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娛樂»正文

這個中將和省委書記死後葬在雄安新區,墳墓相對,且是一南一北!

在雄安新區, 安葬著一對將軍, 他們就是曠伏兆中將和劉秉彥少將。

在抗戰時期, 冀中的雄縣、容城為八路軍第十軍分區。 軍分區司令員為劉秉彥, 政委為曠伏兆。 軍分區機關設在雄縣。 為了打破日軍的囚籠政策, 這裡除著名的水上雁翎隊外, 平原地區的地道戰也十分有名。 他們曾經令日軍聞風喪膽, 在抗戰勝利後也成為國民黨軍的眼中釘。

曠伏兆中將和劉秉彥少將在這裡戰鬥了十多年, 對這塊土地有著深厚的感情。

曠伏兆中將, 江西人, 16歲參加紅軍, 參加過五次反“圍剿”作戰和長征、抗日戰爭、解放戰爭、抗美援朝戰爭,

先後擔任過十九兵團政委、空軍副政委、鐵道兵第二政委。 1996年6月4日淩晨l時, 他因為突發心臟病, 搶救無效, 在北京與世長辭。

6月6日, 他的好戰友、後擔任過河北省委書記的劉秉彥少將來到了曠伏兆家中。 他握著曠伏兆夫人許更生的手問:“怎麼安置?”

他又對許更生說:“你們不知道, 我和老曠50年前有約, 希望死後再回冀中為人民繼續‘站崗’。 ”

接著, 劉秉彥講述了50年前的一件事:

抗戰勝利後, 1946年國民黨挑起內戰, 向第十軍分區發起進攻。 4月, 在一次戰鬥中, 軍分區參謀任子木不幸在戰鬥負傷、犧牲。 曠伏兆和劉秉彥十分悲痛, 把他葬在雄縣的大清河堤邊。

此時曠伏兆才32歲, 沉痛地說:“人都有死的這一天。 將來我到了這一天,

也要回到大清河邊, 同任子木一起為冀中人民站崗。 埋我的地方種一棵樹。 ”

劉秉彥比他小一歲, 才3l歲。 他聞言, 也說道:“你要是埋在大清河邊, 我就葬在永定河邊, 咱倆一南一北, 一塊守衛十分區。 埋我的地方也要種一棵樹。 ”

“中國4萬萬5千萬人, 要是人死後都種上一棵樹, 那又是件了不起的事。 ”曠伏兆說, “見樹思人, 也算是人死後對人類作的最後一次貢獻。 ”

兩位年輕的戰將, 就這樣定下了死後之約。

1996年6月10日, 劉秉彥和曠伏兆的夫人許更生、子孫一起把曠伏兆的骨灰送到了河北省雄縣米家務——當年, 曠伏兆和劉秉彥在這裡與日軍進行了七天七夜地道戰, 打退6000日軍的“掃蕩”的地方。

他們在曠伏兆的墳前栽上了一棵常青松。

兩年後,

1998年7月21日, 劉秉彥在石家莊的家中去世。 按照他的遺囑, 他安葬在離曠伏兆幾米的地方。 兩人一南一北。 他的墳前也栽上了一棵常青松。

這塊當年的抗日熱土, 如今已經成為了共和國最熱的建設熱土。 這塊熱土何嘗不是烈士們用鮮血澆灌、寄託了將軍們死了也要“對人類作貢獻”願望的地方?!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