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薄姬到底幹了什麼?不但躲過呂雉的殘害,還把兒子培養成千古一帝

魏豹:小丑竟是我自己

當劉邦的女人, 日子可不好過, 因為有個潑辣狠毒的呂雉坐鎮。

劉邦一走, 被他寵倖過的妻妾全都沒能落下好下場, 其中最慘的還要數被做成「人/彘」的戚夫人。

不過有一個人卻躲過了呂雉的殘害, 她不但成功脫身, 並且兒子還坐上皇位, 成了千古一帝, 這個人就是薄姬。

難道是呂雉棋差一著嗎?薄姬到底做了什麼, 才成功脫身的呢?

薄姬在嫁給劉邦的前半生時, 其實並不幸福。

薄姬原本是私生子出身, 她的母親是宗室之女魏媼, 與她的父親私通後生下了她, 由于父親早早離去, 薄姬就一直跟著母親生活。

那時是秦朝末年, 因為各地戰亂四起, 很多勢力還是揭竿而起, 誓要將秦王消滅, 魏國的魏豹就是其中的一股勢力。

魏豹自立為魏王, 開始起兵攻打秦國, 這時候魏媼看準機會, 為了討好魏豹, 就將自己的女兒薄姬送給了他。

當時魏媼還曾去給薄姬算命, 算命先生說薄姬將來會生下天子, 魏豹聽說以後異常高興, 以為自己馬上就能一統天下了。

魏豹原本是跟著劉邦打天下的, 就是因為這個卦象, 他開始轉而中立, 並且有意接觸項羽。

劉邦得知魏豹背叛自己的事, 立即派人攻打魏豹,

魏豹被拿下, 魏國也直接改成了郡, 還將薄姬送到了宮中, 讓她做織布的苦力。

魏豹折騰了半天, 沒想到小丑竟成了自己。

有一回, 劉邦心血來潮去後宮中巡查, 在查到織布房的時候, 竟然意外看到一個女子, 她容貌豔麗, 穿著粗布衣裳卻難掩身姿。

劉邦當即就把此人納入了自己的後宮中, 這個女子就是薄姬。

不得不說, 薄姬在亂世中能活到現在, 就離不開她豁達的性子, 那時候很多被俘的女子害怕成為玩物, 自盡的不少, 但是薄姬卻等來了出路。

此後, 薄姬就成為了劉邦的後妃, 只不過, 薄姬入宮一年都沒能得到劉邦的寵倖。

那時候薄姬跟管夫人、趙子兒情同姐妹, 三人在相依為命的時候就作了一個約定, 那就是先得寵的人不能忘了另外的好友。

西元前203年, 這時候劉邦已經建立漢朝4年有餘了, 當時的趙子兒與管夫人早已成為了寵妃。

這一天劉邦坐在宮內的皋靈臺上, 管夫人與趙子兒在身旁作陪, 正在低頭訴說私房話, 說著說著兩人不禁捂嘴偷笑。

劉邦看到後覺得心情大好, 于是就問兩位美人在笑什麼。

管夫人與趙子兒對劉邦說出了實情, 原來她們在說當年與薄姬的約定, 劉邦知道此事以後心中覺得憐憫, 隨後就去寵倖了薄姬。

不得不說薄姬命真好, 劉邦寵倖她的次數不多, 但是她的肚皮卻異常爭氣, 沒多久就有了身孕。

真正的人生贏家

薄姬在為劉邦侍寢之前,曾經夢見有條青龍盤踞在她的肚子上,她告訴劉邦這件事以後,劉邦曾經誇讚她「這是顯貴的徵兆」。

果然不久,薄姬就有了身孕,第二年,她就生下了兒子劉恒。

關于薄姬終于得到寵倖這件事,很難不讓人猜測。

首先她的兩位好姐妹突然在劉邦面前議論當初的約定,這真的是巧合嗎?恐怕有意為之的機率更大。

等到劉邦臨幸薄姬之前,故意說出一個夢境,劉邦只以為她是什麼都不懂的婦人,所以把這個夢境放在了心中,這才促成了這次寵倖。

可以說,從得寵到生下兒子,都是薄姬一步步爭取來的。

在生下劉恒之後,薄姬就很少得到劉邦的寵倖了,甚至就連見面的次數也是少之又少,所以也有這麼一種可能性:

薄姬的得寵是因為她的手段高明,而她爭寵的目的就是為了得到一個兒子,從而好在宮中安身立命。

薄姬能笑到最後,除了運氣好之外,離不開她高超的手段與非同常人的遠見。

後宮中的薄姬謹小慎微,行事低調,並且已經低調到了人人忽略她們的地步,雖說這樣能活命,但是不受劉邦的重視,如何能有好的仕途呢?

薄姬的低調並不是一味地避讓、閃躲,而是她很會審時度勢,隨時把控風向。

在戚夫人如日中天的時候,人人都去巴結戚夫人,但是薄姬卻堅持對呂雉異常尊重,她不但從不爭寵,還小心翼翼地處理好與後宮女人的關係。

後宮中百花爭放,誰也說不好明天開放的是誰,枯萎的是誰,薄姬能做的就是儘量協調好與所有人的關係。

宮中按照制度分配給她的宮女,她都小心對待,禮貌有加,甚至性子還唯唯諾諾,母子兩人不受寵,只能相依為命。

人人都以為薄姬膽小,殊不知她的行為中蘊藏著大智慧。

她除了自己行事低調以外,更是教育兒子凡事不要出頭,皇子們在後宮中共同學習的時候,宮中會時常發放一些用品與食物。

很多皇子比較得寵,時常會進行哄搶,但是劉恒卻主動等著皇子們都拿完以後,自己去拿剩下的。

母子兩人的行事落到眾人的眼中,惹得很多人憐憫不已,就連呂后都沒將她放在眼中,這就是薄姬能夠笑到最後的關鍵所在。

後世很多人都說薄姬是「歷史上最幸運的女人」,但是事實上,幸運的成分有,但是跟她的大智慧也脫不開干係。

薄姬母子二人懂得韜光養晦,所以才能成為最後的贏家。

劉邦去世後,呂雉第一個要處理的就是劉邦的後宮了。

後宮中只要曾經被寵倖過的妃子,全都被呂雉發配了出去,其中備受寵愛的戚夫人更是被極盡折磨,最後被做成了「人彘」。

不過薄姬卻沒有受到連累、

她成功躲過一劫,因為之前並不受寵,甚至呂雉還多少有些同情她,最後她被允許跟著兒子去了代國。

天下權利的巔峰

代國是個偏遠又貧窮的地方,這裡是西北大邊疆,百姓飽受苦寒,這個地方原本根本沒有皇子願意來,也就沒有任何名利之心的劉恒才自甘被分封到此地。

呂后也是考慮到即使放她走,在這麼貧瘠的地方她也掀不起什麼風浪。此後薄姬跟著兒子就偏安一隅,安心地在代國過上了自由安穩的日子。

那麼此時的宮中是什麼樣子呢?

呂后的兒子劉盈坐上了皇位,劉盈為人仁慈軟弱,並且十分不贊同母親的行為,當時呂雉想除掉戚夫人的兒子趙王,劉盈知道後,還將這個弟弟親自接到自己身邊同吃同住,就是為了防備呂雉下手。

不過這並沒有阻礙呂雉的行為,她先後將劉邦其餘的兒子都滅口,隨後又除掉了很多反對她的大臣。

當時趙王所在的趙國富庶,百姓安居樂業,沒想到劉邦一走,呂雉第一個要處理的就是趙國。

後來隨著劉盈去世,權利又重新回到了呂雉的手中,這個時候劉邦的兒子都被殺的差不多了,只剩下淮南王劉長,另一個就是與世無爭的代王劉恒。

劉長是被呂雉撫養長大的,呂雉原本是想重新立王的,大臣們肯定是不答應,不久呂雉也病去了,朝中的大臣頓時喜上眉梢,開始處理呂雉的殘餘勢力。

呂雉的娘家人先被處理乾淨以後,劉盈的後人也都接二連三地「病去」了,當然了究竟是不是病去的大家心中都有數,等到呂雉的勢力清除完了,也沒有合適的接班人了。

但是此時就有大臣想起來了:代國還有個懦弱的劉恒呢!

劉恒的母親薄姬並不受寵,家中也沒有什麼勢力,最重要的是母子二人為人低調,拉下了不少好人緣。

最終大臣們一頓商議,決定扶劉恒上位。

劉恒做夢也沒想到,自己莫名其妙撿了個皇帝做。

大臣們歡天喜地地將劉恒迎回宮中即位,也就是後來的漢文帝。薄姬也被尊稱為皇太后,與此同時,薄姬的娘家人也跟著水漲船高。

薄姬的父親被追封為侯爺,弟弟也升職加薪,朝廷更是特意劃出園邑,命人專門去守靈,薄姬這一生,總算是熬到了天下權利的巔峰。

漢文帝深受薄姬的影響,他即位後勵精圖治,大肆興修水利,廢除了很多極刑,並且帶領人們實行簡樸之風。

大漢朝在劉恒的帶領下國家逐漸強盛,國家休養生息,停止戰亂,更是給「文景之治」一個良好的開端。

劉恒吸取秦朝滅亡的經驗,制定出一系列利國利民的政策,使得漢朝的經濟、文化都得到了大力發展,稱之為一代聖君。

薄太后能夠得以善終,幸運是一部分,善良是一部分,更多的則是她的智慧,她從進宮的那一刻開始就知道自己想要什麼,知道低調行事。

也正是由于薄姬的善良識大體,她才能教出劉恒這樣的明君。

那麼你認為,薄姬能夠笑到最後是因為她真的有大智慧,還是純粹的巧合呢?

沒多久就有了身孕。

真正的人生贏家

薄姬在為劉邦侍寢之前,曾經夢見有條青龍盤踞在她的肚子上,她告訴劉邦這件事以後,劉邦曾經誇讚她「這是顯貴的徵兆」。

果然不久,薄姬就有了身孕,第二年,她就生下了兒子劉恒。

關于薄姬終于得到寵倖這件事,很難不讓人猜測。

首先她的兩位好姐妹突然在劉邦面前議論當初的約定,這真的是巧合嗎?恐怕有意為之的機率更大。

等到劉邦臨幸薄姬之前,故意說出一個夢境,劉邦只以為她是什麼都不懂的婦人,所以把這個夢境放在了心中,這才促成了這次寵倖。

可以說,從得寵到生下兒子,都是薄姬一步步爭取來的。

在生下劉恒之後,薄姬就很少得到劉邦的寵倖了,甚至就連見面的次數也是少之又少,所以也有這麼一種可能性:

薄姬的得寵是因為她的手段高明,而她爭寵的目的就是為了得到一個兒子,從而好在宮中安身立命。

薄姬能笑到最後,除了運氣好之外,離不開她高超的手段與非同常人的遠見。

後宮中的薄姬謹小慎微,行事低調,並且已經低調到了人人忽略她們的地步,雖說這樣能活命,但是不受劉邦的重視,如何能有好的仕途呢?

薄姬的低調並不是一味地避讓、閃躲,而是她很會審時度勢,隨時把控風向。

在戚夫人如日中天的時候,人人都去巴結戚夫人,但是薄姬卻堅持對呂雉異常尊重,她不但從不爭寵,還小心翼翼地處理好與後宮女人的關係。

後宮中百花爭放,誰也說不好明天開放的是誰,枯萎的是誰,薄姬能做的就是儘量協調好與所有人的關係。

宮中按照制度分配給她的宮女,她都小心對待,禮貌有加,甚至性子還唯唯諾諾,母子兩人不受寵,只能相依為命。

人人都以為薄姬膽小,殊不知她的行為中蘊藏著大智慧。

她除了自己行事低調以外,更是教育兒子凡事不要出頭,皇子們在後宮中共同學習的時候,宮中會時常發放一些用品與食物。

很多皇子比較得寵,時常會進行哄搶,但是劉恒卻主動等著皇子們都拿完以後,自己去拿剩下的。

母子兩人的行事落到眾人的眼中,惹得很多人憐憫不已,就連呂后都沒將她放在眼中,這就是薄姬能夠笑到最後的關鍵所在。

後世很多人都說薄姬是「歷史上最幸運的女人」,但是事實上,幸運的成分有,但是跟她的大智慧也脫不開干係。

薄姬母子二人懂得韜光養晦,所以才能成為最後的贏家。

劉邦去世後,呂雉第一個要處理的就是劉邦的後宮了。

後宮中只要曾經被寵倖過的妃子,全都被呂雉發配了出去,其中備受寵愛的戚夫人更是被極盡折磨,最後被做成了「人彘」。

不過薄姬卻沒有受到連累、

她成功躲過一劫,因為之前並不受寵,甚至呂雉還多少有些同情她,最後她被允許跟著兒子去了代國。

天下權利的巔峰

代國是個偏遠又貧窮的地方,這裡是西北大邊疆,百姓飽受苦寒,這個地方原本根本沒有皇子願意來,也就沒有任何名利之心的劉恒才自甘被分封到此地。

呂后也是考慮到即使放她走,在這麼貧瘠的地方她也掀不起什麼風浪。此後薄姬跟著兒子就偏安一隅,安心地在代國過上了自由安穩的日子。

那麼此時的宮中是什麼樣子呢?

呂后的兒子劉盈坐上了皇位,劉盈為人仁慈軟弱,並且十分不贊同母親的行為,當時呂雉想除掉戚夫人的兒子趙王,劉盈知道後,還將這個弟弟親自接到自己身邊同吃同住,就是為了防備呂雉下手。

不過這並沒有阻礙呂雉的行為,她先後將劉邦其餘的兒子都滅口,隨後又除掉了很多反對她的大臣。

當時趙王所在的趙國富庶,百姓安居樂業,沒想到劉邦一走,呂雉第一個要處理的就是趙國。

後來隨著劉盈去世,權利又重新回到了呂雉的手中,這個時候劉邦的兒子都被殺的差不多了,只剩下淮南王劉長,另一個就是與世無爭的代王劉恒。

劉長是被呂雉撫養長大的,呂雉原本是想重新立王的,大臣們肯定是不答應,不久呂雉也病去了,朝中的大臣頓時喜上眉梢,開始處理呂雉的殘餘勢力。

呂雉的娘家人先被處理乾淨以後,劉盈的後人也都接二連三地「病去」了,當然了究竟是不是病去的大家心中都有數,等到呂雉的勢力清除完了,也沒有合適的接班人了。

但是此時就有大臣想起來了:代國還有個懦弱的劉恒呢!

劉恒的母親薄姬並不受寵,家中也沒有什麼勢力,最重要的是母子二人為人低調,拉下了不少好人緣。

最終大臣們一頓商議,決定扶劉恒上位。

劉恒做夢也沒想到,自己莫名其妙撿了個皇帝做。

大臣們歡天喜地地將劉恒迎回宮中即位,也就是後來的漢文帝。薄姬也被尊稱為皇太后,與此同時,薄姬的娘家人也跟著水漲船高。

薄姬的父親被追封為侯爺,弟弟也升職加薪,朝廷更是特意劃出園邑,命人專門去守靈,薄姬這一生,總算是熬到了天下權利的巔峰。

漢文帝深受薄姬的影響,他即位後勵精圖治,大肆興修水利,廢除了很多極刑,並且帶領人們實行簡樸之風。

大漢朝在劉恒的帶領下國家逐漸強盛,國家休養生息,停止戰亂,更是給「文景之治」一個良好的開端。

劉恒吸取秦朝滅亡的經驗,制定出一系列利國利民的政策,使得漢朝的經濟、文化都得到了大力發展,稱之為一代聖君。

薄太后能夠得以善終,幸運是一部分,善良是一部分,更多的則是她的智慧,她從進宮的那一刻開始就知道自己想要什麼,知道低調行事。

也正是由于薄姬的善良識大體,她才能教出劉恒這樣的明君。

那麼你認為,薄姬能夠笑到最後是因為她真的有大智慧,還是純粹的巧合呢?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