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娛樂»正文

遭遇改檔又改版的《極限挑戰》,還是讓人失望了

《極限挑戰》第四季經過多次改檔, 終於千呼萬喚始出來。

作為雞條粉, 小萬第一時間看了節目。

然而看完後的感受……一言難盡。

記得以前, 小萬從來不敢在公共場合看雞條, 就怕一個控制不住笑出豬叫。

然而第四季第一期, 小萬全程懵逼臉:這是雞條?還是按部就班拍電視劇呢?

人還是那些人, 但雞條的畫風一去不復返, 平鋪直敘的進度條和明顯劇本化的設定與《極限挑戰》四個字格格不入。

如今播出四期, 雞條第四季豆瓣評分8.1, 看似高口碑, 卻難掩分數一路下滑的真相。

而收穫四季以來最低評分的雞條,

其實也是今年熱門綜藝集體沒落的縮影。

想必很多人都跟小萬一樣, 看雞條, 看的就是六位嘉賓的個人魅力。

與其他打著真人秀的招牌實則按劇本行事的綜藝不同, 《極限挑戰》就是來“秀”真人的。

黃磊、黃渤、孫紅雷、王迅、羅志祥、張藝興, 隨便拉出一個來, 都是有身份有故事的人物。

對於本身很有戲的嘉賓, 只要給足發揮空間, 他們自己就會有很好的化學反應。

因此, 我們看到這六個人全部顛覆了以往的形象, 展現了不為觀眾所知的另一面:

“黃小廚”原來還是神算子, 五十億影帝“青島貴婦”居然能狡詐至此, 潛伏起來耐心十足的“余則成”其實是個無視規則的暴力破壞王……

琢磨不透的嘉賓成了雞條一開始最吸引人的地方。

另一方面, 雞條沒有人設, 沒有劇本。

從一開始, 六位嘉賓在雞條除了年齡排序, 並沒有其他特定的身份詞。

像“神算子”“暴力王”“摳門迅”等標籤, 也是隨著節目的播出, 觀眾根據嘉賓不同的性格表現給予的愛稱。

而這些愛稱下, 是六人真實的性格, 而不是他們按照預設的劇本和人設演出來的角色。

這也是為什麼雞條人設不垮的原因。

因為他們沒有人設, 只有真實的自己。

經過第一、二季的鋪墊, 六人的隱藏性格基本已展現完畢, 觀眾期待節目繼續, 就像在等六個熟悉的老朋友回歸。

然而從第三季開始, 雞條似乎就與幾個大熱綜藝一樣, 陷入了改版魔咒。

經歷了停播整改的風波之後, 用了兩季半的口號“這就是命”搖身一變, 改成了“這就是愛”。

與此同時, 六個老朋友漸漸不再插科打諢、不再解放天性, 雞條的劇本感越來越強, 嘉賓背臺詞的感覺也愈加明顯。

他們的發揮空間很明顯被嚴重壓縮。

這樣的改版在第四季一開始達到了巔峰。

六個人穿越時空回到1978年, 上山下鄉掙工分。

做任務的時候, 沒人偷懶、沒人走捷徑, 所有人都搖身一變成了五好青年, 誠誠懇懇掙工分。

神算子黃磊和老狐狸黃渤也不再秀智商, 而是秀起了年代感和知識儲備, 時不時客串一把正能量解說員, 像背臺詞一樣解釋節目背景。

而莫名空降的智囊團更是讓尷尬達到頂峰。

他們的存在大概就是打廣告

雖然依然是嚮往美好生活的主題和接地氣的遊戲設置, 但這季雞條不對味兒了。

人設固化+劇本明顯, 寓教於樂變成了嚴肅說教, 小萬簡直懷疑自己看了假的《極限挑戰》。

也好笑, 但一點都不雞條。

除了像雞條這樣新鮮感耗盡、進入疲憊期的綜藝, 更有大把的節目無視節目定位, 作妖作到無路可走。

《我想和你唱》和《拜託了冰箱》就是作妖改版的典型。

《我想和你唱》最初的定位是互動音樂節目, 每期邀請歌手與素人隔空合唱, 點贊最高的素人將來到現場, 與偶像同台合唱。

作為一檔重點在“唱”的節目, 觀眾的看點自然是明星唱歌和發現驚豔的素人, 最終吸引的還是偏重音樂欣賞和嘉賓粉絲類觀眾。

前兩季裡, 每期會有三位嘉賓來到舞臺, 共計演唱六首歌, 不同的歌手吸引不同的受眾, 歌曲數量也能滿足觀眾“聽好音樂”的需求。

圖源微博@我想和你唱

到了4月底播出的第三季, 《我想和你唱》節目大改版。

每期嘉賓只有一位, 能完整演唱的歌曲只有兩、三首。

節省出來的時間都做什麼呢?

明星給素人打電話、明星和素人玩遊戲、明星聽素人講故事……

圖源微博@我想和你唱, 來自你琳和你紅的凝視

幹啥都行, 反正不唱歌就對了。

前兩季裡吸引人的點都被弱化, 也難怪《我想和你唱》第二季播放量18億, 第三季已經播出4期(共11期), 才7千萬播放量。

圖源骨朵資料

《拜託了冰箱》也是看不清定位, 瞎改編導致滑鐵盧的典型。

從2015年12月開播起, 《拜託了冰箱》就以公開明星的冰箱為噱頭, 一面暢聊美食生活, 一面請專業廚師利用明星冰箱裡的食材進行15分鐘創意料理對決。

廚師團隊還會對冰箱食材進行點評,教授一些做菜小技巧。

觀眾在暢聽八卦趣事的同時,還能順手學一道簡單又美味的料理做法。

“全世界的美食都在你的冰箱裡”的slogan在觀眾的實踐中變得尤其吸引人。

所以曾經的《拜託了冰箱》也是名副其實的“下飯綜藝”。

但隨著第三季的大改版,這部綜藝變得一點兒也不下飯了。

對觀眾來說尤其重要的兩位廚師做菜環節,在第三季中變成了六位廚師組團大亂鬥。

六位廚師分兩組(一主廚二副廚)用冰箱裡的食材進行PK,原本冰箱主人選擇最中意的料理方案環節也被取消。

整個做菜環節,主持人和嘉賓talk占一部分,廚師採訪占一部分,最後廚師顛個勺炫個技,菜就上桌了。

可憐舉著小本準備記菜譜的觀眾,連原材料都還沒看清。

電視時代,節目的播出內容和時間都由電視臺做主。

被動接受的觀眾並沒有選擇權,只能播什麼看什麼。

但如今的綜藝早已進入了觀眾掌握話語權的時代。

好不好看,觀眾的眼睛是雪亮的,評分和收視率是直白的。

國產綜藝若想謀出路,最好的辦法就是多聽聽觀眾的評價和建議。

千萬別閉門造車,拍腦袋的時代早已成為過去。

注:本文部分圖片來源於豆瓣及網路,若有侵權請主動聯繫我們。

廚師團隊還會對冰箱食材進行點評,教授一些做菜小技巧。

觀眾在暢聽八卦趣事的同時,還能順手學一道簡單又美味的料理做法。

“全世界的美食都在你的冰箱裡”的slogan在觀眾的實踐中變得尤其吸引人。

所以曾經的《拜託了冰箱》也是名副其實的“下飯綜藝”。

但隨著第三季的大改版,這部綜藝變得一點兒也不下飯了。

對觀眾來說尤其重要的兩位廚師做菜環節,在第三季中變成了六位廚師組團大亂鬥。

六位廚師分兩組(一主廚二副廚)用冰箱裡的食材進行PK,原本冰箱主人選擇最中意的料理方案環節也被取消。

整個做菜環節,主持人和嘉賓talk占一部分,廚師採訪占一部分,最後廚師顛個勺炫個技,菜就上桌了。

可憐舉著小本準備記菜譜的觀眾,連原材料都還沒看清。

電視時代,節目的播出內容和時間都由電視臺做主。

被動接受的觀眾並沒有選擇權,只能播什麼看什麼。

但如今的綜藝早已進入了觀眾掌握話語權的時代。

好不好看,觀眾的眼睛是雪亮的,評分和收視率是直白的。

國產綜藝若想謀出路,最好的辦法就是多聽聽觀眾的評價和建議。

千萬別閉門造車,拍腦袋的時代早已成為過去。

注:本文部分圖片來源於豆瓣及網路,若有侵權請主動聯繫我們。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