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搞笑獵奇»正文

1985年,蘇聯在太空中發現「螺母異常轉動」,懷疑地球可能毀滅,保密十年

地球末日對于人類來說, 似乎很遠!

但是在1985年, 蘇聯太空人發現了一個奇怪的現象:螺母的異常轉動, 這讓當時的蘇聯懷疑地球末日可能很近!

那這究竟是怎麼回事呢?

賈尼別科夫效應

話說在1982年4月, 蘇聯的第二代空間站「禮炮七號」開始在軌運行了。 不過, 僅僅運行了不到3年的時間, 1985年2月11日, 「禮炮七號」的主無線電發射機關閉了。

當時地面指揮中心認為, 只要重啟就能解決, 可是萬萬沒想到的是, 地面指揮中心發出重啟指令後, 發射機沒有任何反應, 連無線電接收機也罷工了。 「禮炮七號」徹底失去了聯繫, 成了「斷了線的風箏」。 那該咋辦呢?

只能安排太空人上去維修了, 為了避免美國捷足先登。 1985年6月6日, 蘇聯就緊急發射了「聯盟T-13」前去搶修。

在「聯盟T-13」飛船中搭載了兩名太空人, 一位叫做:弗拉基米爾·賈尼別科夫, 另一位叫做:維克托·薩維尼赫。

在這一次任務中, 賈尼別科夫不僅成功地完成了任務, 他還發現了一個現象:在太空的微重力環境下, 蝶形螺母會出現「週期性翻轉」的情況。 那什麼是「週期性翻轉」呢?

我們要知道的是, 一般來說翻轉都需要繞著一根軸來翻轉, 我們所處的空間是三維的, 各種物體(剛體, 下同)也都是三維的, 所以實際上任何物體都有三條軸。 一般來說, 蝶形螺母的翻轉應該是繞著自身的一根主軸旋轉, 這才是我們此前認知中的常見現象。

然而, 賈尼別科夫卻發現, 蝶形螺母翻轉時的主軸是不穩定的, 會發生180度的週期性翻轉, 這也被稱為:賈尼別科夫效應。

相信很多人看到這裡一定很納悶, 這個「賈尼別科夫效應」看起來似乎也沒有那麼稀奇, 為何它會讓蘇聯懷疑和地球末日有關呢?

地球自轉

要了解這個問題, 我們就得從地球自身的自轉說起。

按照以前的認知, 如果一個物體在沒有受到任何外力的影響之下,

應該就是圍繞著一根主軸旋轉, 地球就應該是繞著自身的自轉軸一直在旋轉。 那麼問題來了, 如果這根主軸會發生週期性的翻轉, 那就意味著地球的自轉軸也可能會發生翻轉。 如果地球真的發生了翻轉, 那地球上一切肯定要重新洗牌, 生物大滅絕是肯定避免不了的。

有一個研究團隊就曾經在學術期刊《科學》上發表了一篇論文,在這篇論文中,他們發現地磁場在翻轉的過程之中,地球上物種的滅絕速度會顯著加快,主要是因為在翻轉會導致磁場強度顯著減弱,臭氧含量降低,全球氣候發生巨大變化。

所以,當賈尼別科夫效應被無意間發現時,蘇聯的科學家就很容易把地磁場翻轉與賈尼別科夫效應聯繫起來。于是,當時的蘇聯科學家就認為,賈尼別科夫效應蘊含了地球毀滅的秘密,于是長期對此進行保密。

網球拍定理

雖然蘇聯一直在保守這個秘密,但實際上在6年後,也就是1991年,有一個研究團隊解釋了賈尼別科夫效應的背後原因,提出了原理:網球拍定理。

要理解這個「網球拍定理」,就需要先聊到一個物理學概念:轉動慣量。

「轉動慣量」其實和動力學中的「慣性」這個概念十分難接近,它主要是用來描述旋轉運動的,具體的定義是這樣的:

轉動慣量衡量旋轉運動的物體由旋轉狀態轉變為靜止狀態,或者由靜止狀態轉變為旋轉狀態的難易程度的物理量。

研究團隊就發現,如果圍繞著不同的主軸旋轉,物體的轉動慣量很可能是不同的。就以網球拍為例,網球拍一共可以找到三根不同主軸。

如果讓網球拍繞著三根不同的主軸旋轉,那此時三根主軸的旋轉運動的轉動慣量就是不同的。

研究團隊就發現,轉動慣量是第二大的旋轉運動,它的主軸是不穩定的,會發生翻轉。而轉動慣量最大的旋轉運動和轉動慣量最小的旋轉運動都是穩定的,不會出現主軸翻轉的情況。

所以,地球到底會不會發生主軸翻轉,只需要看一下地球的主軸對應的是不是轉動慣量最二大的那種情況就可以。由于地球內部並不完全是固態的,也是存在著需要液態的巖漿等物質,這會導致地球是轉動慣量最大的旋轉運動,這是符合最小能量原理的。所以,地球的主軸並不會發生翻轉。

不僅如此,由于月球的存在,且月球相對于地球的比例已經不小了,它的引力實際上可以起到穩定地球主軸的作用。

因此,地球的主軸幾乎是不太可能發生翻轉的,就更不用談什麼地球毀滅的事情了。

有一個研究團隊就曾經在學術期刊《科學》上發表了一篇論文,在這篇論文中,他們發現地磁場在翻轉的過程之中,地球上物種的滅絕速度會顯著加快,主要是因為在翻轉會導致磁場強度顯著減弱,臭氧含量降低,全球氣候發生巨大變化。

所以,當賈尼別科夫效應被無意間發現時,蘇聯的科學家就很容易把地磁場翻轉與賈尼別科夫效應聯繫起來。于是,當時的蘇聯科學家就認為,賈尼別科夫效應蘊含了地球毀滅的秘密,于是長期對此進行保密。

網球拍定理

雖然蘇聯一直在保守這個秘密,但實際上在6年後,也就是1991年,有一個研究團隊解釋了賈尼別科夫效應的背後原因,提出了原理:網球拍定理。

要理解這個「網球拍定理」,就需要先聊到一個物理學概念:轉動慣量。

「轉動慣量」其實和動力學中的「慣性」這個概念十分難接近,它主要是用來描述旋轉運動的,具體的定義是這樣的:

轉動慣量衡量旋轉運動的物體由旋轉狀態轉變為靜止狀態,或者由靜止狀態轉變為旋轉狀態的難易程度的物理量。

研究團隊就發現,如果圍繞著不同的主軸旋轉,物體的轉動慣量很可能是不同的。就以網球拍為例,網球拍一共可以找到三根不同主軸。

如果讓網球拍繞著三根不同的主軸旋轉,那此時三根主軸的旋轉運動的轉動慣量就是不同的。

研究團隊就發現,轉動慣量是第二大的旋轉運動,它的主軸是不穩定的,會發生翻轉。而轉動慣量最大的旋轉運動和轉動慣量最小的旋轉運動都是穩定的,不會出現主軸翻轉的情況。

所以,地球到底會不會發生主軸翻轉,只需要看一下地球的主軸對應的是不是轉動慣量最二大的那種情況就可以。由于地球內部並不完全是固態的,也是存在著需要液態的巖漿等物質,這會導致地球是轉動慣量最大的旋轉運動,這是符合最小能量原理的。所以,地球的主軸並不會發生翻轉。

不僅如此,由于月球的存在,且月球相對于地球的比例已經不小了,它的引力實際上可以起到穩定地球主軸的作用。

因此,地球的主軸幾乎是不太可能發生翻轉的,就更不用談什麼地球毀滅的事情了。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