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財經»正文

藏龍聚氣名人輩出,在藏書院村尋訪譚氏“宗”跡

瞭解花都從這裡開始

祠堂, 這是一個與姓氏血脈延續息息相關的名字, 在快節奏的現代人眼裡, 它們隱藏在偏遠幽靜的村莊裡, 顯得那麼平靜甚至沉默, 都市正在一日千里地發生著各種變化, 但祠堂卻依舊端莊肅穆地在現代化的語境下保持著它的威儀和穩重, 忠厚地延續著一代又一代同宗同氏不老的人文香火。


藏書院古村落村貌

花都譚氏主要分佈于炭步鎮藏書院村, 目前僅居住於村中的農業人口就約有1200餘人, 全部姓譚。 據史料記載, 藏書院立村始祖是明朝朝鳳公的第三子嘉靖公,

是明末時期從廣州白雲區沙龍村遷居於此。 當時嘉靖公擇地立村于山青水秀, 藏龍聚氣之所, 寓人夀年豐之意, 取名為藏壽莊。 村民尊師重教, 以讀書求取功名, 一時間人才輩出, 天下聞名。 本村人數雖少, 但讀書之風極盛, 於是被朝廷賜村名為“藏書院”, 自此藏壽莊便更名為“藏書院”了。 這是傳說而已。


村面與風水塘

譚氏祖祠:曾經的小學熱鬧不在

走訪藏書院當日, 正值盛夏六月, 晴雨不定, 一時陽光明媚, 酷暑難當, 一時又烏雲密佈, 傾盆大雨瞬間降臨。 村落雖不大, 但我們一行人卻行走得十分緩慢艱難, 好不容易到達譚氏祖祠。 一眼望去, 祖祠殘舊、斑駁, 不免讓人有些失落和不安。 專程帶我們參觀祠堂的藏書院村委譚潮基副書記,

見我們滿腳粘泥很是過意不去, 顧不上自己被雨淋透的身子, 滿懷歉意地為我們打開祖祠大門。

進入祠堂內部, 裡面的情景更讓我們唏噓不已。 整個祠堂的院落幾乎荒廢, 放置著各種廢棄的雜物, 從兩進的四方天井到祠堂的屋頂都長滿了雜草。 一同前來的村民說, 目前祖祠因為殘舊幾乎不再使用了, 平時就堆放一些不用的東西。 懷著一份敬畏之情, 我仍然仔細地探尋著這座祠堂。


譚氏宗祠

祖祠整個建築廣三路, 深兩進, 頭門正脊雖已毀, 但石門額陽刻的“譚氏祖祠”四個大字仍十分清晰, 上款還刻有“光緒癸未(1883)重建”, 下款刻有“新會國恩拜書”的字樣, 村民說史料已查不清具體的始建時間, 只有這門額上注明了重修的年份。

從整體造型上看, 譚氏祖祠寬闊渾厚, 經過百年滄桑, 依然保持著雍容端莊的古樸底蘊, 讓後者駐足凝望於他的時候, 仍能感受到一份遺留於血脈間的溫暖和風韻。

譚氏祖祠曾經是藏書院小學的校址, 做了三十多年的學校, 培養了遠近村民好幾代的孩子。 當年開了10多個班, 附近橫崗、華嶺、大渦村的孩子都到這裡讀小學, 為當地普及農村義務教育發揮了很大的作用。 當年, 這裡非常熱鬧, 每天百余名孩子在這裡求學, 書聲朗朗。


藏書院村新貌

譚氏宗祠:傳承著家族的榮耀史

從譚氏祖祠出來, 一路下行, 繞過村前的炮樓, 走進一字排開的藏書院古村落, 譚氏宗祠排列在氏族宗祠的最頭一間, 可見其地位超群。

宗祠由外及裡都顯得整潔有序, 氣勢不凡, 門口張貼著族人迎娶新人的喜聯, 懸掛著“譚氏宗親會”的徽標, 足以證明祠堂仍在宗族裡發揮著其重要的聯絡作用。 翻閱和查詢了許多資料, 均無法查找到宗祠的具體始建年代記錄, 只是從石門額陽刻的“譚氏宗祠”四字左上方刻有“光緒戊申年(1908年)重修”字樣, 其坐西南朝東北向, 按照本地祠堂傳統風格建設成廣三路, 深三進的結構模式, 全祠架梁用料均為坤甸木料, 十分結實, 至今毫無損壞, 蝦公梁有石獅、異形鬥栱設計。 宗祠的後堂面也有4根坤甸木金柱, 後金柱間懸掛“敦睦堂”木橫匾。 正前方設有譚氏先祖神位, 常年擺放了貢品, 香火嫋嫋其間。


古村晚宴

我們靜默在這熏香彌漫的宗祠裡,

面對先祖神位心中充滿敬畏, 一座宗祠的血脈傳承, 百餘年間, 子孫昌盛, 人才輩出。

其中後人譚考平官拜清朝兩廣提督, 而譚禮、譚仲仁、譚俊德、譚枝榮等均考中清朝舉人, 在古村落村前(現村委會左前方)至今還保存著兩座標誌著考中舉人的“旗杆夾”, 榮耀村楣, 而考取貢生的人就更是不勝枚舉。 他們在各個方面為村民做出各種貢獻, 流傳至今。


遊客賞花燈

譚氏後人:耕讀人家名人輩出

譚氏宗親譚考平官至提督之位, 在當時十分顯赫。 據村中老人口述, 譚考平考取功名後為官一方, 其為人謹慎, 對管轄的軍務、軍餉等事宜管理十分嚴格, 為官多年一直未在家鄉置辦任何房產、田地, 是一名十分清廉的人。

譚氏後人中, 考取舉人的譚禮是個對家鄉有深厚感情的厚道人,儘管考取功名後在四川做官,不忘對家鄉村務管理出謀獻策,特別是治安管理方面特別用心。據村中老人說,他休假回鄉時,每天早上淩晨便起床出村外巡查,如果碰到一些可疑的人在村中遊蕩,他便會派人找那些人談話,久而久之,村裡人都誇譚禮是村裡的治安守護神。那段時間,村民安居樂業,治安特別好,甚至可以夜不閉戶,生活十分太平安逸。

舊花縣誌中記載道:“譚志尹字文宇,水西司藏書院人,務本節儉,行誼端方,宅心寬恕,人有稱貸不取文券,不忍相負鄉鄰……”它記錄了藏書院村的村民譚志尹、譚必顯父子兩人的部分事蹟,可以說父子倆是古人的表率,當今的楷模。


譚氏祖祠

在譚氏後裔中,出生於清代末期的譚生林是一位重量級人物,他十七歲便投筆從戎,曾在粵軍軍士教導所就讀,畢業後投奔國民革命軍,先後歷任排長,連長、營長之職,是一名英勇的抗日將領。

譚生林雖然位高至陸軍少將,但他為官清正,處事中庸,不貪不占,雖為官多年,但在家鄉並未置下多少產業,就連自己居住的祖屋也是十分簡陋。他對家鄉親朋非常友善隨和,災荒之年,譚生林還命家人在祠堂門口架設兩個大鍋煮粥向村民施布,本村及鄰近村的災民都曾受其恩惠度過饑荒。如今,上了年紀的村中老者之間還記得譚生林如何教育後生的話,“一定要勤奮、認真讀書,讀到書才有出息,讀到書才能報效國家,讀到書才能光宗耀祖,如果讀不到書只能是做牛仔、豬仔。”

譚生林在村中不僅人緣及口碑好,還熱心支持家鄉教育事業建設,1946年,他與同村的兄弟譚家禮(後任廣西梧州市政協委員)將設在赤坭荷塘村的棠澍小學改辦為巴江中學,巴江中學後來幾經搬遷,由荷塘搬到三和莊,又搬到茶塘,後來再搬到炭步,改稱為現在的花都第二中學。同年又在譚氏祖祠內開設了“藏書院小學”,捐贈了大部份的課桌、凳以及教學用具、教學圖片等。開學典禮那天他們還邀請了當時國民黨高級將領張發魁為學校題寫了“藏書院小學”的橫匾,只可惜那塊牌匾後來因年代久遠,據說先是被用做乒乓球桌,後來不知所蹤,至今未再尋回。

洪拳:非物質文化遺產上過中央電視臺

提及譚氏,不得不提及洪拳。2007年,中央電視臺第4頻道《走遍中國》專欄專程驅車前來藏書院村採訪,採訪內容為村的洪拳套路以及洪拳的延續及發展。當時,全國人民及海外華人都能在電視畫面裡欣賞到洪拳那堅如磐石、落地生根、硬橋硬馬的英姿。


洪拳大放光彩

洪拳,在藏書院村有相當長的歷史,據村中年紀較大的長者回憶:洪拳是清朝康熙年間洪熙官獨創的武術種類,以馬步硬朗,出拳力重而著稱,是南派拳術的佼佼者。廣州地區譚氏五虎將之一譚蘇騰便是本村譚氏後裔,武功非常了得,臂力過人,村中洪聖古廟那生鐵鑄造五百多斤的大香爐,他可以搬起來捧著走。而另一個武林高手譚松芳也是一條硬漢子,他習洪拳,師承譚敏的高徒譚游,武功扎實,力大無窮,村中的父老說他手提兩籮穀,雙手左右伸直與肩平行,可以從村頭的炮樓走到村尾的炮樓,據說他“掌風”非常利害,只要他認真紮馬運氣,一掌打到厚厚的木屏風上,手掌未到,屏風已有裂痕了。目前洪拳已被列入花都第二批非物質文化遺產。

追溯譚氏宗族一脈,後人文武人才輩出,可謂人丁興旺,福澤鄉民。在尋訪譚氏先祖的蹤跡裡,我們期望後人能銘記他們或熱心公益,或崇文重教,或習武報國的事蹟,我們不僅希望通過祠堂這個存在的形式,在譚氏後人宗親間傳遞這份崇敬之情,更期望更多的譚氏後裔能夠秉承先祖遺訓,將祖先的優良傳統不斷地傳承下去。

----------------------

編輯:小狼 攝影:關振倫

你是本土花都人,你要瞭解祖先

你是新花都人,要瞭解花都歷史

考取舉人的譚禮是個對家鄉有深厚感情的厚道人,儘管考取功名後在四川做官,不忘對家鄉村務管理出謀獻策,特別是治安管理方面特別用心。據村中老人說,他休假回鄉時,每天早上淩晨便起床出村外巡查,如果碰到一些可疑的人在村中遊蕩,他便會派人找那些人談話,久而久之,村裡人都誇譚禮是村裡的治安守護神。那段時間,村民安居樂業,治安特別好,甚至可以夜不閉戶,生活十分太平安逸。

舊花縣誌中記載道:“譚志尹字文宇,水西司藏書院人,務本節儉,行誼端方,宅心寬恕,人有稱貸不取文券,不忍相負鄉鄰……”它記錄了藏書院村的村民譚志尹、譚必顯父子兩人的部分事蹟,可以說父子倆是古人的表率,當今的楷模。


譚氏祖祠

在譚氏後裔中,出生於清代末期的譚生林是一位重量級人物,他十七歲便投筆從戎,曾在粵軍軍士教導所就讀,畢業後投奔國民革命軍,先後歷任排長,連長、營長之職,是一名英勇的抗日將領。

譚生林雖然位高至陸軍少將,但他為官清正,處事中庸,不貪不占,雖為官多年,但在家鄉並未置下多少產業,就連自己居住的祖屋也是十分簡陋。他對家鄉親朋非常友善隨和,災荒之年,譚生林還命家人在祠堂門口架設兩個大鍋煮粥向村民施布,本村及鄰近村的災民都曾受其恩惠度過饑荒。如今,上了年紀的村中老者之間還記得譚生林如何教育後生的話,“一定要勤奮、認真讀書,讀到書才有出息,讀到書才能報效國家,讀到書才能光宗耀祖,如果讀不到書只能是做牛仔、豬仔。”

譚生林在村中不僅人緣及口碑好,還熱心支持家鄉教育事業建設,1946年,他與同村的兄弟譚家禮(後任廣西梧州市政協委員)將設在赤坭荷塘村的棠澍小學改辦為巴江中學,巴江中學後來幾經搬遷,由荷塘搬到三和莊,又搬到茶塘,後來再搬到炭步,改稱為現在的花都第二中學。同年又在譚氏祖祠內開設了“藏書院小學”,捐贈了大部份的課桌、凳以及教學用具、教學圖片等。開學典禮那天他們還邀請了當時國民黨高級將領張發魁為學校題寫了“藏書院小學”的橫匾,只可惜那塊牌匾後來因年代久遠,據說先是被用做乒乓球桌,後來不知所蹤,至今未再尋回。

洪拳:非物質文化遺產上過中央電視臺

提及譚氏,不得不提及洪拳。2007年,中央電視臺第4頻道《走遍中國》專欄專程驅車前來藏書院村採訪,採訪內容為村的洪拳套路以及洪拳的延續及發展。當時,全國人民及海外華人都能在電視畫面裡欣賞到洪拳那堅如磐石、落地生根、硬橋硬馬的英姿。


洪拳大放光彩

洪拳,在藏書院村有相當長的歷史,據村中年紀較大的長者回憶:洪拳是清朝康熙年間洪熙官獨創的武術種類,以馬步硬朗,出拳力重而著稱,是南派拳術的佼佼者。廣州地區譚氏五虎將之一譚蘇騰便是本村譚氏後裔,武功非常了得,臂力過人,村中洪聖古廟那生鐵鑄造五百多斤的大香爐,他可以搬起來捧著走。而另一個武林高手譚松芳也是一條硬漢子,他習洪拳,師承譚敏的高徒譚游,武功扎實,力大無窮,村中的父老說他手提兩籮穀,雙手左右伸直與肩平行,可以從村頭的炮樓走到村尾的炮樓,據說他“掌風”非常利害,只要他認真紮馬運氣,一掌打到厚厚的木屏風上,手掌未到,屏風已有裂痕了。目前洪拳已被列入花都第二批非物質文化遺產。

追溯譚氏宗族一脈,後人文武人才輩出,可謂人丁興旺,福澤鄉民。在尋訪譚氏先祖的蹤跡裡,我們期望後人能銘記他們或熱心公益,或崇文重教,或習武報國的事蹟,我們不僅希望通過祠堂這個存在的形式,在譚氏後人宗親間傳遞這份崇敬之情,更期望更多的譚氏後裔能夠秉承先祖遺訓,將祖先的優良傳統不斷地傳承下去。

----------------------

編輯:小狼 攝影:關振倫

你是本土花都人,你要瞭解祖先

你是新花都人,要瞭解花都歷史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