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育兒»正文

3歲立恩,6歲立威,12歲立價值,別錯過孩子心理建設的最佳年齡

見過不少家長, 對孩子的要求再簡單不過:不惹事, 不添麻煩, 只管吃好喝好, 不摔著傷著就行。 因很多父母太忙, 顧不上帶娃, 只能把孩子放在爺爺奶奶、外公外婆家。 心想著等孩子大些懂事了, 再接回身邊。

父母缺失教育, 錯過的不僅僅是孩子的童年

同事近來上班, 總見愁容滿面、唉聲嘆氣。 問及原因, 她說家里上國中的孩子, 天天窩家里玩手機。 各科作業幾乎一片空白, 忍不住提醒, 孩子回應顯得厭煩無比, 甚至沖媽媽大喊:「別煩我!」

遇到這種情況, 想必作為家長無不傷心、氣悶卻又無可奈何!孩子是怎麼了呢,

為何突然變成這樣?

因為, 你已錯過了孩子心理建設的最佳時間!所謂「3歲立恩, 6歲立威, 12歲立價值」, 每個階段教育的重點不同, 什麼時候就該干什麼時候的事。

3歲前, 是家長和孩子培養親子關系, 建立安全感的重要期, 這決定了孩子未來與父母之間的相處模式。

6歲前, 孩子心性漸長, 但未脫離對父母的依賴性, 此階段要給孩子立規矩, 也正是父母立威的好時候。

12歲前, 孩子的人生觀、價值觀等漸漸形成, 父母的格局決定孩子的眼界以及未來的人生高度, 務必要把控好。

把握孩子的3個發展階段性特點, 育兒之路才能走得越來越輕松!

3歲立恩, 安全感的建立是教養的根基

3歲立恩, 就是要時常陪伴在孩子身邊, 讓孩子全身心依賴爸媽, 使他由衷地感到安全、情緒安定。

一次去排隊做核酸, 看到一個兩三歲的小男孩總不安分, 跑來跑去。 快要輪到的時候, 只見他媽媽拎著他的衣領呵斥:「你再不過來, 把你送幼兒園去, 讓老師好好治你!」

這……老師是背了多大的鍋!想必這孩子到了上幼兒園的時候, 定是一場不小的「挑戰」。

孩子3歲前, 其精神上是與媽媽為一體的。 這個階段, 如果能得到照顧者(尤其是媽媽)精心的喂養和照顧, 孩子會感到更多的舒適與滿足, 這就是最初的安全感。

心理學家武志紅老師說過:孩子在3歲前, 如果與媽媽分離的時間超過兩周,

那麼孩子被拋棄之創傷將不可逆轉!

孩子越小, 心理就越脆弱, 受到傷害就越難以彌補。 但受傷的孩子, 卻常常表現出壓抑的乖巧。 情緒長期積壓, 到了青春期后, 將呈爆發式增長!孩子或變得叛逆, 養成一些不良習性, 甚至是反社會人格。

孩子三歲前, 父母能否給予足夠的安全感, 決定其今后與外界的情感鏈接模式。 生活不輕松, 事業也很重要, 但在孩子最需要父母呵護的前3年, 缺失將永遠無法彌補。

所以再苦再難, 也要竭盡所能把孩子帶在身邊!

6歲立威, 一定要讓孩子守住3條底線, 學會5個規矩

哈佛大學研究表明, 3-6歲是孩子性格、行為習慣等形成最為關鍵的時期, 可用「潮濕的水泥期」來形容。 孩子約85%-90%的性格、想法、行為方式等, 皆是在這個階段形成。

一位媽媽帶兒子逛商場, 在玩具區小男孩看上了一輛玩具汽車。 但商場里的玩具通常比較貴, 而且家里已經有多款類似的玩具, 所以剛開始媽媽不同意買。

孩子不樂意, 媽媽隨即改口說回家在網上買。 但孩子不依,哭鬧著馬上就要。媽媽沒辦法,嘴上說著下不為例,最后還是掏錢買了玩具。

父母愛孩子是一種本能,但愛而有度,愛要有原則,那才是真正的愛。孩子6歲之前若不給他立規矩,那麼再好的教育都將失去意義!

家長管教孩子,要讓孩子知道有3道底線不能違背:不傷害自己,不打擾他人,不破壞環境。有溫度且有原則的家庭,才能養出具有敬畏之心的孩子。

在孩子6歲之前,家長能教他學會4個規矩,即是給孩子未來人生最大的助力:

1.生活作息規律,讓孩子每天精力充沛,體格強壯,情緒平和。

2.餐桌上的規矩,一個人的禮儀教養體現在方方面面,尤其是餐桌上的細節之處。

3.遵守秩序,生活中多帶孩子去體驗秩序的場景。比如去餐廳排隊吃飯,買東西排隊結賬,坐捷運排隊上車等。

4.凡事要懂得節制,就好比接觸電子產品這件事,我們要做的就是跟孩子約法三章,規矩立好以后,約束孩子,以后便會慢慢形成克制的習慣。

12歲立價值,父母的格局決定孩子的價值觀

6-12歲恰是橫跨了孩子整個小學階段。曾有網友調侃說:孩子考試的分數,決定家庭的和諧程度。作為一名小學生家長,我深有同感。孩子的學習表現,就像一把利器,時不時把你扎得肝疼!

無論你有何種期望,最終你不得不面對現實:孩子的品性和資質不同,有的天生是學霸,有的逃脫不了學渣,或許有的孩子別有風景,但大部分的孩子注定普通!

李玫瑾教授曾表示:父母應需甄別孩子的個性,幫助孩子發現自己的能力,這種價值感將形成孩子對自我的定位。

可實際上,很多家長眼睛只盯著孩子的成績,而忽略了孩子別的閃光點。還常常把自己的焦慮,無形當中傳遞給孩子,讓他們在壓力中負重前行。

老師的教導,不過影響孩子三五年的時光;但家長對孩子的影響,卻是一輩子。原生家庭作為孩子人生的起點,直接決定孩子未來的人生走向,和成為什麼樣的人。

父母作為孩子人生的領航者,你賦予孩子多大的認識空間,那麼孩子未來的發展空間就會有多大。我們養育孩子,不僅要讓他吃飽穿暖、安全滿足,還要考慮把他培養成為什麼樣的人。

以上這些,都取決于你的格局。而你的格局,通過你的教育理念、態度和方法等得以體現,并間接影響孩子價值觀的形成。

寫在最后

教育孩子,是每一位父母的自我修行。世間很多事情可以重來,唯獨孩子的成長不可逆,一旦錯過就不再。很能理解,你所有的奔波勞累,不過是想為孩子創造更好的生活。

但如果孩子成長偏離了軌道,甚至與期望背道而馳,那麼所有的努力,意義何在呢?

但孩子不依,哭鬧著馬上就要。媽媽沒辦法,嘴上說著下不為例,最后還是掏錢買了玩具。

父母愛孩子是一種本能,但愛而有度,愛要有原則,那才是真正的愛。孩子6歲之前若不給他立規矩,那麼再好的教育都將失去意義!

家長管教孩子,要讓孩子知道有3道底線不能違背:不傷害自己,不打擾他人,不破壞環境。有溫度且有原則的家庭,才能養出具有敬畏之心的孩子。

在孩子6歲之前,家長能教他學會4個規矩,即是給孩子未來人生最大的助力:

1.生活作息規律,讓孩子每天精力充沛,體格強壯,情緒平和。

2.餐桌上的規矩,一個人的禮儀教養體現在方方面面,尤其是餐桌上的細節之處。

3.遵守秩序,生活中多帶孩子去體驗秩序的場景。比如去餐廳排隊吃飯,買東西排隊結賬,坐捷運排隊上車等。

4.凡事要懂得節制,就好比接觸電子產品這件事,我們要做的就是跟孩子約法三章,規矩立好以后,約束孩子,以后便會慢慢形成克制的習慣。

12歲立價值,父母的格局決定孩子的價值觀

6-12歲恰是橫跨了孩子整個小學階段。曾有網友調侃說:孩子考試的分數,決定家庭的和諧程度。作為一名小學生家長,我深有同感。孩子的學習表現,就像一把利器,時不時把你扎得肝疼!

無論你有何種期望,最終你不得不面對現實:孩子的品性和資質不同,有的天生是學霸,有的逃脫不了學渣,或許有的孩子別有風景,但大部分的孩子注定普通!

李玫瑾教授曾表示:父母應需甄別孩子的個性,幫助孩子發現自己的能力,這種價值感將形成孩子對自我的定位。

可實際上,很多家長眼睛只盯著孩子的成績,而忽略了孩子別的閃光點。還常常把自己的焦慮,無形當中傳遞給孩子,讓他們在壓力中負重前行。

老師的教導,不過影響孩子三五年的時光;但家長對孩子的影響,卻是一輩子。原生家庭作為孩子人生的起點,直接決定孩子未來的人生走向,和成為什麼樣的人。

父母作為孩子人生的領航者,你賦予孩子多大的認識空間,那麼孩子未來的發展空間就會有多大。我們養育孩子,不僅要讓他吃飽穿暖、安全滿足,還要考慮把他培養成為什麼樣的人。

以上這些,都取決于你的格局。而你的格局,通過你的教育理念、態度和方法等得以體現,并間接影響孩子價值觀的形成。

寫在最后

教育孩子,是每一位父母的自我修行。世間很多事情可以重來,唯獨孩子的成長不可逆,一旦錯過就不再。很能理解,你所有的奔波勞累,不過是想為孩子創造更好的生活。

但如果孩子成長偏離了軌道,甚至與期望背道而馳,那麼所有的努力,意義何在呢?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