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娛樂»正文

清朝第一將軍:乾隆都不敢動,和珅不能比,功高蓋主依舊善終

乾隆皇帝一生好大喜功, 作為康乾盛世的末世之君, 晚年自詡「十全老人」, 創造了不世武功, 而為他沖鋒陷陣的將士當中, 有一人能文能武, 年紀輕輕就嶄露頭角, 在乾隆一朝功高蓋主, 統御滿漢軍隊, 被稱為清朝第一將軍, 他就是阿桂。

體制優勢下成長起來的官二代

阿桂出生于官宦世家, 父親阿克敦, 官居協辦大學士、刑部尚書, 還是乾隆皇帝身邊的大紅人, 阿桂可以說是名副其實的「官二代」。 再加上八旗子弟的天然政治優勢, 根正苗紅, 很早就被劃定為重點培養對象。

阿桂少年聰慧, 曾有人說他, 「聞人談史事, 即了了, 能記其大略」 , 從對他的夸獎上就可以看出, 阿桂不是那種紈绔子弟, 很小就對國家大事產生了濃厚的興趣。

乾隆皇帝是阿桂生命中的大貴人, 在他登基那年, 阿桂以副榜貢生的資格, 被送往國子監讀書, 這可是萬千讀書人夢寐以求的最高學府。

在大學期間, 還因為父親阿克敦有功勞, 阿桂被蔭授了大理寺丞這一個官職, 可以一邊參加工作, 一邊學習。

其實, 清朝試行的很多制度都是向滿族八旗子弟傾斜的, 滿族因為自身人口的數量少, 不可能單單靠人數與漢族相抗衡。

為了加強統治基礎,

對于優秀的滿族人才都十分重視。 所以, 阿桂能夠一路保送加推薦的, 在當時是正大光明的。

另外一個原因是, 滿族入主中原, 承平日久, 滿族八旗子弟漸漸放棄了騎射技藝, 過起了鐵桿莊稼的日子, 產生了不思進取的思想。 有阿桂這樣的好青年, 乾隆皇帝當然一定要樹立一下典型。

功夫不負有心人, 阿桂在乾隆三年中了舉人。 在封建時代, 科甲出身被視為正途, 是那個年代的莘莘學子們一輩子的夢想。

阿貴已經掛職鍛煉三年, 加上學歷的再次提升, 這符合干部的提拔條件, 乾隆皇帝立刻把他升到兵部主事的位置。

在乾隆八年, 阿桂又被調到軍機處, 得到了與乾隆皇帝直接接觸的機會。

官場上走背字, 并非一帆風順

阿桂在軍機處的工作, 得到了乾隆皇帝的肯定, 可官員的歷練還是要到各部門去獨當一面。

由于科舉制度沿襲了上千年, 只強調了文章、道德, 忽視了專業知識, 這樣培養出來的人才實用性不強;為了彌補先天的不足, 只能將官員安排在不同專業崗位上鍛煉, 逐漸發現優秀的官吏。

可離開了皇帝身邊, 阿桂的仕途卻連連遭遇不測, 險些被關進大牢。

阿桂的第一站, 從軍機處空降到戶部擔任出銀庫郎中, 這可是保密性、危險性極高的工作。 對于整天搞文字工作的阿桂來說, 顯然專業十分不對口。

果不其然,因為庫銀被竊,被扣了一個失察的帽子,官職被降了一級。可慶幸的是終于可以去有工作經驗的兵部工作。

可讓他想不到的是,人生中最大的挫折即將到來。乾隆十三年,阿桂隨班第赴四川金川軍營效力,與川陜總督張廣泗合兵一處,進剿大小金川未果,損兵折將;在乾隆皇帝的震怒下,張廣泗被處死,阿桂也被彈劾。

乾隆皇帝此刻又發揮了他貴人的作用,看在阿桂的父親年老體衰,才對他開了綠燈,把他釋放回家。阿桂畢竟是少年得志,這幾年的磨練,已讓他成長了不少。

深諳朕意的阿桂,只能靜待時機的到來,被釋放的第二年就得到重新起用。

桂深得朕意,助力乾隆皇帝「十全武功」

被起用的阿桂,被派往了西北平叛準噶爾。而此時,迎來了阿桂人生的轉折點。阿桂分管糧臺給養,他總結了在戶部的工作經驗,小心謹慎、出入庫精準,很快得到了靖邊副將蒙古親王的信任,不斷的上表申請軍功獎勵。

半年之后,準噶爾部再叛,阿桂身先士卒,親率部隊作戰,不到一年叛亂就被平定,乾隆加封阿桂為工部侍郎。

之后,伊犁屯田、征討大小金川,鎮壓臺灣林爽文起義,緬甸之役,安南之役阿桂都被委以重任,統御三軍,手握權柄。相傳:阿桂治軍「不認玉璽只認將軍令」,乾隆皇帝都十分忌憚。

乾隆皇帝對阿桂的人生是點撥加扶持,阿桂也「投桃報李」, 「十全武功」中有數戰皆由大將軍阿桂主導。

相輔相成的一對君臣,成就了一段佳話,而相對于另一位權傾朝野的紅人——和珅。阿桂是笑到了最后的,他得以善終。

載譽而歸的阿桂,官運一路青云直上,先是武英殿大學士,兩年后,阿桂擔任軍機處首席軍機大臣,次年,大學士班列第一。

阿桂和和珅的人生境遇

和珅是因為善于逢迎乾隆皇帝的歡心而被重用,所做的任何事情在乾隆皇帝看來都很舒服。想在了領導的前頭,乾隆皇帝能不知道和珅是一個貪官嗎?

可為什麼不法辦和珅呢?一個皇帝手眼通天,對于和珅的貪污是默許的。乾隆的放任,是和珅的死因之一,乾隆皇帝需要和珅的存在。

在歷史上,和珅只能作為一代弄臣的典型代表。嘉慶四年,抄家、被賜自盡,時年四十九歲。

而阿桂做事情踏踏實實,不會欺上瞞下;幾經沉浮,依然能不改本色的為國效力。最重要的還是不貪污、不受賄。

在歷史上,阿桂被人稱為「清朝第一大將軍」。 嘉慶二年,阿桂病逝,享年八十二歲。

結語

在皇權至上的年代,皇帝能夠給予的是榮華富貴,但他還掌握著生殺予奪。乾隆皇帝對和珅的縱容是一種手段,對于阿桂統兵委以事權,也是一種手段。

無論是做官還是做一個普通的人,都要秉持「慎獨」之道,活出一個完滿的人生。

果不其然,因為庫銀被竊,被扣了一個失察的帽子,官職被降了一級。可慶幸的是終于可以去有工作經驗的兵部工作。

可讓他想不到的是,人生中最大的挫折即將到來。乾隆十三年,阿桂隨班第赴四川金川軍營效力,與川陜總督張廣泗合兵一處,進剿大小金川未果,損兵折將;在乾隆皇帝的震怒下,張廣泗被處死,阿桂也被彈劾。

乾隆皇帝此刻又發揮了他貴人的作用,看在阿桂的父親年老體衰,才對他開了綠燈,把他釋放回家。阿桂畢竟是少年得志,這幾年的磨練,已讓他成長了不少。

深諳朕意的阿桂,只能靜待時機的到來,被釋放的第二年就得到重新起用。

桂深得朕意,助力乾隆皇帝「十全武功」

被起用的阿桂,被派往了西北平叛準噶爾。而此時,迎來了阿桂人生的轉折點。阿桂分管糧臺給養,他總結了在戶部的工作經驗,小心謹慎、出入庫精準,很快得到了靖邊副將蒙古親王的信任,不斷的上表申請軍功獎勵。

半年之后,準噶爾部再叛,阿桂身先士卒,親率部隊作戰,不到一年叛亂就被平定,乾隆加封阿桂為工部侍郎。

之后,伊犁屯田、征討大小金川,鎮壓臺灣林爽文起義,緬甸之役,安南之役阿桂都被委以重任,統御三軍,手握權柄。相傳:阿桂治軍「不認玉璽只認將軍令」,乾隆皇帝都十分忌憚。

乾隆皇帝對阿桂的人生是點撥加扶持,阿桂也「投桃報李」, 「十全武功」中有數戰皆由大將軍阿桂主導。

相輔相成的一對君臣,成就了一段佳話,而相對于另一位權傾朝野的紅人——和珅。阿桂是笑到了最后的,他得以善終。

載譽而歸的阿桂,官運一路青云直上,先是武英殿大學士,兩年后,阿桂擔任軍機處首席軍機大臣,次年,大學士班列第一。

阿桂和和珅的人生境遇

和珅是因為善于逢迎乾隆皇帝的歡心而被重用,所做的任何事情在乾隆皇帝看來都很舒服。想在了領導的前頭,乾隆皇帝能不知道和珅是一個貪官嗎?

可為什麼不法辦和珅呢?一個皇帝手眼通天,對于和珅的貪污是默許的。乾隆的放任,是和珅的死因之一,乾隆皇帝需要和珅的存在。

在歷史上,和珅只能作為一代弄臣的典型代表。嘉慶四年,抄家、被賜自盡,時年四十九歲。

而阿桂做事情踏踏實實,不會欺上瞞下;幾經沉浮,依然能不改本色的為國效力。最重要的還是不貪污、不受賄。

在歷史上,阿桂被人稱為「清朝第一大將軍」。 嘉慶二年,阿桂病逝,享年八十二歲。

結語

在皇權至上的年代,皇帝能夠給予的是榮華富貴,但他還掌握著生殺予奪。乾隆皇帝對和珅的縱容是一種手段,對于阿桂統兵委以事權,也是一種手段。

無論是做官還是做一個普通的人,都要秉持「慎獨」之道,活出一個完滿的人生。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