱們把他做了,獻城投降。”梁老弟尚且如此,其部下當然樂意。於是梁洛仁發動兵變,氣洶洶地率部殺入梁師都的皇宮內,梁師都大驚失色,梁洛仁不容分說,喝道:“今日且借你的人頭一用。”手起刀落,結果梁師都的性命。

朔方城門洞開,梁洛仁向柴紹兵團投降。

梁師都的敗亡,意味著隋末起兵的群雄,完全被李唐政權所掃滅,同時也是對突厥勢力的一次重大打擊。

平定梁師都的戰爭,原本是中國內戰的尾聲,而頡利可汗作為梁師都的靠山,把突厥也帶入這場戰爭之中,這正好給唐太宗李世民打擊突厥汗國找到了一個最好的理由。

梁師都滅亡了,下一個目標,會是誰呢?

——多謝——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