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搞笑獵奇»正文

NASA崩潰:價值一萬萬億美元黃金小行星飛了?只是「瓦礫」

NASA遇到了一件令人崩潰的事情, 那就是被寄予厚望的靈神星很有可能就是一顆普通的小行星, 之前估計的價值達一萬萬億的黃金小行星, 直接「飛走了」。

人們之所以這麼看重靈神星, 就是因為黃金對于人類來說實在是太寶貴了。

人類的黃金史

古裝片裡面動不動就拿出一個大金元寶的情節其實是錯誤的, 因為在挖掘、開採技術都落後的古代, 黃金根本就不會出現在市面上流行, 它是儲備在大家大戶, 甚至是國家的庫房裡。 也就是說黃金一直都不是直接使用的貨幣, 而是作為一種等值貨幣存在, 這個作用一直流傳到了現在。

黃金每一次在人類的歷史中出現, 就會引起腥風血雨。 歷史上的那些戰爭, 進行到最後就是爭搶資源和財富, 這個資源裡包括了金礦, 財富裡包括了庫房裡的黃金。

當然, 黃金沒有錯, 錯的是人類的貪婪。 即使是現在, 黃金依然是重要的戰略資源。 可為什麼黃金在人類的眼裡如此寶貴呢?現在科技發達了, 人類可以合成黃金嗎?

恐怕不能!很多人都認為, 黃金是地球億萬年積累下來的元素, 就像石油等化石能源一樣, 所以是需要很長時間的。 其實, 黃金壓根就不是地球的產物, 它是天外來客, 故鄉更是遠在億萬光年之外。

黃金的來歷

金、鉑等貴重金屬, 都不是地球的原生元素, 它們來自宇宙中的超新星爆炸。 元素週期表中, 金的原子序數是79, 非常靠後。 根據原子誕生的原理, 序號越往後在宇宙中就越難形成, 形成的條件也越來越苛刻。 理論上, 很多星體都無法完全依靠自己內部的核聚變形成這樣的金屬。

恒星將自己的生命燃燒到終結, 外部膨脹內部收縮, 發生巨大的坍塌, 形成宇宙中威力極大的超新星大爆炸。 只有在這樣極端的環境下, 金原子才會誕生,

也因為爆炸被送到了宇宙中的各個角落。

偶然的機會下, 金和其他貴重金屬來到了地球。 此時的地球才剛形成沒多久, 金原子進入到地球后, 因為其質量非常大, 在地球冷卻之後, 就會沉澱到地球的內部, 進入地核。 只有極少數的金能夠進入地幔, 再層層推進進入上地幔的軟流層, 在火山噴發或者地質變遷中進入地殼。

理論上估計地球上有上萬億噸黃金,全部都在地核內部,基本上無法開採。地殼的黃金數量是有限的,開採完後就沒有了,需要等很長的時間才能形成下一個金礦。因此哪怕到了現代,也只是黃金的產量變高了,地殼金的固定值沒有變。物以稀為貴,如此誕生的金屬也自然成為了貴重的存在。

並且隨著科技的發展,黃金已經不再作為一種等值貨幣存在,在航空、醫療、電子等高精尖領域,黃金更是超脫了貨幣的存在。黃金具有良好的延展性與導電性,是非常好的工業材料,如果一個國家沒有足夠的科技來保護自己,財富終將會被別人掠奪,所以各個國家都將黃金看得很重。

天降靈神星

靈神星是小行星帶的一顆形狀不規則的小行星,質量在小行星帶裡面不算小的,佔據總質量的0.6%,因為形狀不規則不是大致的球體,靈神星也就沒有所謂的直徑。靈神星的尺寸按照立方體的標準來表示,長度240千米,寬度185千米,厚度145 千米。其實它早在1852年就被發現,只不過當時的人們並不知道它上面到底有什麼物質。

隨著小行星領域的發展,有超過1萬顆小行星被給與了標號與命名,並且對裡面的幾個大個子,如谷神星、靈神星等進行了初步的研究。很快就傳來了讓人興奮的消息,靈神星上面有大量的金、鎳、鉑等貴重金屬元素,價值在10000萬億美元。這傳遞了一個怎樣的資訊呢?

小行星帶位于火星與木星之間,按照現在人類的航空航太科技,完全有能力將探測器發射到小行星帶上去,只不過都是有去無回。如果想要徹底挖掘地球上的黃金,就得深入到地核內部。

比較這兩種方法人們會發現,去靈神星上開採黃金遠比去地球內核更容易。在未來我們完全可以將開採設備發射上去,並且在上面設立一個工廠將黃金進行初步提純後返回地球。

那為何靈神星上面會有這麼多重金屬元素呢?不是說天體很不好形成的嗎?這就要從小行星帶的歷史講起。靈神星很有可能是當初一個行星的內核,最後被甩了出來。

小行星帶的前身,是太陽系的一顆行星,非常不幸,它離木星太近了,尤其是形成初期或者遭遇一次重大撞擊時,很容易被木星巨大的引力奪取一部分物質。正是這個原因,這顆行星最終無法正常運轉,被迫以這樣的碎片形式成為了小行星帶。而靈神星就是那顆行星的內核,因為越重的金屬越會沉澱到天體的核心。

躍躍欲試

NASA作為人類航太的先驅,自然不會放過這顆滿城盡帶黃金甲的星球,于是提出計畫,發射探測器前往靈神星,先探明其黃金的儲備。NASA在2020年的時候宣佈,將在2022年發射探測器前往靈神星,預計2026年到達。雖然只是一個探測器,並且也拿不回什麼樣本,但這意味著人類離這顆黃金星球又近了一步。

這邊在準備發射,天文觀察那邊也沒有停下,很快天文學家們用射電望遠鏡對靈神星進行了探索,發現過去得出了一個錯誤的結論。靈神星的質量是很大,但其主要成分是鐵和鎳,上面只有少量的稀有金屬。也就是說黃金是有的,但絕對沒有一開始科學家估計的那麼多,並且這些貴重的金屬元素分佈的也非常的零散。

開採穀神星上的巖石和開採地球上的金礦,產金率很有可能是一樣的,而靈神星的質量甚至比地球上已知的金礦數量少。也就是說人類費盡千辛萬苦在上面去開採黃金,最後得到的量很有可能比地球上開採出來的黃金還少,成本卻比在地球上開採昂貴了上萬倍。

這對人類來講無疑是一個晴天霹靂,因為大家把希望放得太高,認為靈神星就是一顆徹徹底底的黃金星球,現在結果與大家預料的完全相反。

黃金飛了

科學家們解釋道,之前對靈神星的探索出現錯誤,很有可能是被其內部結構所誤導了。起初科學家以為,靈神星內部是穴空結構,因此可以儲藏很多金、鎳、鉑等元素。

但是現在根據新的資料構建模型,靈神星的內部並不存在高密度的黃金,而是碎石結構,也就是人們常說的瓦礫。

靈神星與另一顆小行星貝努一樣,都是瓦礫小行星,這一類小行星在小行星帶裡面其實還挺常見的,只不過靈神星比它們都大,都重。

還有一點可以說明,靈神星也許壓根兒就不是什麼行星的內核被甩了出來,證據就是穀神星。谷神星作為唯一一顆內海王星矮行星,是整個小行星帶裡面最大的,直徑945公里。它被歸為了矮行星,說明其本身曾經是行星的備選,也就是說穀神星有內核,只是因為其軌道和自身的大小無法成為行星。

科學家們推測,穀神星才是當年那顆沒能順利誕生的行星的主要成分,其他的小行星基本上全部是那顆行星的碎片,主要成分還是巖石居多,所以靈神星自然就是一個瓦礫星球。

價值一萬萬億美元的黃金小行星飛了,科學家雖然很不甘心,但也接受這樣的事實。在科技探索的路上,人類不是沒有犯過錯誤,更經歷過失敗,可正是因為這些,人類才能知道自己的不足,從而對今後的研究有更高的要求。

所以關于那顆黃金小行星,就讓它成為一次美麗的失誤,提醒今後的科學家繼續前進。

在火山噴發或者地質變遷中進入地殼。

理論上估計地球上有上萬億噸黃金,全部都在地核內部,基本上無法開採。地殼的黃金數量是有限的,開採完後就沒有了,需要等很長的時間才能形成下一個金礦。因此哪怕到了現代,也只是黃金的產量變高了,地殼金的固定值沒有變。物以稀為貴,如此誕生的金屬也自然成為了貴重的存在。

並且隨著科技的發展,黃金已經不再作為一種等值貨幣存在,在航空、醫療、電子等高精尖領域,黃金更是超脫了貨幣的存在。黃金具有良好的延展性與導電性,是非常好的工業材料,如果一個國家沒有足夠的科技來保護自己,財富終將會被別人掠奪,所以各個國家都將黃金看得很重。

天降靈神星

靈神星是小行星帶的一顆形狀不規則的小行星,質量在小行星帶裡面不算小的,佔據總質量的0.6%,因為形狀不規則不是大致的球體,靈神星也就沒有所謂的直徑。靈神星的尺寸按照立方體的標準來表示,長度240千米,寬度185千米,厚度145 千米。其實它早在1852年就被發現,只不過當時的人們並不知道它上面到底有什麼物質。

隨著小行星領域的發展,有超過1萬顆小行星被給與了標號與命名,並且對裡面的幾個大個子,如谷神星、靈神星等進行了初步的研究。很快就傳來了讓人興奮的消息,靈神星上面有大量的金、鎳、鉑等貴重金屬元素,價值在10000萬億美元。這傳遞了一個怎樣的資訊呢?

小行星帶位于火星與木星之間,按照現在人類的航空航太科技,完全有能力將探測器發射到小行星帶上去,只不過都是有去無回。如果想要徹底挖掘地球上的黃金,就得深入到地核內部。

比較這兩種方法人們會發現,去靈神星上開採黃金遠比去地球內核更容易。在未來我們完全可以將開採設備發射上去,並且在上面設立一個工廠將黃金進行初步提純後返回地球。

那為何靈神星上面會有這麼多重金屬元素呢?不是說天體很不好形成的嗎?這就要從小行星帶的歷史講起。靈神星很有可能是當初一個行星的內核,最後被甩了出來。

小行星帶的前身,是太陽系的一顆行星,非常不幸,它離木星太近了,尤其是形成初期或者遭遇一次重大撞擊時,很容易被木星巨大的引力奪取一部分物質。正是這個原因,這顆行星最終無法正常運轉,被迫以這樣的碎片形式成為了小行星帶。而靈神星就是那顆行星的內核,因為越重的金屬越會沉澱到天體的核心。

躍躍欲試

NASA作為人類航太的先驅,自然不會放過這顆滿城盡帶黃金甲的星球,于是提出計畫,發射探測器前往靈神星,先探明其黃金的儲備。NASA在2020年的時候宣佈,將在2022年發射探測器前往靈神星,預計2026年到達。雖然只是一個探測器,並且也拿不回什麼樣本,但這意味著人類離這顆黃金星球又近了一步。

這邊在準備發射,天文觀察那邊也沒有停下,很快天文學家們用射電望遠鏡對靈神星進行了探索,發現過去得出了一個錯誤的結論。靈神星的質量是很大,但其主要成分是鐵和鎳,上面只有少量的稀有金屬。也就是說黃金是有的,但絕對沒有一開始科學家估計的那麼多,並且這些貴重的金屬元素分佈的也非常的零散。

開採穀神星上的巖石和開採地球上的金礦,產金率很有可能是一樣的,而靈神星的質量甚至比地球上已知的金礦數量少。也就是說人類費盡千辛萬苦在上面去開採黃金,最後得到的量很有可能比地球上開採出來的黃金還少,成本卻比在地球上開採昂貴了上萬倍。

這對人類來講無疑是一個晴天霹靂,因為大家把希望放得太高,認為靈神星就是一顆徹徹底底的黃金星球,現在結果與大家預料的完全相反。

黃金飛了

科學家們解釋道,之前對靈神星的探索出現錯誤,很有可能是被其內部結構所誤導了。起初科學家以為,靈神星內部是穴空結構,因此可以儲藏很多金、鎳、鉑等元素。

但是現在根據新的資料構建模型,靈神星的內部並不存在高密度的黃金,而是碎石結構,也就是人們常說的瓦礫。

靈神星與另一顆小行星貝努一樣,都是瓦礫小行星,這一類小行星在小行星帶裡面其實還挺常見的,只不過靈神星比它們都大,都重。

還有一點可以說明,靈神星也許壓根兒就不是什麼行星的內核被甩了出來,證據就是穀神星。谷神星作為唯一一顆內海王星矮行星,是整個小行星帶裡面最大的,直徑945公里。它被歸為了矮行星,說明其本身曾經是行星的備選,也就是說穀神星有內核,只是因為其軌道和自身的大小無法成為行星。

科學家們推測,穀神星才是當年那顆沒能順利誕生的行星的主要成分,其他的小行星基本上全部是那顆行星的碎片,主要成分還是巖石居多,所以靈神星自然就是一個瓦礫星球。

價值一萬萬億美元的黃金小行星飛了,科學家雖然很不甘心,但也接受這樣的事實。在科技探索的路上,人類不是沒有犯過錯誤,更經歷過失敗,可正是因為這些,人類才能知道自己的不足,從而對今後的研究有更高的要求。

所以關于那顆黃金小行星,就讓它成為一次美麗的失誤,提醒今後的科學家繼續前進。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